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源漢字初心 傳承甲骨文化——福泰小學獲評山東省甲骨文特色學校

2020-12-19 教育信息速報

日前,山東省教育廳發布《2020年山東省甲骨文特色學校評選結果公示》,全省29所學校入選,威海市福泰小學榜上有名,成為威海市首個獲此殊榮的學校。自申報伊始,市語委辦積極組織各類甲骨文調研及培訓,邀請甲骨文專家來我市座談研討,引領師生走進歷史,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真正實現「以字育人」的教育目標。

10月,山東省甲骨文特色學校評審組到我市開展測評工作,測評組依照《山東省甲骨文教育特色學校創建評選細則》,對申報學校的制度建設、教育教學和宣傳推廣等工作進行了細緻的考評打分。省教育廳通過材料審查、實地查看等方式從入選的學校中最終確定省級甲骨文特色學校29所,福泰小學順利通過測評,被評為山東省甲骨文特色學校。

福向善美至,泰因謙和來。為落實教育部「推動以甲骨文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工作要求,福泰小學於建校之處就確立了「文字意象」辦學特色,引導學生「用文字感知世界」。學校緊緊圍繞課標中所倡導的「興趣、實踐、面向全體」的新理念,開發「字育萬象」系列特色課程,讓學生了解博大精深的甲骨文化,多種形式推動甲骨文化進校園,著力打造甲骨文特色學校。

漢字浸潤人生,國學傳承文明。威海市語委辦將以此次甲骨文特色學校評選為契機,充分利用優勢,繼續打造甲骨文特色優質品牌,進一步加強對甲骨文教育的實踐與探索,讓更多師生愛上甲骨文,以字育人,以文化育人。

【來源:威海市教育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山東省甲骨文特色學校」建設測評組調研考察威海市福泰小學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通訊員 王凱為全面落實教育部「推動以甲骨文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要求,進一步提升山東省中小學甲骨文特色學校的引領示範作用,10月23日,「山東省甲骨文特色學校」建設測評專家組聊城市茌平區教育與體育局副局長吉凱豐、棗莊市建設路小學總校校長種道法
  • 山東29所「甲骨文特色學校」公布,威海首家、福泰小學上榜
    日前,山東省教育廳公布了2020年山東省甲骨文特色學校評選結果,全省共評選出29所甲骨文特色學校, 威海市福泰小學榜上有名,成為威海市首個獲此殊榮的學校。福向善美至,泰因謙和來。福泰小學成立於2017年,建校之初為落實教育部「推動以甲骨文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要求,審視學生漢字學習的現狀,學校確立了「文字意象」辦學特色,引導學生「用文字感知世界」。學校緊緊圍繞課標中所倡導的「興趣、實踐、面向全體」的新理念,開發「字育萬象」系列特色課程,讓學生了解博大精深的甲骨文化,多種形式推動甲骨文化進校園,著力打造甲骨文特色學校。
  • 青州這所學校榮獲省級甲骨文特色學校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秦國玲近日,省教育廳公布省級甲骨文特色學校29所,益都師範附屬小學被評為「山東省甲骨文特色學校」,是濰坊市唯一獲此殊榮的學校。山東省甲骨文特色學校創建,旨在落實教育部「推動以甲骨文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要求,進一步提升甲骨文教育特色,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傳承性創新。
  • 為甲骨文字創造新活法——甲骨文活化利用的故事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只有以甲骨文為源頭的漢字傳承至今仍在使用,成為中華文明和中華文化的基因,傳承不斷。漢字是我們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載體。甲骨文是我們認知中國早期歷史和古代文明的重要工具。學習就是傳承,講解就是傳播。只要身體許可,我會繼續當好志願講解員,讓古老的承載著歷史基因的甲骨文薪火相傳,讓孩子們認識甲骨文,從小就明白甲骨文的價值和意義。」
  • 中國發現早於甲骨文的早期文字 解釋漢字起源
    新華網濟南10月23日電(記者劉寶森許劍銘)中國考古專家最新考證表明,4年前在中國東部山東省昌樂縣集中出土的100多塊獸甲骨上所刻的600多個符號,結構和布局有一定的規律可循,應為距今約4500年的中國早期文字。
  • 玩甲骨文對對碰體驗雕版印刷 中國文字博物館《漢字》展亮相兒博館
    原標題:玩甲骨文對對碰體驗雕版印刷 中國文字博物館《漢字》展亮相兒博館圖片說明:孩子們正在進行甲骨文對對碰遊戲 新民晚報記者 陸梓華 攝(下同)  十二生肖木雕版印刷、古詩詞活字印刷、甲骨文對對碰、甲骨考古挖掘和拓印……從即日起至6月18日,這些好玩的漢字體驗活動就將帶著幾千年的文化積澱
  • 漢字的誘惑——甲骨文發現120周年後,我們需要思考什麼?
    編者按:習近平曾說:「中國字是中國文化傳承的標誌。殷墟甲骨文距離現在3000多年,3000多年來,漢字結構沒有變,這種傳承是真正的中華基因。」「一片甲骨驚天下」的真正意義在於,其標註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也向世界展示著中國的文化自信,感知著文明互鑑的可貴。
  • 甲骨文進課堂,小學生觸摸中國古漢字,看看您的屬相甲骨文怎麼寫
    在2018年上半年新學期開學時,河北省邯鄲市火磨小學設立了甲骨文學堂,通過定期舉行甲骨文社團活動,教孩子們寫甲骨文並講解每個字的來歷和意義,讓孩子們能夠深刻領會每個字的含義,學習漢字的演變過程。同學們在認識甲骨文的同時,還通過書法作品等方式,使千年的漢字文化得到傳承。
  • 六年如一日,讓近四萬個家庭感受到中國漢字之美——甲骨學堂故事多
    漢字驛站逐漸成為館內傳承漢字文化的公益性社教陣地,2017年更名為甲骨學堂。  故事二 100多項漢字教育項目  「我們這兒的課程,寓教於樂,孩子喜歡,家長認可。」已在甲骨學堂工作6年的楊小玉老師說,學堂已經累計研發100多項漢字主題教育項目,主要分為漢字教育和實踐體驗兩大類。
  • 傳承書法文化!鹽田田心小學「漢字文化園」吸睛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7日訊(深圳商報記者 黃順 見習記者 黎曉欣)近日,鹽田區田心小學新豎起的「漢字文化園」吸引了全校孩子的關注。一面長7.7米、高3.5米的主題牌坊立於校園北側,正文2500個小學語文常用漢字採用歐體風格的規範漢字,點畫方峻,結構嚴謹,端莊清雅。
  • 甲骨文:留住世界記憶與文化根脈
    隨著相關學術研究的深入和漢字文化的普及,甲骨文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的當下意義愈加彰顯。    2019年11月1日,習近平向甲骨文發現和研究120周年致賀信,信中說:「殷墟甲骨文的重大發現在中華文明乃至人類文明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甲骨文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統,是漢字的源頭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值得倍加珍視、更好傳承發展。」
  • 研究甲骨文就是對中華文化的尋根
    甲骨文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統,是漢字的源頭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值得倍加珍視、更好傳承發展。」1942年出生於河南安陽的魏峰家學淵源,自幼受殷墟文化的薰陶,酷愛書畫藝術,主攻大寫意花鳥畫,尤擅甲骨文書法篆刻,研究、創作甲骨文書法藝術成了他終身的課題,編撰出版了多部有關甲骨文研究的論著,他深知:通過甲骨文的研究,對追尋中華民族先民頑強生存發展的歷史軌跡有深遠的意義;還對研究中國文字的產生、發展,進而研究中華文化的產生與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歷史價值
  • 甲骨文研究的春天來了(史家筆墨)
    早在新石器時代,在中國大地上的不同地域和文化中,就已萌生文字的雛形。其中既有與漢字有承續關係的,也有與漢字無關的其他民族的雛形文字,這些文字雛形被稱為「文字畫」或「圖畫文字」。因為它們還不能逐詞地記錄語言,因此也不能視作嚴格意義上的文字。
  • 國博首次大規模展示館藏甲骨 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
    ,證古澤今,紀念甲骨文發現一百二十周年。此展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文化和旅遊部、科學技術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國家文物局、中國社會科學院、河南省人民政府和中國國家博物館聯合主辦,展覽為期兩個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字是中國文化傳承的標誌。殷墟甲骨文距離現在3000多年,3000多年來,漢字結構沒有變,這種傳承是真正的中華基因。」從1899年發現藥材龍骨刻紋算起,甲骨文問世120年。
  • 天津首批108所中小學獲評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
    原標題:首批108所中小學獲評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 近日,天津市教委召開首批天津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傳承學校」授牌大會。通過綜合評定,西青區實驗小學、和平區鞍山道小學等108所學校,被授予天津市第一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傳承學校。
  • 四川成都小學生手繪甲骨文 自創自畫國潮日曆
    美國一學校有意購買用作中文教材365頁大美漢字國潮日曆,300餘個手繪甲骨文。這是成都市實驗小學2018級3班53名學生用12節美術+語文課,自創自畫的一本獨一無二的日曆!300餘個手繪甲骨文文藝範兒十足365頁大美漢字國潮日曆,封面白底紅字,正面是漢字的筆順和組詞,背面是對應的甲骨文,300餘個手繪甲骨文文藝範兒十足……這些文字由成都市實驗小學語文教研組曹小娟老師精心挑選,有一、二年級必會識字表,有二十四節氣,有十二生肖……在美術教研組羅東來老師指導下
  • 「地評線」甲骨文是中國文化自信的根基
    近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致信祝賀甲骨文發現和研究120周年,向長期致力於傳承弘揚甲骨文等優秀傳統文化的專家學者們表示熱烈的祝賀,並致以誠摯的問候。習近平在賀信中指出,殷墟甲骨文的重大發現在中華文明乃至人類文明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 他最大的心願,就是在漢字發源地構築漢字文明高地
    李運富曾長期供職於北京師範大學,於2014年獲評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16年,他作為特聘教授來到鄭州大學,踏上圓夢之旅。四年來,他收穫累累,先後被評為河南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年度人物、優秀共產黨員、文明教師、社科優秀學者,2020年入選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最有影響力學者排行榜。
  • 玩轉趣味甲骨文,解鎖漢字成長密碼 ——樂樂趣原創甲骨文圖畫書...
    不同的主題蘊含著同樣的情感——簡單、純粹、童真、童趣,讓孩子在故事中學習漢字,在閱讀中提高審美。圖文創意來自連獲兩屆全球華人圖畫書最高獎——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的兒童文學作家蕭袤,他喜歡塗鴉,也酷愛研究甲骨文;而插畫作者楊璐通過版畫的創作手法,最大程度地還原了甲骨文獨有的古樸和稚拙氣息。
  • 三千年而一洩其密,120年識讀三分之一:甲骨文,中華文明之光
    作為中華文明傳承的載體和見證,漢字歷經三千多年演變而不改其形,以強烈的民族凝聚力和綿延不斷的歷史,印證著中華民族前進的足跡,展現了中華民族的卓越智慧和偉大創新精神。漢字之源中華基因的傳承位於河南安陽的中國文字博物館內,一堂面向幼兒園大班的漢字課正在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