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葉心冉 六一即將來臨,玩具廠商早已摩拳擦掌。亞洲市場知名玩具及嬰幼兒產品零售商玩具反鬥城在5月19日就已經在全國逾210家門店同步開啟了六一「玩具狂歡節」的活動,活動將持續至6月22日。
5月29日,玩具反鬥城中國董事總經理諸葛民(Nicholas Green) 在回復經濟觀察網採訪時表示,「我們預計,兒童節將成為今年業績持續增長的一個重要機遇。隨著我們進一步加速線上業務的發展,以及後疫情時期消費反彈的到來,我們對中國市場依舊保持信心,並對2020年接下來幾個月的表現持樂觀態度。」
目前,公司旗下在售的商品種類超過5000個,孩之寶、美泰、奧飛娛樂、葡萄科技等是其主要合作夥伴。
據諸葛民透露,玩具反鬥城早在今年三月底前,在華的供應鏈已全面恢復正常,疫情對其產生的影響已全面削弱。
作為傳統玩具零售商,玩具反鬥城看到了在線業務的增長空間。根據此前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玩具零售線上規模佔比28.7%,同比增長5.2%;線下規模佔比71.3%。諸葛民表示,預計接下來,消費者大量轉向在線業務的趨勢將持續下去,因此玩具反鬥城正在做出相應調整,通過在線上平臺推出一系列的市場活動和營銷方案,實現一個可持續的、多元化的商業生態。
據悉,疫情期間,玩具反鬥城在官網、天貓發起了多場線上互動和促銷活動。另外,在營銷方式上也有所創新。例如,結合短視頻、直播等,邀請家長和小朋友在「雲」上「逛商店」、「挑玩具」、「玩玩具」 。
5月29日,玩具反鬥城還將和近年迅速崛起的本土玩具企業葡萄科技合作,邀請年糕媽媽在抖音上發起「1-6歲兒童積木專家布魯可積木」直播帶貨活動。此外,玩具反鬥城今年5月還啟動了微信官方社群的運營等。
「這些都是我們進一步在中國市場實施線上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諸葛民指出,雖然今年由於疫情原因造成線下門店客流量減少,但卻加速了線上業務的發展。後疫情時代,線上線下有望加速融合,數位化新型消費新模式將得到快速發展,以進一步推動新零售的變革和玩具行業的轉型升級。
除了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新零售轉型,玩具反鬥城還看到了玩具廠商出口轉內銷的迫切需求。
諸葛民指出,鑑於國外疫情對於出口產生了一定影響,而國內的疫情緩解,加上擴大消費等政策的支持,帶來了龐大的市場需求,內銷逐漸成為我國玩具行業增長的重要動力。大部分玩具廠商開始深挖國內更廣闊的消費市場,對加快出口轉內銷展現了迫切的需求。
諸葛民強調,中國玩具市場的需求增速明顯且消費潛力巨大,一直以來都是玩具反鬥城在亞洲重點發展的市場。近幾年,玩具反鬥城中國的業務一直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速。
據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綜合統計,2018年,全國玩具市場規模達704.8億元,同比增長9%;兒童人均玩具消費299.5元,同比增長8.2%
國外巨頭對於中國玩具市場的熱情從近年來的布局進度可見一斑。2018年9月,樂高上海人民廣場商圈旗艦店開業;同是9月,美泰與阿里巴巴達成合作,拓展網際網路銷售渠道,此前,美泰還曾與網易合作,成立合資公司,進軍手遊;2018年7月,萬代南夢宮在中國新設嬰幼兒益智玩具品牌……
除卻規模上的增長以外,中國玩具市場的另一大顯著特點是:IP授權玩具興起。根據艾媒諮詢的《2019中國玩具電商市場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活躍在中國的品牌授權企業有412家,開展授權業務的IP達1473項,同比增長42.7%,其中,娛樂類IP授權佔比達到54%。但艾媒諮詢也同時在報告中指出,中國市場上的IP授權商品大多數是「舶來品」,中國IP授權玩具有望進一步發展。
諸葛民指出,近年來,中國玩具生態逐漸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傳統玩具正越來越多地將目光投向電影、遊戲、動漫等影視文化領域,出現了很多IP聯名產品。我們認為,通過與文娛領域相結合,能為玩具產品注入文化內涵並賦予其更為強大的生命力,而這也是IP類玩具受消費者追捧的一大重要原因。
玩具反鬥城也看到了國內本土IP崛起之勢。諸葛民指出,我們非常注重與中國本土優質的IP進行合作,比如葡萄科技旗下的《百變布魯可》系列動畫,現已更新至第5季,並在新媒體平臺取得逾47億的播放量。目前,玩具反鬥城通過與葡萄科技的IP捆綁和花式合作,已在中國市場上推出了多款「布魯可」主題相關的積木產品,助推了布魯可百變互動的大顆粒積木產品,這種雙向驅動的營銷模式,市場效果已逐步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