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重大紅色革命紀錄片《銘記來時路》國慶首播

2020-12-21 金臺資訊

為迎接建黨100周年,10月1日晚21時,九集系列紀錄片《銘記來時路》於國慶強檔登陸廣東電視新聞頻道,生動再現大革命策源地的歷史風雲、還原革命親歷者的心路歷程,首播時長為50分鐘。

《銘記來時路》是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指導、廣東廣播電視臺廣播新聞中心、廣東新聞廣播承制的重大紅色革命歷史題材作品,旨在講好紅色故事、傳承信仰的力量。《銘記來時路》將九個廣東重要紅色革命遺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新風貌與革命背景相結合,深度挖掘一個個精彩且具有紀念意義的歷史瞬間,讓觀眾重溫發生在廣東的紅色故事,銘記來時。本片的主創接觸豐富的史料,研讀大部頭作品,深入事件發生地,「搶救打撈」「一手」故事,在彌足珍貴的文獻中捕捉線索,挖掘值得珍藏的歷史細節。同時,主創團隊還對話紅色後人,追溯革命先輩在歷史重大關頭的心路歷程,為本片的真實性和多元視角提供了有力支撐。

除了在電視首播外,《銘記來時路》同時還在多個媒體平臺同步更新,包括學習強國APP、廣東新聞廣播FM91.4《早安廣東》、廣東新聞廣播官方微博、廣播新聞中心官方微信「686新聞工廠」、廣東廣播電視臺網絡新聞客戶端「觸電新聞」APP、廣東廣播電視臺網絡視聽客戶端「粵聽」APP等。《銘記來時路》經播出便受到廣泛關注,細膩視角的切入,有深度有力度亦有溫度,讓革命故事「軟著陸」,令觀眾深刻地感受到了當下的國泰民安,是由先輩們的付出與犧牲換來的,革命浪潮洶湧、歷史跌宕起伏、英雄永垂不朽,這部紀錄片帶給觀眾感動的同時,宣教的作用,更是潤物無聲。

(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宣教處 供稿)

相關焦點

  • 長興:徒步紅色古道 銘記革命歷史
    長興:徒步紅色古道 銘記革命歷史 2020-10-20 14:12:39 來源:浙江在線-長興新聞網 作者:記者 王晉焱
  • 銘記「國慶」的精神內涵
    不久前,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表決通過將9月30日確立為烈士紀念日,以法律的形式將這個日子銘記。在國慶節的前一天開展烈士紀念活動,能充分體現「國慶勿忘祭先烈」的情懷、突出國家褒揚烈士的主題,而以國家的名義緬懷英烈,用烈士的精神啟迪公民,既讓這個日子具有了厚重的意義,也讓接下來國慶假期的愛國色彩更加莊重濃鬱。
  • 國慶來一趟登山紅色之旅!七日紅公園「十一」開園
    記者從市園林綠化事務中心獲悉,10月1日起,市七日紅公園正式對外開放,開放時間為早上7時至下午6時,市民國慶出遊增添了又一「紅色之旅」的選擇。據了解,七日紅公園是汕頭市委、市政府為緬懷周恩來同志等偉大無產階級革命家和革命先烈在潮汕革命活動史績而興建的紀念性公園
  • 永記黨恩——重走紅軍路,傳承紅色革命精神
    田東是一片紅色的革命熱土,從1929年10月20日鄧小平踏上田東,到1930年10月6日率部離開北上,留下了豐富的革命事跡和寶貴的精神財富。在革命戰爭年代,田東還湧現了百穀、真良、巴麻等紅色村屯,留存了許多革命舊址和大量珍貴的革命文物和史料,田東是百色起義革命傳統教育資源最集中的地方。
  • 「銘記來時路 弘揚抗聯魂」大型尋訪活動綜述:讓偉大的東北抗聯...
    「走得再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新時代,我們更要站在歷史的肩頭,去回望那段感天動地的歷史,去追尋那些人、那些事、那種精神。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3周年之際,「銘記來時路 弘揚抗聯魂」大型尋訪活動正式啟動,媒體記者、黨史工作者、文藝工作者和高校學生們組成尋訪團,深挖我省紅色歷史資源,充分展現東北抗聯在我省的重要遺址遺蹟、代表性人物、重要歷史事件和偉大的東北抗聯精神。
  • 追尋紅色足跡 感受紅色情懷 來延慶體驗紅色之旅
    追尋先輩的紅色足跡,重溫那段崢嶸歲月☟☟☟第一站昌延聯合縣政府舊址說起昌延聯合縣政府,它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時期平北第一個抗日民主政權和重要的革命根據地。還可以參觀戰鬥回放長廊,重走戰鬥足跡、重溫戰鬥場景,這些都可以提醒我們不要忘了「來時的路」,時刻珍惜現在的「
  • 利用革命遺址歷史價值 發揮廣東紅色資源作用
    廣東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重要策源地。在革命的風雲歲月裡,廣東黨組織從創建地方組織到促進國共合作和大革命運動,從率先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屠殺政策到建立革命根據地、開闢華南敵後抗日戰場,堅持帶領南粵人民英勇卓絕地開展反帝反封建鬥爭,譜寫了壯麗輝煌的紅色歷史詩篇。
  • 一起來呼和浩特這個紅色文化公園緬懷革命先烈
    公園依次包含入口勵志廣場,升旗廣場中央廣場和紀念碑廣場四點以及哈達水系五個重要組成部分園路縱橫交錯」為展示主題將大青山的山體造型進行概括提煉並貫穿運用於三個展廳同時,為弘揚大青山革命精神園區傾心打造了「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研學培訓中心」
  • 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與大瀝革命歷史展覽廳結對共建
    當天,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與大瀝革命歷史展覽廳宣布結對共建,雙方表示將共同推進廣佛紅色資源挖掘、研究等工作,推動廣佛市民對紅色文化認知。同時,《廣州日報·佛山新聞》廣佛小記者俱樂部實踐基地也在大瀝革命歷史展覽廳授牌,為廣佛青少年打造一個紅色教育學習、傳播的平臺。
  • 西柏坡:追尋紅色記憶 重溫革命歷史
    隨著紅色文化與旅遊不斷深入融合,越來越多的遊客選擇在國慶期間到西柏坡參觀。李坤曉 攝 10月1日,革命聖地西柏坡舉行隆重的升旗儀式,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和西柏坡紀念館的幹部職工觀看了升旗儀式。 上午9時,迎著東升的旭日,鮮豔的五星紅旗在西柏坡紀念館廣場緩緩升起,雄壯激昂的歌聲響徹蒼翠的柏坡嶺。遊客、黨員幹部肅然站立行注目禮,衷心祝願偉大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 國慶假期:紅色旅遊正當時
    瞻仰革命聖地、遊覽紀念館等紅色旅遊在國慶期間保持續較高人氣。在五臺山景區,不少遊人紛紛來到「紅色景點」塔院寺毛主席路居館,體驗紅色文化來為祖國慶生。山西臨汾張先生告訴記者,今天我也是第一次來五臺山,以前對五臺山不太了解,今天參觀了五臺山以後,尤其是到了這個地方,我才深深地理解到,五臺山它不僅是風景名勝的地方,也是一個革命聖地,來了這以後看到咱們的偉人毛主席和周恩來還有陸定一。
  • 重走革命路,壯我少年志——食育發展研究院國慶紅色研學活動
    探尋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前線指揮部使用的馬燈、電話機、公文包,戰士們穿過的衣服、戴過的頭盔,攻城時使用的騎步槍等,看到這裡不禁讓我們聯想到當時戰爭的艱難。1998年紀念濟南解放50周年時,濟南市人民政府對解放閣進行修繕,並安裝了燈光設施,使解放閣在夜間燈光璀璨,光彩照人。
  • 南雄紅色旅遊重走長徵路(線路分布圖)
    今年不走尋常路,要走就走長徵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廣東仁和國際大酒店開展員工重走長徵路活動,踏尋革命足跡,弘揚革命精神。不忘初心金秋十月,紅心向黨廣東省南雄市地處廣東省東北部大庾嶺南麓,是著名革命老區、原中央蘇區,是一片充滿革命精神、蘊藏革命力量的紅色熱土。
  • ...茜草街道金沙社區開展「銘記紅色記憶 傳承革命精神」繪本故事...
    四川新聞網瀘州8月16日訊(龔煜杉 馮啟平)為豐富社區未成年人的暑期生活,為社區未成年人創造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8月15日江陽區茜草街道金沙社區聯合瀘州市江南小學校舉辦了一場以「銘記紅色記憶 傳承革命精神」為主題的繪本故事分享會。
  • 國慶長假,打卡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重溫紅色記憶
    一群60歲左右的中年人拾階上山,依次參觀了紀念廣場、革命烈士紀念館、小沙東海戰烈士冢、符竹庭將軍墓……在小沙東海戰烈士冢前,他們默默向烈士鞠躬,敬獻花籃。「班莊鎮在抗日山腳下,我們上學時,就每年在老師的帶領下為烈士掃墓。今年是我們1980屆同學40年來第一次重聚。一個多月前大家互相聯繫時就一致商定,必須到抗日山來給烈士鞠個躬。」今年59歲的鐘克聯說。
  • 紀錄片《紅色碾莊》開機
    在開機儀式上,「追尋英雄部隊的足跡」小分隊代表高舉剛接過的隊旗 通訊員供圖1月15日下午,「弘揚淮海戰役精神、爭當鄉村振興先鋒」活動啟動暨紀錄片《紅色碾莊》開機儀式在徐州市邳州碾莊鎮淮海戰役碾莊圩戰鬥紀念館內舉行
  • 銘記光輝歷史 展望蘇區振興
    由廣東中共黨史學會、梅州市委黨史研究室、梅州中共黨史學會、豐順縣委、豐順縣政府主辦的紅四軍挺進東江進駐馬圖90周年學術研討會日前在豐順縣順利召開,來自全國10多個省市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進行學術研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關於老區蘇區工作重要論述,激勵廣大幹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銘記光輝歷史、傳承紅色基因,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廣東省進一步推動老區蘇區振興發展的重大機遇
  • 西藏紀錄片《極地通途》9日首播 講述人與公路的故事
    涉藏紀錄片《極地通途》於12月9日在《西藏衛視》首播,講述人與公路的故事。9日,該紀錄片導演拉巴歐珠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紀錄片《極地通途》在長達一年的拍攝過程中,攝製組先後穿越了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新藏公路及部分農村公路,講述高原民眾與公路的故事。涉藏紀錄片《極地通途》於12月9日在《西藏衛視》首播,講述人與公路的故事。
  • 銘記革命歷史,追憶崢嶸歲月——鹽池縣革命歷史紀念館
    ,擴大館內紅色歷史的展示面積,以更加豐富的革命歷史內容教育群眾,教育青少年,使其在新時代發揮好傳播紅色文化、傳承革命精神、弘揚愛國主義思想的陣地作用。展出的圖片資料、文史資料、革命文物1500餘件,10個重大歷史實景,真實再現了革命先烈在鹽池的13年崢嶸歲月。
  • 革命的旗幟永遠飄揚,陝西省紅色旅遊指南
    陝西是一片紅色的土地,英雄的陝西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譜寫了無數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也留下了很多紅色旅遊景點。今天,生活在強大富裕新中國的我們,也需要重溫和銘記過去那段艱苦奮鬥的歷史,才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