射洪市香山鎮桃花河村大力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後扶工作

2020-12-15 遂寧新聞網
  易地扶貧搬遷是實現貧困群眾跨越式發展的根本途徑,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途徑。2017年以來,射洪市香山鎮桃花河村25戶貧困戶共計78人搬遷到了桃花河村的新村安置點。近年來,香山鎮不斷大力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以「產聯式」合作模式加「飛地共建」園區,讓桃花河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貧困戶人均收入不斷上漲,讓百姓過上了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  

  ●在桃花河村新村聚居點一共有25戶易地扶貧搬遷戶,均是從該村偏遠地區集中搬遷而來。

  ●桃花河村農業生產基礎條件全面提升,引進了綠農蔬菜種植合作社,流轉土地800餘畝,發展大棚辣椒、苦瓜等蔬菜種植,帶動村集體經濟收入達6.6萬元。

  ●桃花河村新的蔬菜大棚產業項目已經開始建設,年產值預計達到70萬元,項目將帶動農戶123戶增收,其中貧困戶99戶,將實現戶均年收入再增600元以上。

桃花河村新村安置點

  破房變樓房讓隨遷戶圓了安居夢

  桃花河村位於香山鎮東部,距香山鎮政府6公裡,距射洪市城區42公裡。2014年,桃花河村被確定為省定貧困村。

  7月23日,當記者來到桃花河村時,眼前已徹底看不到貧困村的影子。呈現在記者眼前的是這樣一幅美景:寬闊筆直的鄉村公路,道路兩旁是一排排整齊的蔬菜大棚,道路的盡頭是一棟棟紅白相間的小洋樓……這便是桃花河村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

  「感謝黨委政府,能讓我們住上這麼好的房子。」說起如今的生活,村民魏小春樂得合不攏嘴,一個勁地表示感謝,並熱情地邀請記者參觀新居。漂亮的獨棟小洋樓窗明几淨,家具家電一應俱全。「以前的房子是老瓦房,外面下大雨屋裡下小雨,想重新修房又拿不出那麼多錢。現在住的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小洋房,出門就是水泥路,這樣的生活太滿意了。」魏小春告訴記者。

  像魏小春這樣的易地扶貧搬遷戶在桃花河村新村聚居點一共有25戶,均是從該村偏遠地區集中搬遷而來。據了解,近年來,該村不斷改善聚居點基礎設施建設,村莊越來越美,出行越發便利,真正讓隨遷戶實現了「安居夢」。

村民在蔬菜基地打工

  家門口乾活隨遷戶實現務工增收

  要讓貧困戶從脫貧到致富,不僅需要安居,更重要的是樂業。

  當下正值苦瓜成熟上市的季節,在桃花河村蔬菜種植基地內,村民趙澤信、趙澤茹正在蔬菜大棚中採摘成熟的苦瓜。「現在我們就是這個蔬菜基地的工人,而且就在自己家門口上班,簡直安逸。」趙澤信笑著告訴記者,並向記者指了指不到200米外的自家房屋。「在原住地我們還有自己的土地,但現在離得太遠了,就流轉出去了。」趙澤茹向記者介紹,如今每逢農忙時節,蔬菜基地需要大量勞動力,他便到蔬菜基地務工,而農閒時趙澤茹還兼職了村裡的公益崗位。「現在一年不光有土地租金,在家門口還能掙上兩萬元左右。」說起如今的收入,趙澤茹十分滿足。

  像趙澤茹這樣的情況,在桃花河村並不在少數。這樣的收入變化,得益於桃花河村的「產聯式」合作模式和「飛地共建」園區。以村集體資金、產業扶持資金和企業共同出資,貧困戶土地入股的「產聯式」合作模式建立起來的200畝優質大棚蔬菜基地,桃花河村與相鄰的長林崗村、李家壩村、蘇家堰村、烏盆寨村共同建成以蔬菜、香桂、水蜜桃種植為主的8000畝「飛地」產業園,不僅從效益分紅上實現了村集體收入和農戶年收入穩步上漲,每年更為貧困戶提供了30餘個工作崗位,解決了隨遷戶們的就業問題。

  產業大發展增強脫貧致富內生動力

  記者從香山鎮政府了解到,通過實施易地搬遷及後扶政策,桃花河村農業生產基礎條件全面提升,引進了綠農蔬菜種植合作社,流轉土地800餘畝,發展大棚辣椒、苦瓜等蔬菜種植,帶動村集體經濟收入達6.6萬元。通過產業的發展帶動了農戶增收,800畝土地流轉收入64萬元,務工收入30餘萬元,本地村民年人均增收1100元。2019年,桃花河村最後2戶貧困戶脫貧,也標誌著桃花河村貧困人口正式清零。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要讓隨遷戶真正實現從脫貧到致富,必須依靠產業帶動。據悉,今年以來,桃花河村堅持本地能人帶動、組織專業合作社等方式,優選了帶動效應好的本地業主,在土地流轉、項目資金、技術培訓等方面給予扶持,帶動貧困群眾發展產業。如今,桃花河村湧現出一批返鄉創業農民工、生豬養殖大戶等,不僅實現個人脫貧致富,更帶動貧困戶參與,實現人均年增收500元。

  「目前桃花河村促進貧困戶增收項目實施方案已經出臺。」香山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新的蔬菜大棚產業項目已經開始建設,年產值預計達到70萬元,項目帶動農戶123戶,其中貧困戶99戶,將實現戶均年收入再增600元以上。

相關焦點

  • 射洪市香山鎮桃花河村貧困戶甩掉「窮帽子」 過上好日子
    初夏時節,射洪市香山鎮桃花河村的產聯式合作蔬菜基地裡,青椒、苦瓜、玉米等蔬菜已經成熟,貧困戶陳小容正在地裡忙碌著。基地旁,前來收購的貨車司機正忙著包裝、過秤、裝車,一個多小時後,貨車沿著新修的村道路把這裡的蔬菜運到成都、綿陽等地。桃花河村位於香山鎮東部,距鎮政府6公裡,距市區35公裡,桃花河穿境而過。
  • 地方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典型做法之一:湖南省邵陽市易地扶貧搬遷群眾...
    編者按:目前,「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規劃建設任務已基本完成,搬遷後續扶持工作正在有力有序推進,有效解決了「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區近千萬貧困人口的脫貧發展問題,搬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提升,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 洪江市易地扶貧搬遷見聞錄 搬出大山天地寬
    洪江市易地扶貧搬遷見聞錄 搬出大山天地寬 ——洪江市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側記 李 林 夏建生 劉輝霞 雷鴻濤 12月3日,漫步在洪江市灣溪鄉集鎮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映入眼帘的是一棟整潔漂亮的新樓 「十三五」期間,洪江市易地扶貧搬遷162戶597人,建設項目涉及江市、太平、龍船塘、灣溪等6個鄉鎮,建設集中安置點7個。目前項目建設內容已全部完成,162戶也全部喜遷新居,安居樂業。 洪江市高度重視和紮實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按照交通便利、不佔耕地、節約費用的原則,依託中心村、集鎮區修建集中安置點,對符合易地搬遷條件的貧困戶實行集中安置。
  • 湖北省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實施方案解讀
    (記者 張愛虎 攝) 上月29日,由省發改委牽頭,省政府扶貧辦、省財政廳、省國土資源廳和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聯合制定的《關於加快推進全省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實施方案》下發,湖北省易地扶貧搬遷大幕由此拉開。此舉是為了加快推進全省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切實解決居住在「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之地建檔立卡貧困戶的生存與發展問題。易地扶貧搬遷,涉及面廣,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政策性強。
  • 三義:易地扶貧搬遷讓群眾安居樂業
    加快配套產業發展提升群眾安全感搬得出只是易地扶貧搬遷的第一步,能否致富是易地扶貧搬遷穩得住的關鍵,而致富需要產業帶動。「我們的土地都在山上,搬下去後靠什麼維持生活?」在駐村工作隊最初動員高山農戶搬遷的時候,這個問題一直是村民們的顧慮。
  • 富源富村:加快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建設
    自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開展以來,富源縣富村鎮緊緊圍繞「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目標,不斷加快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項目建設進度,讓貧困群眾早日搬遷、早日致富。在富村鎮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建設現場,無論白天、黑夜,工地上始終機器轟鳴,運輸車輛來回運送材料,工人們對地基鋼筋進行綁紮,澆灌水泥,現場呈現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 鄄城縣「三個四」戰略快速推進易地扶貧搬遷不動產登記工作
    為工作立起「頂梁柱」  鄄城縣建立健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住房登記發證聯席工作機制,定期召開工作會議,一月一調度,聽取各鎮街工作進展匯報,及時協調研究解決易地扶貧搬遷安置住房登記發證工作中出現的各類問題和矛盾,確保做到應發盡發,合法合規,切實維護搬遷群眾的合法利益,確保問題及時解決;該縣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堅決落實國家和省、市安排部署
  • 山陽縣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取得實效
    近年來,山陽縣按照「制度設計—試點示範—全面鋪開」思路,對全縣「十三五」期間建成的55個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統籌規劃、分類施策,紮實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各項工作,全縣12472戶52785名搬遷群眾融入移民新社區、過上幸福新生活。
  • 田玉軍主持召開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就業 工作調度會
    2月17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區委書記田玉軍主持召開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就業工作調度會,聽取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就業工作開展情況匯報,研究部署下步工作。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決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安排部署,創新工作思路方法,因戶因人精準施策,確保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就地就近就業、實現穩定增收。區委副書記、區長張吉剛,區委副書記王春出席會議,區領導楊義長、馮兵、田必再、王勇、楊昌海參加會議。
  • 周雲鋒到田壩鎮調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
    1月4日,宣威市委副書記、市長周雲鋒在田壩鎮調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時強調,要高質量推動易地扶貧搬遷後續產業扶持工作,精準落實易地搬遷後續幫扶政策,加大幫扶力度,確保搬遷群眾「住得下、穩得住、能就業、可致富」。
  • 廣西發布《全區易地扶貧搬遷就業扶持工作實施方案》
    廣西新聞網南寧8月24日訊(記者潘曉明)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自治區關於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決策部署,促進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以下簡稱搬遷勞動力)就業。近日,自治區人民政府發布了《全區易地扶貧搬遷就業扶持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 銅川市易地扶貧搬遷「暖冬行動」工作方案
    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入住新居後,冬季取暖怎麼辦?事情雖小,卻關係到民生大計,關係到脫貧攻堅的實效。市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在推進工作中,注重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的現實問題,制定了《關於印發銅川市易地扶貧搬遷「暖冬行動」工作方案的通知》,在全市易地扶貧搬遷群眾中開展「暖冬行動」,讓貧困群眾溫暖安全過冬。為迅速抓好貫徹落實,本報現將「暖冬行動」工作方案予以刊發。
  • ...縣「十三五」期間易地 扶貧搬遷安置住房不動產登記工作方案...
    嚴格按照《物權法》《關於進一步加大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力度的指導意見》和《新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百問百答》等政策文件,依法辦理搬遷安置住房不動產登記。(三)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為保障搬遷群眾的不動產登記工作開展,成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住房不動產登記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進有關工作。
  • 拆舊復墾:富川穩步推進易地搬遷貧困戶老舊房子拆遷工作
    去年,富川新建了立新和城郊兩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完成貧困人口975戶4218人搬遷入住。為杜絕搬遷戶「兩頭住」現象,近日,我縣積極組織各鄉鎮對已搬出的貧困戶進行老舊房子拆遷工作,並及時進行復墾。新華鄉路溪村5戶搬遷戶老舊房子的拆遷工作是整個新華鄉推進易地扶貧搬遷拆舊復墾工作示範點。得知今天要拆老房子,甘秀友早早來到現場。老舊房子是甘秀友和家人一起生活了幾十年的「舊窩」,心裡雖有不舍,但對搬遷工作還是十分支持。
  • 河池鳳山易地扶貧搬遷成全國典型案例
    近日,國家發改委通報了一批全國「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在全國100個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成效明顯縣通報中,鳳山縣名列其中。 「這個成績來之不易,背後凝聚著廣大幹部的智慧與汗水。」鳳山縣委書記薛海源說,「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 宣威熱水鎮:多舉措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後續就業幫扶工作
    同澤社區是宣威市熱水鎮唯一一個易地扶貧集中安置點,為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社區積極建設產業扶貧工廠,引進扶貧車間,開發公益性崗位,因地制宜發展農業、商貿產業,讓搬遷群眾就近就業,生活有保障,實現脫貧致富。
  • 挪出窮窩奔幸福——雙峰縣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紀實
    近日,國家發改委辦公廳印發《關於全國「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的通報》,雙峰縣入選搬遷工作成效明顯縣。夯基礎 強推動近年來,「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已成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瓶頸。為破解這一難題,雙峰縣提出「規模適宜、功能合理、經濟安全、環境整潔、宜居宜業」工作思路,先後制定易地扶貧搬遷實施方案、工作成效考核辦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等制度;推動有關部門做好土地增減掛鈎、住房安全質量管理、就業幫扶、安置房不動產權登記等工作,搭建政策制度體系的「四梁八柱」,著力打造多部門系統性推進重大民生項目的典型。戰鼓聲聲催人急,不待揚鞭自奮蹄。
  • 真幫實扶顯真情 易地搬遷助民富——興仁市易地扶貧搬遷記 (上)
    初冬的早晨,一群老人成群結隊的在社區的娛樂場所做著早鍛鍊,年輕人踏著匆匆的步伐,或趕著去上班,或趕著送孩子上學,一片忙碌而又祥和的景象在興仁市內的各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上演著。2020年,是脫貧攻堅大決戰的收官之年。
  • 「小題大作」幸福來——懷化市系統性謀劃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剪影
    作為全省易地扶貧搬遷任務最重的懷化,從2016年以來,全市共完成易地扶貧搬遷25796戶103904人,提前兩年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建設任務。從2019年開始,將工作重心由安置建設轉向後續幫扶,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搬出來需要勇氣,穩得住需要用心用力。」
  • 西藏日喀則市易地扶貧搬遷:搬出窮窩窩 邁上小康路
    明瑪村易地扶貧搬遷是日喀則市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成效的一個縮影,拉開了日喀則市易地扶貧搬遷群眾過上幸福生活的序幕。  日喀則市高度重視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主要領導親自部署督辦,形成了由市委、市政府負總責,縣區黨委、政府為實施主體和地方責任主體的工作機制,層層籤訂目標責任書,構建了市、縣、鄉、村各級主體責任體系。同時,全面加強工作專班建設,抽調精幹力量組成市脫貧攻堅指揮部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專班,縣級也成立了相應機構,為開展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