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美術館門前又排起了長隊。這一次,他們中不少人是衝著展廳裡唯一一件宋代繪畫而去,它便是南宋畫家陳容的《雲龍圖》。
此作頗為珍罕。據文獻記載,清代內府曾藏有陳容《九龍圖》《六龍圖》《霖雨圖》等。當今其傳世作品亦僅可見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美國納爾遜美術館和日本名古屋德川美術館等五六處,而且價值不菲,去年佳士得紐約以近五千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3.3億元)拍出一件《六龍圖》,創下中國藝術品海外拍賣新高。
不得不說,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宋畫」都會撩撥一下公眾敏感的神經。從接連引發「故宮跑」的《清明上河圖》《千裡江山圖》,到如今「美術館排大隊」的《雲龍圖》。其實,作為中國古代繪畫的巔峰,宋畫的精品還有很多。藝綻君(ID:bjvariety)連續鏖戰數個晝夜,終於整理出一份清單(附贈高清大圖),以饗讀者。
何為宋畫
一般藝術史區隔歷史繪畫都說某某朝代的繪畫,唯獨對於宋朝的繪畫,卻常被稱為「宋畫」。原因很簡單,它代表了中國繪畫的最高水準。在藝術史家看來,宋畫之美,不是唐代「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得意絢爛,而是簡單、含蓄、謙卑、輕柔的文藝態度。研究中國美術史的美國漢學家高居翰曾這樣評說宋畫,「早期西方對於中國繪畫的研究往往認為,中國畫傳統經歷了其偉大的時期——兩宋,至元代而衰,晚明時期而再衰,以至晚期的作品不值得任何嚴謹的收藏家和博物館收入。」此說難免有失偏頗,卻也佐證了宋畫近乎高不可攀的地位。
閒話少說,多圖來襲。
這是一件宣和畫院徹底執行趙佶繪畫思想的山水畫傑作。與北宋山水傳統略有差異,但是確實是一次特別有意義的探索。
這是北宋「三家山水」中,範寬傳世名作,也是臺北故宮最著名的山水畫。北宋崇高山水的代表作。
這是整個宋代最傑出的人物、鞍馬繪畫,也是宋代第一畫家李公麟的第一名作。這件繪畫與《清明上河圖》《溪山行旅圖》不一樣,上述兩畫是20世紀才出名的,《五馬圖》歷代都引為傑作。
這是宋代山水畫全盛時期的代表作,此前還有僵硬之處,到了《早春圖》,宋代山水無所不能了。
北宋文人畫山水,從皇室中開始發芽,這是其中帶有萌芽狀態的作品,明清以來一直奉為傑作。
這是宣和畫院之前,花鳥畫方面最高成就,宣和畫院有富麗堂皇之氣,但是也失去了此圖野逸的格調,非常可惜。
有這樣一種觀點頗值得玩味。西方印象派以「光影高手」著稱,其實上溯600年,宋代的畫家已經成功運用繪畫表現空氣與光影。其背後是當時畫家對於生活的一種反映。在宋畫中,人們常可看到諸如《雪樹寒禽圖》這般作品,原來氣象數據顯示兩宋正值寒冷期。
趙佶的真跡面貌,歷來爭議很多,但是這件《竹禽圖》上顯露了「落墨」的特殊技巧,應該是真跡無疑。
這是宣和時期張擇端的名作,也是世人最為熟悉的一件宋畫,描述了汴京的真實景物,藝術史、文化史意義均很高。
宣和畫院人物畫多是遵從唐代風格,這是其中最為精彩的一件。
這是文人畫在北宋早期的傑出代表,此前沒有這樣的手卷,帶有明顯的文人畫格局。
還有一說,宋畫呈現題材差不多包羅萬象,從大自然瑰麗景致到細小野草、閒花、蜻蜓、甲蟲,無不被捕捉入畫,再輔以精心妙筆,遂為大觀。而且由於工於寫實,若要了解宋人眼中的蝴蝶品種,查看南宋畫家李安忠的《晴春蝶戲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即可。
宣和時期,李唐並非最傑出的畫家,但是此作採用了抵近觀察的方法,使得畫面的內容變得非常豐富。
這是米芾創作的雲山類作品中,格局與宣和畫院一脈相承的作品,畫兼南北之長,是整個宋代山水的傑作。
這是梁楷技術水準最高的一件作品,雖然梁楷在南宋的典型面貌是減筆畫,但是,減筆畫中,目前難以找到絕對真跡且毫無疑問的,因此,我們推出這件貌似樸拙,其實技巧很深的繪畫。
高居翰在《圖說中國繪畫史》一書如此驚嘆宋畫之美:「在他們的作品中,自然與藝術取得了完美的平衡。他們從不純以奇技感人,不容流於濫情。藝術家好像生平第一次接觸到了自然,以驚嘆而敬畏的心情來回應。他們視界之清新,了解之深厚,是後世無可比擬的。」
雖然馬遠傳世作品較多,但是這件山水冊頁,在整個宋畫歷史上都非常奪目。
夏圭創造了多種更加流行的山水畫格式,宋元明三代,都受到此畫的巨大影響,因此,這是當之無愧的傑作。
這是南宋禪宗山水的最傑出代表作。比牧溪的大德寺三件立軸要走的更遠,但是沒有《六柿圖》那樣完全脫離了宋畫範式,是一件各方面都可以接受的好畫。
趙孟堅是水墨花卉的大師,在當時出現這種作品,非常難得,體現了南宋官員的審美水準。其作品多為小品,這件天津的手卷,是大型手卷,且是真跡。
最後,藝綻君要特別感謝劉九洲先生,身為由浙江大學主持出版的《宋畫全集》歐美卷副主編、《元畫全集》編委,他不僅為本文提供了諸多學術支持,還從美國家中傳來不少清晰原圖。
來源:北京日報 藝綻
編輯:tf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