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港西油田「二三結合」提高採收率技術體系探究

2020-12-11 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原油日產最高提升223噸,採收率提升6個百分點以上;桶油完全成本下降12.9個百分點,含水上升率最高下降到-0.99。大港港西油田「雙高」開發期的這「兩升兩降」,均得益於「二三結合」提高採收率技術體系的應用。

  港西油田地處大港油田西部,自2013年開始應用「二三結合」提高採收率技術體系,實現了油田開發由「提液穩油」向「提質增油」的歷史性轉變。

  一塊被賦予使命的先導試驗田

  大港油田以複雜斷塊油藏為主,經過了50多年的開發和多輪次的調整及挖潛,已呈現出「三高兩低一失衡」的局面。在所有億噸級儲量規模的油田中,港西油田採出程度最高,經過長期的水驅開發,剩餘油高度分散,通過常規水驅開發已很難實現採收率大幅度提高。

  「二三結合」提高採收率技術體系,就是針對複雜斷塊『雙特高』油藏進行攻關,探索老油田開發方式轉型升級之路。該技術採用高精度油藏描述方法,依靠全藏波及高效驅替技術,通過將二次開發與三次採油的層系井網整體優化部署,前期立足精細注水,優選時機轉入三次採油,發揮二次開發井網完整性優勢和三次採油提高波及體積與驅油效率優勢的協同增效作用,實現大幅度提高採收率,提升油田開發水平和經濟效益。

  「該技術破除了過去二次開發和三次採油各自單獨分層系分井網調整治理的壁壘,提高了井網的利用效率,可在老油田水驅極限開採條件下,再提高老油田採收率20個百分點以上,先導試驗區中心井組採收率突破74%。」大港油田採油工藝研究院總工程師張杰說道。

  「二三結合」提高採收率的理論和技術創新,能夠破解中低油價下效益穩產的技術難題,實現特高含水油田開發技術的升級換代。尤其是實踐方法的創新,實施「地質工程一體化、全生命周期項目管理、全生命周期效果評價、全生命周期效益評價、數字油田建設」,推動「二三結合」提高採收率真正落地。

  「港西油田屬於典型的複雜斷塊油田,構造複雜,儲層非均質性強,在複雜斷塊油田中具有代表性,開展技術先導試驗取得的技術和經驗更具推廣價值。」大港油田公司油氣開發處處長李曉良介紹。

  2013年,港西油田成為大港油田第一個規模實施提高採收率技術體系的主要實踐載體,走上了技術試驗、應用和推廣的徵程。

  技術讓老油田「延年益壽」

  自1965年開發以來,港西油田年產原油50萬噸已經保持了近50年,因為「二三結合」提高採收率技術的規模應用,50萬噸以上穩產將再延續10年,再次煥發老油田的新生機。

  有技術才會有實力,有數據支撐才會有穩產的底氣。港西二區自2013年7月應用「二三結合」技術以來,日產水平從154噸最高提高到317噸,創1977年以來最高水平,綜合含水從91.3%最低下降至80.6%,階段增油14.1萬噸;港西三區三,一個特高含水、特高採出程度的老區,通過中國石油「二三結合」提高採收率重大開發試驗項目的實施,採油速度由0.5%上升到3.1%,成了增油「新星」。

  「我們要做低產井的『再造者』,就需要在理論和技術上持續攻關,並將技術的突破迅速轉化為現實產量和效益。」面對港西油田所取得的成績,大港油田公司科技信息處處長肖敦清深有感觸。

  當前,港西油田「二三結合」一期工程累計實施新井408口,完全成本、運行成本持續下降,創效能力也逐年提升。在實施區塊開發指標明顯改善,採收率大幅提升的基礎上實施二期工程,屆時港西油田採出程度將達到50%。

  港西油田「二三結合」提高採收率技術的成功應用,在特高含水油田效益穩產方面發揮了技術引領作用。自2013年以來,「二三結合」提高採收率技術體系已陸續應用於大港油區其他複雜斷塊油田,主要包括港東、港中、羊二莊、棗園、風化店等10餘個主力油田,實現應用區塊年產油量穩定在300萬噸。其中港東二區五斷塊自2014年8月實施「二三結合」技術以來,日產水平從95噸最高提高至219噸,產量實現了翻番,含水從95.9%最低下降至90.9%,階段增油8.9萬噸。

  「『二三結合』提高採收率技術在港西油田的成功實踐和在整個油田的成功推廣,為高含水複雜斷塊油田大幅度提升採收率與提質增效樹立了典範,在中低油價形勢下有效支撐大港油田持續效益穩產。」大港油田公司首席技術專家蔡明俊道出。

  為老油田蹚出一條開發新路子

  實踐證明,「二三結合」提高採收率技術體系是推動大港複雜斷塊油田進一步提高採收率的行之有效的新模式,在特高含水油田效益穩產方面發揮了技術引領作用,也為整個集團公司「控遞減、提採收率」「實現國內產量1億噸以上效益穩產」提供了選擇路徑。

  當前,國際油價中低位長期運行,剩餘資源劣質化進一步加劇,對於各大油氣田來說,勘探再找到一些大的優質儲量確實很難,但將已經進入「雙高」開發期的主力油田採收率提上來,也是相當於新找到了優質儲量,而提高採收率的關鍵就是轉換一種與油田自身地質條件相適應的開發方式。

  面對複雜斷塊油田進一步提高採收率及效益開發的挑戰,大港油田創新形成的「二三結合」的提高採收率技術體系,為中國東部油田進一步提高採收率,應對低油價打贏提質增效攻堅戰提供了可借鑑的方案。

  「目前在新疆、大港、遼河已實施儲量1億噸以上,整體提高採收率20個百分點,實現老油田中再造新油田,推動老油田採收率由40%提高到60%以上。」在集團公司推進提高採收率工程會上,勘探與生產分公司副總經理江同文介紹「二三結合」提高採收率技術體系在整個集團的應用情況。

  未來,大港油田將全力推進「二三結合」大幅度提高採收率技術體系的推廣、應用與升級,優化規劃部署,加快綠色低碳轉型,建設智能油田,力爭在「十四五」末實現基於「二三結合」技術的年產油量達到總產量60%,以打贏提質增效攻堅戰,為油田高質量發展做出新貢獻,也為其他老油田的發展提供理念和實踐層面上的借鑑。

相關焦點

  • 大港油田陸上最大叢式井平臺施工順利完成
    近日,渤海鑽探定向井公司順利完成大港油田重點項目港西二號叢式井場組全部施工任務。該項目作為大港油田陸上最大叢式井平臺,對港西「二三結合」工業化試驗層系井網建設的深入推進有著重大意義。據介紹,港西二號叢式井場組立足平臺、集中布井,層系調整、立體治理。作為大港油田建設的主力軍,渤海鑽探定向井公司承擔了這一重點項目的技術服務任務。記者了解到,該井場組累計施工水平井、定向井等各類井型共56口,累計鑽井進尺81433米,平均機械鑽速46米/小時,平均井深1355.5米。
  • 大港油田實施降低油氣完全成本三年行動計劃
    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肖慶暉 通訊員石堅)5月18日,大港油田採油五廠港西一號井叢場第7口井順利完鑽,另有2口井正在鑽進,這個擁有26口井的大型井叢場建設有序高效推進。
  • ——大港油田提質增效工作透視
    大港油田建成數據採集自動化、工藝單元集成化、工藝建設標準化、過程控制智能化、生產管理數位化的地面系統建設和管理新模式。  「港西模式」在油田範圍內全面實施,實現了減規模、降成本、提質量。930餘個工區加載應用勘探開發協同研究雲,研究效率大幅提高。依託物聯網技術,完成了單井拉油信息系統、生產電力現場數字採集和管理平臺建設,19個小型站場、4個大型站場實現數位化管理。創新「院企、校企、企企」戰略合作模式,106個重大專項、重點項目、戰略合作協同推進,增儲建產一體化管理模式得到推廣。
  • 港5井:大港油田的發源地
    根據此前公布的兩批次國家工業遺產名錄,港5井或成為本市入選該名錄的第一處。 大港油田港5井,坐落於濱海新區大港油田港東地區,它是大港油田第一口發現井,它不僅是大港油田的發源地,更見證了幾代石油人艱苦卓絕的創業歷程。
  • 大港油田:八破八立,向改革創新要效益
    大港油田公司堅決打好打贏提質增效攻堅戰和效益實現保衛戰2020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國際油價斷崖式暴跌影響,油氣生產企業生存發展面臨著嚴峻考驗。中國石油大港油田作為走過56年勘探開發歷程的老油田,資源品位不斷變差,深層化、劣質化趨勢持續加劇,嚴重限制著投資成本管控。
  • 大港油田半年打井省地超千畝
    中國石油網消息 (記者肖慶暉 通訊員於飛)截至6月底,大港油田建設井叢場48個,交井181口,佔產能井總數73.3%;減少臨時和永久佔地1692畝,在井叢場規模推廣方面走出一條綠色環保效益之路。
  • 天津大港油田信息中心打造A11運維「練兵場」
    天津大港油田信息中心打造A11運維「練兵場」為進一步解決站庫自主運維存在「不敢上手、不能上手」這一痛點問題,天津大港油田信息中心港西信息站聯合物聯網技術部,將A11模擬環境搬到站內,為運維人員打造「練兵場」,達到提升員工運維水平,加快自主運維腳步的目的
  • 大港油田人力資源改革探索與實踐
    10月10日,大港油田採油一廠青年員工劉宇深有感觸地說。  大崗位人才培養模式是大港油田緩解自身部分崗位結構性缺員壓力的新嘗試,也是深化人力資源管理改革的真實寫照。  頂層設計  打破人才流動壁壘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然而,大港油田的「第一資源」並不樂觀。
  • 大港油田建設綠色化智能化井叢場
    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劉英 通訊員步宏光)截至7月28日,大港油田已建成243個井叢場,產能建設土地佔用減少70.8%,建設投資降低8.8%,生產操作成本降低12.2%,為老油田高效開發探索出一條新路。
  • 天津大港油田信息中心為油田公司數位化轉型發展保駕護航
    天津大港油田信息中心為油田公司數位化轉型發展保駕護航千川匯海闊,風好正揚帆。2020年,天津大港油田公司網絡安全工作開啟了嶄新的篇章,創新管理模式、深化技術體系,網絡安全防禦能力持續增強,網絡安全保障體系日益完善,網絡空間日漸清朗。
  • 大慶油田咬定三大工程提高開發效益
    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王志田)截至8月25日,大慶油田採油八廠今年精準注水示範區規模達到6個,數值模擬預測提高採收率1.28個百分點。  大慶油田咬定油藏、採油、地面三大工程,從勘探、採集到運輸等一系列環節,提供了一整套行業應用解決方案,將先進的移動信息化技術運用到油井監控、油井變壓器監控、運油車輛監控等方面,解決了監控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高、原油被盜等難題,提升了高質量開發水平。
  • 三十年磨一劍:大慶油田再亮「世界名片」——大慶油田三元複合驅大...
    如果全球採收率提高1個百分點,可採儲量增加50多億噸,相當於全球兩年的石油消費量。如今,大慶油田再亮「世界名片」——三元複合驅大幅度提高原油採收率技術,可在油田含水率達到98%的極限開採條件下,再提高採收率20個百分點以上,使主力油田採收率突破60%,較國外同類油田採收率高出27%,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 大港油田「呼鐵物流」開闢創效新空間
    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張敬瀟 通訊員唐姍姍)9月21日,內蒙古呼鐵物流有限責任公司在大港油田轉運庫的倉儲場地施工建設有序推進,標誌著這個油田發揮自己的地域、倉儲、鐵路等資源優勢,譜寫了社會化物流創效新篇章。
  • 大港油田採油女工尤立紅:創新路上攜手同行
    在新發展階段、新發展格局中,我將和同事一起全力以赴展現石油工人的新擔當、新作為,譜寫大港油田提質增效新篇章。」11月27日,十八大、十九大代表,大港油田第五採油廠第一採油作業區採油女工尤立紅說。  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後,尤立紅所在的第一採油作業區員工認識到,依靠創新驅動轉型發展是我國石油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這也要求新時期的石油工人必須具備技術創新、改造能力,不光能幹,還會巧幹。
  • 天津大港油田發展的怎麼樣?
    可能好多人不知道天津作為一個大城市,土地很金貴,但就是這麼金貴的土地上竟然還隱藏著一個油田-大港油田。天津本身是一塊寶地,北邊有山,西邊靠近北京,東邊緊鄰渤海灣,南邊還有個油田。大港油田屬於中石油的領地,70年代開始開發,至今已有幾十年的時間,油田人見證著油田起初的繁華到現在的普通。石油屬於能源行業,一直受國家的重視,也被叫做「工業血液」,足以證明石油的金貴。因此在開始開發的時候油田是十分繁華的,油田人甚至深受市區人的羨慕,不愁吃穿,油田內部繁華,工資高,地位自然也高。
  • 天津至濰坊高鐵將新設大港油田站!濱海站、濱海南站不變
    天津至濰坊高鐵天津段將新設大港油田站!天津至濰坊高鐵是我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16年版)》「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沿海通道和京滬高鐵二線重要的組成部分。線路經天津市、河北省、山東省等3省(市)。正線長度349.12km,全線共設車站10座,分別為濱海站、濱海南站、大港油田站、黃驊站、海興西站、無棣東站、濱州站、東營南站、壽光市站、濰坊北站。
  • 大慶油田第三次榮登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榜單
    實施各種調整措施近6萬井次,薄差油層動用程度由38.5%提高到72.3%,自然遞減率由13%控制在8%,年均多產油190萬噸,累計多產油2681萬噸。     他們首創了聚合物粘彈性驅油理論及聚合物驅高效開發技術,在國內外首次揭示了聚合物驅可以提高驅油效率的機理,引領了世界三次採油技術的發展。
  • 大港油田連續11年油氣當量保持500萬噸
    月11日新媒體專電(記者毛振華)大港油田2016年主要生產數據日前出爐。油田全年生產原油407.9萬噸,天然氣4.7億立方米,油氣當量產量連續11年保持500萬噸穩產。大港油田建於1964年,坐落於天津濱海新區。它是繼大慶、勝利之後新中國第三個油田。作為我國東部老油田,大港油田有效的勘探面積不足1萬平方公裡,勘探井位難定、新增儲量難動、投資成本難控等「三難」問題,正在成為老油田發展的「攔路虎」。
  • 大港油田新聞文化中心招聘
    單位介紹   大港油田新聞文化中心隸屬於中石油旗下特大型國有企業——大港油田,位於美麗的渤海之濱---天津。大港油田是國家重點石油石化產品生產基地,以大港油田集團公司、大港油田公司、大港油田石化公司為主體的中國石油大港油田企業群年度生產總值在300億元以上。大港油田社會和諧穩定、企業蓬勃發展、百姓安居樂業。
  • 大港油田減排治汙助力改善空氣品質紀略
    其實他並不知道,大港油田也是眾多藍天衛士中的一員。  大氣環境保護事關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國家、天津市、河北省、中石油先後制定「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有關政策。身處這一地區的大港油田牢記央企責任,不遺餘力推進大氣汙染防治和汙染源達標管理工作。  治理大氣汙染,減少排放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