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陽縣按照「制度設計—試點示範—全面鋪開」思路,對全縣「十三五」期間建成的55個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統籌規劃、分類施策,紮實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各項工作,全縣12472戶52785名搬遷群眾融入移民新社區、過上幸福新生活。近日,山陽縣被國家發改委評為「『十三五』搬遷工作成效明顯縣」。
一是精準定位快起步。在圓滿完成了「搬得出」目標任務之後,縣委、縣政府立即把「貧困群眾搬遷入住新居後,如何儘快融入新環境、實現新發展」作為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重中之重。確立了「堅持『立足當前優先解決管理服務問題、著眼長遠抓建設提水平』,努力推動管理服務和就業實現『兩個全覆蓋』」的思路,圍繞「穩得住」建機制、強基礎,抓管理、優服務;圍繞「能致富」建工廠(車間)、保就業,抓產業、穩增收,全力以赴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
二是制定政策明方向。認真落實省市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要求,及時成立了移民搬遷後續扶持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研究出臺了《山陽縣加強和完善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實施方案》及「後續產業支撐體系」等7個相關實施意見(簡稱「1+7」方案),並制定了「社區治理」、「公共服務」、「權益保障」等26項管理制度,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進行。
三是精準施策重引導。從補齊基礎和公共服務設施短板弱項、保障群眾合法權益、加強社區管理服務等方面入手,堅持思想認識、工作機構、管理服務、精準幫扶、基礎設施補短「五個到位」,構建起縣統籌、部門參與、鎮辦主體、各方聯動的責任體系,新成立社區居民委員會5個、基層黨組織40個,辦理「居住薄」9262本,建成「補短板」項目8個,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項目66個,全縣55個安置點基礎公共服務設施基本配建到位。
四是聚焦重點優服務。以促進搬遷群眾就業、扶持安置區發展產業、穩步推進舊宅騰退增減掛鈎等為切入點,堅持把易地扶貧搬遷與生態優縣、實業強縣、文旅活縣、城鎮活縣相結合,加大產業就業幫扶力度,實施產業項目48個,建成社區工廠(扶貧車間)67個,合理開發金雞、光伏等扶貧公益崗位4440個,新配標準化衛生室9個,規範物業管理,可騰退的11781戶已全部騰退,可拆舊復墾的10232戶已全部復墾,實現了產業就業、醫療保障、物業管理、扶貧政策、舊宅騰退「五個全覆蓋」。
五是全力推進強保障。逐鎮(辦)落實後續扶持工作包抓縣級領導,強化牽頭包抓,實行捆綁考核,推動工作落實。積極向上爭取資金,強化資金保障,用足用好各類財政轉移支付、對口支援、社會幫扶資金,產業扶貧項目優先向安置點傾斜,縣級用於產業扶貧的資金不低於當年整合資金的60%。將後續扶持工作列入縣委、縣政府重點督辦事項,強化督查考核,完善「月通報、季聯評」督查聯席機制,確保工作進度和實效。
【來源:商洛市人民政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