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那麼中秋節的由來是怎樣的呢?
1.后羿與嫦娥的團聚之日
這個傳說是從嫦娥奔月的故事演變而來,嫦娥本是后羿之妻,后羿射下9個太陽後西王母賜其不老仙藥,但后羿不捨得吃下,就交於嫦娥保管。但是嫦娥動了小心思,在八月十五這天嫦娥吃了仙藥,然後奔月亮去了。
後裔對嫦娥思念,所以每年這一天,都會在園子裡擺下宴席對著月亮與嫦娥團聚。之後,就演變成了每年八月十五全家團圓的中秋節了。
2.月亮曾被認為是「邪惡」之星
古時,月亮曾被認為是「邪惡」之星,民間稱為「月魂」,道家則稱之為「陰魂」。於是,就有了祭月儀式,意在消災祈福。後來,這個祭祀活動漸漸演變成了中秋拜月習俗,至北宋時,中秋拜月被正式確定為「中秋節」。
3.中秋是農民慶祝豐收的節日
中秋節的起源和農業生產有關。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秋」字的解釋是:「莊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農作物和各種果品陸續成熟,農民為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悅的心情,就以「中秋」這天作為節日。所以中秋節可能是古人「秋報」遺傳下來的習俗。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9月23日也就是今天,我們迎來了我們的第一個「豐收節」,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將極大調動起億萬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提升億萬農民的榮譽感、幸福感、獲得感。舉辦「中國農民豐收節」可以展示農村改革發展的巨大成就。
中秋節有哪些習俗?
1.對於吃貨來講當然是吃月餅啦!
月餅是久負盛名的中國傳統糕點之一,中秋節節日食俗。月餅圓又圓,象徵團圓和睦。
月餅的種類很多,大致分為下面幾種
京式月餅(皮餡兒比例適中,重用麻油,口味偏甜,所以吃起來比較膩,口感紮實。比如之前頗受爭議的五仁月餅,就是京式月餅的代表之一啦~)
廣式月餅(這種月餅的餡心最具創新精神,甜鹹口味都有,甚至鮑魚、魚翅和瑤柱這樣的海鮮,都可以做成月餅餡,真是天下無不可入餡之物了。廣式月餅代表有雙黃蓮蓉月餅、水果月餅、叉燒月餅等)
蘇式月餅(傳統品種以清水玫瑰、豬油夾沙、白麻椒鹽最為著名)
滇式月餅(大家晃一晃自己的小腦袋有沒有吃過玫瑰花餅,雲南那邊的月餅差不多就是這樣的)
閩式月餅
多是純手工製作,往漳州地帶就能看到很多的「古早味」月餅,內餡兒有豆沙、冬瓜、梅乾菜大致三種。包裝也是質樸很多了哦~
2.中秋賞月 猜燈謎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鬥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在現代,這一天一家人一起賞月那叫圓滿,大家一起猜燈謎,玩花燈,喝桂花酒,
世界上有哪些國家過「中秋節」?
中秋大家都知道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傳統節日。那除了中國呢?其實中秋節不止是中國人獨有的節日。而是東亞多個國家共同過的節日,只是習俗各不相同。如日本、越南、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等都有過中秋的習俗的哦。
日本中秋節——吃「月見糰子」
日本的中秋節叫做「月見節」。日語中賞櫻花叫做「花見」,那麼日本的賞月活動叫什麼?對了,就叫「月見」。「月見節」因此得名。
與中國人在中秋節的時候吃月餅不同,日本人在賞月的時候吃「月見糰子」。糰子用白米粉做成,內中無餡,光滑潔白宛若皎月
越南中秋節——孩子們的節日
越南中秋節也是在陰曆八月十五。在越南,中秋節(tt Trung Thu)還被稱為兒童節(tt Nhi ng)。
越南中秋節同中國一樣,吃月餅賞月。到了晚上,家長們會給孩子送上最喜愛的玩具以及各種零食。而其中燈籠必不缺少。可以說,中秋節是越南兒童最快樂的日子,相當於中國的兒童節。
泰國中秋節——供奉月神
中秋節在泰國不是法定假日,但是由於在泰國的華人眾多,華人又非常注重傳統節日,所以大部分的泰國人是過中秋節的。
每年中秋之夜月亮升起之後,人們拿出月餅、水果、堅果、蓮藕等供奉月神。按照慣例,一般先由男性供奉,然後由女性供奉。不僅是月餅,甜餅、雲片糕等圓形糕點都可以拿來供奉。
新加坡中秋節——提燈籠
中秋節「提燈籠」是新加坡華人的傳統。快到中秋節時,常能聽到樓下有小孩的歡笑聲,探出頭去一看,原來是小孩子們提著各式各樣的燈籠,在樓下嬉戲。
韓國中秋節——祭祖掃墓
在韓國中秋節和春節一樣,全家人都會穿上新的傳統服飾韓服。
韓國人的「中秋節」,除了全家團聚之外,也是追憶祖先恩德的日子,更為重要的是祭祖和掃墓。
中秋節作為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有著很多的傳說和習俗,也許很多習俗隨著時間的遷移已經逐漸淡出,但是無論怎麼度過中秋節,都有著人們的美好寄託,渴望著與家人團圓。
在此祝願大家中秋節快樂,闔家幸福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