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公裡你能跑多快,就證明你是什麼樣的跑者?說得太對了!

2020-12-12 終身跑者

5公裡,對跑者來說,再熟悉不過了。基本每一個馬拉松跑者,都是先從5公裡開始訓練的。先把5公裡跑量訓練完,再來10公裡,再來半馬,最後全馬。博爾特正式退役後,也沒有停下自己的步伐,也是把5公裡當做平常的跑步訓練。所以5公裡跑,不管是專業還是業餘,這算是一個大眾化的標準跑距,只不過有的人專業跑得快,有的人業餘跑得慢;有的人,追求速度;有的人,追求自在;那麼,5公裡你能跑多快呢?下面說的這些跑者等級,你是哪一個?

1、快走跑者(5公裡/40分鐘-1小時)

我們在戶外跑步的時候,特別是公園,經常會看到一群人跑得超級慢,其實他們是在快走。這應該是最慢的跑步的了,只是比散步走路快一點點。這樣的配速應該是在8分鐘以上,這個等級的跑者,大多是上了年紀的人群,經常是大公司或工廠裡的員工,成群結隊出來快走跑。每天能堅持快走5公裡,也是挺健康的。

2、慢跑跑者(5公裡/30分鐘-40分鐘)

5公裡跑這個時間,大多是剛開始跑步的人群,特別是那些久坐沒運動的,或者身體過於肥胖的人,剛開始跑步,慢跑是最為安全的了,不會過於累喘,也不致於損傷。這樣的慢跑速度,配速6-8分鐘,其實也是比較輕鬆自如的,邊跑還能邊欣賞路邊的美景,身心愉悅。

3、業餘跑者(5公裡/25分鐘-30分鐘)

這個等級的跑者,大多數是已經跑步一段時間,積累了一定的跑量,正在努力進階中,想要跑得越來越快的路上。這樣的配速大概就在5-6分鐘,不是跑得很快但也不慢了。只要繼續努力,跑姿正確,平時多加強核心力量訓練,堅持下去,就會跑得越來越快,越來越穩。

4、專業跑者(5公裡/20分鐘-25分鐘)

5公裡跑進這個時間的,對業餘來說,算是挺專業的了,對專業運動員來說,可能又算是業餘。但是能跑出這個成績的,肯定是積累了半年,1年以上的跑量了。對跑步也有著比較豐富的經驗,跑姿正確,跑前熱身,跑後拉伸,平時力量訓練等,這些都是日常必做的事。這個等級的配速,已經是很快了,大多4-5分鐘。我只能說,能在這個等級的跑者,那肯定是超級熱愛跑步的了。

5、大神跑者(5公裡/20分鐘以內)

5公裡能跑進這個時間的跑者,確實不多。這個需要配速4分鐘以內,正常經常跑步的跑者也未必能有這個配速,這個真的需要專業的訓練才行。能跑進這個等級的,都可以開始進階,國家二級運動員了,所以確實是大神級別的跑者啊,很多業餘跑者都不敢想像,5公裡跑這麼快。

比大神跑者再厲害的,那就是運動員級別的了。國家一級運動員,男子:14分40秒;女子:17分29秒。國際運動健將,男子:13分31秒4;女子:15分54秒7。目前的世界紀錄,男子,貝克勒:12分37秒35;女子,迪巴巴:14分11秒15。

對於咱老百姓來說,跑步就是為了身體健康,跑快跑慢其實無所謂,只要有出去經常跑步運動,就是好的。當然如果跑得越來越快,追求速度,突破自我,那也是很有成就感的。那麼,5公裡,你能跑多快呢?你是哪個等級跑者呢?小編我目前是專業跑者,專業裡面算業餘,業餘裡面算專業,哈。

相關焦點

  • 最新跑者等級標準:5公裡你能跑多快?一起看看,你在哪一級?
    5公裡,是每一個跑者都經常跑的距離,對於大多數跑者來說,跑一個5公裡那就是再簡單不過的事了。因為我們都是從5公裡開始訓練,逐漸增加到10公裡、半馬,最後到全馬的。5公裡,不論是對於專業跑者還是業餘跑者而言,都算是一個大眾化的標準。
  • 為什麼說10公裡成績決定你全馬能跑多快?
    而10公裡指的是室外路跑,以公裡為單位,伴隨著折返轉彎和上下坡度,相對標準跑道路況更複雜,誤差也更大。比如馬拉松即42.195公裡而不是42195米,42.195公裡是通過賽道最短距離的總數,除了第一集團領先選手,絕大多數馬拉松跑者實際比賽完成的距離往往要再多出3、4百米甚至更多。路跑計時只精確到秒,田徑賽道計時則會更精確一些。
  • 為什麼說10公裡成績能決定你全馬跑多快?
    如果是初跑者,即使每次跑步都是低心率慢跑,你會發現自己總在進步狀態,直到出現平臺期。當出現平臺期的時候,你需要把周末的長距離跑拉長。15公裡不錯,20公裡不嫌多,30公裡也可以。當你有能力完成一個馬拉松時,再回過頭來,你會發現跑10公裡要輕鬆很多。
  • 先跑個5公裡,看看你是什麼等級的跑者!
    對於跑者來說,堅持跑步,最難的不是5公裡,而是5米!有人說:只要你走出家門,開始跑5米,那麼5公裡也就不遠啦!好了~作為一個正能量的號,還是忍不住要揭穿這個事實:要跑好5公裡,其實不容易!說容易也難的5公裡!對於跑步小白來說,5公裡這個數字聽起來似乎很簡單,但真正開始跑的時候,你會發現,每1公裡都是那麼難。
  • 5公裡跑25分鐘是什麼水平?這速度已經很快了吧!你覺得呢?
    5公裡,對我來說實在是太熟悉了,至今,我還是大多數堅持著每天跑5公裡。個人感覺5公裡是跑步圈裡最為被大家接受的跑距。相對來說,5公裡對於經常跑步的人來說,並不是很長。對於沒怎麼跑的人,也並不是很短。所以5公裡算是跑步圈裡的一個標準,我的朋友圈跑步打卡最多的也是5公裡。
  • 跑者都討厭的……
    ……每次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只能莞爾一笑,真不知道,如何回答是好,感覺不拿名次就不好意思跑步一樣,在他們的潛意識裡,跑步是專業運動的活兒,但是時代變了,健身跑步的人越來越多了,就我們這種業餘愛好者,不一定要拿名次,堅持鍛鍊,強身健體,就贏了,每次跑團聚跑,總有人不厭其煩地問,你成績如何?PB多少?跑量大不大?速度快不快?
  • 告訴你個秘密:5公裡這樣跑,才能提高速度!
    5公裡,是我們很多人都經常跑的一個距離,也是很多初學跑者的第一階段目標。那麼5公裡應該如何跑才能提高速度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以下幾種訓練計劃,幫你實現計時目標,讓你的5公裡再創PB吧。『5公裡,跑進30分鐘』速率:每公裡/6分鐘適合人群:能一次跑8-10公裡,配速在5分50秒左右輕鬆跑完1公裡的跑者。
  • 白巖松:每次跑5-10公裡,一周跑3-5次,就是最好的人生
    然而,他又補充道:「但卻非常有成就感,那個除夕都因此過得更開心了一些。」第一次接觸跑步的人,要麼是迷上跑步,要麼開始討厭跑步。而白巖松,明顯是前一種。在那之後,他每周都會跑5次,跑完一次就在日曆上畫個圈,一個月下來,20多個圈。正是因為堅持了長達6、7年的跑步,他的身材保持得不錯,踢球還可以踢大場。
  • 你是佛系跑者嗎?佛系跑者的5個特徵,你中了幾個呢?
    在跑圈中,跑者可以分為很多類。有一類跑者,他們有著嚴密的跑步計劃,每天都在進行著刻苦訓練,一直朝著更快、更強的道路前進,這一類跑者我們稱之為嚴肅跑者,一般大神級別的跑者都屬於這類。還有一類跑者,他們能跑很快,但是卻不喜歡追求速度或者距離,他們每一次的跑步都很隨心。
  • 很多跑友跑佛系了?佛系跑者的8個徵兆,你中了幾個呢?
    一個跑友留言說:跑步兩年多,加上注意一下飲食成功減了30斤體重。現在跑步已經從剛開始一味地追求配速公裡數到現在的自由跑,自己跑的舒服就可以,我覺得我可以算是一個佛系跑者。佛系跑者這幾個字在跑步界中,聽到的也就越來越多。
  • 田徑5千米跑和5公裡健身跑的區別在哪裡?普通跑者需要分清楚
    男子田徑5千米的世界紀錄是12分37秒女子田徑5千米的世界紀錄是14分11秒田徑的5千米跑和我們通常說的5公裡跑是有區別的,因為前者是為了挑戰身體極限,普通人的5公裡健身跑,耗時大多在25分鐘以上,其中30-40分鐘的居多,如果哪一位朋友5公裡能跑到20分鐘,那他通常會被跑友們稱為大神級,但這個速度和真正的田徑比賽還是有很大差距的,這其中主要有兩個原因:是健身5公裡跑屬於慢跑範疇,通常體力還會留有餘量,因為健身跑步中很少有人會竭盡全力去跑5公裡的。
  • 跑者,你懂多少跑圈「黑話」?
    從一名小白跑者一路走來,你是否曾經疑惑過跑者口中常說的「兔子」,「黑練」,「配速」,「LSD」都是個什麼意思?這些跑圈的黑話,有的是相關的專業術語,也有的是習慣而產生的俗稱。了解這些黑話,不僅能滿足你們作為跑者的儀式感,還能讓你對跑步、馬拉松有更深的理解。還等什麼?讓我們一起通過下文來了解一下吧!
  • 韓寒5公裡跑17分半刷PB,健康標配的5km,要快速跑比跑馬還累
    但相對於三級運動員還差1分多,上面還有很多等級。而基普喬格跑全馬平均配速250,而自己連800米都跑不下來。今年1月18日,時隔二十多年,韓寒10公裡又跑進了40分鐘,39分38秒,平均配速3:58。之後用30分鐘跑5公裡時,心率降到了110多。這是他這幾個月努力訓練的成果,當然了,也有上學時體育生打下的基礎的原因。
  • 如果你能跑好10公裡,就離PB不遠了!
    跑圈裡,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如果你想要跑好馬拉松,那麼就先跑好10公裡吧。 對於新人跑者來說,跑個三五公裡是為了鍛鍊,保持身體健康,對於進階跑者來說,10公裡就成了他們的日常目標距離,需要不斷進步,但是對於資深跑者來說,10公裡就是馬拉松的基礎。
  • 昆明市民跑40多公裡 證明「我家」是「我家」
    而後,他更改房產證信息經歷,又陷入了去各個單位跑、到處打證明卻無果的僵局中。  想得容易  原以為帶著身份證明就能辦成  上個月,王明特意請了一天假準備辦妥這件事,沒想到一天假根本不夠。而且連續跑了好幾天,愣是沒有辦完。
  • 大眾馬拉松跑者的最優比賽配速策略
    新手擔心能不能安全完賽,老手糾結會不會超過自身極限,而這一切都指向同一個問題:比賽當天用什麼樣的速度才能保證安全完賽,又能跑出個人最佳。乍聽之下,這似乎不是問題,平時怎麼訓練就怎麼跑唄,有些人如是想。然而馬拉松的42公裡不是簡單的裡程堆疊,平時訓練距離所能跑出的配速,在實際比賽中後半程往往根本達不到。
  • 這就是專業跑者與業餘的區別,我服了!
    專業跑者的跑步理由1、跑步,為了馬拉松堅持跑步後,有了一定的跑量及經驗,掌握了正確跑姿,懂得了科學安全地跑步。跑步也就減少了很多損傷,這時自己的跑步能力也逐步上升了。當你跑得越來越快時,你就越來越專業了,或者說你就成了業餘裡的專業了。這時就會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那就是跑馬拉松。
  • 很多跑者就由十公裡開啟了馬拉松
    對很多跑者來說,10公裡是一個神聖的距離。剛開始跑的時候10公裡有點望塵莫及,而堅持跑步一年以上時,十公裡就成了每天的標配。
  • 從跑5公裡到跑15公裡,我是如何輕鬆一步到位的?
    自從定下今年要跑12月份馬拉松開始,我就一直想著要提高自己的跑步距離,可是啊,之前我一直都是跑的5公裡,最多也是6公裡多,從來都沒有超過十公裡可是今天早上我一下子跑了15公裡,而且速度還不慢,那我是如何做到的呢?
  • 為什麼跑步3年之後,越來越多的跑者變佛系了?
    其實,如果細心觀察,你會發現自己身邊經常跑步的人也越來越佛系了。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跑者變佛系了,或者說變得越來越成熟理性了?特別是在跑步3年、5年之後。小編今天就給大家來分析分析。跑步其實是一個入坑、痴迷、瘋狂、再到回歸理性的過程。很多跑者都會經歷這樣一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