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談到在北美採集孔雀魚(Poecilia reticulata)的野生種群時,西維吉尼亞州通常不會是第一個在腦海中出現的地方。雖然許多孔雀魚愛好者都知道,佛羅裡達州的野生種群是從商業繁殖場逸出的,但很少有人意識到,在美國各地的溫泉環境中已經存在獨自生活的族群。這些溫泉地點的條件對這些早已適應熱帶地區的物種而言可說是相當嚴峻。總體而言,其棲息的範圍大小通常是由極端溫度、捕食和水質所決定。
有可靠的消息來源指出,這些地點被引入孔雀魚的時間大約是從1940-1960年代後期開始。一般情況下,人們認為這些族群是源自於圈養在水族箱中,而不是野生採集的個體。基於此一認知,我們可以安全的假設其種源族群具有野生型、短尾、劍尾和早期在水族箱中繁殖的紗尾型態。
(圖)伯克利斯普林斯(Berkeley Springs)的野生雄魚
(圖)伯克利斯普林斯(Berkeley Springs)的野生型雄魚
在一些地方,它們生活的地方只局限在溫泉源頭湧出的附近池子裡,或是再下來一點,水溫已經降到它們可以存活的最高水溫。在其他延伸至下遊的地點,那裡的最低存活溫度在面臨冬季極端低溫時是無法存活的。在這裡失散或出生的魚會在冬季來臨時全數滅亡。
正如溫度限制了這些野化種群,捕食也是如此。在一些地方,掠食者包含了當地的原生魚類、鳥類和昆蟲,而其他則可能包括來自南美洲、中美洲和非洲慈鯛等外來種。通常,還有各式各樣的摩利魚(Mollies)、滿魚(Platys)和食蚊魚(Gambusia),而食蚊魚的存在會嚴重限制孔雀魚的族群數量。
許多溫泉都有一個共同點:湧出的泉水中具有極端的化學成分。水經常很硬且pH值很高,另外還包括在南美洲和中美洲淡水中不常見的高濃度礦物質。這些外來的孔雀魚種群只能被迫在這樣的環境中存活。
浮現在腦海中擁有豐富孔雀魚族群的溫泉有幾個州:內華達州、懷俄明州、蒙大拿州、愛達荷州、德克薩斯州、康乃狄克州、科羅拉多州、威斯康星州和西維吉尼亞州。是的,西維吉尼亞州在摩根縣的伯克利斯普林斯州立公園裡擁有旺盛的野生孔雀魚種群。(欲了解更多的位置信息和照片,請登陸 http://www.berkeleyspringssp.com/ 或 http://berkeleysprings.com/history-berkeley-springs/。)
(圖)伯克利斯普林斯的一段溪流
西維吉尼亞州的伯克利斯普林斯被發現有很多冷泉或溫泉。它被認為是一個「矽質巖(Silica-rock)」湧泉系統,而不是由地下含水層所注入,其地表水在回到地面之前會經過奧裡斯卡尼(Oriskany)砂巖過濾。不像很多溫泉是出現在風化花崗巖或石灰巖區,那些通過矽土的水含有非常低的溶解固體含量。然而,伯克利斯普林斯的水礦物質含量非常高。
(圖)伯克利斯普林斯內的溫泉
至於伯克利斯普林斯的確切熱源還沒有完全確定。從溫泉源頭出來的水水溫在23.5℃,比起大部分的地熱溫泉,可以說是相當「涼」的。全年溫泉每分鐘平均值流量為1200加侖,在某些季節流量估計可高達每分鐘2000加侖。溫泉水一流出來會立即流入溫泉湧(Warm Spring Run) 。全年野生孔雀魚的族群僅限於這一小段溫泉溪流。溫泉湧(Warm Spring Run)在經過約6英裡的旅程後會轉流入波託馬克河(Potomac River)。
(圖)伯克利斯普林斯州立公園(Berkeley Springs State Park)內的溫泉湧
最好估算伯克利斯普林斯野生孔雀魚種群的時間點,是在1940年中期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基本上是由園區工作人員和遊客所計算的。這比西方國家記錄溫泉數量的時間點早了一些。然而,這並不排除後續的引入。雖然孔雀魚的出現點那麼早是合理的,但在1936到1939年間所發生的一連串超大水災,不但淹沒了溫泉及溫泉溪流,其族群也被摧毀或大量滅絕。1955年至1961年間興建的防洪工程已經消除孔雀魚棲息的溫泉溪流中常出現的季節性洪水,然而公園及溫泉溪流的定期泛濫仍然持續著。毫無疑問的,這大大減少了孔雀魚的族群數量。
(圖)伯克利斯普林斯孔雀魚
因為它是一個「溫水」溪流,且根據研究人員的移地研究,孔雀魚合理的會通過自然擴散或前述的水災而往下遊移動進入Warm Spring Run。數量通常很少而且會遭受嚴重捕食。當你離開溫泉溪往下遊移動時,原生的掠食物種也會隨之增加。一些常見的肉食動物包括石蠅、石蠶蛾、龍蝨、小龍蝦、太陽魚、鱸魚、鯰魚、梭魚、小鯉魚、爬鰍和牛頭鯰等。隨著寒冷天氣的到來,失散的個體也會滅亡。
如今,溫泉和湧流已經不像過去那樣。溪流已經被巖石擋土牆、鋪設的步行小徑和小橋嚴重渠道化。平常季節性的水深變得相當一致,比較大的變化只有在橋下所形成的深池。
就像其他溫泉的,假設可以根據備貨的時間進行。伯克利泉孔雀魚族群的最初成員有可能是野生型、劍尾,也可能是早在1940年代當時存在的紗尾型。孔雀魚被大量發現在整條溫泉溪流。在該溪流的上、下遊河段及較深的水池中,可以發現它們在體型和年齡結構的一些變化。年輕的個體和魚苗通常發現藏匿在河岸旁的草叢中;中間魚齡的個體被發現在河流中;而魚齡較大的魚棲息在較深的水池。
如今,清晰的圓尾、雙劍、頂劍、琴尾,和不規則的紗尾型都可以找到。母魚一般體色灰白,值得注意的例外是頂劍母魚,偶爾會在尾柄上出現一個黑斑。
(圖)體色一般的母魚
(圖)金屬黃表現的母魚尾鰭上具有一個黑斑
如果是流速較快的溫泉溪流,這兩個性別的體型都遠比「典型」的野生種群來得更長且更流線。雖然大部分是呈現野生型的灰體色,但有一部分的族群是金黃色。對採集魚只的初步觀察顯示,掠食行為會對灰色體色和金黃體色的個體產生影響。
(圖)金黃體色的琴尾公魚
兩種性別都可以在同品系或不同品系之間出現金屬黃(Metal Gold)表現。正如在許多野生或野化孔雀魚種群,紫色變異體色是很普遍的。魚鰭上的黃色表現和來自Pauper (Pa) /Cinnamomeus (Ci)的體色特徵也很常見。後者在現在國內或野生種群中並不常見,因此也顯示它們很可能很早之前就被放養在該處。
(圖)野生型表現的公魚
總體而言,該種群的體色光澤稱不上很鮮豔。不過,虹彩在許多公魚身上可以發現,例如在這個強烈反光的公孔雀魚身上便清楚地呈現出 「反光背部亮斑」 。這是另一個可能是非常早期就被放養的記號。有關於現代孔雀魚身上的虹彩起源,可以進一步查閱:http://www.pr.bioflux.com.ro/docs/2013.22-39.pdf
(圖)具有背部反光亮斑的虹彩公魚
由於孔雀魚並非特有物種,在伯克利斯普林斯採集它們並不困難。事實上,這裡的孩子們拿網涉水不僅是一種常見的景象,而且他們也算是一種頂級掠食者。由於人來人往的結果,這裡的族群常表現出「驚嚇或逃跑」反應,很容易跳出水面。因此,建議在魚缸上加蓋或降低水位高度。
最後我想提一下,這個族群比大多數族群出現較多的寄生蟲侵擾,可能是由於環境條件不佳或夏季族群數量較高的結果。雖然我還沒有把它們放在顯微鏡下觀察,但是當你回家時可以事先下藥治療那些你採集回來的個體。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其他幾個外來物種也已經出現在伯克利斯普林斯,其中包括琵琶鼠異形和小斑馬魚。
- 完 結 -
能看到這裡的一定是 「真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