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二為葉煒)
杭州網訊12月23日,第三屆茅盾文學新人獎在浙江桐鄉舉行頒獎典禮,全國共有10名作家獲獎,浙江傳媒學院文學院創意寫作中心主任、作家葉煒獲此殊榮!
茅盾文學新人獎是由中國作家協會中華文學基金會發起,被譽為「青年茅盾文學獎」的權威獎項,是目前國內針對青年作家最引人注目的獎項之一。
文學創作的「多面手」
從大學時代發表的第一篇短篇小說算起,葉煒進行文學創作的探索已經20年了。大三那一年,他創作的短篇小說《母親的天堂》,發表在《小說家》雜誌上,被著名評論家、北京大學教授謝冕主編的《2001年大學生最佳作品》全文選載,放在全書第一篇,在當時校園內引起了巨大反響。創作的詩歌《我的眼睛迷了沙粒》獲得了一等獎,被《時代文學》授予了「中國十大青年詩人」稱號。
葉煒的長篇小說創作中有網絡文學風格的「大學三部曲」《大學.com.狼》《大學.com.羊》《大學.com.城》,「裂變中國三部曲」《糖果美不美》《山西煤老闆:黑金帝國的隕落》《貴人》,也有經典的傳統文學寫作:長篇小說代表作「鄉土中國三部曲」《福地》《富礦》《后土》,記錄了百年中國鄉村發展,共約150餘萬字。
不拘泥於長篇小說和詩歌的創作,葉煒還是一個創作的「多面手」。他著有全面反映民主鬥士朱自清傑出一生的傳記《自清芙蓉——朱自清傳》(入選中國百位文化名人傳記工程);研究中國傑出教育家、文學家葉聖陶的《葉聖陶家族的文脈傳奇》;全面反映中國鄉村振興樣板的長篇報告文學《馬莊:一個中國農村的發展標本》;反映時代楷模、援藏幹部鍾揚教授壯闊人生的篇報告文學《採集種子的人》等長篇非虛構作品
截至目前,葉煒共出版長篇小說12部。這在70後作家裡是不多見的,葉煒以此奠定了他在青年作家裡面長篇小說創作的重要地位。由於創作成績突出,其創作成果和有關其作品的評論廣泛見諸於《文藝報》《文學報》《中華讀書報》等知名報刊。
創意寫作學科的孜孜探索者
作為中國大陸首位創意寫作文學博士,曾先後兩次到創意寫作的誕生地美國愛荷華大學學習創意寫作,回來以後,葉煒一直致力於中國本土化的創意寫作學研究與實踐。2019年12月11日《光明日報》用整整半個版面刊發了葉煒在第五屆世界華文創意寫作大會上的主題報告《在實踐中教,在實踐中學——創意寫作發展方向展望》,在業界引起強烈反響。
為推動建設學校創意寫作學科,培養創意創作人才,葉煒入職伊始就向學院遞交了《浙江傳媒學院創意寫作學科建設規劃》,為創意寫作學科建設指明努力的方向。
就在12月23日,浙江傳媒學院還與浙江省作家協會合作共建浙江網絡文學院,聘請葉煒擔綱執行院長,明年起開始在校內選拔培養網絡文學與創意寫作柔性方向的本科生,填補了國內網絡文學學歷教育的空白。無論是對於我國和浙江的文學發展而言,還是對於高校來說,以網絡文學為主要突破口,發展創意寫作,是一個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新的學科增長點,力爭成為浙江省乃至全國高校網絡文學教育的領頭羊,以優秀的成果助力中國網絡文學新發展。
葉煒:校園就是我的大教室,圖書館就是我的工作室
作為一名專業教師,葉煒來到浙傳以後,除了到桐鄉校區上課,其餘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圖書館,在這裡看書、寫作。「我們學校的學生看書熱情很高,有時候去得晚了就沒位置了!」已經習慣和學生「搶」位置的葉煒老師笑著說道,「圖書館裡很安靜,有很好的學習的氛圍,在一樓『顏品』書吧淡淡的咖啡香裡,打開電腦寫作,也算是一種難得的享受吧!」在葉煒老師看來,讀書是一種知識的「輸入」,無論是作為一位老師,還是一位作家,只有愛買書、愛看書,才能源源不斷地做好思想「輸出」。知道了葉煒老師時間表的學生們,總會經常去圖書館和他探討,圖書館成了葉煒和學生們交流想法、思維碰撞的「工作室」。
教書育人,教之有道。葉煒秉持「在實踐中教和學」的教學理念,先後開設了《創意寫作》《非虛構寫作》等課程。他認為「實踐性」是創意寫作教學的第一品格,他借鑑國際上最流行的小班化工坊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的潛能;用作品為主的考核方式來展示學生的藝術創作成果。目前,文學院創意寫作實驗班運轉順利,出版了創意寫作系列叢書。
17級編劇專業的武怡心對葉煒老師的課印象深刻,「葉煒老師的創意寫作課很靈活,在思鏡湖邊、校園草坪都是我們進行交流的地方……感覺老師是在帶領我們探索一種新的教學方式。」
在葉煒老師的推薦下,18級創意寫作實驗班的霍翠萍撰寫的關於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彼得·漢德克的作品《左撇子女人》的書評《大聲地向這個世界嘶吼》,發表在2019年10月30日的《文藝報》上,她說:「葉煒老師鼓勵我們進入文學現場,諾貝爾文學獎評選結果出爐後,他就鼓勵我們抓住熱點,撰寫評論,我寫完後,葉煒老師又認真幫我修改、推薦,我才有機會發表。」迄今為止,葉煒老師培養的很多學生考入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高校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繼續從事創意寫作專業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