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面臨雙底經濟衰退?新一輪經濟危機又來了嗎?

2020-12-14 新浪財經

來源:九哥財經

今年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全球經濟陷入了新一輪危機,但其實這一輪經濟危機醞釀已久,早在2019年美國的經濟數據就已經出現了一些問題,但是新冠疫情無疑是將這一次可能的淺衰退變成了席捲全球的嚴重經濟危機。

現在雖然說美國還沒有出現完全的經濟復甦,但是至少已經從三四月份的泥潭中爬出來了。雖然流動性泛濫和資產市場的泡沫問題以及美國企業債的問題都是定時炸彈,隨時可能讓美國進入新一輪的危機當中,但畢竟還都是比較遠期的風險。

然而一些經濟學家已經在提示明年1月份美國進入到二次經濟探底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目前的經濟危機是如何到來的。

一、疫情之下的經濟危機

人類的經濟周期一般大約在每10年左右就會經歷一次經濟危機,這個經濟周期的原因十分複雜,但一般來說主要的原因是消費市場出現了問題。

在經濟增長周期的末尾,個個生產結構的資本家會將生產利潤的絕大部分佔為己有,因此在這個時期出現工人薪資增長與經濟增長的速度不匹配的現象,也因此會出現工人的心思漸漸沒有辦法去覆蓋自己的消費欲望,消費市場因此出現了疲軟。而消費能力是經濟增長的牽引動力,在消費能力低下之後,通貨膨脹開始下降,使生產的再投資欲望開始下滑,經濟危機的陰影逐漸出現。

2019年的時候,美國就已經出現了這樣的陰影,工人的薪資遲遲無法上漲,而製造業pmi也開始逐漸的下滑,當時很多分析師已經指出,在2020年到2021年之間很有可能出現一次衰退,但是由於美國經濟的其他方面相對比較健康,很可能是一次淺衰退。

不過新冠疫情在全世界的傳播把這一切改變了,疫情讓美國經濟經歷了有史以來最為嚴重和迅速的一次經濟衰退。

但是這一次經濟衰退與以往我們熟悉的並不一樣,美國的消費市場實際上並沒有出現經濟危機之前的增長,而且再加上美國政府大把採取的刺激計劃釋放的資金,雖然有更多的人失業,但是消費能力卻沒有受到影響。

之所以陷入了經濟的危機當中,是因為美國的隔離政策讓很多工人沒有辦法重回工廠上班,抑制了生產能力,而隔離狀況之下,人們的消費需求不能夠得到滿足,造成了經濟的停滯。

也就是說新冠疫情之下的經濟危機並不是經濟結構真正出現了問題,而是疫情當中的隔離政策抑制了經濟的發展。

這也是為什麼川普和共和黨人著急讓經濟重啟,而不是著力去抵抗疫情的原因,因為說實話疫情對經濟的衝擊很小,但是如果為了控制疫情,那麼經濟的損傷就會更大。

二、拜登的抉擇和經濟

這個時候拜登的上檯面,臨了一個艱難的抉擇,拜登的首要目標有4個,其中有兩個分別是控制疫情和經濟快速復甦,但是這兩者是存在矛盾的。

一方面來說,如果要迅速控制住疫情的蔓延,就需要更加嚴格的隔離政策,與3月份美國的緊急狀態相似,但是這就意味著經濟會迅速的出現一個底部。

另一方面來說,如果不進行隔離政策而持續的復甦,經濟就會有可能帶來疫情的進一步蔓延,從而繼續拖慢經濟的復甦進程。

拜登的最好選擇是疫苗的成功問世,帶來大部分人群接種疫苗之後的免疫效果。但是疫苗上市和真正全民接種需要一個很長的時間,現在估算需要3-4個月左右,而另一方面由於美國兩黨的鬥爭導致一般民眾對於疫苗的接種是否有效產生懷疑,所以拜登真的要推廣疫苗也並不簡單。

那麼拜登會如何選擇呢?

三、美國經濟雙底衰退有多遠?

很簡單,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拜登顯然選擇了前者,一方面是為了經濟更快的復甦,另一方面則是凸顯出與川普政府的不同,畢竟隔離政策是科學上實踐過,最容易控制住疫情的方法。

那麼也就是說未來美國經濟會出現再一次隔離政策導致的經濟衰退,時間就是明年的一季度左右。

但這並不是故事的全部。

自從8月份以來,美國的刺激計劃遲遲沒有落地,現在這個刺激計劃很可能需要等到拜登上臺之後再進行釋放了,而很多工廠工人和企業現在已經斷供了很長的時間,這些人的生計以及工廠的經營都面臨困難,唯一的解救方法是相對低廉利率之下的借貸。

借貸相當於飲鴆止渴,只能夠解決暫時的問題,而之後需要快速的經濟增長來彌補這個槓桿缺口。但是如果拜登重新進行隔離政策,就意味著這些人的借貸無法在短期之內償還,那麼要麼是美國政府以更大的財政開支來覆蓋這些缺口,要麼只能夠令這些人破產,進行經濟上的出清。

無論是更大的財政開支還是讓更多人破產,最終的結果都是讓經濟更加惡化,而這也會帶來美國社會的更大分裂。

雖然從理論上來說,拜登上臺有利於美國的經濟更快復甦,但同時也意味著美國經濟還有可能遭遇新一輪

來源:宏觀諮詢師天生

相關焦點

  • 聯儲副主席:料美國明年經濟增長4%以上 須提早加息
    來源:財華網美國聯儲局副主席克拉裡達(Richard Clarida)表示,隨著美國開展新冠疫苗接種行動,他對明年經濟前景感到樂觀,相信美國經濟復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不認為美國將遭遇雙底衰退,預期明年美國經濟增長4%以上;倘若升幅超過4%水平
  • 英國11月經濟因封鎖措施而重創 料將陷入雙底型衰退
    來源:金融界網金融界網1月15日消息,英國為了抗擊新冠疫情而實施局部封鎖措施,導致11月經濟萎縮,如今限制措施更加嚴格,英國面臨雙底型經濟衰退的風險。英國國家統計局周五表示,11月份經濟環比下降2.6%,使GDP比疫情爆發前水平低了8.5%。
  • 從一家酒吧看美國經濟
    圖自新華社作為小企業主和餐館代表,科恩7月應邀赴美國國會作證陳情,懇請國會為餐飲業提供新一輪救助。她說,美國地方政府要求減少餐廳座位和保持社交距離,但租金、水電費等固定成本並未減少,如果外出就餐需求持續低迷,她的餐廳將難以維繫。西爾克和科恩的遭遇並非個例。
  • 疫情當前經濟衰退,美國突然叫停移民,澳洲會有樣學樣嗎?
    澳洲政府一方面擔心喜歡當「周光族」的民眾沒錢吃飯租房受餓受凍,另一方面又怕大家不消費造成經濟衰退,便立刻推出了一輪又一輪的經濟刺激計劃,花式發錢,鼓勵大家消費,為此政府還欠下了一屁股債。然而,領補貼的人似乎沒有想像得那麼窮困,他們甚至覺得澳洲經濟還不錯,是時候讓「開始多餘的」移民回家了...
  • 海外財經媒體焦點:美國新財政刺激方案「難產」
    財聯社8月3日訊,上周五以及剛剛過去的周末,海外市場聚焦美國經濟以及公司動態。美國經濟方面,白宮與國會難以達成新的財政刺激方案;美聯儲卡什卡利建議全美實施四至六周封鎖;美聯儲無底線放水,美垃圾債券創下近9年來表現最好一個月;末日博士警告稱美國要趕快救市,否則經濟將陷雙底衰退。
  • 北美觀察丨美國經濟帶不動:GDP深陷泥潭,臨時裁員恐變永久失業
    彭博社分析稱,美國人閉門不出,餐飲、旅行、購物開支銳減,導致作為美國經濟引擎的消費者支出暴跌,是GDP大幅萎縮的重要原因。隨著「居家令」等限制措施的解除,最初的恢復是迅速的,但由於新冠疫情反彈,重啟進程受阻,消費者信心再度下滑,未來經濟復甦的不確定性增加。世界大型企業研究會8月25日公布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已經連續第二個月下滑,且已跌至6年多來新低。
  • 新一輪金融危機?美國歷史重現,數十萬加侖牛奶被倒入下水道
    在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美國曾經爆發過一次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而了解歷史的很多人都會記得,當時的農場主寧願將過剩的牛奶倒入河中,也不願意將這些牛奶救濟給窮人,而到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威斯康星州的奶農們被迫將數十萬加侖的牛奶傾倒入了下水道
  • 美國夢,一個真實的謊言:為何美國頻繁爆發經濟危機?
    美國政府在處理這一次疫情期間,向企業和家庭發放了很多現金補貼,這也讓網絡上很多不明真相的人認為美國是真的在關注一般民眾。但是矛盾的是,如果美國政府真的那麼關注,一般人的話,為什麼不在防疫上投入更多的資金,防止底層民眾因為新冠損失更大,甚至失去生命呢?
  • 英國面臨二次衰退危機?
    儘管12月22日英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英國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了創紀錄的16.0%,嚴峻的疫情和「無協議脫歐」或將使英國經濟二次衰退風險加劇。供應和物流面臨挑戰眼下,歐洲多國禁令導致英歐貨物貿易受到嚴重影響。英國交通運輸及食品行業警告,英國對外海陸空全面遭到封鎖,恐面臨食品進口供應中斷的風險。
  • 新冠疫情重創美國經濟 「山姆大叔」這一次到底有多慘?
    在這樣的條件下,美國不同種族間的經濟不平等也表現得尤為明顯:相較於他們的白人同胞,非洲裔等有色人種所面臨的經濟困境要更加嚴峻。面對急轉直下的經濟形勢,美國國會兩黨合作通過了多輪總額達數萬億美元的經濟紓困法案。為了挽救經濟,一些州甚至在疫情尚未完全得到控制的情況下就宣布解除社會隔離和封鎖。美國政府的努力最終得到了回報,多項五月下旬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經濟已經開始復甦。
  • 美國旅遊業大蕭條,900萬就業崗位面臨威脅
    美國沒有其他行業比旅行和旅遊業受到病毒大流行的影響更嚴重。世界旅行與旅遊理事會(WTTC)本周發布了一份報告,保護 "如果全球旅行的障礙仍然存在,2020年美國旅行與旅遊行業可能會失去驚人的920萬個工作崗位"。
  • 印度70年來首次經濟衰退,全面解封也沒能拯救經濟
    導讀:新冠疫情的襲來讓印度經濟遭遇了70年來首次經濟技術性衰退,哪怕印度在第三季度就全面解封抗疫措施也沒能拯救經濟,未來情況仍不樂觀!
  • 溫彬:嚴防疫情,避免其繼續影響二季度經濟,防止出現衰退
    在金融市場震蕩的衝擊下,人們除了關心股市的低點在哪裡,另一個同樣關心的問題是會不會出現經濟衰退。對此,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這要取決於我們對疫情的控制是否有效。 金融市場的交易本質是投資者對市場經濟基本面的反應,也包括投資者對未來的預期。
  • 美國經濟會衰退嗎?為何警告衰退風險的CFO情緒指數很重要
    來源:福布斯中文網文/Sergei Klebnikov對美國經濟衰退的擔心再次加劇,美國多數企業的財務長都在準備應對2020年發生經濟下行。歷史數據表明,美國企業財務高管的樂觀情緒如果減弱,則有可能預示著市場將出現拋售。對於經濟衰退的擔憂再次出現,而且來勢洶洶:根據德勤最近的CFO Signals Survey,97%的CFO表示經濟下行已經開始,或將在2020年開始。去年,該數字為88%。很多華爾街人士主要以CFO情緒作為商業環境的參考。
  • 航空業面臨新一輪洗牌 U型復甦更有可能
    新華社倫敦4月19日電(記者王慧慧)新冠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前所未有的旅行限制讓航空客運遭受重創。專家認為,在全球經濟幾乎肯定會衰退背景下,航空業將面臨新一輪洗牌,國際航空客運復甦需靠各國協調「解封」才能實現。
  • 美國西來大學陳嶽雲:美股暴跌會否引起世界經濟大蕭條?
    全球經濟危機來了嗎?如何看待全球主要經濟體的經濟形勢?疫情將對全球化帶來哪些挑戰?全球經濟如何應對疫情衝擊?疫情之後,全球政治經濟格局將發生哪些變化?新京報邀請中國、美國、日本、英國、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學者圍繞國內公眾關注的經濟議題,記錄他們的經濟觀察。
  • 看到很多人為房貸發愁,關鍵的是,美國引發的經濟危機才開始
    經濟危機是貨幣和資產的循環----摘自《逃不開的經濟危機》相對於經濟繁榮周期的高峰跌幅股票下跌50%房地產下降35%債券漲20%瑞士銀行估算過,在嚴重經濟衰退時,建築業和資本支出收縮40%,隨資產價格下跌,大宗抵押品估值迅速減少,導致商業需求進一步降低。
  • 經濟危機累加大流行病 美國大都市「廢墟化」恐難扭轉
    來源:新浪財經文/魏天諶新冠疫情加速了美國大都市廢墟化的進程——成千上萬的富人們「逃離」了紐約、舊金山等超一線城市,無家可歸的流浪漢們遍布街頭,正在對城市乃至全美的風貌、結構與經濟產生深遠的影響。在經濟衰退、新冠疫情和種族抗議的多重夾擊下,美國社會矛盾日益凸顯,在大城市內尤為顯著。以紐約為例,市民對於日益嚴重的流浪漢問題怨聲載道,紐約市政府甚至想出奇招以解決流浪漢的一系列治安、衛生等問題,每天共計花費200萬美元將流浪漢安置到星級酒店中,每晚每人的房費高達175美元——此舉卻又掀起了新的民怨。
  • 美國經濟面臨衰退,巴拿馬封國!地球另一邊的兩位僑領講述非常時期
    歐陽飛鵬:疫情將對美國經濟產生嚴重影響摩根史坦利財富管理集團高級副總裁、美國湖南聯誼會會長居住地:美國矽谷3月13日,川普總統宣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舊金山大灣區共有5個縣,700多萬人口,截止3月17日有170人被確診感染新冠病毒,2人死亡。
  • 外媒:印度70餘年來首次陷入經濟衰退
    參考消息網11月29日報導據法新社孟買11月27日報導,27日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印度在7月至9月經濟萎縮了7.5%,成為表現最差的主要經濟體之一。該國自獨立以來首次陷入技術性衰退。報導指出,儘管與上個季度創紀錄萎縮23.9%相比,最新數字有所好轉,但仍表明這個亞洲第三大經濟體在新冠感染者激增的同時試圖重振需求並創造就業方面面臨著一場硬仗。連續兩個季度出現經濟收縮,意味著該國自1947年來首次陷入「技術性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