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號洪水是否安然通過三峽大壩?是否還有新一輪洪水過程?四個關鍵詞...

2020-12-12 環球網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

受近日降雨及上遊來水影響,長江中下遊及兩湖水位持續上漲,水利部和長江沿線各地密集啟動或上調水旱災害防禦應急響應等級。

關鍵詞一:應急響應

昨天(4日),水利部將水旱災害防禦Ⅳ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Ⅲ級,派出四個工作組分赴重慶、湖北、江蘇、浙江防洪一線指導地方開展防禦工作。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太湖流域管理局也分別將水旱災害防禦Ⅳ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Ⅲ級。此外,受「長江2020年第1號洪水」及湘北持續降雨共同影響,湖南省水利廳決定於昨天(4日)晚上8點將水旱災害防禦應急響應由Ⅳ級提升至Ⅲ級。安徽省水利廳決定自7月3日18時起將水旱災害防禦應急響應提升至Ⅲ級。另外,今天(5日)9點30分,湖北省氣象局將重大氣象災害(暴雨)Ⅳ級應急響應提升為Ⅲ級。

關鍵詞二:三峽水庫出庫流量

昨天(4日),水利部長江委員會召開會商會,分析研判汛情發展趨勢,會後,綜合考慮防洪安全和通航需求,經請示水利部同意,長江委下發調度令,自今天6時起臨時將三峽水庫出庫流量減少至3萬立方米每秒,及時疏散滯留在三峽—葛洲壩區間部分船舶,以保障通航安全;今天下午4點後,三峽水庫出庫流量恢復至35000立方米每秒;同時調度溪洛渡、向家壩水庫和金沙江中遊梯級水庫同步加大攔蓄力度,適度減小三峽入庫流量,合力減輕中下遊防汛壓力;後續根據水雨情變化,滾動會商,及時調整調度方案。

關鍵詞三:三峽水庫入庫流量

根據三峽集團發布的消息,7月2日10點,三峽水庫迎來2020年長江第1號洪水,當天14點,長江第1號洪水達到峰值53000立方米每秒。截至昨天(4日)上午8點,三峽水庫入庫流量已退至31000立方米每秒,1號洪水已經安然通過三峽大壩。

關鍵詞四:攔蓄水量

根據三峽集團發布的消息,本輪洪水,三峽水庫按照長江委調度令要求,出庫流量按日均35000立方米每秒控制,多餘水量全部攔蓄水庫中,三峽最大攔蓄量為18000立方米每秒,削峰率超過三成,昨天(4日),三峽水庫水位最高漲至149.37米,攔蓄水量近16億立方米,有效緩解了長江中下遊的防洪壓力,避免了荊江河段沙市站水位超警戒。根據最新水文氣象預報,7月上旬,預計三峽水庫將迎來新一輪洪水過程。

相關焦點

  • 湖北三峽水庫成功應對長江2號洪水
    湖北日報訊 (記者劉勝、祝華、通訊員黃鈺凱、梁志明)7月21日8時,三峽水庫入庫流量退至30000立方米每秒,出庫流量增至40100立方米每秒,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洪峰已安然通過三峽大壩。本輪洪水中三峽水庫共攔蓄107億立方米水量,最大削峰率高達46.7%。
  • 「長江2018年第1號洪水」正通過三峽庫區
    據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7月5日消息,「長江2018年第1號洪水」在長江上遊形成,目前正通過三峽庫區。受持續降雨影響,長江上遊幹支流發生較大洪水,多站發生超警、超保洪水。  據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7月5日消息,「長江2018年第1號洪水」在長江上遊形成,目前正通過三峽庫區。受持續降雨影響,長江上遊幹支流發生較大洪水,多站發生超警、超保洪水。
  • 水利部:長江、黃河將迎來新一輪洪水過程
    中新經緯客戶端8月17日電 據水利部官網17日晚消息,長江、黃河將迎來新一輪洪水過程。 會商分析,長江、黃河將迎來新一輪洪水過程,南海生成熱帶低壓,西南部分地區將再次出現較強降雨過程,防汛形勢依然十分嚴峻,要繼續克服僥倖心理和厭戰情緒,毫不鬆懈做好各項防禦工作。一是全力應對長江第5號洪水。
  • 三峽大壩到底可防幾年一遇洪水
    核心提示:21日,三峽大壩有關負責人針對三峽防洪能力的質疑作出了回應。三峽水利樞紐梯級調度通信中心副總工程師趙雲發表示,三峽大壩的防洪標準從來就沒有變更過。大壩的「設計標準」是「可防千年一遇的洪水」,大壩的「校核標準」是「可防萬年一遇的洪水,再加固10%」。
  • 擋不住洪水的三峽大壩有啥用?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據水利部8月14日消息,編號為「長江2020年第4號洪水」來襲,長江上遊幹流流量漲至50900立方米每秒。可以說,今年的洪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自6月入汛以來,我國南方地區發生了多輪強降雨,造成了多地遭受嚴重的洪澇災害,僅一個月時間,全國範圍內已經有16個省份的198條河流,發生了超過警戒線以上的洪水。
  • 安徽沿江各地全力應對新一輪強降雨 備戰「長江2020年第1號洪水」
    央廣網合肥7月3日消息(記者梁明星 安徽臺記者孫玲娟)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7月2日起,安徽多地遭遇強降雨,其中沿淮東部、大別山區和沿江江南部分地區迎來暴雨,局部大暴雨,截至3日5時,安徽省1363個雨量站24小時降雨量超過50毫米,達暴雨級別,293個雨量站超過
  • 三峽大壩有沒有可能被超歷史大洪水衝垮?
    入庫流量2020年受強降水的影響,三峽遭受了建庫以來史上最大的入庫流量,達75000立方米/秒,同比去年增加了368.8%,三峽的出庫流量也超過了40000立方米/秒。此次洪水,三峽大壩開了11孔洩洪,而三峽是有23幾個洩洪深口的。
  • 長江洪水肆虐,三峽大壩洩洪壓力有多大?會潰壩嗎?
    每年汛期來臨,關於三峽大壩的安全性就會有各種傳言。比如去年6月,一張「谷歌衛星拍攝到三峽大壩已經變形」的照片在網上瘋傳。儘管衛星遙感等專業領域的專家已經出面解答 「大壩變形」 是谷歌衛星影像自身的技術性問題所致,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還用「牛刀殺雞」的方式,拿出「高分六號」衛星在三峽大壩上空直接拍攝的完整照片,證明「大壩筆直、安然無恙」。
  • 三峽大壩開啟十孔洩洪,對長江洪水調蓄有什麼重要作用?
    從8月19日公布的消息來看,長江三峽大壩開啟了十孔洩洪,以緩解長江中下遊的防洪壓力。根據監測數據顯示,19日16時三峽大壩入庫洪水量達到每秒7.3萬立方米,這個數值與三峽抵禦百年一遇洪水8.37萬立方米的數值還有一定的差距,不過與歷史水平相比,上次洪峰值為長江大壩建成以後,所經歷的最大峰值。
  • 三峽大壩可抵禦百年一遇特大洪水(圖)
    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總經理李永安18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三峽大壩的建成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裡程碑,可使三峽工程提前兩年發揮防洪效益。三峽大壩今年汛期將有能力抵禦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  修三峽的目地,就是防洪。
  • 三峽大壩有可能被超大洪水衝垮嗎?一組數據告訴你什麼叫超級工程
    大壩由2800萬立方米混凝土澆築而成,折合重量約4000萬噸,使用的鋼筋數量是鳥巢用鋼量的11倍。建造過程中還融入破碎的花崗巖,進一步促進主體結構的穩固。另外大壩所建之地山巒起伏,有效的減少水壓對壩體的衝擊。大壩坐落的三鬥坪,其地質構造形成於前震旦紀,是一塊穩定性較高的剛性大陸。
  • 洪水衝擊了十幾年,三峽大壩會變形潰壩嗎?專家:只會越衝越結實
    因此新中國建國後,防洪成為建設三峽工程的首要任務。三峽大壩位於長江中遊與下遊的分界處,蓄水至175米的時候,它會在重慶至宜昌之間,形成一個長度為660公裡,平均寬度約1.6公裡,面積約1084平方公裡的水庫。每年6月上旬長江汛期到來前,壩前水位降到145米。10 月份汛期結束後,水庫蓄水至175米。
  • 長江有三峽大壩,為什麼洞庭湖和鄱陽湖流域還是會出現洪水?
    今年,我國發布多條洪澇災害預警,全國共有433條河流發生超警洪水,其中109條河流發生超保洪水,33條河流發生超歷史洪水。長江流域的洞庭湖以及鄱陽湖大多數地區水位升高,這其中,鄱陽湖各個水位站,發生全線超警,至少有4個水文站超過了1998年歷史洪水水位。可以說目前鄱陽湖已經全線告急。
  • 長江2018第1號洪水現身,丹江口、三峽加大出庫流量
    長江2018第1號洪水現身,丹江口、三峽加大出庫流量 楊瑩 通訊員 朱俊君/中國水利網 2018-07-05 14:56
  • 【長江二號洪峰平穩通過三峽大壩】受強降雨影響,「長江2020年第2...
    2020-07-19 10:52:12來源:FX168 【長江二號洪峰平穩通過三峽大壩】受強降雨影響,「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於17日在長江上遊形成,三峽水庫入庫流量快速上漲,18日14時達6.1萬立方米/秒。
  • 世界大工程三峽大壩可抵百年不遇洪水,防洪效益超770億元
    導致漢江等地發生特大洪水,堤防崩潰,決口20餘處,此次死亡14.2萬人,損壞房屋40.6萬間。1948年湖北暴雨,內湖水位增高,致中遊洪水泛濫淹沒農田55.3萬公頃,漢口水位高達27.03米。為解決時常發生的洪災,中國決定在湖北省宜昌市建一所超大型的水壩,此地自古就有「三峽門戶」、「川鄂咽喉」之稱。
  • 入汛以來最大洪水抵達三峽,南京武漢防汛應急響應級別升至最高!
    受暴雨影響,「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於周五(17日)在長江上遊形成,三峽水庫入庫流量快速上漲,周六(18日)上午8時達到每秒6.1萬立方米,是今年入汛以來抵達三峽的最大洪水。中央氣象臺周六發布消息稱,本輪南方強降雨過程已進入最強時段,暴雨區域位於重慶、貴州、湖北、安徽、江蘇等地,「一江三湖」(長江、洞庭湖、鄱陽湖、太湖)防汛形勢依然嚴峻。目前南京、太湖、武漢、恩施等地已啟動防汛應急Ⅰ級響應。7月18日,今年入汛以來最大洪水抵達三峽,每秒流量超6萬立方米。
  • 三峽大壩擋得了洪水,卻擋不住某些人腦子裡的水
    而與這些默默奉獻的人所對應的,是那些安全地躲在電腦屏幕後面的網絡「鍵盤俠」們,無知的亂罵三峽大壩。今天,我們就通過幾個具體的事例,給大家扒一扒這些「鍵盤俠」們的奇葩言論。1、長江下遊發大水,所以修三峽大壩沒用?
  • 三峽大壩今年可滿足千年一遇洪水的防洪度汛標準
    新華社宜昌5月7日電(記者江時強 李志暉)今年三峽工程防汛騰庫工作已經啟動,至7日8時,三峽大壩上遊壩前水位已降至147.51米。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負責人表示,三峽大壩今年可以滿足千年一遇洪水的防洪度汛標準。
  • 三峽大壩下遊洪水這麼大,為什麼它還在洩洪?今天算明白了
    三峽大壩下遊洪水這麼大,為什麼它還在洩洪?今天算明白了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我國修建三峽大壩的作用是巨大的,他除了能夠發電之外還能夠防洪,防旱災為人民的生活提供一定的保障。但如果是在正常時候這些作用我們都知道它是有意義的,但如果在洪水突發的季節三峽大壩還要去洩洪,這就讓人不理解了,那今天就來了解一下三峽大壩下遊洪水這麼大,為什麼它還在洩洪,了解一下他的原因吧。2020年7月的時候,正是南方的梅雨季節我國的很多城市都經歷了洪澇災害,很多城市都受到了一定的破壞,但是這些天災是我們沒有辦法抵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