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術館門口排大隊了!因為這幅畫!

2020-12-13 北晚新視覺網

最近中國美術館門前又排起了長隊。這一次,他們中不少人是衝著展廳裡唯一一件宋代繪畫而去,它便是南宋畫家陳容的《雲龍圖》。

《雲龍圖》

此作頗為珍罕。據文獻記載,清代內府曾藏有陳容《九龍圖》《六龍圖》《霖雨圖》等。當今其傳世作品亦僅可見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美國納爾遜美術館和日本名古屋德川美術館等五六處,而且價值不菲,去年佳士得紐約以近五千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3.3億元)拍出一件《六龍圖》,創下中國藝術品海外拍賣新高。

不得不說,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宋畫」都會撩撥一下公眾敏感的神經。從接連引發「故宮跑」的《清明上河圖》《千裡江山圖》,到如今「美術館排大隊」的《雲龍圖》。其實,作為中國古代繪畫的巔峰,宋畫的精品還有很多。藝綻君(ID:bjvariety)連續鏖戰數個晝夜,終於整理出一份清單(附贈高清大圖),以饗讀者。

何為宋畫

一般藝術史區隔歷史繪畫都說某某朝代的繪畫,唯獨對於宋朝的繪畫,卻常被稱為「宋畫」。原因很簡單,它代表了中國繪畫的最高水準。在藝術史家看來,宋畫之美,不是唐代「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得意絢爛,而是簡單、含蓄、謙卑、輕柔的文藝態度。研究中國美術史的美國漢學家高居翰曾這樣評說宋畫,「早期西方對於中國繪畫的研究往往認為,中國畫傳統經歷了其偉大的時期——兩宋,至元代而衰,晚明時期而再衰,以至晚期的作品不值得任何嚴謹的收藏家和博物館收入。」此說難免有失偏頗,卻也佐證了宋畫近乎高不可攀的地位。

閒話少說,多圖來襲。

△王希孟,《千裡江山圖》,絹本設色,北京故宮。

這是一件宣和畫院徹底執行趙佶繪畫思想的山水畫傑作。與北宋山水傳統略有差異,但是確實是一次特別有意義的探索。

△《溪山行旅圖》,範寬,絹本水墨淡設色,臺北故宮博物院。

這是北宋「三家山水」中,範寬傳世名作,也是臺北故宮最著名的山水畫。北宋崇高山水的代表作。

△ 《五馬圖》,李公麟,紙本水墨,現藏處不明。

這是整個宋代最傑出的人物、鞍馬繪畫,也是宋代第一畫家李公麟的第一名作。這件繪畫與《清明上河圖》《溪山行旅圖》不一樣,上述兩畫是20世紀才出名的,《五馬圖》歷代都引為傑作。

△《早春圖》,絹本水墨,立軸,臺北故宮。

這是宋代山水畫全盛時期的代表作,此前還有僵硬之處,到了《早春圖》,宋代山水無所不能了。

△《湖莊清夏圖》,趙令穰,絹本設色,波士頓美術館。
△《湖莊清夏圖》,趙令穰,絹本設色,波士頓美術館。

北宋文人畫山水,從皇室中開始發芽,這是其中帶有萌芽狀態的作品,明清以來一直奉為傑作。

△《雙喜圖》,崔白,絹本設色,臺北故宮。

這是宣和畫院之前,花鳥畫方面最高成就,宣和畫院有富麗堂皇之氣,但是也失去了此圖野逸的格調,非常可惜。

有這樣一種觀點頗值得玩味。西方印象派以「光影高手」著稱,其實上溯600年,宋代的畫家已經成功運用繪畫表現空氣與光影。其背後是當時畫家對於生活的一種反映。在宋畫中,人們常可看到諸如《雪樹寒禽圖》這般作品,原來氣象數據顯示兩宋正值寒冷期。

△ 趙佶,《竹禽圖》,絹本設色,大都會博物館。

趙佶的真跡面貌,歷來爭議很多,但是這件《竹禽圖》上顯露了「落墨」的特殊技巧,應該是真跡無疑。

△ 《清明上河圖》,絹本水墨,手卷,北京故宮。

這是宣和時期張擇端的名作,也是世人最為熟悉的一件宋畫,描述了汴京的真實景物,藝術史、文化史意義均很高。

△ 《文會圖》,趙佶、蔡京題。絹本設色,臺北故宮。

宣和畫院人物畫多是遵從唐代風格,這是其中最為精彩的一件。

△《後赤壁賦》,喬仲常,紙本水墨,手卷,堪薩斯城,納爾遜藝術博物館。

這是文人畫在北宋早期的傑出代表,此前沒有這樣的手卷,帶有明顯的文人畫格局。

還有一說,宋畫呈現題材差不多包羅萬象,從大自然瑰麗景致到細小野草、閒花、蜻蜓、甲蟲,無不被捕捉入畫,再輔以精心妙筆,遂為大觀。而且由於工於寫實,若要了解宋人眼中的蝴蝶品種,查看南宋畫家李安忠的《晴春蝶戲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即可。

△ 《萬壑松風》,李唐,絹本水墨,臺北故宮。

宣和時期,李唐並非最傑出的畫家,但是此作採用了抵近觀察的方法,使得畫面的內容變得非常豐富。

△ 《雲起樓》,傳米芾,絹本水墨,華盛頓弗瑞爾美術館。

這是米芾創作的雲山類作品中,格局與宣和畫院一脈相承的作品,畫兼南北之長,是整個宋代山水的傑作。

△ 《八高僧》,梁楷,絹本設色,上海博物館。

這是梁楷技術水準最高的一件作品,雖然梁楷在南宋的典型面貌是減筆畫,但是,減筆畫中,目前難以找到絕對真跡且毫無疑問的,因此,我們推出這件貌似樸拙,其實技巧很深的繪畫。

高居翰在《圖說中國繪畫史》一書如此驚嘆宋畫之美:「在他們的作品中,自然與藝術取得了完美的平衡。他們從不純以奇技感人,不容流於濫情。藝術家好像生平第一次接觸到了自然,以驚嘆而敬畏的心情來回應。他們視界之清新,了解之深厚,是後世無可比擬的。」

△ 《十二水圖》,絹本設色,冊頁,北京故宮。
△ 《十二水圖》,絹本設色,冊頁,北京故宮。

雖然馬遠傳世作品較多,但是這件山水冊頁,在整個宋畫歷史上都非常奪目。

△ 《溪山清遠圖》,水墨紙本,手卷,臺北故宮。

夏圭創造了多種更加流行的山水畫格式,宋元明三代,都受到此畫的巨大影響,因此,這是當之無愧的傑作。

△《瀟湘八景》,牧溪,水墨紙本。傳世不足8件,分藏日本各博物館。

這是南宋禪宗山水的最傑出代表作。比牧溪的大德寺三件立軸要走的更遠,但是沒有《六柿圖》那樣完全脫離了宋畫範式,是一件各方面都可以接受的好畫。

△《水仙圖》,趙孟堅,天津博物館。

趙孟堅是水墨花卉的大師,在當時出現這種作品,非常難得,體現了南宋官員的審美水準。其作品多為小品,這件天津的手卷,是大型手卷,且是真跡。

最後,藝綻君要特別感謝劉九洲先生,身為由浙江大學主持出版的《宋畫全集》歐美卷副主編、《元畫全集》編委,他不僅為本文提供了諸多學術支持,還從美國家中傳來不少清晰原圖。

來源:北京日報 藝綻

編輯:tf000

相關焦點

  • 吳冠中113幅畫作捐獻新加坡美術館(圖)
    ·吳冠中將其113幅畫作獻給新加坡估價高達3億元  ·吳冠中三幅水墨名作9月將亮相上海藝術博覽會  ·吳冠中領銜「版畫盛典為奧運喝彩」展亮相798>  中國當代畫壇泰鬥吳冠中,於本月2日在新加坡與新加坡國家藝術館籤署文件,將113幅作品捐獻給新加坡。
  • 80幅中國木版年畫精彩亮相蘇州美術館
    中國江蘇網訊 4月9日,「文心印記—中國木版年畫特展」在蘇州美術館精彩亮相。本次展覽由蘇州桃花塢與天津楊柳青、山東楊家埠、四川綿竹、上海小校場年畫聯袂舉辦,共展出近80幅精美木版年畫。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至6月20日。
  • 傅抱石二百頂尖畫作聚首中國美術館(組圖)
    其中以毛澤東詩意為題材的巨幅山水畫《虎踞龍盤今勝昔》是本次展覽中尺幅最大的畫作,數年前被大連萬達集團斥巨資從市場上購得,這次為了紀念傅抱石誕辰100周年,萬達集團特地將這幅作品拿到北京展覽。傅二石先生說,近年來傅抱石畫作在藝術品市場上的價格不斷飆升,稍微好一點兒的畫,動輒就要數百萬元。此次在美術館展覽的作品,件件都是精品中的精品,如果拿到市場上,價格可想而知。
  • 「中國四大木版年畫」齊聚蘇州美術館 80幅精彩作品亮相
    4月9日,「文心印記—中國木版年畫特展」在蘇州美術館展出。本次展覽由蘇州桃花塢與天津楊柳青、山東楊家埠、四川綿竹、上海小校場年畫聯袂舉辦,共展出近80幅精美木版年畫,為城市增添文化色彩。展覽現場年畫最早是以門神形式出現,漢代文獻中已有門神畫的記載。
  • 「鑑賞」齊白石這幅畫貴在哪裡?
    前幾年的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拍中,齊白石的《山水十二條屏》以8.1億元落槌,加佣金9.315億元成交,再次領銜全球最貴中國藝術品。齊白石 山水十二條屏那這幅《山水十二條屏》為何能拍得如此高價,成為中國最貴藝術品呢?解讀一下。
  • 他畫了兩幅「黃金女人」,賣了20億!
    畫中的女人是奧地利19世紀末最富有的女人,也是維也納文化圈中的名人——銀行家和製糖大亨布洛赫·鮑爾的妻子。這幅畫的背景是光彩奪目的金色,主人公戴著一條銀色的貼頸項鍊,穿著一件金色的長袍。 2006年,這幅畫被賣了1.35億美元,約合9億多人民幣,創下了當時單幅油畫最高拍賣價紀錄。
  • 長沙美術館上新,齊白石的畫來了!
    2018年,「中國畫巨匠——齊白石真跡珍品展」在李自健美術館舉行,雖然持續了2個月,但展覽並非免費,且齊白石之孫齊秉頤提供的《最後的輝煌》等3幅珍貴作品只展出了3天。2019年和2020年,分別在李自健美術館、長沙博物館舉辦的「中國近現代國畫大師真跡展」和「山川出雲天下雨——晚清民國時期湖南繪畫藝術特展」又展出了齊白石的作品,但只佔展覽的一小部分。
  • 奧地利國家美術館 收藏近萬件世界美術作品 遊客卻只為一幅畫而來
    似乎,音樂已經成為了我們認識奧地利最直接的一種方式,這也讓我們很容易忽略它其他的藝術方面的成就。其實,當我們來到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時候,會發現這裡不只有音樂,還有其他值得我們去探索的成就,比如美術成就。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就有一座國家美術館——美景宮,收藏著來自世界各地的近萬件美術珍品,是世界最重要的美術品收藏博物館之一。
  • 此國寶是元畫巔峰,卻被大阪美術館收藏,今價值8億不賣中國人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歷史悠久,為我們留下了眾多文化遺產,然而自近代,因為清王朝閉關鎖國,不思進取,被西方侵略者侵略,導致大量的國寶遺失海外,至今難以收回,其中圓明園就是這段歷史最好的見證,更是中華民族的一段恥辱,西方列強暴行的證明。
  • 深圳坪山美術館展出百餘幅水墨畫
    原標題:坪山美術館展出百餘幅水墨畫   4月28日,「行走遠方——鄒明水墨寫生畫展」在深圳坪山新區美術館展出,展至5月8日結束。鄒明,現為深圳大學藝術設計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長期致力於當代水墨實驗,鄉居與都市是他水墨創作的兩大主題。
  • 這位特級教師 把退休生活活成了一幅畫!
    被學生親切稱作平凡mama的她退休後華麗轉身,自學畫畫、辦畫展、出書,開啟了「走遍歐洲,寫遍歐洲,畫遍歐洲」的別樣人生。繼《畫遊冰島》後,11月,石室中學退休老師易平凡的又一本書又要跟讀者見面了!一直閒不住的她,把退休生活活成了一幅濃烈的油畫!
  • 「浮生若夢」陳流水彩畫作品展亮相浙江美術館
    主辦單位:浙江美術館 中國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術委員會承辦單位:雲南藝術學院 雲南省美術家協會支持單位:青島康頌紙製品有限公司學術研討會地點:浙江美術館1號展廳由浙江美術館、中國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術委員會主辦,雲南藝術學院、雲南省美術家協會承辦的「浮生若夢—陳流水彩畫作品展」 將於2019年9月24日至10月24日在浙江美術館展出,其中學術研討會將於9月24日下午三點在1號展廳舉行。
  • 吳冠中的5幅畫,每一幅配一個詩意名字,最難懂的一幅是逍遙遊
    吳冠中《春雪》這幅畫的名字叫做《春雪》,吳冠中先生創作於1983年,高和長分別是 69 x 137 釐米,紙本水墨設色,現在被中國美術館收藏。畫面裡面,巍峨的高山,看著有一種高山流水之感。吳冠中《都市之夜》這幅畫的名字叫做《都市之夜》,吳冠中創作於1997年 , 高和長分別是145×368釐米,紙本水墨設色,現在被中國美術館收藏。這幅畫,一個都市之夜,很好地交代了這幅畫的內容。
  • 加泰隆尼亞國家美術館的怪萌宗教畫
    導讀:對喜歡宗教藝術和加泰隆尼亞多源文化的旅行者來說,西班牙的加泰隆尼亞國家美術館不能錯過,其館藏宗教壁畫與木板畫的數量、質量在歐洲可以說是數一數二,而且據本期博物遊的作者王俊逸所言:觀看那些早期聖像畫絕不會讓你感到枯燥,因為有些絕對充滿了奇異的腦洞
  • 我在四川美術館和成都美術館都看了啥
    本以為成都是水彩畫很普及的地方,這個感覺來自於關注自學水彩畫的粉絲裡成都的粉絲數量排第五位,這是一幅畫的局部。
  • 馬奈,一個法國紳士,他的一幅畫如今價值上億!
    他經常去羅浮宮看大師的作品,獲得很多藝術的靈感,這為他以後的創造留下了很好的基礎。這幅畫面中,少年穿著黑色的上衣,紅色的褲子,他的頭上還戴著一頂帽子。整個畫面非常的和諧,人物沒有明確的光影變化,人物於背景之間的空間感也不強烈。他的作品被法國沙龍展退了回來,因為他們覺得這幅畫跟傳統的繪畫很不一樣。而他們無法欣賞的這種輝煌,沒想到在很多年後價值竟然上億元。馬奈的這幅作品打破了傳統,也變革了人們對繪畫的看法。
  • 遊覽博物館,奧賽美術館,欣賞自帶仙氣的雷諾瓦畫作
    但是這兩個好夥伴還是有一點區別的。就是莫奈愛好畫風景畫,而雷諾瓦則愛好畫人物畫。小編認為如果要用現在的話來比喻這兩個人,那莫奈一定是濾鏡大師,而美顏相機就是非雷諾瓦莫屬了。因為雷諾瓦畫的每個人似乎都受到了磨皮柔光處理,散發著仙氣。
  • 中國名家百人百幅作品收藏展,在山海美術館驚豔亮相!
    中國名家百人百幅作品收藏展,全國巡展的首展,在山海美術館拉開帷幕。「百人百幅」計劃首季50位攝影名家的50幅代表作品,展示一幅幅銘刻於人們生活乃至中國攝影史的藝術圖譜。攝影名家們通過獨具匠心的作品,表達了對藝術的理解。
  • 這裡有11幅拉斐爾原作,為什麼他畫聖母這麼牛?
    現在的皮蒂宮和後面的波波利庭院向公眾售票開放,票有兩種,其中保存著主要畫作和雕塑的帕拉蒂娜美術館和現代藝術館是一種票13歐,波波利庭院和銀器博物館、服飾博物館、瓷器博物館等10歐。門口廣場上有個古老的水龍頭,介紹中說這個水是可以直接飲用的。
  • 這幅畫為什麼能和《蒙娜麗莎》齊名,成為世界三大名畫之一?
    我們知道在西方繪畫史中,有三幅畫是名作中的名作,他們分別是分別是《蒙娜麗莎》、《宮娥》和《夜巡》。這三幅畫並稱為世界三大名畫。《蒙娜麗莎》和《宮娥》你也許並不陌生,而《夜巡》相比較而言似乎低調很多,這幅畫為什麼能和《蒙娜麗莎》齊名成為世界三大名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