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粽子與米酒相搭 歡聚小酌的愜意時光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端午吃粽子,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習俗。

粽子和雄黃酒,都是用米做原料,雄黃酒的本體是米酒,朋友來訪,搬出自釀的米酒,剝兩個粽子,弄幾碟小菜邊喝邊聊,就是最愜意的時光。

粽子至今還是端午頭牌,米酒聽著熟悉,卻很少出現在日常消費裡。

其實米酒有悠久歷史,古人酒後吟詩,全靠米酒。米酒度數不高,比起常見烈性酒,更接近人的味覺本能。後來由於工藝複雜,原料成本更高,很少有大企業願意大力推廣,才逐漸淡出餐桌。

隨著時代發展,大眾錢包鼓了,粽子從自家手作變成了買買買。買的不僅是味道,也是傳統情懷。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傳統,希望在中國味道裡找到慰藉,米酒的時代似乎又回來了。

作為傳統象徵的米酒,蘊含的人情味正在被重視。越來越多的米酒品牌,開始在電商扎堆。線下餐飲終端,以蓑衣米酒為代表的各式米酒,也開始頻頻圈粉。也許下次去餐館,除了啤酒白酒,你有了第三個選擇。

米酒低度微甜,適合微醺小聚,自古就是朋友間的「聊天工具」。主打「清甜可口」的蓑衣米酒,恰好將這種舒適的傳統飲酒體驗,帶回了現代餐桌。一盤粽子幾瓶米酒,大家圍成一圈慢慢喝慢慢聊,沒有那麼多小心翼翼和殫精竭慮。沒有負擔的人際交往,才是真正人情味。

粽子米酒這對老搭檔,闊別餐桌多年,現在又湊到了一起。它們因為一個端午沾上一股人情味,這些人情味不該隨著時代變遷而淡化和彌散。

相關焦點

  • 今日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憶屈原
    每到端午節前夕,家家戶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和包粽子,除自家吃外,親友之間還互相饋贈。粽子古稱筒粽、裹粽、角黍、黏黍。關於粽子的源起,人們普遍認為是為了追念偉大詩人屈原。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是在晉代;到了唐代,粽子已成為節日和民間四季出現於市場的風味小吃;明清兩代,粽子更是成為一種吉祥食品。划龍舟
  • 珠海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
    珠海人在端午節主要有兩個活動,一是龍舟競渡,俗稱「扒龍船」,二是裹粽子。  珠海的龍舟競渡,歷史上負有盛名。建國後珠海首屆龍舟競賽1955年在金星門進行。1961年,縣治遷至香洲,龍舟賽在香埠舉行,競賽地點設在野狸島附近海面是年在海隅搭一間大棚放置龍船,由於常遭浪侵襲,不夠安全,縣政府乃集資興建龍舟亭。每逢端午龍舟賽,124艘漁船雲集香洲灣海面,桅牆上掛滿各種彩燈、彩條、訊號旗、風兜等,色彩繽紛。
  • 端午節的粽子和雞蛋鴨蛋鵝蛋
    不過,千百年來,民間一直把端午節,都當做重要的節日。今年假期,有事回故鄉。早上很早就起來了,去北山早市逛逛。早市上,都是熟悉又有些久遠的夏日裡的食材:地裡新鮮的青菜,小蔥,活的小河魚,大鯉魚,大鰱魚,各色海鮮,水豆腐,叉子,牛羊肉等。更有用來包粽子的新鮮的蘆葦葉,馬蓮,也有賣煮好了的粽子,可以聞到那淡淡的清香。還有賣鹹鴨蛋,鵝蛋,笨雞蛋的。濃濃的端午節的味道。
  • 端午節的來歷和粽子的做法
    端午節的別稱之多,間接說明了端午節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關於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都與屈原聯繫起來。
  • 美酒配佳餚,愜意時光不妨選擇這些醇香佳釀
    而說到喝酒,種類就非常多了,醇香的紅酒、濃烈的白酒、香甜的米酒還有最常見的啤酒等等,在如此多的品類當中,米酒與各類果酒可以說是最讓人喜歡的了。清香柔和、口感淡雅,不論是口感還是味道都更讓人回味無窮。這款米酒通過甄選糯米、酒麴、鮮果汁等原材料精心釀造而成,外觀上白如玉液,開啟瓶蓋的瞬間便可感受清香襲人,而味道更是絕妙,甜潤爽口、濃而不沽、稀而不流。擁有著醇香的口感,不論是日常小酌還是家庭歡聚,都是配菜的佳品。另外其酒精度還不到10度,女性也適合飲用。
  • 白粽子甜肉粽子鹹,端午節究竟該吃哪種粽子?
    端午節又到了,關於端午的習俗有許多,比如喝雄黃酒,又比如吃粽子。
  • 端午節粽子飄香,粽子在陽江俗稱「裹粽」,你吃過嗎?
    端午節將至,看龍舟、包粽子、吃麻蛋,門口兩邊掛上艾和菖蒲,這就是廣東陽江人的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能帶上母親包的粽子去看賽龍舟,那是父輩過端午節最開心的一件事。陽江人裹的粽子,是四個角的,有點像稜形。粽子一般分兩種餡,一種是灰粽,一種是鹹粽。
  • 端午節剛過,粽子包火了,三角形稜角分明超級帥!
    端午節剛剛過去不久,很多小夥伴對端午節粽子的印象可能還記憶猶新,三角型稜角分明的樣子,是粽子最明顯的特點,但是端午剛剛過去不久,時尚圈就颳起了一股粽子包潮流,顧名思義,就是長得像粽子一樣的包包,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端午節跟著英孚教育學英語:粽子的英文表達
    端午節到了!說到端午節,大家都會想到——粽子。那粽子的英文怎麼說?包粽子能用cook表達嗎?下面就來和英孚教育口袋英語一起學習一下。我們都知道粽子是粘糯米做的,所以可以用glutinous rice dumpling來表達。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有疑問,dumpling不是餃子的意思嗎?怎麼粽子也用dumpling?
  • 端午節,武漢農貿市場很多人帶著粽子、艾葉、綠豆糕來擺攤了
    由於是端午節,筆者在這個市場上發現了很多應節氣的物品。1、粽子,端午節必不可少的主角。這個小小的菜市場也就100多米,發現了好幾家賣粽子的。一個阿姨面前擺了一大鐵盆粽子,她說早上已經賣完幾盆了,這是最後一盆。
  • 家鄉桂林端午節的發糕清明節的粽子
    每到端午節,是艾草掛門、粽子飄香時節。庚子端午,我回到桂林市臨桂城區的居民小區探望父親。不時聽到門前連接菜市的巷道傳來吆喝聲:「粽子!」「五通發糕!」包粽子吃粽子,我的家鄉臨桂兩江和五通一帶的農村,是在清明時節才有吃粽子的風俗,而現在在城裡,也漸漸端午節也吃粽子了。民諺曰「清明大似年,淘米包粽子。」「清明粽子穩牢牢。」
  • 端午節粽子做法大全
    端午節粽子做法大全在端午節這個重要日子,絕對不能沒有我們今天的主角——粽子!
  • 端午節,鹹甜粽子之爭
    撰文/吉益堂「甜黨」和「鹹黨」的戰爭,由來已久,這個端午節,戰火蔓延到姜午家中。北方人愛吃甜粽子往年,端午節的時候,妻子吃甜粽,自己吃鹹粽,一直互不幹涉。怎麼今年就為了區區兩個粽子,吵架了呢。貳6月23日,星期二,天氣陰轉大雨,端午節前夕。姜午饞粽子了,下班路上,順手從家附近的小店裡,買了兩個鹹肉粽子,美滋滋地拎著回家。五歲的女兒在爸媽家,妻子還沒下班,家中空無一人。
  • 【端午節作品】韋柏全: 端午節·粽子
    端午節·粽子文/韋柏全                              五月初五,端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是我們壯鄉最隆重的節日之一。端午節的習俗可多了:喝雄黃酒,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那都是大人們為了圖個吉祥而擺弄啦,我們小屁孩才不關心這些呢。端午,最為有趣的是龍舟比賽,這是最能讓我們小孩興奮的事了。群情激昂的岸邊擠滿了人,個個摩拳擦掌揮臂高呼,好像他們就是舵手!寂靜浩大的江面上,幾十餘條「龍」一字排開,只等號角吹響破浪爭先。
  • 端午節,來這些地方「粽」情一夏
    體驗包粽子。攝/小王濃情端午,粽葉飄香。端午節小長假即將來臨,十堰景區、景點、民宿推出眾多優惠活動。趁著假期,大家可以帶上家人,或邀朋友出遊,盡情享受端午假期的愜意時光。端午節小長假,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之上,景區推出豐富多彩的活動。節日期間,在武當山景區銀街廣場和玉虛街路口,將設置派發粽子的攤位,市民可免費領取,發完為止。6月25日—27日,在武當山銀街廣場將設置「放粽去旅行」線下活動,包含3個子項目:系五色繩、投壺、射五毒,進入景區的遊客均可參與活動,並領取相關禮品。
  • 福州的端午節,你以為只有粽子和賽龍舟?
    關於端午節,一般認為是紀念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的。據說屈原在這一天因為楚國首都郢都被秦國攻破,因此投汨羅江殉國。老百姓們擔心江裡的魚會啃噬屈原的身體,而選擇用竹葉、粽葉包裹米粒投入江中,給魚兒餵食,粽子也因此而來。
  • 為什麼粽子北甜南鹹?端午節粽子,粽情萬種,你粽情於哪一個?
    ,生活像美酒一樣愜意!>端午節的由來,端午節的習俗,人人耳熟能詳,這裡自不多說,這裡只介紹每年引起「鹹甜大戰」的粽子。為什麼一直甜味食物為主的南方在包粽子的時候卻包了鹹口的?一直以鹹味為主的北方在包粽子的時候卻是包成了甜味的呢?一直的南甜北鹹在粽子面前卻成了南鹹北甜?其實粽子在最開始的時候到底是甜的還是鹹的的已經無從考證了,如今演變出來的南鹹北甜其實是有原因的。
  • 讓傳統與創意相結合,設計融入粽子,才是包裝該有的意義
    再過半個月就要端午節了,粽子是端午節的最大象徵。近年來,每逢端午節,粽子的包裝設計都會掀起一股設計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食品包裝設計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近年來粽子的包裝設計也是不斷推陳出新。通過插畫的形式,表現古代的生活風氣。
  • 端午節,廣西人不僅吃粽子,還有其他特色小吃,你最喜歡哪一種?
    在廣西過端午節有它獨特的打開方式,其中包粽子是必不可少的,但同時還有其他特色小吃,也是讓人心情愉悅的美味。下面我們來看看廣西人端午節都有什麼粽子和特色小吃,這裡面有沒有你喜歡的呢?一、廣西人端午節裡的粽子,有什麼特別?
  • 端午節,吃美味的素粽子
    又到了每年一度的端午節,當此之際,祝所有蓮友端午安康,闔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