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東陵附近的圖騰林,是根據東北三省滿族聚居地收集的滿族圖騰圖案雕刻的圖騰柱的集合。(王子瑞)
在滿語中,圖騰為「班吉」,因而,圖騰柱也稱「班吉柱」 。圖騰柱為圖騰標誌的一種,即在木柱上雕刻氏族崇拜的對象。
其間有動物、也有人們臆想的半人半獸的形象,被滿族人信奉為母神、醫藥神、繡花女神、雨神、完顏氏家神等。體現了薩滿教「萬物有靈」的文化內涵。
圖騰柱上面雕刻的神像形態各不相同,因為薩滿教是原始的多神教, 是在「萬物有靈」的觀念支配下所形成的一種多神崇拜
滿族人信仰的神靈很多,但是薩滿教沒有廟宇和神祠,也沒有專職的掌教和祭主等神職人員。
信奉此教的人們,在族人中自發形成一位「察瑪」,主管每次祭祀天地、山神、土地和祭祖、許願等重大活動。
神靈,則多用木雕或繪畫的形式體現。
圖騰是原始人迷信迷信某種動物或自然物同氏族有血緣關係,對其氏族的繁衍、生產具有保護、庇佑作用或者能代表其氏族特點、表述其淵源,因而用來做本氏族的徽號或標誌。圖騰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一種文化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