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個人可以阻擋滿清入關:他被殺以後,數十座城市慘遭屠城

2020-12-24 深度工場

有網友問:如何評價袁崇煥抗擊後金?袁崇煥不死,滿洲人能入關嗎?我們首先要知道一個問題,就知道袁崇煥的明末無可替代的歷史地位。

袁崇煥以遼人守遼土為核心觀念,重新建立起來的遼東明軍,也就是關寧軍是整個明朝後期唯一可以與八旗軍野戰的部隊。我們所說的野戰並不是,擺出車營在哪裡死守,而是野外對陣,而且有勢均力敵的對攻。

如果1對1 ,關寧軍也不是八旗軍的對手。但是,袁崇煥不斷的對這個部隊進行擴充,到後期,關寧軍的人員數量其實已經是八旗軍的2-3倍。如果袁崇煥可以再活5年,那麼關寧軍的數量就會是八旗軍的3-5倍。

八旗軍就失去了野戰優勢,再加上關寧軍的大炮防禦沒有太大問題。只要熬過一些年,皇太極,多爾袞等人死後,八旗軍的整體戰鬥力其實就已經下降1個檔次了。滿洲還拿什麼入關?自己都要被明軍大反攻了。

而且,如果袁崇煥還活著,那麼,洪承疇,曹變蛟,盧象升,祖寬等等部隊,就不需要出關或者去迎擊清軍,而最後全軍覆沒了。那麼,還有李自成和張獻忠什麼事情?祖寬,盧象升這些人打李自成等人都是百戰百勝的存在。

袁崇煥最大的能力就是訓練出了關寧軍,而且在這個部隊出了祖大壽,滿桂,祖可法、祖澤潤、劉天祿、張存仁,何可綱,吳鑲,吳三桂,可以說是名將如雲,如果袁崇煥還活著,這些將領們有統一指揮調度,在遼東防住八旗軍,機率還是非常大的。

下面,我們可以看看明朝唯一可以與八旗軍野戰的,關寧軍與八旗軍的一次戰鬥全過程。

遼東巡撫黎玉田火牌內奏報:十月初九日午時,準團練總鎮吳總兵飛報:本月初八日午時分,虜大隊精兵排列大炮,繇紅崖子、興水堡向寧突來,已經塘報在案。本鎮隨即密商貴院道公,同嚴飭守城將領官目,各照派定信地,登陴守巷。本鎮率馬步戰兵出西門,分布堵殺。本日未時分,奴賊馬步六萬有餘,擁載大炮,排山倒海而來,勢甚狠惡。

本鎮嚴陣以待,仍密調大炮列之陣內,賊不知我陣內有炮,蜂擁直前,伺其漸近,本鎮連發數炮,直透中堅,奴賊紛紛落馬,不可數計。賊亦發炮對打,我炮連發不斷,貴院道在城上亦連發大炮,並透奴堅,賊始驚魂,拉屍踉蹌望老營奔回,嚎哭一夜,至次日卯時分,盡開營向東北遁去。《明清史料.乙編.第九本.第五七零》

袁崇煥死後,再也沒有人可以阻擋八旗軍入關,也無法阻止後來的揚州,嘉定,大同,廣州等數十座城市被屠城。

相關焦點

  • 萬裡長城為什麼不能阻止滿清入關?
    就連美國前總統貝拉克.歐巴馬遊覽過長城以後,也不禁嘖嘖稱奇。長城不僅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它自周朝開始到明代結束修築了兩千多年。 在歷史,它曾經作為天然屏障使漢族人民有效地抵禦了遊牧民族的入侵,直到清軍入關,長城就再也沒能發揮它的作用了。
  • 滿清入關大屠殺之「揚州十日」:韃虜十日屠城空,忠魂白骨八十萬
    這詩詞悲天憫人的筆力,吟誦起來大氣磅礴,卻是建築在了事實之上,他說的一點不錯,將軍的歷史,從來都是血淋淋的——我們也慢慢接受了那些,較為合理的傷亡。就像嶽飛,他作為南宋抗金名將,為他而死的人,絕對不算少數了,但我們仍敬他、重他,因為他是真正頂天立地的大丈夫,這種人「捐軀赴國難」,一點也不比近代的革命先烈們遜色,但我們譴責,如日軍在中國進行的慘無人道的侵略。但我們決不接受軍隊對於無辜百姓的屠戮。
  • 滿清入關是不是中國歷史的倒退?
    我對於清朝的認識是經歷了三個階段的,第一個階段是將清朝看成與歷代中原王朝並無差別的朝代,當時的清朝在我心中是可以比肩唐朝這些強大的朝代,因為那個時候的知識獲取途徑十分單一,在街頭書攤之上看的都是一些康熙大帝之類的書籍。
  • 滿清入關後的兩大暴行:揚州十日與嘉定三屠
    但至少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戰爭同災荒、瘟疫一樣,都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為悲慘的、人口減員最為明顯的災禍之一。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戰爭中殺人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戰場上人數的零消耗是根本不可能達到的。戰場上刀槍無眼,慘烈異常,「傷人一萬,自損八千」,馬革裹屍而還是常有的事。
  • 滿清入關第一功臣多爾袞,死後卻被順治皇帝鞭屍,據說和孝莊有關
    有這樣一個惡狼環伺,加上本來就天災不斷,引起農民起義軍此起彼伏,大明帝國兩百餘年的國運,終於到了最後時刻;這裡要說一句,明朝並不是被滿清所滅,而是「劊子手」李自成,攻破北京城,逼得崇禎皇帝殺光全家後在煤山自縊而亡。
  • 假如當時滿清堅持不入關,在東北發展,歷史被改寫嗎?
    後來吳三桂投降滿清, 滿清入關之後打敗了李自成, 清朝的歷史拉開了序幕。 很多人都說, 清兵最開始的時候並沒有打算入關, 他們只是想趁機掠劫一波, 然後就回到東北地區自主發展。 但是歷史的腳步走到了某一個地方, 在很多複雜原因的影響之下清兵才選擇了入關, 建立王朝。 清朝末年西方列強入侵, 中國的屈辱近代史也從這個時候開始。
  • 屠城,屠城
    但文明開始了,並不標誌著人類變得文明了,人類所有的大規模的屠殺,也就是屠城,都是在進入文明史以後發生的。傳說中的「木馬屠城」是三千多年前的事了,漢尼拔對羅馬的屠城,凱撒對高盧的屠城,也過去了兩千多年,此後的西方再也很少見針對平民的屠城(甚至後來的納粹也沒有),直到蒙古人來了。
  • 清軍入關後揚州屠城80萬!二百年後國人才知道真相
    因此在清軍入關以後,一路上根本就是勢不可擋,所向披靡,直到清軍攻打到了揚州卻是遇到了頑強的抵抗。可最終明朝將軍史可法在巨大的實力懸殊之下也是沒能守住,最終演變出了舉世震驚的「揚州十日」!揚州之戰,明朝的守城大將為史可法將軍,而攻城的則是統領十萬大軍的愛新覺羅·多鐸。多鐸兵分兩路包圍揚州,可以說是水洩不通。
  • 最早見到滿清入關的日本人寫了一篇日式《魯賓遜漂流記》
    這一年,明清易代,滿清入關。日本越前國(今天的日本福井縣)的商人竹內藤右衛門等一行共58人乘坐了三艘商船,被洋流和海風帶著在海上漂流了十幾天,最終到達了一處海岸線。他們並不知道這是中國,只覺得這裡是崇山峻岭,荒無人煙。
  • 清朝入關後實行的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究竟一共屠殺了多少人?
    1643年,皇太極在入關前夕猝死,未能實現奪取全國政權的夙願。隨後,他的第九個兒子愛新覺羅福臨繼承大統。由叔父攝政王和碩睿親王多爾袞輔政。1644年,滿清入關,入主中原,遷都北京。而揚州居民除少數破城前逃出和個別在清軍入城後隱蔽較深倖免於難者以外,幾乎全部慘遭屠殺。據說光和尚收殮的屍體就有80萬具。這個在當時的倖存者王秀楚所著的《揚州十日記》中有所記載。
  • 為什麼人們會說:如果沒有滿清入關我國連漢地18省也難保
    然而清朝如此不堪也不算一無是處,有人就說:如果沒有滿清入關我國連漢地18省也難保,也就是說現在的中國就不會擁有這麼遼闊的疆域了。既然大家對清朝如此爭議紛紛,那我們就設身處地的來考慮一個問題:滿清入關究竟是中華之幸事,還是不幸?眾所周知,當年滿清入關後取代的是大明王朝。
  • 滿清只有幾十萬人,但卻能接管明朝一億漢人江山,靠的是什麼
    但為什麼接管大明留下的江山,是滿清呢?要知道,當時的女真族,只有區區幾十萬人,如果只算戰鬥力的話,只有十來萬,這點兵力怎麼夠啊。人口佔絕對劣勢、文化又落後的女真人做對了什麼,能實現蛇吞象這一壯舉呢?可以說,從一開始,皇太極讀的書就很高級,他後來的繼任者也是如此。有人說,清朝入關徵服中原時看不懂其它書,靠看《三國演義》打仗,這其實是荒誕不經的傳言。
  • 滿清入關後,蒙古人口幾千萬降到50萬,為何落差這麼大?只因康熙
    在中國歷史上,清朝是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努爾哈赤推翻明朝,但實際上建立清朝的應該說是皇太極,而第一個入關的皇帝又是順治,真正把清朝帶入強盛時期的皇帝是康熙,經過雍正乾隆的統領,形成了康乾盛世,其實滿清之所以能夠入關,蒙古人可是幫了大忙,不過蒙古人當時人口高達幾千萬,到了康熙時期卻只有
  • 揚州十日清軍屠城80餘萬人,此惡性直到200年後國人才知道真相
    清軍入關,攻陷北京城,然而在南方,又是有著一批明朝官員不願就此投降於清朝,便擁立朱由崧為帝,建立了南明政權。最終史可法的血書並沒有的到朝廷的回應,但是史可法也沒有放棄,畢竟放棄了等於背叛了自己的國家,自己抗清至此,又怎麼可以放棄?而史可法的努力效果也是顯著的,多鐸圍攻數日,都沒能夠將揚州城攻下,只能派遣當時投降的明朝官員前去勸降,史可法也自然不會因為多鐸派來的人幾句話就投向於多鐸,將揚州城獻出去。
  • 滿清入關後,為何要封禁長白山200多年,其中隱情了什麼秘密
    滿清成功入關後,統治者迅速下令,任何一名漢人都不能以任何理由踏足長白山地區。並在當地修建了城牆,還派重兵把守,直到鹹豐年間才解除這一條禁令。那麼長白山究竟隱藏了什麼樣的秘密,為何會被滿清政府封禁長達兩百餘年?這其中又有什麼說法?
  • 滿清入關後,為何屠殺我漢人百姓?實施揚州十日與嘉定三屠等等
    清軍入關後,十萬清軍在將領多鐸的率領下直撲揚州,妄圖一舉拿下這江南最富庶的地方,但在史可法的帶領下,揚州人民誓死抵抗,給清軍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據載,由於力量過於懸殊,揚州城破之後,多鐸下令屠城,僅僅就城內和尚收斂的屍體,就超過80萬具之多!
  • 成吉思汗的鐵騎屠城時,除了女人,還有什麼人他不會動?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諸部之後,建立大蒙古國,建國之後,多次發動對外戰爭,他所建立的帝國,在巔峰時期,東到日本海,西到地中海,北跨西伯利亞,南至波斯灣。國土面積可謂橫跨歐亞大陸,面積超過了三千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當然這麼大的面積並不是成吉思汗一個人的功勞,後來幾次戰爭都是其兒子孫子主戰的。
  • 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為何只有滿清能接受全盤漢化,原因竟是這樣
    靖康之恥絕對是中國封建史上空前絕後的一次奇恥大辱,尤其是在封建男權至上的社會,靖康之恥可以說是女人迫害最深的一次。明朝建立以後,朱元璋在這裡設立了建州(明朝永樂時設置,當時明朝欲壓制北元殘餘勢力,於是在女真聚居地設立遼東指揮使司,開始著手控制女真族的各個部落),自此,他們也就開始以建州女真自居。而到了明朝後期,女真人在建州女真首領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帶領下建立了後金政權,後來皇太極成為後金皇帝,正式改女真族為滿族,並改國號為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