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跑了1124公裡,黃磊發文:我跑得不快,但會一直跑下去

2021-01-12 全民跑步

只要你能堅持跑,就是對自己最好的回答。

撰文/柳條編輯/柳條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

黃磊發文總結跑步:去年跑了1124公裡,我跑得不快,但會一直跑下去

昨天1月3日下午,49歲演員黃磊,跟我們平常的跑者一樣,發了跑步總結,曬出了2020年的跑量1124公裡,並寫道:今天是2021年第一跑,打個卡;我跑的不快,但是我會一直跑下去!

1124公裡,對於很多跑友來說,有點少,可能也就是自己兩三個月的跑量。但在其中,小編卻看到了一個普通跑者的改變和堅持的力量。

黃磊一年跑了231次,估算差不多平均一周跑4次,每次5公裡左右,這樣的頻次已是很不錯的運動習慣,對保持健康足夠了。而這一年的黃磊變瘦的改變,的確也印證了這一點。

有網友評論到,「跑得不快,但我會繼續跑。」淚目了,黃老師。

當小編看到這句話也有同感,似乎也像是自己一年的跑步內心獨白,回首2020年沒有參加幾場比賽,跑出什麼驕人的成績,但是日常堅持跑步已經成了習慣。

還有網友說:跑圈有句話,跑步比的不是誰跑得快,比的是誰跑的最久。

深以為然。跑步路上各自精彩,跑得長久才是贏家。

國學大師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裡曾寫到: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而小編覺得這三個境界,似乎與我們跑步的心路歷程,也是恰如其分地吻合。跑步其實也是一個入坑、痴迷瘋狂、再到回歸理性的過程。很多跑者都會經歷這樣一個階段。

起初,我們或為了減肥、健康、緩解壓力等等原因,開始尋找方法,嘗試開始跑步;

當感受到跑後大汗淋漓心情舒暢的快感,看到身體一點點變結實或變瘦,看到速度一點點變快,逐漸上癮和迷戀,開始執著於數據、PB、馬拉松、裝備……一天不跑就渾身難受,為了跑步再累也覺得值;

然而當你跑步久了、經歷多了,狂熱散去內心趨於平靜,就會發現,跑步不是為了獎牌炫耀、成績吹噓,純粹的跑步只要你能堅持跑,就是對自己最好的回答。

跑步不在於快慢,而在于堅持,我們之所以跑步,終極意義不是拿來炫耀的跑量、成績,而是讓它成為我們忠誠的陪伴,不離不棄的信念,讓它造就我們健康的體魄。

驀然回首,這可曾是你跑步的初心?

即使跑步沒有給你帶來什麼榮耀和光環,但把跑步堅持下來,你至少會有個好身體。

前央視主持人李小萌,47歲開始愛上跑步,身型變化讓她更自信

李小萌,曾經《東方時空》的招牌主持,金話筒得主。結婚生女後,不按常理出牌的她選擇辭職,給自己褪去枷鎖之後的自由。

如今的她,依舊做節目,話育兒,津津樂道。分享著她育兒路上那些小心翼翼,那些勇敢和放手。在直播如此暢行的當下,她錄製小視頻,自嗨自唱,好是灑脫。

從2019年起,李小萌也開始跑步。護城河邊,公園裡,跑步機上,3公裡、5公裡,7公裡循序漸進。

颳大風時,她猶豫幾分會去跑,寒冬臘月,她會去跑。外地出差,風和日麗花香四溢,更不會放棄出門跑步的強烈意念。只要開始,就一如既往。

「上了一天課之後,最好的休息,就是跑7公裡。」這種想法跟兩年前的自己,已經截然不同。

47歲的李小萌已不再年輕,可開始跑步後,歲月在她身上投以回饋。談到跑步的效果時,她感慨道:瘦不是目的,而是效果之一。效果主要包括精力更充沛、內心更堅定、心肺功能得到改善、體態更挺拔。

不管你做著怎樣平凡的工作,不管你的生活多麼的平淡,內心堅定而強大,就能真正地活出自我。

哪怕不再年輕,沒關係。只要開始,就不晚。人生這麼長,開啟一段和自我相處的奔跑時光,灑脫而淡然。

他跑步減肥60斤,收穫了健康的身體

堅持跑步一周或一個月,你可能還體會不到什麼變化,但是如果你堅持一年,或許會蛻變成你意想不到的自己!

他叫來社峰,今年34歲。別看他現在身形清瘦矯健,2年前他可是一個腰粗三尺、體重206斤的胖子。

單位體檢中他被查出來「三高」,做內科醫生的朋友說:不出10年絕對肝硬化。參加幼兒園家長會,女兒在班會上講《我的爸爸》:我的爸爸是個大胖子,和熊大一樣。

為了健康、為了挽回自己在女兒心中的美好形象,2018年10月起他開始跑步減肥。

第一次早上走了3公裡,就累得不行,但他沒有放棄,堅持早上走,晚上走,從每天走7、8公裡到後來能走下20多公裡……

9個多月過後,他累積跑了1670公裡,減下去60多斤。再一次去醫院,醫生告訴他什麼毛病都沒有了。

在跑步這件事上,來社峰說:「心態很重要。不要一味追求速度。別人跑得慢,不取笑;別人跑得快,不嫉妒。唯有堅持,才是最可貴的精神。」

一年的跑步,會讓你的生活習慣悄然發生改變,你會發現早睡早起不再是難事;跑步給你帶來的健康狀態和好身材,會讓你腰部自帶遊泳圈的朋友們,望塵莫及!

人生變好,成為更好的自己,往往是從堅持跑步開始的。

那麼把跑步堅持下來,還會發生什麼?

據一項調查數據顯示,100個跑步的人中,能堅持下來並最後取得成效的人不到20%。我們總會有這樣那樣的理由不去跑步,但是堅持下來就會又不一樣的驚喜和收穫。

① 體能會超過身邊90%的人

周末出去爬個山,再也不是那個拖後腿的人;陪孩子參加學校運動會,你是那個體力最好的家長;堅持跑步讓你遠離亞健康,身體倍棒,吃嘛嘛香。

② 內心樂觀,積極向上

現代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而跑步的人每天抽出1-2個小時會緩解一天大部分的壓力,心情自然會舒暢。身體的強壯,品性的改變也會讓一切壓力變為浮雲。

③ 養成早起的好習慣,拖延症會被治癒

愛跑步的人,不會睡懶覺。因為生活更規律,跑步的消耗會讓睡眠更踏實高效,因此會養成早起的習慣。

跑步是一個從懶惰到勤奮的過程,它會讓你擯棄越來越多的壞習慣,拖延症也會被治癒。

④ 越發年輕,逆生長的你,魅力會增加

跑步久了,形體的改變,自信的提升都會讓你異於常人。跑步是最天然的保養秘籍,也是性價比最高的投資。

⑤ 跑步,能讓你的心緒平靜下來,浮躁不在

每一次跑步,都是身體和思想的一次對話。跑步給了你一個自我平靜,自我沉澱的機會,能讓你感受到自由自在,沒有束縛。

⑥ 跑步,能讓你證明自己有無限可能

跑步前,時常覺得自己不堪一擊,一個體能測試都能累趴;跑步後,沒想到自己能一個人跑完42.195km的路程。跑步讓你發掘那個未知的自己。

跑步,或許它沒有給予我們金錢,卻賜予我們健康;跑步,或許它沒有為我們的難題找到辦法,但它教會我們如何堅持和思考。

跑步這項運動,當你跑到後來,就談不上「堅持跑步」了。因為跑步已經變成了一種生活方式、必需品,穿上跑鞋就跑,完全不需要堅持下去的理由,就像餓了吃飯,渴了喝水一樣自然。

很多人新年中的flag常會有一條:堅持跑步。但是自己卻往往堅持不下來。

那麼,如何長久地將跑步堅持下去呢?石春健老師跟大家分享「健康跑的7條守則」,與大家共勉。

1. 不要勉強自己:努力的成果在於日久的堅持,而痛苦可能讓你放棄堅持;

2. 跑步即生活,生活即跑步:犧牲睡眠或者與家人的團聚時光的跑步,是無法持續的,不影響日常生活的跑步才是生活的一部分;

3. 懂得放棄:天氣不佳、身體不適、工作繁忙、需要陪伴家人時,及時跑休,健康是長久的追求,不是強迫的堅持;

4. 合理設立目標:過程比結果重要,跑的質量比裡程重要,跑得長久比跑得快重要,成績是水到渠成的結果;

5. 規律堅持:規律是最好的訓練方法,但也不要一天不跑就有挫折感,積極休息可能又有利於健康;

6. 不要急於見成效:做好記錄,拉長時間,按季度年度復盤,焦慮反而會影響健康;

7. 積極分享:積極與家人朋友分享運動帶給你的快樂,但分享不是攀比。

新的一年,願我們都能一直健康、快樂跑下去!

相關焦點

  • 同樣配速別人跑得輕鬆你卻跑不動?抗乳酸跑,讓你跑得又快又遠
    如何科學地補充營養等等,讓大家能夠科學無傷的跑步,跑得長長久久。今天要聊的就是:如何進行抗乳酸跑。之前的文章中有談過如何鍛鍊好自己的有氧基礎耐力,當你把有氧基礎耐力打紮實了,就可以開始去提高速度了。但是,當你把速度提高到超出自己平時配速的時候,你會發現很快就跑不動了,腿就像灌鉛了一樣,呼吸節奏也完全亂了,再也沒辦法用這樣的速度跑下去了。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這都是乳酸這物質在作怪。
  • 從跑5公裡到跑15公裡,我是如何輕鬆一步到位的?
    從跑5公裡到跑15公裡,我是如何輕鬆一步到位的? 自從定下今年要跑12月份馬拉松開始,我就一直想著要提高自己的跑步距離,可是啊,之前我一直都是跑的5公裡,最多也是6公裡多,從來都沒有超過十公裡可是今天早上我一下子跑了15公裡,而且速度還不慢,那我是如何做到的呢?
  • 嚮往:黃磊早起跑5公裡,張子楓背英語單詞,何炅和彭彭才是生活
    嚮往:黃磊早起跑5公裡,張子楓背英語單詞,何炅和彭彭才是生活。黃磊主要是做廚師,就是負責做飯,一直是待在廚房裡,覺得黃磊是其中最辛苦的,因為他要做好多飯,真的是太難了,而且都是要變著花樣的,很多人都特別感謝黃磊,如果沒有他,壓根就吃不到那麼好吃的飯,他現在在錄製嚮往的生活時,一直都很有堅持跑步,早上起床之後,他就先去跑步,每一次都要跑5公裡,很累的,他主要就是想要去跑個半馬,所以就一直在鍛鍊。
  • 5公裡你能跑多快,就證明你是什麼樣的跑者?說得太對了!
    1、快走跑者(5公裡/40分鐘-1小時)我們在戶外跑步的時候,特別是公園,經常會看到一群人跑得超級慢,其實他們是在快走。這應該是最慢的跑步的了,只是比散步走路快一點點。3、業餘跑者(5公裡/25分鐘-30分鐘)這個等級的跑者,大多數是已經跑步一段時間,積累了一定的跑量,正在努力進階中,想要跑得越來越快的路上。
  • 馬雲跑不了!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這一次,關於馬雲被限制出境,又已經外逃到聖基茨與尼維斯聯邦的傳言,最後會變成真的麼?早在幾個月前,螞蟻差一點就上市成功的前幾天,《雪山財金》就連續發文告訴大家,螞蟻金服上市不會成功。當時沒有人相信,都把《雪山財金》的預測當笑話看。幾天之後,螞蟻在正式上市的前夜被緊急叫停。很多朋友因此以為《雪山財金》有特別的消息渠道,提前知道了螞蟻不能上市的內幕。
  • 白巖松:每次跑5-10公裡,一周跑3-5次,就是最好的人生
    「我勸他解脫,要破一種執著。」在白巖松看來,任何距離,任何對越來越短時間的要求,其實都是一堵牆,會攔著更多的人走進跑步的世界。白巖松這麼說,他也這樣做。2012年,他因為血壓高了起來,選擇了跑步。那是一個除夕的下午,家裡人都在做年夜飯,幫不上什麼忙的他,在小區裡跑了一圈。
  • 韓寒五公裡跑17分31秒:我終於比20年前更快了
    韓寒五公裡跑17分31秒:我終於比20年前更快了 澎湃訊 2020-06-22 09:18 來源:澎湃新聞
  • 正常一輛車一個月跑多少公裡?我跑1000公裡正常嗎?看完就明白了
    正常一輛車一個月跑多少公裡?我跑1000公裡正常嗎?看完就明白了按照題主的裡程數來看,屬於比較正常的家用車範疇了。大多數家庭用車,每年行駛裡程數多在10000公裡左右,合計每月1000公裡左右的屬於正常範圍。
  • 跑者都討厭的……
    ……每次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只能莞爾一笑,真不知道,如何回答是好,感覺不拿名次就不好意思跑步一樣,在他們的潛意識裡,跑步是專業運動的活兒,但是時代變了,健身跑步的人越來越多了,就我們這種業餘愛好者,不一定要拿名次,堅持鍛鍊,強身健體,就贏了,每次跑團聚跑,總有人不厭其煩地問,你成績如何?PB多少?跑量大不大?速度快不快?
  • 跑步機上跑五公裡和外面跑道上跑五公裡有什麼區別?
    大家好,我是愛運動的小白,平時喜歡打羽毛球和跑步。跑步一般都是在學校操場,正好工作的地方附近就有一所大學,平時對外開放,一般隔幾天就會去那跑個5公裡。長期這樣跑習慣了,有一次和朋友去健身房的跑步機上跑步,上去只跑了幾分鐘就覺得不適應,下來後感覺頭暈暈的,我的朋友也和我一樣的狀況,也頭暈,後來我們改成在跑步機上快走才感覺好一些。
  • 臺鈴,省電跑更遠!2021「跑得更遠」駛入全新賽道
    其中,跑得更遠的臺鈴電動車,更是憑藉一連串出人意表的高光表現,向全球展現了「中國臺鈴,世界高度」的卓絕風採。作為電動車行業的技術創新標杆,自2004年成立至今,臺鈴一直依託科技創新,在節能、智能化道路上行穩致遠,用實際行動將電動車行業推向世界新高度。
  • 長跑五公裡,要如何跑才不會太累?
    網友私信問我這個問題時,實在是非常巧,因為我下午剛剛跑了五公裡,配速四分四十四秒,五公裡跑完也就二十三分多,自我感覺卻超級無敵輕鬆,速度雖然比平時慢一些卻慢不了多少,跑完後剛走兩步就完全不喘了。接下來我來為大家總結一下為什麼跑得根本不累的原因。
  • 你的第一個10公裡跑是什麼時候?累得夠嗆!但很過癮
    跑步總會經歷過幾個階段,下定決心跑步,各種原因想要放棄,又重新跑步,好不容易堅持下來了,開始追求速度,想要跑更遠,想要跑馬拉松,結果受傷,慢慢佛系形成習慣健康跑……我跑步五年了,也一直在這幾個階段循環,還不敢說自己形成習慣,但一直在跑,畢竟我屬於高危職業
  • 為什麼我要跑10公裡?看了你就明白
    對於沒跑步的人來說,跑步的快樂,你不懂,10公裡跑步的快樂,你更不懂。記得第一次跑步10公裡,用了1個多小時才跑完,但從此我便愛上了跑步。從跑1公裡都要休息兩三次,到5公裡,再到10公裡,一路的艱辛與汗水,換來的是自己的快樂、健康與自信。正如韓寒所說:體育之美,就是你能看到自己努力的結果。
  • 鍛鍊身體跑10公裡就夠了,為什麼有那麼多人跑馬拉松呢?
    網友熱議:鍛鍊身體跑10公裡就夠了,為什麼有那麼多人跑馬拉松呢?中國的馬拉松就像井噴了一樣,每一個城市會舉辦一個馬拉松賽事,好像哪個城市沒有馬拉松,就落伍了一般!然後,很多有跑步習慣的人,看著大家跑得那麼開心,於是也會萌發想去跑馬拉松的衝動,當大家看著你跑之後,也就會跟著想去跑。於是一傳十,十傳百,就越來越多人想跑了!其實對於鍛鍊身體來講,跑步10公裡完全夠了,而且還能在10公裡的基礎上,組合出更多的方式進行鍛鍊。
  • 別再間歇性跑步了,這樣等於白跑!說得真對
    跑步,如果只是一時興起,你會發現無法堅持跑步,越跑越累越無趣,還不如不跑了。 王石說過:跑步不要忘記初心,初心就是從跑步中獲得健康。如果你想要跑步,以健康為初心堅持下去,你會發現自己的身體慢慢發生了變化,變得越來越健康了。這時,你會更加樂意地堅持跑步,並把跑步當作是生活的一部分,缺一不可。
  • 到今天為止,我累計跑了1000公裡
    從這個數據中可以看出我並不是每天都能跑5公裡甚至10公裡的大神,中間由於髂脛束綜合症和今年的疫情,有較長時間跑量劇減和歇跑。所以自我評價我並不是一個非常勤勉的跑者。我跑過的最遠距離是21公裡,我沒有參加過正式的半程馬拉松,只是在小區附近跑了21公裡,更沒有參加過全程馬拉松。
  • 高曉松暴瘦26斤,黃磊一年跑1千公裡:人到中年,最輸不起健康
    這讓我想起,黃磊老師曾經也在社交平臺上說過:「2020年初立下的跑步1000公裡的小目標,提前完成了!」其實黃老師早在去年就開始堅持跑步了,在錄製綜藝時,嘉賓都還沒有起床,他就去跑步鍛鍊了,每天雷打不動,跑得汗流浹背才回去。
  • 每天都跑5公裡,還是隔天跑10公裡?跑個步而已,要不要這麼難?
    針對跑步新手而言,不妨先問自己幾個問題:1)我為什麼開始跑步?2)我此前跑過5公裡或10公裡嗎,每次的感受如何?3)我的身體是否已經準備好開始接受考驗?拋開每個人的高矮胖瘦,身體機能,跑步快慢這些不說,隔天跑一次10公裡,月跑量就是150公裡;每天跑5公裡,月跑量也是150公裡;—— 150公裡,這個跑量可真不少,相當於一個常年參加馬拉松比賽,懶一點的老馬月跑量了;這個月跑量,老馬們跑起來自然沒問題,甚至還嫌不夠;但對於新手而言,身體還沒完全準備好,很容易導致受傷;如果逞強堅持下來了
  • 越野跑訓練之2:如何跑得更快!
    這三種訓練技巧以提高速度方面特別有效: 增加速度鍛鍊:從節奏跑到"屁流",這些鍛鍊可以幫助你跑得更快。 專注於技術:良好的狀態可以幫助防止受傷,提高您的跑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