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魚絕地逃生在躲避捕食者之前,孔雀魚會將自己的眼睛變成深色調。
通常來說,孔雀魚是一種很低調的寵物。但是在野外環境中,它們演化出了一種勇敢而又反直覺的策略,以此避免成為捕食者的盤中餐。它們發現捕食者時,會迅速將自己銀色的眼睛變成深黑色,誘惑捕食者直接攻擊自己的頭部。在今年6月發表在《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的一篇文章中,研究人員介紹了這種奇怪的舉動。而這可能是一種轉移捕食者注意力的行為。
英國埃克賽特大學的行為生態學家羅伯特·希思科特(Robert Heathcote,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表示,當他在火車上吃藍莓鬆餅時,腦海中突然出現了這個猜想。當時他注意到,在一段高速影像中,一種被稱為紅矛麗魚(pike cichlid)的伏擊捕食者正在襲擊一條眼睛變成黑色的孔雀魚。希思科特說:「孔雀魚似乎等到最後一秒才突然轉身,逃脫了捕食者。」
為了測試紅矛麗魚對黑色和銀色眼睛的不同反應,希思科特首先嘗試了色彩濾鏡、iPad視頻,甚至為死魚的眼睛上色(但是後來才發現針頭無法穿透它們堅硬的眼睛)。最終,希思科特和同事決定用機器孔雀魚。他們想用魚線拉動機器魚,以此檢驗這個假說。實驗發現,麗魚會攻擊黑眼孔雀魚的頭部,銀眼孔雀魚的軀幹。
圖片來源:Pixabay
在另一項實驗中,研究人員使用了活的孔雀魚,不過中間設置了透明的障礙物。他們想以此觀察孔雀魚如何以天生的敏捷度快速掉頭,逃離快速遊來的捕食者的血盆大口。紅矛麗魚在捕食時,就像一顆射出去的子彈,它們一旦出發就不會改變自己的方向。因此,即便在設有障礙物的實驗環境中,研究人員也可以推測孔雀魚能否躲過麗魚的追殺。
對於體型較大的孔雀魚而言,它們不太敏捷,通常很容易被抓獲。因此在這種「鬥牛」式的策略中,它們受益也最多。同樣就職於埃克賽特大學的達爾倫·克羅夫特(Darren Croft,本文的通訊作者)表示:「這就是誤導!通過這種策略,孔雀魚可以迅速掉轉魚頭成功逃離。」在自然界中,孔雀魚可能並不是唯一一種使用這項策略的生物。其他魚類也可以改變自己眼睛的色調,而像肩章鯊(epaulette shark)和原鴿(rock dove)這樣的生物,也能在自己的背上展示吸引其他生物注意力的顏色。
圖片來源:Pixabay
英國布裡斯託大學的行為和演化生態學家卡琳·謝恩斯莫(Karin Kjernsmo,並未參與這項研究)表示:「這項研究簡直開啟了一個新的領域,而這有可能解釋為什麼生物的眼睛或眼斑如此引人注意。或許,再結合我們看到的躲避策略,就能夠解釋了吧。」
撰文:理察·西馬(Richard Sima)
翻譯:杜永航
文章來源:環球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