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港港西油田「二三結合」提高採收率技術體系探究
大港港西油田「雙高」開發期的這「兩升兩降」,均得益於「二三結合」提高採收率技術體系的應用。 港西油田地處大港油田西部,自2013年開始應用「二三結合」提高採收率技術體系,實現了油田開發由「提液穩油」向「提質增油」的歷史性轉變。
-
港5井:大港油田的發源地
大港油田港5井,坐落於濱海新區大港油田港東地區,它是大港油田第一口發現井,它不僅是大港油田的發源地,更見證了幾代石油人艱苦卓絕的創業歷程。 大港油田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說,1964年12月20日,隨著一聲怒吼,蟄居地下的「油龍」,掙脫了億萬年的束縛,呼嘯著衝出井口,而在此之前,這曾是1955年的石油大會戰中「不被抱多大希望」的華北最後一個探井。 1963年7月,石油工業部在大慶石油會戰取得決定性勝利後,做出了一個科學而又有決斷性的「戰略」選擇:將石油勘探的重點向南轉移,在遼闊的渤海之濱開拓新的石油基地。
-
勝利油田臨盤採油廠奏響新能源創效「三部曲」
人民網東營12月4日電 12月2日,勝利油田臨盤採油廠QHSSE管理部節能管理員劉慶偉在集輸大隊盤二聯合站,看著現場運轉的直燃型吸收式熱泵高興地對身邊的盤二聯合站站長王東說:「有了這套裝置,原油加熱、洗井水加熱、冬季供暖咱都不用愁了,節能減排不說,還能直接節約天然氣。」
-
大港油田人力資源改革探索與實踐
10月10日,大港油田採油一廠青年員工劉宇深有感觸地說。 大崗位人才培養模式是大港油田緩解自身部分崗位結構性缺員壓力的新嘗試,也是深化人力資源管理改革的真實寫照。 頂層設計 打破人才流動壁壘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然而,大港油田的「第一資源」並不樂觀。
-
天津大港油田發展的怎麼樣?
可能好多人不知道天津作為一個大城市,土地很金貴,但就是這麼金貴的土地上竟然還隱藏著一個油田-大港油田。天津本身是一塊寶地,北邊有山,西邊靠近北京,東邊緊鄰渤海灣,南邊還有個油田。大港油田屬於中石油的領地,70年代開始開發,至今已有幾十年的時間,油田人見證著油田起初的繁華到現在的普通。石油屬於能源行業,一直受國家的重視,也被叫做「工業血液」,足以證明石油的金貴。因此在開始開發的時候油田是十分繁華的,油田人甚至深受市區人的羨慕,不愁吃穿,油田內部繁華,工資高,地位自然也高。
-
——大港油田提質增效工作透視
大港油田採油一廠副廠長周華興邊說邊拿計算器「噼裡啪啦」算帳,如何保證完成今年效益目標和產量指標的基礎上,在去年成本已壓縮10%的情況下,再繼續收緊「錢袋子」。 油價低位運行,大港油田將壓力層層傳遞,像周華興這樣「斤斤計較」的幹部員工還有很多。勤儉習慣的養成,歸因於這個油田連續三年發布《開源節流降本增效工作實施方案》。
-
大港油田新聞文化中心招聘
單位介紹 大港油田新聞文化中心隸屬於中石油旗下特大型國有企業——大港油田,位於美麗的渤海之濱---天津。大港油田是國家重點石油石化產品生產基地,以大港油田集團公司、大港油田公司、大港油田石化公司為主體的中國石油大港油田企業群年度生產總值在300億元以上。大港油田社會和諧穩定、企業蓬勃發展、百姓安居樂業。
-
天津大港油田信息中心為油田公司數位化轉型發展保駕護航
天津大港油田信息中心為油田公司數位化轉型發展保駕護航千川匯海闊,風好正揚帆。2020年,天津大港油田公司網絡安全工作開啟了嶄新的篇章,創新管理模式、深化技術體系,網絡安全防禦能力持續增強,網絡安全保障體系日益完善,網絡空間日漸清朗。
-
大港油田減排治汙助力改善空氣品質紀略
其實他並不知道,大港油田也是眾多藍天衛士中的一員。 大氣環境保護事關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國家、天津市、河北省、中石油先後制定「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有關政策。身處這一地區的大港油田牢記央企責任,不遺餘力推進大氣汙染防治和汙染源達標管理工作。 治理大氣汙染,減少排放是關鍵。
-
大港油田建設綠色化智能化井叢場
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劉英 通訊員步宏光)截至7月28日,大港油田已建成243個井叢場,產能建設土地佔用減少70.8%,建設投資降低8.8%,生產操作成本降低12.2%,為老油田高效開發探索出一條新路。
-
天津至濰坊高鐵將新設大港油田站!濱海站、濱海南站不變
天津至濰坊高鐵天津段將新設大港油田站!天津至濰坊高鐵是我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16年版)》「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沿海通道和京滬高鐵二線重要的組成部分。線路經天津市、河北省、山東省等3省(市)。正線長度349.12km,全線共設車站10座,分別為濱海站、濱海南站、大港油田站、黃驊站、海興西站、無棣東站、濱州站、東營南站、壽光市站、濰坊北站。
-
大港油田半年打井省地超千畝
中國石油網消息 (記者肖慶暉 通訊員於飛)截至6月底,大港油田建設井叢場48個,交井181口,佔產能井總數73.3%;減少臨時和永久佔地1692畝,在井叢場規模推廣方面走出一條綠色環保效益之路。
-
尋找四十多年前大港油田「六四一」的足跡(圖)
「1952年,毛主席宣布,解放軍第19軍57師整體轉業到玉門油田。」沒有多餘的話,何老一下子就進入了石油這個正題。 何老不是第一批進入「六四一」的職工,那時,他還在勝利油田。2年後來到這裡時,他對大港油田的印象是,除了沼澤蘆葦和幾間散落的土坯房外,再沒有什麼好描述的。
-
大港油田零散天然氣實現零排放
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張敬瀟 通訊員武茂芹)記者4月18日從大港天然氣公司獲悉,隨著多項回收工藝研究成果得到廣泛應用,大港油田零散天然氣達到盡產盡收,實現零排放。今年一季度,共計回收零散氣3500萬立方米,創下同期回收量新高。
-
河南油田研究院黨委開展學習討論助力持續攻堅創效
9月16日,河南油田研究院勘探研究所羅曦深有感觸地說。 今年年初以來,面對疫情和嚴峻的生產經營形勢,研究院黨委發出「兩手硬、兩戰贏、攻堅創效」動員令。該院黨群部門積極開展攻堅創效勞動競賽,形成了科研人員士氣高漲、科研生產百花齊放的喜人局面。
-
大港油田採油女工尤立紅:創新路上攜手同行
在新發展階段、新發展格局中,我將和同事一起全力以赴展現石油工人的新擔當、新作為,譜寫大港油田提質增效新篇章。」11月27日,十八大、十九大代表,大港油田第五採油廠第一採油作業區採油女工尤立紅說。 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後,尤立紅所在的第一採油作業區員工認識到,依靠創新驅動轉型發展是我國石油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這也要求新時期的石油工人必須具備技術創新、改造能力,不光能幹,還會巧幹。
-
大港油田連續11年油氣當量保持500萬噸
月11日新媒體專電(記者毛振華)大港油田2016年主要生產數據日前出爐。油田全年生產原油407.9萬噸,天然氣4.7億立方米,油氣當量產量連續11年保持500萬噸穩產。大港油田建於1964年,坐落於天津濱海新區。它是繼大慶、勝利之後新中國第三個油田。作為我國東部老油田,大港油田有效的勘探面積不足1萬平方公裡,勘探井位難定、新增儲量難動、投資成本難控等「三難」問題,正在成為老油田發展的「攔路虎」。
-
大港油田陸上最大叢式井平臺施工順利完成
近日,渤海鑽探定向井公司順利完成大港油田重點項目港西二號叢式井場組全部施工任務。該項目作為大港油田陸上最大叢式井平臺,對港西「二三結合」工業化試驗層系井網建設的深入推進有著重大意義。作為大港油田建設的主力軍,渤海鑽探定向井公司承擔了這一重點項目的技術服務任務。記者了解到,該井場組累計施工水平井、定向井等各類井型共56口,累計鑽井進尺81433米,平均機械鑽速46米/小時,平均井深1355.5米。通過精細施工,56口井的表層軌跡偏差全部小於0.8米,油層中靶距離均在5米以內。
-
大港油田新工藝助埕海新區效益開發
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劉英 通訊員金海鋒 劉進財)大港油田埕海新區採用射孔與投產管柱一體化工藝,11月份收穫兩口百噸以上高產井。截至12月2日,兩口井產量、壓力穩定,有效詮釋了新工藝的保障能力,為埕海效益開發提供了新的技術路徑。
-
大港油田創新升級站場環境保護管理
大港油田地處環渤海經濟圈核心地帶,轄區內溼地、水庫、河道、灘涂、農田、鹽池等環境形態共存,環境敏感地帶多,環保風險點源多。為適應新的《環境保護法》要求,大港油田著力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升級站場環境保護管理,創新推行監測監督一體化,護航油田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