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圖教你發現用戶的痛點

2020-12-16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要找到用戶的痛點!」

無數營銷人產品人每天都在問這個問題。

今天,李叫獸就用一張圖,講一下如何利用已有的信息,找到用戶的痛點。

首先,我們先定義下什麼是「痛點」。

畢竟,克勞塞維茨說過:

本文講的「痛點」,就是指讓目標用戶付出某種行動的最大阻礙。

比如在美圖秀秀之前,大部分圖像處理軟體(比如PS)都專注於提高處理圖像的性能,這個時候,讓用戶使用圖像處理軟體的最大阻礙是什麼呢?

我想可能並不是圖像處理的性能——對大多數人來說,PS的性能已經足夠好。

這時,讓用戶使用圖像處理軟體最大的阻礙可能是易用性,因此「易用性」可能就是痛點,而抓住這一痛點,專注於提高易用性的美圖秀秀就取得了初期成功。

好了,那麼如何像當初的美圖秀秀一樣發現用戶的痛點呢?

其實,只要你具備了基礎信息,畫一張圖就夠了。

首先,畫一個橫向的箭頭,把用戶使用圖像處理軟體的全過程:

上面應該是一個正常用戶使用圖像處理軟體的全部過程:先下載,然後學會怎麼用,然後使用它做圖片。

然後,你需要找出在每個階段,影響用戶行為的關鍵因素有哪些?

一般來說,可能影響用戶行為的因素有:

  • 性能/效用:這東西能不能達到我想要的效果?
  • 形象:是不是符合我個人形象的?
  • 可靠:是否存在風險?是否用起來不穩定?
  • 容易:做出該行為是否很容易、不需要思考?
  • 價格:做出該行為花錢多不多?

接著,你先把過去市場上產品聚焦點描成「橙色」:

如果具備行業的了解,你就會發現:過去,以PS為主的圖像處理軟體專注於提高性能和可靠性,同時能夠幫助它的使用者塑造「專家」的積極形象。

這個時候,你就需要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

在圖中的15塊方格內,阻礙用戶的最大因素是什麼?(也就是痛點)

你就會發現:下載、學習和使用3個過程都不夠容易,而且在下載過程,往往需要付出價格。

(如果不知道,可以進行簡單的用戶訪談。)

然後,你就可以定位用戶痛點了:

為什麼我們需要不停地尋找痛點?

因為用戶需求和行業都在不斷變化,過去被所有人「想當然」認為是痛點的屬性,很快可能就不再是痛點,而這時在大多數廠商一窩蜂聚焦於「曾經的痛點」時,你挖掘了新痛點,就可能逆流而上。

大多數人的思維是「基於原有的問題,我的解決方案是對的嗎?」——「如何比別人更好地提高性能?」

而「尋找痛點」則是考慮「我是否提出了正確的問題?」——「提高性能是不是一個好問題?如果不是,應該問什麼新問題?」

所以,尋找用戶痛點的過程,往往意味著「提出新的問題」,而不是「原有問題提出正確的解決方案。」

如何尋找?你可以用上面講過的方法,畫出用戶的整張「痛點定位圖」,尋找對用戶的最大障礙來源。

縱向尋找

在同一個過程中,縱向尋找阻礙用戶的最大因素。

比如過去的胰島素(病人買回家自己注射,用來治療糖尿病)市場,大部分公司的聚焦點在於使用過程中的「性能」和「風險」,致力於研發更高純度、更高穩定性的胰島素產品。

這在過去是合理的,因為比起純度10%的胰島素,純度50%的胰島素顯然更能解決病人問題。

但是隨著大部分知名品牌胰島素純度都提高到99%以上,繼續提高0.1個百分點的純度雖然耗費巨額資金,但是對消費者的使用卻影響甚微。

這個時候,同類品牌都加入了胰島素純度的競爭(類似現在手機輕薄、屏幕等競爭),而Novo Nordisk卻重新問自己這個問題:

此時,阻礙消費者使用最大的因素是什麼?

然後它發現其實並不是「性能」和「風險」,而是「形象」和「容易程度」。

  • 形象:胰島素消費者其實都不想讓別人知道他們是糖尿病。
  • 容易:過去的注射器非常麻煩,需要提前消毒並且注射。

所以他們轉變了戰略的聚焦點,不再花費大量精力提高純度和穩定性,而是幫助消費者提升形象和容易程度。

最終,他們研發出了這種「筆形」的胰島素,不容易被識別,幫患者遮蓋了「糖尿病人」的形象,同時不需要用針注射,提高了使用的容易程度。

所以,縱向尋找痛點,你需要先找出影響某個環節的全部因素,然後看哪個因素是消費者現在的最大阻礙。

橫向尋找

你還可以橫向尋找:如果所有的競爭者都在關注用戶的「使用」階段,那麼我可能應該看看其他階段有沒有痛點機會。

比如汽車行業,用戶前後經過了購買、使用、修理、拋棄(轉售)這幾個環節。

而在大眾甲殼蟲之前,歐洲所有的汽車公司幾乎都聚焦於用戶的「使用環節」。為用戶造出性能越來越好、也越來越讓人有面子的汽車。

而甲殼蟲卻發現:這並不是當時對用戶的最大障礙。因此適當降低了在使用階段「效用」和「形象」上的投入,轉而優化所有階段的容易程度,同時提高使用階段的適用性(適應更多的路面情況)。

因此大眾造出的甲殼蟲外觀常年不變,也不能讓開車的人更有面子,但是容易買到(銷售渠道)、容易駕駛、維修方便(因為使用了標準化配件)同時容易轉售(因為樣子常年不變)。

再比如,70年代在美國主打性價比的汽車品牌,在痛點定位圖上是這樣的:

這個時候如果問:價格敏感用戶的最大阻礙是什麼?

就會發現這個關鍵阻礙並不發生在「購買階段」,而是發生在「使用階段」——因為石油危機,不論買的車多便宜,高昂的油價讓人「買得起開不起」。

所以,主打省油的日系車大舉進入美國市場,大獲成功。

所以,尋找痛點時,可以問自己:消費者用我的產品分為哪幾個階段?現在哪個階段是他們的關鍵障礙?

比如過去中國的手機市場是渠道為王,手機廠商幾乎一半的利潤分給了渠道商。通過大量的渠道,手機廠商提供了購買的便利性:

「消費者隨時隨地都能買到手機,可以拿在手上一一比較,而且可以當場買走,不用等待。」

那麼同樣是1000-2000價位的手機,消費者的主要障礙發生在什麼階段呢?

其實很容易發現,主要障礙發生在使用階段(2000的手機性能太差),而不是購買階段(想要很便利地買到)。

所以這就是最初的小米手機,大部分廠商努力的重點在渠道(「購買階段」),小米的努力重點在產品性能(「使用階段」)。

不光可以用於尋找產品痛點,還可以用於文案痛點

比如肯德基搞過一個在線優惠活動,文案如下:

如何分析這個廣告呢?

首先我們先列出消費的行動過程:先看到文案,然後參加活動。

然後找出每個階段的主要驅動因素,比如:有興趣、很容易做到等。

就會發現這個文案的聚焦點在於:提高活動的吸引力,讓人產生興趣(比如足夠的優惠)。

但是如果問:現在限制消費者參加活動的關鍵因素是什麼?

答案應該是:整個過程太複雜,不夠容易。

這就意味著:刺激人參加活動,痛點應該是「降低複雜性」,如果不降低複雜性,一味提高獎勵可能也沒有作用。

靈活運用方法,還可以換一種方式,分析文案的有效性。

比如這個公益廣告文案「真正的男人,不需要海豹鞭」。

首先,我們先看人認知這一廣告信息的過程:

  • 注意:注意到這個信息,激發了頭腦的相關聯想。比如看到「壯陽」聯想到「性」等印象。
  • 理解:理解這個信息的意思。
  • 信服:信服剛剛所理解的信息。
  • 刺激行動:因為信任這個信息而改變了行動。

然後我們在縱向寫上廣告想要讓人接受的信息。

比如「真正的男人不需要海豹鞭」實際上包含2層信息:

然後把這個廣告產生的所有影響塗成橙色,就會發現是這樣的:

「用海豹鞭不是真男人」這個信息缺乏說服力,基本上只是引起了注意並且讓人理解。

然而,通過隱含「海豹鞭被認為可以壯陽」這個信息,讓很多本來沒聽說過海豹鞭的人,第一次知道了海豹鞭可以壯陽,並且更加信服(否則怎麼會打廣告說不要吃呢)。

所以,這個文案很可能會起到反面效果——為海豹鞭打了廣告。

畢竟,如果是海豹鞭銷售公司的廣告文案,估計也可以這麼寫:

真正的男人不需要海豹鞭

但,如果你沒有他們那麼強

請聯繫我們購買:XXXX.com

這也是為什麼自殺相關的新聞曝光後,自殺的人會變多。

總之,既然文案是為了改變用戶的行為,那麼設計文案的時候也要分析:

限制用戶改變行為的關鍵障礙是什麼?

改變用戶的某個習慣

除了產品設計、文案設計,其實幾乎任何一種涉及改變的活動,都需要分析痛點,找到影響對方的關鍵障礙。

比如假設你想幫助人戒菸,那麼首先列出吸菸的全部過程:

然後列出每個過程對應的影響因素,比如:

  • 效用:給人帶來正面體驗;
  • 形象:提升形象;
  • 風險:是否有風險
  • 容易:過程是否容易做
  • 價格:是否需要花費很大成本

找到了這個矩陣,你就會發現過去幾乎所有的戒菸幹預方式,都聚焦於「吸菸」這個過程,而且是「吸菸」的風險這個過程:

(強調:吸菸有害健康)

比如這個創意廣告:

而其實可以有效幹預的痛點有很多:

比如降低送煙的形象,想辦法讓送煙變成一種丟臉的行為。

比如降低吸菸的效用,讓大眾相信吸菸其實並不會提高注意力,等。

甚至,構思這篇文章本身,李叫獸也在定位痛點:

我的目標是讓讀者更多地學會如何定位用戶的痛點。

首先,我列出了定位用戶痛點的過程:

收集信息、了解哪些感受可以改變行為(心理學理論)、綜合利用信息和理論。

然後每個過程,都需要讓讀者「想要」這樣做,並且「容易」做到(講技巧)。

最終,我發現讀者看文章只有3分鐘時間,不可能把所有的心理學理論概括清楚,也講不完用戶調查方法。而且發現大部分人的關鍵問題並不是信息或者知識太少,而是沒有巧妙地利用這些知識。

所以把這篇文章解決的痛點定位成了最右下角的一部分:

結語:

很多人沒有找到用戶的痛點,並不是因為欠缺信息(比如不知道用戶怎麼想的),而是沒有有效地利用已有信息。

而如果你重新思考自己已經知道的,分析用戶的每個動作過程,就會發現:痛點更容易找到!

#專欄作家#

李叫獸,微信公眾號「李叫獸」(ID: Professor-Li),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本名「李靖」,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管理碩士,網際網路營銷顧問。出人意料的商業分析,用科學方法而不是主觀判斷來分析商業問題。

本文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青山物語沒解決用戶「吃拉麵」痛點,因為根本不痛
    「青山物語並不是解決了痛點,而是創造了新痛點」在青山物語本名料理屋出現之前,用戶怎麼吃日料呢?方式一到店享用:去家周邊、電影院所在商區,親子活動商區,客單價150左右;方式二外賣打包:餓了麼、美團隨地點餐,50元客單價完美搞定;
  • 瞄準用戶需求痛點,訊飛翻譯機3.0再進化
    (原標題:瞄準用戶需求痛點,訊飛翻譯機3.0再進化) 提起智能翻譯硬體
  • Westfield客戶體驗創新案例,發現從未被發現的客戶痛點
    其數位化應用的特性是否直擊痛點?以客戶體驗為出發點的解決方案,究竟應該什麼樣?我們本次分享的案例,或許不是問題的最優解,但為解決問題,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路。今天要分享的案例是美國一個用戶體驗設計團隊為Westfield設計的全渠道零售平臺。
  • 凱撒旅遊:疫情下,自駕遊用戶的痛點解析
    二、疫情下,自駕遊出行用戶痛點解析 痛點一:目的地與行線設計 由於疫情潛伏期長,傳播力強,且潛伏期也具有傳播等特點,使得大家對外出活動的環境、接觸的人群等等,都有著高度警惕和防範心理。
  • 解決旅遊行業突出痛點 每天三成用戶在海外使用有道翻譯官
    暑期不僅是國人出境旅遊高峰期,也是旅遊行業痛點暴露得最為突出的時期。   試問在面對誘人的異域風情宣傳廣告時,是什麼讓你裹足不前、倍感猶豫?很多人會回答:語言關!對於熱衷出境遊的國人來說,語言溝通大概是出境遊過程中一道難以繞過的坎。
  • 一張圖教你讀懂購車發票
    一張圖教你讀懂購車發票 來源:錢江晚報  作者:  2016年01月22日08  大家買車的時候,4S店或者賣車的都會給你開購車發票,但是大家真的從發票上讀懂了什麼嗎?一張汽車發票,主要包括下面幾個信息:1.購車的車輛信息,比如車架號、發動機號、車型信息等;2.購車人信息,比如姓名、身份證號。
  • 進了咖啡店不會點咖啡?一張流程圖,教你選擇喜歡的咖啡!
    「你喜歡和什麼樣的咖啡?」一張圖教你選擇自己喜歡的咖啡!1、意式濃縮咖啡店裡大部分的咖啡都是以這個為基礎的,純咖啡,無奶無糖,非常濃烈,很苦!2、美式咖啡咖啡店裡的美式咖啡就是用前邊的意式濃縮加水得到的,而美國人家裡喝的美式大多數用濾泡式咖啡機製得的。
  • 貓茶匠奶茶未雨綢繆,緊抓茶飲質量一同解決消費者用戶的痛點
    作為茶飲界的新秀,貓茶匠品牌獨樹一幟,就是緊緊抓住了消費者用戶消費痛點,刺激消費,促使今天這樣的好成績。當然,這其中是脫離不了品牌背後艱辛付出的團隊。 自從茶飲成為熱點之後,產品同質化問題就越來越嚴重。不管是什麼品牌,都在產品的開發上陷入了困境。
  • 相寓「愛家租房節」:真正解決用戶痛點的營銷案例
    (原標題:相寓「愛家租房節」:真正解決用戶痛點的營銷案例) 近年,
  • 一張圖教你打包留學行李箱
    點擊閱讀上周文章一張圖搞定美國駕照 | 留學生必備收藏這次,我們來說另一件最讓大家頭疼的事,去美帝留學,到底應該帶些啥?!!!留學君帶你盤點那些你不得不帶的東西,那些過海關一定會被扣的東西,還有你帶了發現後悔的不要不要的東西!老乾媽、辣條、衛生巾……你真的都要帶齊麼?
  • 意時網夏寧峰:解決用戶痛點 "保險+"打造自由行
    他指出,從事旅行安全和旅行保險產品服務的意時網,未來的旅遊戰略目光將重點放在自由行與移動網際網路的結合上,他希望意時網能通過創新避開大量的競爭者湧入,並有效解決用戶的痛點,打造出適合下一代的旅行方式。有錢有情懷 也該考慮自由行了自由行要爆發,但爆發得有基礎,夏寧峰列出三點原因:第一,收入大幅度提高;第二,跟團跟夠了,想自己嘗試; 第三,思考。基於前兩點的推演,客戶本身有錢了,也有海內外旅行的經驗,所以開始思考旅行的目的,探求旅行的意義。「自由行不像跟團,跟團能形成入口,自由行則形成不了,太多樣了。」
  • 不斷摸索用戶痛點 國產智能掃描APP持續迭代
    用戶在操作掃描全能王。 公開資料顯示,掃描全能王是一款智能掃描及文字識別APP,其提供的掃描及圖像處理功能可將手機、平板變為隨身攜帶的掃描儀,並可將複雜場景下的文檔轉變為掃描儀效果的PDF文件或圖片,並進一步識別為文本,實現文檔資產的便捷管理,包括歸檔、查找、共享、多終端同步等增值功能,作為用戶的個人文檔管理中心。目前支持識別41種語言的文檔。
  • 360金融張涵:應用大數據解決三四五線用戶反欺詐痛點
    其中,360金融風險管理部風險總監張涵受邀出席,並向與會嘉賓介紹了360金融在2019年的布局:將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客戶的反欺詐方面,旨在應用大數據解決三四五線用戶反欺詐痛點。圖:360金融風險管理部風險總監張涵眾所周知,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的快速發展,也為欺詐滋生了「溫床」。
  • 解決用戶痛點 海信十字四門冰箱銷量上漲
    雖然四門冰箱呈現了上漲的趨勢,但是,這兩種主流四門冰箱還是存在著一些痛點。譬如:法式四門冰箱的冷凍區空間小,不能分區存儲,7000元以下還不具備變溫室。為了解決以上痛點,海信推出了十字四開門冰箱。該冰箱採用了十字設計,其中,冷凍室有3個抽屜、變溫室有3個抽屜,能夠將食物更加細化分類存儲。同時冷藏室、冷凍室、變溫室還率先採用了獨立製冷系統,各間室獨立控溫、獨立運行,免去食物串味的煩惱。
  • DNF100級版本回歸怎麼玩,一張圖教你看懂
    DNF100級版本回歸怎麼玩,一張圖教你看懂 2020-09-03 11:07  遊戲八卦圈一圈
  • 解決用戶痛點,廣發信用卡「發噠錢包」理財還款兩不誤
    關注到信用卡用戶的理財需求和還款痛點,廣發信用卡在發現精彩APP上推出的理財產品「發噠錢包」從用戶體驗出發,在幫用戶免去記還款日這一麻煩的同時,保證其資金效益最大化。日前還通過一則趣味性的情景視頻對發噠錢包進行了介紹。
  • 一張圖教你怎麼吃 | 最全食物嘌呤表
    一張圖教你怎麼吃 | 最全食物嘌呤表 2020-06-28 0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萬字乾貨:3分鐘寫出痛點文案,學這一篇就夠了
    例子:早買房一天,少奮鬥十年今年不買房,年底又白忙先下手為搶,後下手遭殃寧買關內一張床,不買關外一套房以上這些就是利用用戶癢點的文案設置。文案的癢點在哪裡?如果你有錢,當然可以買房子,成為少奮鬥十年、年底不白忙的哪一個你;但是如果你不買,其實也沒什麼,不買房不會死,地球照樣轉動。
  • 痛點思維:解決痛點的產品才是市場最大需求
    什麼是痛點?痛點就是讓用戶痛苦的點,是用戶在使用產品或服務時抱怨的、不滿的,讓人感到痛苦的因素。而如今,「痛點」的內涵發生了變化,其指產品的需求中,被大多數人反覆表述過的一個有待解決的問題或有待實現的願望。那如何以「痛點思維」來生產產品,而滿足用戶需求呢?
  • LOHO黃心仲:眼鏡業要做O2O 通過數據找出用戶痛點
    通過發揮網際網路營銷跟用戶交互能力來尋找客流。其次要有線上,通過與用戶溝通和數據的分享,找出用戶的痛點,並從真正的痛點回到品牌開發。   「一個品牌的誕生,O2O在裡面發揮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第一個作用我們在線上通過很多次的環節,了解用戶的需求,跟用戶的反饋打磨我們的產品,第二我們突破了時空以及空間的界限,因為網際網路公司面臨最大問題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