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業面臨新一輪洗牌 U型復甦更有可能

2020-12-11 騰訊網

新華社倫敦4月19日電(記者王慧慧)新冠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前所未有的旅行限制讓航空客運遭受重創。專家認為,在全球經濟幾乎肯定會衰退背景下,航空業將面臨新一輪洗牌,國際航空客運復甦需靠各國協調「解封」才能實現。

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日前發布的數據,受疫情衝擊,2020年航空公司客運收入或將暴跌3140億美元,同比下降55%。而三周前,該協會的預測是如果嚴格的旅行限制持續3個月,收入比去年減少44%。

客流量驟降讓多家航空公司深陷困境。以英國為例,弗萊比航空公司已宣布破產,易捷航空公司已停飛所有航班,英國航空公司僅保留倫敦希思羅機場航班。希思羅機場3月客流量同比下降一半,4月預計將下跌九成,因此,該機場從本月6日開始關閉一條跑道,並計劃在未來幾周關閉兩座航站樓。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認為,航空客運需求同時受到旅行限制和經濟衰退的雙重衝擊。疫情造成的經濟衝擊將在第二季度達到峰值,而客運需求緊隨經濟走勢。各國政府為防控疫情實施了嚴格的旅行限制,導致近期全球航班數量大幅下降。

4月15日,旅客抵達沙特利雅得哈立德國王國際機場。(新華社記者塗一帆攝)

「只有擁有雄厚現金儲備和良好管理,或得到政府支持的航空公司,才能在這場危機中生存下來。航空公司需要儘可能削減成本以減少損失。」航空業諮詢公司JLS總監約翰·斯特裡克蘭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郵件採訪時表示。

陷入停飛潮的航空公司每天仍會面對一筆筆開支,包括停機費、維護費、員工成本等。多國政府陸續出臺政策救助航空業。美國財政部與美國主要航空企業日前原則上達成救助協議,多家航空運營商將獲得總計250億美元的聯邦政府援助。澳大利亞政府實施數億澳元(1澳元約合0.64美元)「輸血」計劃,包括減免航空運營商所交空中交通管制費用等措施。

但是,停飛潮帶來的影響遠超航空公司本身。國際航空運輸協會說,如果嚴格的旅行限制持續3個月,全球航空和相關行業的2500萬個工作崗位將受到威脅。英國城市研究中心的調查表明,英格蘭的克勞利、盧頓和德比有大量人口從事航空相關行業,這些市鎮的就業相比其他地方變得更脆弱,以油氣作為主導產業的蘇格蘭城市阿伯丁也是受打擊最大的城市之一。

疫情之下,空運物流是全球抗疫的重要一環。在正常情況下,空運物流的一半由客機腹艙運輸,因此大量航班取消直接導致航空貨運供應能力受擾。為確保重要貨物運輸,加拿大航空、英國航空、阿聯航空、大韓航空、澳洲航空等均將部分客機投入物流包機運營。中國東方航空曾選派其機隊中最大載量的寬體客機運輸中國馳援義大利的抗疫物資,就是為了充分利用大型客機的貨艙空間。

4月15日,在澳大利亞雪梨機場,多架澳洲航空客機停泊在維修區。(新華社記者白雪飛攝)

美國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在最嚴重的這波疫情過去後,疫情可能會周期性地在冬季暴發,因此保持社交距離的措施有必要延長至2022年。

儘管不確定疫情何時結束,但已有航空公司為重啟做準備。易捷航空日前宣布,旅行禁令取消後,飛機上中間座位將被空出來保持社交距離,以鼓勵人們乘坐飛機。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認為,航空飛行操作和流程都應調整,以避免因輸入病例導致疫情倒灌。此外,各國應協調取消旅行限制。從此次危機的規模看,行業不太可能實現急劇的V型復甦,而會更趨於U型復甦,各國國內市場恢復速度將快於國際市場。

相關焦點

  • 傳統旅行社面臨新一輪洗牌?
    在業內人士看來, 線上流量紅利過後,線下門店開始成為在線旅遊企業(OTA)搶食的新目標。 二、三線城市成OTA拓展門店的香餑餑? 目前,OTA們面臨線上流量獲客成本居高不下的現實,以出境遊為例,交易用戶的獲客成本達到2000元左右,這已經是行業的平均水平。而在受眾面更狹小的高端定製遊領域,獲客成本甚至要高達七八千元,而線下的獲客成本大概只有線上的一半。
  • 全球航空業緩慢復甦
    全球航空業緩慢復甦(國際視點)  核心閱讀  全球航空業近期繼續緩慢復甦,多國國內客運市場恢復速度明顯快於國際市場,整體貨運業務收入出現逆勢增長。國際航協預計,航空業復甦之路依然漫長,客運量最早要到2024年才能恢復至2019年水平。
  • 全球航空業有望迎來復甦 努力應對嚴峻挑戰
    全球航空業正面臨疫情的嚴重衝擊,目前已有十幾家國際航空公司申請破產保護。眾多航空公司紛紛展開自救,同時積極尋求政府援助。近期,隨著不少國家和地區疫情防控形勢趨向好轉,並逐步放鬆邊界管控和旅行禁令,航空企業復工復產復航開始提上日程,全球航空業有望逐漸迎來復甦。
  • 航空業必須重新洗牌 三成航空公司須出局
    自「9·11」事件對全球航空業造成沉重打擊,近期全球各地綿延的空難又使人們憂慮叢生:航空業何時才能走出困境?  商業銀行(Commerzbank)一位航空業分析師近日拋出一份令業界極其悲觀的前景預測:鑑於去年全球航空業虧損達170億美元以上的狀況,航空業必須經歷重新洗牌的痛苦過程,代價是全球1/3的航空公司被淘汰。
  • 國際航協:航空業在新冠疫情中將趨於U形復甦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鄭雪 報導:由於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影響持續增加,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4月14日更新了疫情對2020年全球航空業客運收入影響的預測,並表示航空業在此次疫情危機中不太可能實現快速的V形復甦,而是將更趨於
  • 全球航空業緩慢復甦(國際視點)
    核心閱讀全球航空業近期繼續緩慢復甦,多國國內客運市場恢復速度明顯快於國際市場,整體貨運業務收入出現逆勢增長。國際航協預計,航空業復甦之路依然漫長,客運量最早要到2024年才能恢復至2019年水平。各國國內航空運輸恢復是行業復甦的主要驅動力。業內人士預計,新冠疫苗推廣使用將有效增強民眾出行信心,2021年全球航空業有望減少虧損,但要完全擺脫疫情陰霾,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亞太航空客運量恢復近四成比利時布魯塞爾航空公司日前發表聲明稱,該航空公司去年12月和今年1月航班的預訂量比2019年11月有明顯增長,這是比利時為遏制疫情第二次「封城」以來出現的一個積極信號。
  • 化妝品行業即將實施新規,行業面臨新一輪洗牌;① 據悉,《化妝品...
    化妝品行業即將實施新規,行業面臨新一輪洗牌;① 據悉,《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此次條例的修改將對我國化妝品市場和5000多家化妝品企業及從業人員產生巨大影響;② 在提高行業「門檻」的同時,《條例》也積極鼓勵技術創新。化妝品原料審批從標準管理變為產品管理,有利於化妝品新原料獲批提速。
  • Cirium:如何應對後疫情時代航空業復甦的新常態
    應對接連不斷的挑戰對於全球航空業來說已經習以為常。但是,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空中交通造成的影響是前所未有的,這一百年不遇的重大事件讓整個行業搖搖欲墜,迫使大大小小的公司都在為生存而戰。 航空業成功復甦的道路尚不明朗。
  • 美國航空業面臨「倒閉潮」,向美索要1700億援助
    不過,由於跨境旅遊陷入停滯,美國航空業的情況也不容樂觀。早在今年3月份,曾經傲視全球的美國航空業就對美國政府發出求救信號。當時,美國航空協會(Airlines for America)曾發出警告稱,如果美國政府不伸手救助,那麼航空業將普遍面臨資金枯竭的問題,並將因此而進入倒閉潮。
  • 疫情重創下,東南亞航空業如何求生
    (東博社記者/陳麗冰)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各行各業無一倖免,航空業更是首當其衝。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 2020年4月14日預測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航空公司客運收入或將暴跌3140億美元,同比2019年下降55%。而在以旅遊業為重要經濟支柱的東南亞,隨著各國政府實施旅行限制,其航空業更是遭受沉重打擊。
  • 莞O2O產業聯盟成立 電商面臨新一輪洗牌
    東莞作為世界製造名城,擁有眾多的商業資源和全球化的商業信息,但電子商務與一線城市相比較為薄弱,當下電商都以傳統商業模式進行操作,在新形式的網際網路發展浪潮中,弊端顯現且發展受阻。東莞迫切需要把握和利用好各種資源,進行新一輪的洗牌。
  • 2021年航空業將面臨什麼?
    這次的不同之處在於全球航空業需求銳減的規模。據估計,到2020/2021年,與2019年的預期相比,航空業將面臨超過萬億美元的收入減少。全球GDP受到了衝擊,但現在旅行計劃涉及180多個主權國家每周的公共衛生決定,所有國家都保留決定誰可以訪問以及為什麼可以訪問的權利,並在航空公司和機場強制執行。
  • 航空業復甦仍艱難
    業內人士認為737 MAX距離復飛仍有一段時間,且仍不確定,其6月股價創1982年以來表現最好月份的紀錄或難持續。事實上,除了身陷危機的波音外,在新冠疫情打擊下,全球航空業已是哀鴻遍野。波音、空客、法航集團紛紛相繼宣布裁員。隨著多國重新開放經濟和解鎖邊境,航空業有回暖的跡象,但復甦道阻且難。
  • 破產、停飛、裁員——疫情下英國航空業欲再向政府「要錢」
    英國一家航空公司破產,一家停飛央視財經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前所未有的旅行限制讓航空客運遭受重創。專家認為,航空業將面臨新一輪洗牌,國際航空客運復甦需靠各國協調「解除封鎖」才能實現。然而,疫情當前,各國政府一方面考慮復工復產、重啟經濟;另一方面卻對解封慎之又慎。
  • 破產停飛裁員,疫情下英國航空業欲再向政府「要錢」
    英國一家航空公司破產,一家停飛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前所未有的旅行限制讓航空客運遭受重創。專家認為,航空業將面臨新一輪洗牌,國際航空客運復甦需靠各國協調「解除封鎖」才能實現。4月28日,有消息稱,英國航空公司正計劃發起一次協商,可能導致裁減其4500個飛行員職位中的約800個。該公司本月較早時宣布與工會達成協議,讓3萬多名空乘和地勤人員臨時休假。
  • 分析師:目前雖仍面對嚴峻挑戰 全球航空業下半年料強勁復甦
    聯合早報1月16日報導:鑑於冠病疫苗的有利進展,全球航空業今年有望逐步復甦,儘管上半年依舊面對嚴峻挑戰,但分析師看好復甦勢頭進入下半年會更加強勁。  此外,亞太和北美地區將引領航空業復甦,由國內旅遊帶頭,國際旅遊因受限於邊境管制和旅行限制等不利因素,則需要更長時間來恢復。
  • 從「黑金」到「白菜」煤炭行業面臨洗牌
    而在我國能源結構深度調整的大背景下,未來如何轉型發展已成為煤炭產業面臨的現實問題。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6日發布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發熱量5500大卡動力煤的綜合平均價格報收於482元/噸,比前一報告期下降了7元/噸,再次刷新該指數自2010年10月13日發布以來的最低紀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 共克時艱 史基浦機場推動航空業復甦
    「每個國家的疫情防控形勢都不盡相同,但身處航空業的我們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困境和需求,緊密合作、互幫互助必不可少。」  共克時艱  新冠病毒爆發以前,史基浦機場與國際合作夥伴重點關注共同問題,完善機場運營,滿足航空公司和乘客不斷變化的需求。現在,恢復運營則成為重中之重。
  • 行業資訊 | 酒店業開啟新一輪洗牌!
    根據相關報導,全國很多城市酒店業正在發生深刻變革,新一輪「洗牌潮」已經開啟。 廈門昔日地標閩南大酒店,繼去年掛牌出售未果之後,11日再次降價出讓。而僅隔幾天,希爾頓集團期待的華爾道夫酒店在廈門正式開業。
  • 川航英國籍機長親歷中國航空業復甦
    &nbsp&nbsp&nbsp&nbsp中新社成都10月18日電 題:川航英國籍機長親歷中國航空業復甦&nbsp&nbsp&nbsp&nbsp作者 單鵬&nbsp&nbsp&nbsp&nbsp「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航空業的打擊是前所未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