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過中秋節不吃月餅、不烤肉,竟然要掃墓!

2020-12-16 水墨文人

揭韓中秋「特殊習俗」原來這天根本是媳婦受難日。

韓國人中秋節竟然要祭祀、掃墓,來看看有什麼特殊文化吧!

大家引於期盼的中秋節三天連假接近尾聲!韓國也不例外,在中秋節前後各休一天,這幾天的連續假日讓韓國人能放鬆心情,到郊外出遊、與家人聚在一起聊天,解放一下平時累積已久的壓力。

韓國中秋節的意義

韓國大多將中秋節稱作秋夕()或固有詞(即時間位在一年之中,大型的節慶活動),又稱作仲秋節()等等,另外,朝鮮半島過秋夕始於三國時代的新羅,結合了中國唐朝的中秋節慶祝秋收和賞月習俗及本土文化而成,除了原有慶祝秋收的意義外,還加上慶祝戰勝渤海國的意義。對他們來說,並不只是烤肉、吃月餅這麼簡單,而是在家團聚祭拜祖先,還有慶祝秋收的喜悅,向祖先表達感謝之意。

除此之外,中秋節也被稱為韓國的感恩節,因此政府將月曆上的秋夕,改為「Thanksgiving day」,宛如在過美國的感恩節,韓國有句話說「不需多、不需少,只願如中秋」,意思就是在中秋這個一年之中最宜人的季節,希望世世代代像豐收的中秋時節一樣不愁吃穿、過好日子。

為什麼是韓國三大節慶之一?

中秋節與農曆春節、端午節並稱韓國三大節慶,對中國人而言,農曆新年是最忙的時候,大家忙著到各個親戚家拜年、領紅包,有些家庭還必須準備祭祀的活動,但韓國人過中秋節的方式就像在過年一樣,你能想像一年過兩次新年的感受嗎?韓國傳統的家庭一年固定要有兩次的祭祀活動,通常由女人準備祭祀的食物,遵照韓國傳統的祭祀方式,全部準備好後,再由男丁進行祭拜祖先的儀式,最後才是全家團聚吃完祭祀準備的食物。

一般來說,在中秋節前兩天,家裡的媳婦就會開始準備食材還有祭祀用品;中秋前一天,媳婦就要帶著食材到公婆家做祭祀的準備。

中秋當天,媳婦要起個大早、準備各種祭祀用的供品,包括湯、涼拌小菜、米飯、柿子……等,全部擺滿桌子,家族中的男人們才出現、開始祭拜祖先。祭祀過程也不過十幾分鐘的時間,然後媳婦們又要整理碗盤,接著準備全家人的早餐。吃完早餐,男人們拍拍屁股就回去補眠,女人們又開始收拾殘局。在中秋節這天,三餐都是這樣過,所以也有許多人認為,中秋節根本是媳婦的「受難日」啊!

韓國傳統習俗中,中秋節一早家中便會進行祭祀。此時,全家人會穿上特別準備的新衣,到老家參與祭祀的活動。等到祭祀完之後,有些家庭會去掃墓(在韓國叫做省墓),除去祖先墳墓周圍的雜草,在墳前敬酒,同時以簡單的祭品進行祭祀,此被韓國文化視為盡為人子孫的傳統孝道之一。此外,到底韓國人在中秋佳節會吃些什麼、娛樂方式又是什麼,才能讓家家戶戶過一個精彩的假期呢?

中秋節就是要吃鬆餅

中秋為韓國最具象徵性的節日,因此也發展出許多應景食物,而其中「鬆餅」則為韓國中秋最有代表性的美食。鬆餅為年糕的一種,在揉合熟成的米粉團內放入大小適中的芝麻、黃豆、紅豆、慄子等內餡後,包好放入蒸籠蒸煮。蒸煮時會鋪上一層松葉,故鬆餅最大的特徵則是會散發出松葉的香氣。一般在中秋節前夕,全家人會聚在一起製作鬆餅,傳說「若是鬆餅做得漂亮,就能碰到好的另一半或生下漂亮的小孩」。

除了鬆餅之外,在祭祀桌上也少不了各種煎餅和韓國傳統酒,以切得扁平或是剁碎的海鮮、肉類、蔬菜為材料,加以調味後放入麵粉和蛋攪拌成麵糊,再以油煎的方式做成的煎餅和酒類相當搭配,與其搭配的酒是以當年新米釀所釀造而成的,他們稱此酒為「新稻酒()」。每到中秋與遠方親戚會相聚一起祭祖,祭祀結束後,全家族聚在一起,分享食用鬆餅、煎餅和傳統酒等食物,是中秋時節最重要的活動,還會享用各種新收穫的水果,相信過完中秋節,不少人可能都會胖個幾公斤呀!

韓國傳統民俗活動

中秋節為一年收穫時期的節日,韓國自古便有許多大家同樂的風俗。除了最常見的觀看四物農樂和假面舞的表演外,羌羌水越來也是韓國中秋節時最特別的民俗藝術表演。

以下介紹幾種韓國常見的傳統文化:

1. 四物農樂()

農樂是朝鮮傳統民俗音樂的一種,在韓國文化中具有非常古老的意涵,源於農夫們舉行的儀式,希望確保農作物能豐收,在中秋節的時候,表演廳和路上常會出現這種表演,以供當地民眾或遊客欣賞。四務農樂主要由四種樂器所演奏,包括小鑼()、銅鑼()、長鼓()及圓鼓()所組成,因此稱為四物農樂,或稱四物打擊樂。這四種樂器分別代表了自然界的四大元素「雷」、「風」、「雨」、「雲」,且這些樂器也被認為象徵天堂與大地的聲音。

2. 羌羌水越來()

羌羌水越來是韓國全羅南道的一種傳統民俗舞蹈,其含義有「強寇越海來襲,要做好邊防警戒」,據說是朝鮮將軍李舜臣再壬辰之亂時期,為了魅惑敵軍,而發展出來的民俗歌舞,它不但是韓國第8號重要文化遺產,而且在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每逢農曆8月15日,南海地區的婦女就身著韓服,迎著圓月,手拉手形成一個圓圈,一邊唱羌羌水越來的歌謠,一邊跳著圓舞,此種民俗活動逐漸演變成韓國慶祝中秋佳節的慶典,主題也隨時代變遷改成「祝福」、「豐收」和「喜悅」等。

3. 假面舞()

韓國的傳統面具,又稱為「假面」()。製作「假面」的材料,大多使用紙或者是用樹木,來仿照人、動物臉部形狀而製成的。韓國的假面若是跟西方,如參加化妝舞會所使用的面具相對比下,跟西方人使用的半罩面具是有所不同的。韓國人所使用的面具多為廣面,可以完全遮蓋住人的臉為大宗,而韓國人戴著這些面具跳舞,因此將它稱之為假面舞()。

韓國的假面有著悠久的歷史,且應用的場合也為多樣,如在韓國發生戰爭時,士兵和馬會戴上面具來嚇唬敵軍、提升士氣用;而在葬禮上,假面又轉變為驅逐鬼怪而使用的宗教器具。在韓國傳統中,在祭神儀式結束之後,人們一般不會留下舊假面,且會立刻燒毀,用來來象徵著燒掉舊假面,就如同燒毀一切過往的災難般,充滿著濃濃的宗教意味;而來到現今,假面則被多用在如同表演藝術的舞蹈上,或者是日常生活節慶時,遊戲時所使用的面具。如果趁中秋節去韓國旅遊的話,千萬不要錯過韓國著名的安東國際假面舞節,不妨來趟深度的文化之旅吧!

韓國人在中秋節這天會回老家,也有可能會到朋友家串門子,必須挑選特別的禮物送主人,從Gmarket的中秋節送禮排行榜裡,可以看到韓國人闊氣的個性, 他們通常會送韓牛套組、健康的紅參補藥禮盒,還有醃製過的大黃魚,當作到別人家做客的小小心意。

不過,在中秋節到韓國旅行是一件非常錯誤的選擇,如果你是要去當地購物、吃美食,可能要請你改天再來了,因為韓國在中秋連假期間,有一半的店家不會開店做生意,而且因大多數人要回老家祭祀的關係,交通必定會大堵塞,此外,在近中秋節時訂KTX的車票的話,幾乎是一位難求,就連韓國旅行最重要的韓圜匯率也會大幅上升。

話雖如此,如果只要提前準備旅行計劃,還是能夠到當地盡情體驗豐富的人文風情,見識一下韓國人如何度過這長達好幾天的中秋節連假。

相關焦點

  • 中秋節奇葩習俗大盤點,韓國掃墓,越南過兒童節,泰國拜神!
    廣式月餅代表有雙黃蓮蓉月餅、水果月餅、叉燒月餅等)蘇式月餅(傳統品種以清水玫瑰、豬油夾沙、白麻椒鹽最為著名)滇式月餅(大家晃一晃自己的小腦袋有沒有吃過玫瑰花餅其實中秋節不止是中國人獨有的節日。而是東亞多個國家共同過的節日,只是習俗各不相同。如日本、越南、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等都有過中秋的習俗的哦。日本中秋節——吃「月見糰子」日本的中秋節叫做「月見節」。日語中賞櫻花叫做「花見」,那麼日本的賞月活動叫什麼?對了,就叫「月見」。
  • 韓國人也過中秋節,但韓版的月餅卻叫鬆餅…
    原標題:韓國人也過中秋節,但韓版的月餅卻叫鬆餅… 剛剛過去的中秋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深受中華文化影響,中秋節也是韓國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它在韓國的地位甚至超過春節。 對韓國人來說,中秋節除了家人團聚、祭祀掃墓,更要走親訪友、送禮表恩。韓國的日曆上還將中秋節的英文譯名標為「Korean Thanksgiving Day」,意為「韓式感恩節」。
  • 中秋節千萬別去韓國!韓國中秋節和中國有何不同?
    中秋節對於很多的亞洲國家都是很重要的節日。它是團圓的標誌,月圓人團圓。韓國人也過中秋節,在韓國,嫦娥奔月的故事也廣為流傳,而韓國古代文人墨客中秋賞月許願的軼事也並不少見。
  • 日本人過中秋節為啥不吃月餅?
    馬上要到中秋節,有朋友問我,日本人過不過中秋節?
  • 賞月娘吃柚子烤肉 臺灣的中秋節這麼過
    又是一年月圓時。在臺灣,中秋節是僅次於春節的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每逢中秋,臺灣民眾大多要「拜月娘」,在香案上擺上月餅、柚子、柿子,祈求闔家平安。   每逢中秋節,夜幕降臨,臺灣千家萬戶大都在庭院、樓臺、地坪擺起月餅,水果等禮品供月,對空朝拜月娘,乞求家庭和睦、團圓。祭月之後,舉家便在清澈月光下賞月敘談,分享供品,共享團圓之樂。也有的人帶著香茗、月餅,到廣場、海濱去歡度良宵,思念親友。
  • 中秋節吃月餅,帶你看看不一樣的吃法,網友:確定這是月餅?
    中秋節有吃月餅的習俗,月餅的種類也有很多。五仁的,棗泥的,豆沙的,果泥的,這些都是我們平常都會吃的普通月餅。當然還有一些網紅月餅,口味多變,只有你想不到,沒有「月餅」做不到的。但是,今天要帶大家看的這些「月餅」,跟我們一般吃的月餅都不一樣,很多網友都質疑:確定這個是月餅?青海大月餅這種月餅是我今天刷視頻的時候看到的,視頻中一個老婆婆端著蒸籠,裡面放著幾個「花卷」,和別人介紹說:「這就是青海特色大月餅。」
  • 臺灣中秋節:吃烤肉
    9月6日,2006年兩岸中秋包機機票在上海開始發售,而商家的月餅更是早早地搬上了櫃檯,這都讓生活在大陸的臺胞體味到了越來越近的屬於過節的氣氛。雖然除了吃月餅,兩岸在慶祝中秋的方式還有一點點不同,但中秋帶來的特有的團圓和屬於家庭的感覺,卻是共同的。
  • 賞「月娘」吃柚子烤肉 臺灣的中秋節這麼過
    在臺灣,中秋節是僅次於春節的最重要的傳統節日。臺灣民眾特別重視中秋節,許多習俗代代相傳:賞圓月、食月餅、嘗柚子(文旦),自閩粵先民移民來臺傳承至今數百年。而近二三十年,另一項異軍突起的中秋習俗「烤肉」風靡臺灣。「烤肉」在臺灣人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但這中秋節在臺灣變成"烤肉節",一般說來,始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並且漸漸變成了一種"習俗",所謂"中秋烤肉"變成一句理所當然的詞。
  • 韓國人過中秋節有啥不同,一種習俗讓中國人難接受,不挨罵都算好
    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想必大家都過得很歡樂吧,這可是我們中國的大節日。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是舉家團圓,歡慶中秋,吃月餅、賞月、孔明燈都是必不可少的,但除了我們中國在歡度這個節日之外,還有一個國家也是過中秋的,那就是韓國。
  • 日本、韓國、越南、泰國也過中秋節!怎麼過呢?
    中秋節也是朝鮮、韓國、日本、越南、泰國、琉球 的傳統節日。不一樣的中秋在越南是兒童節!越南的中秋節又稱為「望月節」 ,但卻是一個兒童節日。中秋節在韓國是一年中的最大民俗節慶,比春節還要大,農曆8月15日前後加起來連放3天國定假日,若銜接上周休二日,則連假天數更長。韓國民眾利用長假返鄉探親、歸省掃墓,類似「民族大遷徒」的南韓民眾舉國南來北往人數,估計突破4000萬人次。中秋節當天,家家戶戶一早就開始進行掃墓祭祀活動。
  • 韓國中秋節稱為秋夕
    □彭勝發韓國「中秋節」吃鬆餅  在韓國,中秋節稱為秋夕。韓國的中秋節雖然起源於中國的古老文化,但經過幾百年的歷史變遷,已經逐漸融化成為了富有本國文化特色的傳統節日。  韓國的中秋節同樣很隆重,其隆重程度不亞於春節。在我國,中秋節主要是舉家團圓的日子,吃各種各樣的月餅以及賞月成了約定的習俗。在韓國,除了全家團聚之外,秋夕這個節日的主題更重要的則是祭奠祖先以及去山上掃墓,如此想來,頗有點我國清明節的味道。
  • 日本韓國也吃月餅嗎?——中日韓的中秋節
    (當代流行的各種冰皮月餅)我國中秋吃月餅的起源:雖然我國的甜食文化相當發達,但說起吃月餅這個習慣,要到南宋後期才開始產生。這時中秋節人們已經習慣相互贈送月餅,祝願家家團圓。吃了月餅之後,人們在晚間更要外出賞月,西湖內外遊人如織,載歌載舞,形同白日一般。
  • 「中秋節」3個冷知識:月餅是楊貴妃命名,中秋節起源於韓國?
    「中秋節」3個冷知識:月餅是楊貴妃命名,中秋節起源於韓國?在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最盛大的當屬春節,這是一個舉國同慶,全世界華人都不會錯過的節日。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節日,就是中秋節了,每年的八月十五,大家都會賞月,吃月餅,喝桂花酒,享受節日帶來的團圓和幸福。可很多人對於中秋節的認識,僅僅停留在吃月餅的層面,月餅是怎麼發明的,這個節日起源於韓國嗎?很多人就不清楚了。
  • 不知道中秋節的這些事,怕是月餅都白吃嘍!
    過中秋節送湯圓?月餅到底要不要切開吃?What?現在恐怕還有幾個小朋友沒有搞清楚啥時候吃湯圓,啥時候吃月餅吧。好了,小板凳快搬好,槓槓老師上課了,今天的課題是,什麼是中秋節?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日,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中秋節。
  • 月餅?臺灣中秋吃烤肉!!
    1987年,臺灣一家食品公司推出一款醬油,並以「一家烤肉萬家香」的廣告語在電視上大肆推廣,另一家食品公司則直接推出了一款烤肉醬與其競爭。兩家廠商在電視臺上高頻度的播放廣告,掐的你死我活。結果,臺灣人活生生的被兩條廣告改變了中秋習俗。兩個調料廣告搞火了臺灣的烤肉食品業,月餅廠家則是「萬家烤肉一家傷」了。對於不少民眾來說,中秋烤肉必不可少,月餅也就可有可無了。
  • 為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吃無糖月餅不發胖是真的嗎?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到了,闔家歡聚的時刻,少不了品嘗幾塊月餅,為團圓佳節增添一份甜蜜的味道。可以說,月餅是中秋最好的CP。但是別光顧著吃,你知道中秋節是怎麼來的?為什麼中秋節一定要吃月餅呢?隨著參與人數越來越多,逐漸發展成了節日,即後來的「中秋節」。節日裡少不了美食,在月光下,來上幾杯小酒,吃上幾塊月餅,要風雅有風雅,要浪漫有浪漫。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也流傳至今,組成中國人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CP之一。到了現代社會,人們越發重視健康,中秋和月餅這對沒頭沒腦發糖的CP,突然就成了健康公敵。「每逢佳節胖三斤」的苦惱,你是不是也遇到過?
  • 韓國稱中秋節為「秋夕」 會吃類似月餅的糕點
    韓國人南基旭:   做韓國食品讓中國人了解「秋夕」   來自韓國榮州市的南基旭是丹霞山科普志願者的一員,韓國稱中秋節為「秋夕」,這是韓國全年中比較重要的傳統節日。這一天,韓國人會去祖墳祭祀逝去的長輩,趕回老家探親。全家人會聚在一起吃團圓飯,也會吃一種類似月餅的糕點。
  •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月餅的來歷!
    眾所周知,月餅和柚子是中秋節最常見的食物。在中國,中秋節時,人們經常用月餅作為禮物來表達對親朋好友的敬意。中國人在中秋節吃月餅,因為月餅的形狀類似天空中的明月,所以它們通常有團圓的美好含義。所謂度過一個美好的滿月代表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是遊子回家團聚的重要時刻。
  •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你知道嗎?不懂的話,這麼多年月餅白吃了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你知道嗎?不懂的話,這麼多年月餅白吃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佳節已經過去了,不知道大家都和家人團聚了嗎?每年的中秋節我們都要吃月餅,吃團圓飯,但是對於中秋節你們了解多少呢,中秋節又為什麼要吃月餅呢,月餅是什麼來的呢,相信很多人都是一臉懵吧,吃了這麼多年,竟然不知道,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的確讓人有些可笑了。那麼,不知道的話,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來也解一下吧。
  • 中秋節到底是中國的,還是韓國的?
    今早,在地鐵上,刷今日頭條,刷到韓國總統文在寅給他們的大韓子民和海外同胞的中秋問候。當時,我就心裡有個疑問,這中秋節,韓國人也過啊,中秋節不是中國的麼?看來,有疑問的不止我一個人,評論裡的這位兄臺也有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