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定都仰光已經150年,後來遷往荒涼的內比都,15年了有效果嗎

2020-12-25 照見古今

提起緬甸,大家會立刻想到哪座城市?估計多半是仰光吧,這是很合情合理的,因為仰光是緬甸人口最多,也最發達的城市。不過這座城市,卻也被很多外國人當成緬甸的首都,這就是錯誤的認知了。

誠然,仰光確實一度做過緬甸的首都,但自2005年11月起,緬甸的首都已經遷到了另一座叫做"內比都"的城市,所以仰光雖然很出名,卻早已不再是首都了。

遷都在世界範圍內並不是一件稀罕事,當年巴西就曾經把首都從裡約熱內盧遷到了巴西利亞,這就和緬甸的遷都很像了,都是把首都從人口稠密且經濟發達的一線城市遷到人口相對較少,經濟相對不發達的中等城市。

然而與巴西遷都有明確的原因,且做了很長時間的準備不同,緬甸遷都至今也沒有正式公布原因,而且是說遷就遷,事先完全沒有準備,外界甚至是遷都完成後,才從緬甸政府的公告中得知該國已經遷都的。

對比巴西遷都的光明正大,緬甸的遷都就顯得猥瑣神秘了,難道這背後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嗎?

內比都究竟有什麼好,居然能勝過已經繁華了150年的仰光?

2005年的時候,緬甸遷都一舉曾讓全世界譁然,因為無論從哪個方面看,內比都作為首都,都是遠遠不如仰光的。

首先,仰光是緬甸的經濟中心,文化中心,以前作為首都的時候,也是政治中心,集三大中心於一體,當然是首都的不二之選了。

內比都號稱緬甸第三大城市,人口卻不足百萬,而且面積廣袤,所以顯得人煙稀少,這樣的地方,發展農業或者旅遊業還算可以,拿來做首都,那除非是當家的腦子抽了。然而緬甸當家的軍政府,卻偏偏選擇了它。

正是因為這一舉動太過不尋常,再加上當時未民主化的緬甸被外界普遍視為神秘之境,就更引起了世人的質疑,這也引發了一些關於緬甸遷都的原因探討,有些甚至還上升到了陰謀論,比如懷疑遷都是高層燒香拜佛的結果,這種明顯誇張的猜測,就不值得探討了。

緬甸遷都是為了在美軍面前加強自保能力?似乎有一定的道理

當時最常見的說法,是認為緬甸政府為了對抗強大的美軍,才突然遷都的。雖然緬甸和美國現在的關係不那麼緊張,但在軍政府時代,兩國之間是很不對付的,而仰光就位於印度洋岸,且地勢開闊平坦,美國的海空軍很容易就能攻打下來。

相比之下,內比都就安全得多,除非出動大規模的地面部隊,否則不可能對藏匿在這裡的緬甸高層做出毀滅性的打擊。

但這只是外界的一個猜測,畢竟緬甸政府是肯定不會承認出於這個目的而遷都的,這不但是漲他人志氣,而且也顯得太過兒戲。

所以很快就有官方背景的聲音出來解釋遷都是出於其他原因,而這個原因,則是可以在利國利民層面上講得通的。

緬甸官方:遷都是為了拉動內陸的經濟發展

雖然緬甸政府當時並沒有公布遷都的原因,但後來有一些官方背景的聲音卻出來解釋,說遷都是出於經濟考量,仰光離緬甸內陸太遠,無法帶動這些地方的經濟發展,所以才把首都遷到內比都。

這裡位於緬甸之中,而且距離仰光不算太遠,既能享受到仰光發達經濟帶來的紅利,又能四面帶動周邊地區的發展,尤其是北部的一些窮邦窮省。

然而即便這個原因講得通, 在實際操作層面上,以及十五年後的今天來看,內比都無論如何也無法完成這一使命,今天的緬甸,內地與沿海的發展仍然極度不平衡,經濟重心仍然嚴重偏南。

其實同樣是拿地理位置說事,當時也有一種觀點認為緬甸政府把首都遷到中部,是為了更好地管控獨立傾向嚴重的東北諸邦。比起經濟方面的解釋,這種軍事層面的解釋似乎更說得通一些,畢竟當時的緬甸,正處於軍政府時代,是具備"先軍政治"的條件的。

遷都是為了收緊集權?這種解釋更能站得住腳

除了國際政治、經濟和軍事等層面的解釋之外,關於緬甸遷都,還有一種流傳很廣的觀點,那就是認為當時的緬甸軍政府,是出於收緊集權之需,才貿然遷都的。

這就是把遷都當成一個服從性測試,如果連這種事都能接受,那就說明社會各界的底線很低,軍政府也就能安心地繼續收緊集權了。與此同時,遷都也是彰顯軍政府權威的一個重要機會,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這可都是真正的"千年大計"。

無獨有偶,緬甸遷都後沒過多久,長期對抗軍政府的翁山蘇姬就被逮捕了,她的被捕,就正是緬甸政府收緊集權的一個強烈信號。這件事既然發生在遷都後面,當然也就可以作為上面那種觀點的強力佐證了。

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緬甸遷都已經成為事實。但與巴西遷都相比,緬甸的這次遷都毫無疑問是非常失敗的,如今15年過去了,儘管投入了數十億美元的巨額資金,內比都卻仍然未能發展起來,就更別提帶動周邊的經濟了。

所以緬甸當年的遷都之舉,目前看來仍然是失敗的,如果真要拿巴西來作為對比的話,那簡直就是現實版的東施效顰了。

相關焦點

  • 定都仰光150年之後,緬甸為何突然將首都遷往荒涼的內比都?
    坐落在伊洛瓦底江分支仰光河左岸的仰光,風光秀麗,四季常青,同時,靠近仰光河口,瀕臨印度洋也給予仰光絕佳的交通條件,因此,早在1852年,仰光就成為了下緬甸首府。1948年緬甸獨立後,仰光順理成章地被定為首都,成為了緬甸政府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所在。
  • 緬甸是一個怎樣的國家,為何一定要遷往內比都,新首都發展得如何
    仰光是緬甸最大城市,面積598.75平方公裡,人口500萬以上,在2005年之前一直是緬甸的首都,那麼緬甸為何要遷至閉塞荒涼的內比都呢?1855年英國人強行將緬甸都城曼德勒遷移到南部沿海的仰光,將其作為英屬緬甸首府,緬甸獨立後,依舊以仰光為首都。仰光地處三角洲平原,向來物產富饒,而經濟發展水平在緬甸算得上首屈一指,不過仰光作為都城並不安全,周圍不是開闊的平原,就是毫無屏障,無險可守。又處於地震帶之上,各種自然災害也不少。
  • 緬甸 內比都 仰光
    內比都內比都大金塔內比都大金塔內比都大金塔一角內比都距仰光380公裡7小時車程仰光緬甸的經濟中心>不過還是待發展國家緬甸觀光重點還是遊覽寺院 佛塔 教堂進入寺院佛塔都得 光腳兩地的大金塔都比較壯觀與奪目晚上的唐人街擁擠而繁華飲食不是很習慣 清淡為主
  • 緬甸為什麼把首都從仰光遷到了現在的內比都?
    仰光地處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中部,伊江三角洲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是全緬甸最發達和最富庶的地區。內比都位置示意圖2005年11月6日,緬甸高層突然下令多個部門在一天內搬遷至彬馬那,11月6日早晨,滿載辦公人員和設備的卡車長龍離開首都仰光,向彬馬那地區駛去。2006年,緬甸政府正式宣布新首都名為內比都,「內比都」是緬甸古語,意為京都。
  • 緬甸 (仰光、內比都、曼德勒、浦甘) 深度8日遊
    曼德勒曾經是阿瓦(AVA)王朝的首都,所以當地華僑習慣稱之為「瓦城」,人口卻比仰光多,是緬甸學校、和尚最多的地方,也是緬甸文化之都,又因盛產寶石、礦石、玉石被稱為「多寶之城」,或「黃金之都」。MYANMAR LIFE HOTEL 或 CITY GOLFHOTEL  或同級 第2天:仰光→內比都4HR【仰光】─【喬達基臥佛寺】(六層寺)─【佛牙塔】─【白象園】-【內比都】─【內比都大金塔】
  • 你不知道的緬甸首都內比都
    內比都從2005年成為緬甸的首都,位於緬甸中部山區的彬馬那附近,距仰光以北約400公裡。由於各國駐緬甸使館目前仍然在仰光,所以很多拜會、外事活動均要驅車從仰光到內比都辦理。前駐緬甸大使曾統計過,他在職的200多天裡,跑內比都的歷程累計達10萬公裡。後來,仰光到內比都的航班多了,而且仰光到內比都的公路由於設計缺陷事故頻發,大使才坐飛機往來。有時候,遇到緊急事件,需要連夜跑內比都。有一次,我陪領導到內比都參加外事活動,剛到宴會廳就碰上緊急事件需要回仰光處理。於是,我立馬趕回仰光,處理完成後,又連夜回到內比都,準備參加第二天的活動。
  • 環中國邊境行:緬甸內比都--荒涼的都城
    2019年5月7號,中國邊境行緬甸站第12天,昨天連夜逃離了蒲甘以後,今天順利來到了內比都,雖然到達的時間已經是晚上12點,整個車站基本上沒有什麼車,一下車,很多摩的和的士司機圍上來,我都沒有做攻略,我也沒有定酒店,所以我也不知道去哪裡,沒有搭理他們,直接找了個角落,然後坐下來行了
  • 內比都——緬甸新首都
    相比於仰光,緬甸新首都內比都的名氣要小很多。早在2005年11月,當時的軍政府就陸續開始把首都遷到了中部小鎮彬馬那,後改名內比都。內比都是緬甸古語,意為「京都」。在基礎設施方面,6年多時間過去了,包括總統府、議會大廈、市政廳、各部委大樓、賓館區、醫院和公務員宿舍區等已陸續建成。在所有建築群中最有亮點的當數賓館區。內比都現有十幾家檔次較高的賓館,多數為具有緬甸特色的別墅式酒店,房間掩映在鮮花綠草之中,居住環境可謂一流。聯邦議會辦公區修建得大氣磅礴,幾十棟緬式傳統建築分布得錯落有致,大樓內部採用柚木作裝飾,遠遠望去整個建築群古樸大氣。
  • 緬甸原首都——仰光
    1824年~1826年被英國佔領 。1852年成為下緬甸首府,1855年緬甸成為英國的屬地,英國人把緬甸的首都從曼德勒(Mandalay)移到了仰光,用來把它作為出口柚木等商品的港口。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日軍佔領,1948年緬甸獨立後定都仰光。
  • 從什麼時候開始,仰光不再是緬甸的首都了?
    仰光曾經是緬甸的首都,不過這個東南亞的鄰居距今已經遷都十五年了。2005年,緬甸宣布將首都遷往仰光以北400公裡處的彬馬那,同時該城改名內比都,作為緬甸新都而存在。橫向比較來看,內比都無論在城市規模還是發展水平上都難以同仰光一較高下,那麼緬甸為什麼還要執意遷都北方呢?
  • 走進緬甸:緬甸新首都內比都,值得一去嗎?
    大家都知道緬甸的舊首都是仰光,仰光也是緬甸目前最大的城市。在2005年11月就已經從仰光遷都到內比都了。雖然遷都已經有了15年左右,但是內比都的名氣還是遠遠不夠。提到緬甸旅遊,大家注意的對象還是:仰光、曼德勒、蒲甘。那麼內比都到底值不值得一去呢?
  • 騎遊緬甸,帶上自行車從內比都到仰光,不一樣的旅遊方式!
    從內比都到仰光、從緬甸的新都到舊都、體驗新老不一樣的緬甸城市……Day511月28日,這天內比都遊玩以後將轉場至仰光……景點十三:內比都大金塔內比都大金塔Uppatasanti Pagoda,又稱內比都和平塔,塔高100米,是2009年依照仰光世界和平塔仿造而成。
  • 仰光做了一百多年首都,為何緬甸要遷都至內比都?
    東南亞中南半島有五個國家,這五個國家的首都有一個巧合,漢名都是兩個字。比如緬甸首都仰光、泰國首都曼谷、寮國首都萬象、柬埔寨首都金邊、越南首都河內。不過,這份名單早在十幾年前就更新了,因為緬甸遷都了,新首都是三個字——內比都。
  • 緬甸發生6級地震,仰光內比都等城市均有明顯震感
    緬甸發生6級地震,仰光內比都等城市均有明顯震感 新華社仰光1月12日消息,緬甸氣象和水文局12日發布消息說,緬甸勃固省當天凌晨發生6級地震。目前尚無人員傷亡的報告。
  • 到內比都五年了 緬甸新首都比仰光大九倍、很神秘
    仰光內比都中國新首都地理位置圖  緬甸是個神秘的國家,常有霧裡看花的感覺。政府部門從大都市仰光搬遷至內比都至今,新首都依舊是「猶抱琵琶半遮面」。據美國《華爾街日報》11月29日報導,在這塊偏遠而神秘的新首都內比都,緬甸領導人正在勾畫藍圖。  悄悄揭開神秘的面紗  2006年3月,緬甸政府將緬甸聯邦新的首都命名為「內比都」。 內比都(原稱彬馬那)以前是緬甸中部的一個縣級城市,位於仰光以北390公裡處。時過境遷,很多政府部門設施都已在新首都運作起來。
  • 緬甸——仰光
    仰光(Yangon),緬甸故都,是緬甸最大城市也是仰光省首府,位於緬甸南部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面積598平方公裡,人口761萬,1855年至2005年期間為緬甸首都
  • 緬甸首都內比都是一座怎樣的城市?
    內比都是緬甸的首都,位於緬甸前首都仰光與古都曼德勒之間,內比都是一座年輕的城市,成為首都之前,它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彬馬那,彬馬那現在是內比都下轄的一個行政區
  • 緬甸最年輕的首都內比都:一座不為人所知的城市,充滿神秘色彩
    在東南亞有一個經濟落後的國家叫做緬甸,緬甸是個神秘的國家,這個國家大部分人口是從事農業生產的,緬甸的首都你知道是哪裡嗎?可能很多人認為是仰光。仰光是緬甸第一大城市,從1948年開始就成為緬甸的首都,但是在2005年後緬甸遷都了,仰光不再是緬甸首都了。
  • 緬甸在內比都和仰光舉行集會慶祝獨立70周年
    新華社內比都1月4日電(記者盧樹群 莊北寧)緬甸政府4日分別在內比都和仰光舉行集會,慶祝獨立70周年。
  • 緬甸首都內比都巿內 本地已經開始解禁!
    >簡介:緬甸歐亞國際大酒店位於撣邦第四特區首府小勐拉農貿市場西大門1000米,2019年開業,樓高13層,共有客房總數800間套。內比都城市管委會公布:「為了防控疫情,為了在2020年12月聖誕節跨年夜等節日期間防止民眾集聚,內比都境內的人群集聚地公共場所(榜朗江遊樂園、巴舜瑟瀑布、帕朗瀑布、阿威亞水壩遊樂園、苗迪達瀑布、勾系熱水塘、敏格拉大湖等七個地方)由內比都城市管委會曾頒布命令暫時關閉。現在聖誕節跨年夜等節日也已經過去,以上暫時關閉的七個公共場所,可以解禁!市民可以前往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