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花公路垮塌致出行困難 花蓮民眾示威抗議

2020-12-13 騰訊網

蘇花公路垮塌導致蘇澳及花蓮民眾出行困難,臺灣花蓮民眾臺北示威「讓我回家」。

蘇花公路垮塌導致蘇澳及花蓮民眾出行困難,臺灣花蓮民眾臺北示威「讓我回家」。

蘇花公路垮塌導致蘇澳及花蓮民眾出行困難,臺灣花蓮民眾臺北示威「讓我回家」。

中廣網臺北11月1日消息(記者彭玉冰 遲兆明 謝彧)蘇花公路垮塌導致蘇澳及花蓮民眾出行困難。今天(1日)花蓮民眾上萬人聚集在臺北市政府廣場前一塊空地上示威,喊出「動工蘇花改,還我蘇花高」的口號表達訴求。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北上陳情的花蓮民眾昨天兵分兩路北上陳情,其中花蓮縣長傅昆萁帶領的隊伍,搭遊覽車繞經高雄,今天上午7時才到達臺北。另一批民眾則是凌晨乘坐火車到羅東,再轉乘遊覽車,接駁到示威現場。

在現場記者看到,成千上萬的花蓮縣民眾,高舉著白底紅字的小旗,訴求著「讓我回家」、「我要一條安全的回家路」等等標語。

花蓮縣長傅昆萁在大喇叭裡表示,一條原本需要40分鐘的路,現在卻要走14個小時。蘇花高速環評做了十幾年都還做不好。花蓮人只想要一個安全回家的道路,花蓮縣民不要再當5等公民,要求蘇花公路改善工程儘速動工。

花蓮縣議員陳修福說:「大家說花蓮有好山好水,但花蓮人其實『好寂寞』、蘇花公路『好危險』,加上這次蘇花公路坍方造成多人死亡,更是『好悲哀』。」

花蓮縣議員魏嘉賢也說:「飛機與鐵路一遇到颱風就停飛停駛,現在公路也變得更危險了。」

一位大難不死的花蓮民眾情緒激動地說,21號當天上午10點過,他去花蓮看望母親歸來回臺北,由於他開的是修理車,車身底盤高,所以,很快超過幾輛滿載大陸遊客的大轎車。10點40分,他的車被塌方堵在了112。5公裡處,而他身後的大陸遊覽車,不幸連車帶人失去蹤影。

據悉,臺灣蘇花公路垮塌造成的災害一直延續到今天。截止目前,仍有創意旅行社大陸遊客18人和臺灣導遊及司機各1人、弘泰旅行社大陸籍領隊田園、臺灣民眾許枝榮夫婦2人的下落沒有找到。

相關焦點

  • 蘇花公路因落石嚴重暫時中斷 花蓮民眾叫苦連天
    蘇花公路漢本路段落石嚴重,「公路總局」決定封閉武塔至漢本路段,開放時間延至22日上午10時,影響民眾通行,農民蔬果運送也受阻,花蓮蔬果北運被迫改以火車接駁。(「中央社」)    華夏經緯網6月2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蘇花公路漢本路段落石嚴重,「公路總局」決定封閉武塔至漢本路段,開放時間延至22日上午10時,影響民眾通行,農民蔬果運送也受阻,花蓮民眾叫苦連天。     據報導,花蓮銜接北部的唯一公路中斷兩天,花蓮蔬果北運被迫改以火車接駁及取道中橫公路,初估成本增加3成。
  • 蘇花公路,臺灣最美「死亡公路」
    「死亡公路」之說,最早和臺灣「交通部公路總局」公布的幾組數據有關:從1997年至2008年5月1日期間,在蘇花公路發生的交通事故共造成1046人死亡,13488人受傷;自2002年至2009年,蘇花公路僅因大小塌方而致道路單向或雙向中斷受阻的次數便多達202次。
  • 花蓮人慾組「敢死隊」請願改建蘇花公路
    花蓮縣蔬菜運銷合作社經理林連明認為,花蓮蔬菜品質一流,受到蘇花公路中斷影響價賤了。蘇花公路是花蓮人對外交通大命脈,一旦中斷,花蓮即成「黑暗孤島」,所有人的生計都受到影響,各種產業變成「慘業」,臺當局再不好好檢視改善,難保星星之火不會燎燒政權呢!藍色公路也行 環團:安全的路不只一條鯰魚颱風重創蘇花公路,加速「臺九線蘇花公路山區路段改善計劃」審查。
  • 夢斷蘇花公路
    這幾日,珠海在臺失蹤的19人旅行團牽動著兩岸民眾的心。這個旅行團21日在從花蓮到臺北的途中失去聯繫,至今杳無音訊。臺灣的搜救人員推測,該團乘坐的大巴可能已經墜崖。繼23日找到綠色保險杆、兩個大型輪胎後,搜救人員昨天在珠海團疑似失聯處吊掛下200米深的山崖,又找到四個普利司通的大型輪胎,還有一隻女鞋,一串插在油箱蓋上的鑰匙。
  • 臺灣花蓮「立委」將號召萬人北上要求興建蘇花高速
    中國臺灣網4月27日消息據臺媒報導,臺灣花蓮縣親民黨籍「立法委員」傅昆萁26日召開誓死搶救蘇花高速公路籌備會,邀集花蓮縣議會議長楊文值及縣內觀光旅遊業者與會,會議決定號召1萬人於5月3日北上表達興建蘇花高速公路的訴求。
  • 臺灣蘇花公路因塌方中斷 返程人潮「塞爆」公路鐵路
    央視網消息:由於臺灣蘇花公路28日坍方致雙向中斷,預計今天才能搶通,致使數千車輛滯留。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28日蘇花公路發生大面積坍方,致雙向斷路。適逢島內端午連假,許多民眾驅車前往花蓮遊玩,搶通時間一延再延,造成大量車輛滯留。30日是假期最後一天,北返車潮「塞爆」中橫、南回等替代公路,被迫繞遠反向環島,但是仍被堵數公裡,公路變成停車場,車輛寸步難行,民眾十分無奈。網友戲稱,這是史上最多人同步環島。
  • 臺灣花蓮民眾要求儘快改善脆弱蘇花公路(圖)
    21日,美麗又脆弱的蘇花公路發生了其78年來最大的災難,20名大陸遊客因颱風帶來的豪雨使道路出現塌方而失蹤,已證實1人遇難,仍有19人下路不明。臺灣也有2名民眾證實遇難,4名仍失蹤。今天上午,在從「中正紀念堂」出發前,參加表達訴求的花蓮民眾全體起立,默禱1分鐘,為此次在蘇花公路坍方的罹難者致哀。
  • 蘇花公路:臺灣最美的「死亡公路」
    蘇花公路,是臺灣東海岸一條往來南北的交通要道,北方起點是宜蘭縣蘇澳鎮 ,南方終點則是花蓮縣花蓮市,全長118公裡,大致依海岸線修築。對於臺灣民眾來講,這條公路,可謂是「愛恨交織」,因為它是一條可以沿路觀看太平洋海景與峭壁山色、號稱臺灣境內最美的「景觀公路」,卻也是一條每逢大雨必塌方的「死亡公路」。
  • 蘇花公路,臺灣最美「死亡公路」(圖)
    對於臺灣民眾來講,這條公路,可謂是「愛恨交織」,因為它是一條可以沿路觀看太平洋海景與峭壁山色、號稱臺灣境內最美的「景觀公路」,卻也是一條每逢大雨必塌方的「死亡公路」。沿途可看海景峭壁一邊是蔚藍、浩瀚的太平洋,另一邊是峭壁懸崖,蘇花公路沿途風光秀麗,沿線景點眾多。最著名的景點是清水斷崖,其中斷崖峰頂之清水山海拔2407米,斷崖之北端「臺九線」168公裡處為太魯閣公園北界。
  • 臺灣蘇花公路沿途地質脆弱 如同「鬼門關」
    2010年10月22日,數百大陸遊客受困蘇花公路  臺灣的東海岸以景色壯麗而聞名遐邇,要看這道美麗的風景,就要乘坐大巴,走蘇花公路。  蘇花公路指臺灣東海岸從宜蘭蘇澳鎮到花蓮的公路,全長118公裡,是臺灣東部唯一一條公路,一邊臨山,一邊靠太平洋,以沿斷層海岸修築而聞名。
  • 伊拉克北部蘇萊曼尼亞省爆發民眾抗議示威,局勢緊張
    12月9日悉,從12月6日開始,伊拉克北部的蘇萊曼尼亞省各地持續爆發了抗議示威運動。抗議民眾要求地方政府支付自10月份以來一直未付的工資。期間,矛盾激化,引發警民衝突,地方政府大樓和政黨總部相繼被抗議示威民眾縱火,當地治安部隊則使用實彈和催淚彈驅散示威人群,向示威隊伍開槍,導致至少7人死亡、12人受傷。聯合國伊拉克支援特派團7日發表聲明,譴責當地的「暴力行為」,指出「必須守衛和平抗議的權利,示威必須和平舉行」。
  • 受蘇花公路塌方影響 陸客團赴花蓮旅遊多改乘火車
    受蘇花公路塌方影響 陸客團赴花蓮旅遊多改乘火車 2010年11月14日 18:00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當局稱將興建蘇花公路替代路 並非蘇花高速公路
    中國臺灣網7月6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針對外界傳聞的臺當局將興建蘇澳花蓮高速公路一事,臺當局「新聞局長」史亞平今天表示,臺當局「行政院長」劉兆玄宣示興建的是蘇花公路危險路段替代道路,並不是蘇花高速公路,也不能形容是蘇花高速公路的一段。她說,替代道路是新案,環境影響評估報告與相關預算案都將依程序提出。
  • 臺鐵花東線火車票難求 馬英九訪花蓮未見抗議
    臺鐵花東線火車票難求 馬英九訪花蓮未見抗議     馬英九(圖片來源:臺灣「中央社」   中新網12月24日電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有臺灣媒體日前預言身兼國民黨主席的馬英九赴花蓮參加國民黨「紮根項目」活動,將因「火車一票難求引發地方反彈」,但馬英九「安全過關」,未見抗議民眾,黨座談也沒有炮火四射。  日前蘇花公路坍方,導致花蓮聯外道路受到嚴重衝擊,花東線鐵路一票難求。
  • 陸客受蘇花公路塌方影響 赴花蓮旅遊多改乘火車
    臺海網11月14日訊 蘇花公路日前塌方中斷,經臺灣公路部門搶修雖已於今天搶通,但承攬大陸遊客團的花蓮旅遊業者仍心有顧忌,都安排大陸遊客團搭火車到蘇澳新站。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承攬大陸遊客團的花蓮黃姓業者說,這次蘇花公路塌方中斷前,大陸遊客團搭乘遊覽車從臺灣南部到花蓮後,一般分為兩種方式再北上,一種是繼續搭乘遊覽車經蘇花公路北上,另一種是在花蓮搭乘火車到蘇澳新站再搭乘遊覽車北上。  目前到花蓮旅遊的大陸遊客團,因蘇花公路中斷都是搭乘火車到蘇澳新站再搭乘遊覽車。
  • 愛恨交織的「蘇花公路」
    清朝政府就曾經從地處臺灣東北部的宜蘭開闢一條很簡陋的道路,翻山越嶺到達花蓮,日本殖民時期將這條道路加以改良,到了國民政府遷臺後大力開發花蓮和臺東,用最原始的一斧一鑿的方式開鑿出一條從臺中到花蓮,翻越中央山脈的「中部東西橫貫公路」,同時又再度改善這條「蘇花公路」的路況,兩百多年來,這條緊貼在垂直插入太平洋的山崖的生命通道一直在不斷地修整,時間進入到20世紀的1990年,「蘇花公路」才開始雙向通車,可見它的開鑿是多麼地艱辛
  • 蘇花公路修復計劃啟動
    當前位置:首頁 >> 都市新聞 2010.12.28 星期二 蘇花公路修復計劃啟動   時報花蓮12月27日電(特派記者張定業)為提高旅遊安全性,臺灣方面正在加緊修復今年10月份因暴雨滑坡受損嚴重的蘇花公路。
  • 因"鯰魚"颱風塌方致陸客失蹤死亡的蘇花公路復通
    中新社臺北11月14日電(記者陳立宇 王健)上月21日因颱風「鯰魚」帶來的豪雨造成塌方,導致20名大陸遊客失蹤死亡的臺灣蘇花公路,經連日搶修於14日傍晚復通,比預定復通的時間提早了一天。復通後的蘇花公路暫採單線雙向通車,並進行相應的交通管制臺灣「公路總局」表示,考慮到開放通車後,仍然有部分工程要繼續進行,因此已特別在112.8公裡和115.9公裡處設置崗亭、添置照明及通訊設備,同時派遣保全人員進駐監看相關路段上下邊坡土石動態,並請用路人行經災害路段時,一定要配合交通指揮人員依序通行,勿任意逗留,以免影響行車順暢。
  • 蘇花公路塌方到阿里山火車翻覆 臺灣旅遊任重而道遠
    偏偏相隔不到半年,通往太魯閣的蘇花公路、通往阿里山的森林鐵路小火車,相繼出事,造成20多名大陸遊客死亡及失蹤;即使到了太魯閣,也曾發生橫貫公路落石砸傷大陸遊客的意外,很難不讓人對這些著名景點的安全性捏把冷汗。
  • 臺灣│愛恨交織的蘇花公路
    清朝政府就曾經從地處臺灣東北部的宜蘭開闢一條很簡陋的道路,翻山越嶺到達花蓮,日本殖民時期將這條道路加以改良,到了國民政府遷臺後大力開發花蓮和臺東,用最原始的一斧一鑿的方式開鑿出一條從臺中到花蓮,翻越中央山脈的「中部東西橫貫公路」,同時又再度改善這條「蘇花公路」的路況,兩百多年來,這條緊貼在垂直插入太平洋的山崖的生命通道一直在不斷地修整,時間進入到20世紀的1990年,「蘇花公路」才開始雙向通車,可見它的開鑿是多麼地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