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家鄉的美食,封存在舌尖上味蕾和腦海裡那久遠的記憶,馬上就讓人勾起無盡的饞涎讓我口水橫流。家鄉的美食不論是老少婦孺,還是遠行的遊子,哪怕是吃遍了天下的山珍海味大魚大肉,哪怕是再沒食慾,也一樣饞的讓人立馬不由自主的心裡發慌飢餓感滿滿。
我的家鄉河南省方城縣趙河鎮,地處中原腹地,土地遼闊以平原為主盛產小麥,所以眾多的美食是由小麥麵粉為原料做成的。
撈麵條子蒜汁香,火燒油條胡辣湯,
離鄉十載夢一樣,日日夜夜想斷腸。
家鄉的美食,小吃品種眾多,就撿兩樣兒說說吧!
那剛出鍋的油條滴著控下來的油滴,一根根一條條金黃金黃的顏色,裡面摻雜著綠油油的嫩蔥花,還有調味兒的孜然顆粒,冒著香噴噴的熱氣,萱軟可口,老少皆宜,讓人看在眼裡,想在心裡,還未吃到嘴裡,不由自主的就讓人吞咽口水。若是想吃酥脆的油條,再讓師傅回一下火,立馬變得又脆又香。
再說那胡辣湯,看著外觀湯湯水水兒,平淡無奇,主要在於用料考究,那可是用十多味中藥材香辛料調製而成的秘方,一般人可是不外傳的,什麼胡椒桂皮花椒茴香良姜啥的,至於土生土長的我也說不大全。胡辣湯不僅僅是湯的味道鮮美,還有保健功能,除溼驅寒,健脾開胃,專治厭食不想吃飯,脾胃不和,是一款老少皆宜的健康美食。
胡辣湯那是家鄉人最最難忘的一道大眾小吃美食,雖不及粵菜川菜魯菜的豪華,卻是實實在在的經濟實惠,無需多花銀錢,便可一解嘴饞。任你再是嘴巴刁鑽刻薄,只要你嘗上一小口,便讓你喝一碗想兩碗,百喝不厭,那是確確實實的眾口可調,哪像那些眾人皆知的菜系佳餚?川菜太辣,粵菜味兒淡,魯菜偏鹹。
童年記憶裡,無論老人小孩兒,還是大姑娘小夥兒們,一到中午小鎮集罷了的時候,也正是吃午飯的時刻,三五成群,認識的,或者不認識的,大家圍桌而坐,要碗胡辣湯,稱上半斤四兩油條,就可一飽肚腩。一碗不稀不稠的胡辣湯,湯用棒骨煎熬而成,即使什麼都不放,那香味兒就讓人情不自禁。豆腐絲兒,黃花菜,入口滑溜溜的粉皮兒,放上五六個素菜丸子,四五塊兒稀爛可口的碎牛雜肉,加雜著幾顆炒香的花生仁,湯麵上撒一些嫩芫荽葉兒或者是一小捏兒切碎的蒜苗或者碎蔥段兒,舀上一調羹兒紅亮紅亮,辣香辣香的辣椒油,再澆上少許幾滴兒芝麻油,算是一碗完美的胡辣湯了。任是再寒冷的天氣,只要喝上一小碗兒,保準讓你渾身發熱暖和和的舒舒服服。
那白的像是用玉石做成飯碗晶瑩剔透,裡面盛著淡淡的褐紅色兒的胡辣湯,冒著騰騰熱氣兒,嫋嫋婷婷,就那樣冒著煙兒,打著捲兒,混雜著淡淡的藥香味兒菜香味兒,和小磨油的香味兒,直往鼻孔裡鑽。讓人不爭氣的悄悄吞咽下大口大口的饞涎。就連那些平時裡矜持的不得了的大姑娘小媳婦們,也一改往日的莊重,左手拿起調羹舀著胡辣湯,右手用筷子夾著油條,比賽一樣,著火一樣不停的往嘴巴裡送,有的連調羹都索性不用了,坐在桌前探著腰兒,伸著脖兒,生怕湯汁兒弄髒了衣服,右手端碗底兒,拇指扣著碗沿兒,嘴巴就著碗邊兒轉著圈兒喝,哧溜!哧溜!連吹帶喝的,應該是湯的溫度有點燙嘴吧?更有一些不懂事兒的小饞孩兒,喝著碗兒裡的,眼睛卻直勾勾的盯著那裝飯的大鐵鍋,囧的家長親人連連笑著安慰:「乖!趕緊喝你的吧!喝完給你再盛一碗兒!」不消一頓的飯功夫,擺攤子的老闆便刮鍋抿勺子,一鍋胡辣湯賣個精光光。
可嘆光陰如流水,童年一去不復回。曾經那個瘦腳伶仃滿頭白髮,有點兒麻皮兒的老太婆兒,在我心裡一直記憶深刻,她自己省吃儉用,捨不得買半碗胡辣湯來喝,卻經常用賣雞蛋的錢給我買胡辣湯喝,從小把我嬌慣成害飯不想吃,好飯吃個死的饞貓兒!跟她去鎮上趕集每次喝胡辣湯都是好事成雙,兩碗喝光。而她只是在一邊笑眯眯的看著我,仿佛喝到我嘴裡,香在她心裡一樣。世上奶奶待孫兒親,孫兒是奶奶傳輩兒人,悠悠歲月成過往,此情此景卻難忘。三十多年過去了,那個老太婆和家鄉的美食胡辣湯一樣給我留下了太多太多的念想。
【作者簡介】:吳天恩,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人,現居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南沙二期海港飛德駿公司工作。閒暇之餘喜歡閱讀詩詞美文,近期投稿有:《讀百合老師文章有感》,《春天偶遇》、《春》、《賞春》。去留無意,寵辱不驚,發不能發表都無所謂,只要學習老師們寫作,用文字謳歌心裡的美,悠悠然,自娛自樂就行了。
親情樹 | 吳天恩:懷念我的父親,他並未遠去
年味兒 | 吳天恩:寫給回家的人
【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46】吳天恩:抗擊新型病毒肺炎
詩時光 | 吳天恩:詩人的腦袋裡裝了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