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賈德埃及破冰與穆爾西親吻 遭遜尼派憤怒扔鞋

2020-12-17 環球網

【環球時報駐埃及特派記者  黃培昭】「內賈德在埃及收穫吻和罵。」路透社用這句話概括了34年來首位訪問埃及的伊朗總統的第一天。5日,在開羅機場受到埃及總統穆爾西親切的「親吻、擁抱和握手」之後,內賈德在遜尼派伊斯蘭教聖地艾茲哈爾清真寺被一名憤怒的男子扔鞋。儘管沒有被砸中,慌忙離去的狼狽仍給內賈德的破冰之旅蒙上一絲陰霾。

當地時間5日,內賈德在埃及開羅國際機場受到熱烈歡迎,埃及總統穆爾西率領多名高官親自前去迎接,並在飛機旁邊臨時搭建起一個豪華迎賓亭,上面裝飾著紅色吉祥物,通往亭子的紅地毯也格外鮮豔奪目。內賈德從專機走下後,穆爾西隨即上前吻了他,並緊緊擁抱和握手。

在機場的貴賓廳與穆爾西會談後,內賈德直接來到世界聞名的遜尼派伊斯蘭教聖地艾茲哈爾清真寺,會晤大教長艾哈邁德塔伊布。據阿拉伯媒體報導,雖然會晤從場面上看很熱烈,但談話內容很「冰冷」。埃及國家電視臺網站6日披露稱,塔伊布要求內賈德「尊重巴林等海灣阿拉伯國家的主權和宗教自由」,「承認巴林是姊妹般的阿拉伯國家,那裡的人有權力履行宗教自由權」,他還明確要求伊朗「不要幹涉海灣國家的內政」,放棄在遜尼派國家擴大什葉派勢力和影響的努力。埃及《消息報》6日評論說,這等於給內賈德發出了清晰且嚴正的警告。更令內賈德詫異的是,他還遭到扔鞋「待遇」。報導稱,當內賈德參觀清真寺與當地民眾握手時,一名男子突然脫下鞋子朝他扔了過去,好在沒有擊中內賈德。不過保安人員還是簇擁著內賈德匆忙離去,場面很是狼狽。

「中東在線」新聞網站5日報導說,伊朗是什葉派的大本營,而埃及是遜尼派的代表國家,艾茲哈爾清真寺在遜尼派穆斯林心目中更是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內賈德參觀這一清真寺,顯然會引起遜尼派穆斯林的憤慨。同時,在不少埃及人看來,伊朗對海灣的阿拉伯國家構成威脅,並幹涉他們的宗教自由,企圖向他們施加什葉派的影響力,改變那裡的穆斯林教派結構成分。因此有人通過這種極端方式向內賈德表示對伊朗的強烈反對。

另外,埃及還要求內賈德在敘利亞問題上,尤其是在促使敘利亞停止暴力流血事件上「承擔義務」。「中東在線」評論說,埃及對伊朗站在敘利亞政府一邊很不滿,要求伊朗順應阿拉伯變革的呼聲和要求,「站在阿拉伯人民一邊,做出正確的選擇」。

內賈德這次訪問埃及,是對去年8月埃及總統穆爾西德黑蘭之行的回訪,標誌著兩國關係升溫。1978年埃及與以色列籤署《戴維營協議》後,伊朗與埃及交惡,伊朗1979發生伊斯蘭革命,更引起埃及警覺,兩國關係進一步跌入低谷。伊朗用刺殺埃及前總統薩達特兇手的名字「哈立德伊斯蘭布利」來命名德黑蘭的一條街道,也令埃及十分不悅。與此同時,埃及前總統薩達特收留被廢黜的伊朗國王巴列維,讓伊朗耿耿於懷。埃及在穆巴拉克執政時期基本站在配合美國中東戰略的立場上,在地區事務中注重發展與以色列的關係,對哈馬斯等巴勒斯坦武裝派別則以打壓為主。埃及政權更迭後,新上臺的穆爾西總統注意與美國拉開距離,對以色列更是冷淡,有分析人士認為,穆巴拉克時代埃以聯手以溫和方式處理地區事務的情景難再現。如今,穆爾西重視並加強發展與哈馬斯的關係,對以色列採取「冷處理」等態度,與伊朗的做法相似甚至相同,兩國在此類問題上頗有政策重疊和交匯之處,這是兩國關係走近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過,埃及和伊朗關係的徹底修好和改善仍需時日。兩國在穆巴拉克時代就開始商議重新建交事宜,德黑蘭「哈立德伊斯蘭布利街」曾被伊朗提議改為「起義街」,但至今都未落實改名一事。另外,伊朗屬于波斯民族,埃及是阿拉伯民族,伊朗是什葉派,埃及是遜尼派,雙方的區別依舊很大。同時,兩國又都是地區大國,存在著互相爭奪地區影響力的博弈關係,這也是阻礙兩國關係深入發展的瓶頸。

據法新社報導,第十二屆伊斯蘭合作組織峰會6日在開羅召開,敘利亞衝突與馬裡極端組織等將成為峰會主要議題。在57個成員國中,共有26個國家參加了此次峰會,包括土耳其總統與伊朗總統。塞內加爾總統當天做了開幕講話。有分析預測稱,與會國領導人將敦促敘利亞當局同意與反對派建立過渡政府。

相關焦點

  • 伊朗與穆斯林兄弟會,分屬什葉派與遜尼派,兩者能否走向聯合?
    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發後,在埃及有一個宗教組織迅速崛起,並把執政多年的穆巴拉克趕下臺,2012年,該組織還推出代表擔任埃及總統,一時間轟動了全球。這起事件就是埃及穆斯林兄弟會取得埃及政權,穆兄會成員穆爾西成為埃及總統。但穆爾西只當一年總統便被軍方趕下臺,隨即埃及又回到軍方當總統的時代。
  • 埃及前總統穆爾西在庭審中去世,這是個意外?
    聯合國人權辦公室在第二天呼籲,對穆爾西在國家拘留期間的死亡進行「獨立調查」。「拘留期間的任何突然死亡,都必須由一個獨立機構進行迅速、公正、徹底和透明的調查,以澄清死因。」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發言人魯珀特·科爾維爾(Rupert Colville)說。六年前,穆爾西作為埃及第一位民選總統登上權力寶座,然而僅執政一年就被迫下臺,他所代表的穆斯林兄弟會,也隨之遭到埃及當局的清剿。
  • ...埃及前總統穆爾西在法庭上去世 波音考慮更改737 Max飛機名稱
    文 | 賈慧娟--美聯社--【埃及前總統穆爾西在法庭上去世】埃及前總統穆爾西周一(6月17日)在首都開羅去世,終年67歲。據埃及國家電視臺報導,穆爾西當天作為被告接受一起間諜案審理時去世。報導援引一名司法官員說,庭審期間穆爾西發言稱他可以披露「很多秘密」,但幾分鐘後他就暈倒在法庭上,送醫前便已不治。埃及官方的《金字塔報》報導說,他當時心臟病發作。來自穆斯林兄弟會的穆爾西2012年當選埃及總統,執政一年後在大規模民眾示威中被埃及軍方解除職務。穆爾西下臺後,穆兄會被埃及當局列入恐怖組織名單。
  • 埃及總統穆爾西,如今在獄中怎麼樣了?真相揭開,讓人不敢相信!
    據外國媒體報導,埃及第一位民選總統穆爾西在獄中受疾病影響,身體狀況已經十分不樂觀,如果被監禁的埃及前總統穆爾西不立即接受緊急醫療,其將面臨著在監獄中死亡的危險。
  • 穆爾西支持者與埃及安全部隊衝突升級_網易新聞_網易網
    南自去年2011年2月穆巴拉克下臺以來,埃及社會持續動蕩,經濟陷入困境。穆爾西執政之路將會遇到不少阻力。在政治上,穆爾西執政基礎並不牢固,和軍方之間的權力博弈一直在上演。
  • 埃及新總統穆爾西訪華 埃媒稱「首訪世界大國」
    【環球時報駐埃及特派記者 劉睿 陶短房】埃及官方23日發布消息稱,應中方邀請,埃及首任民選總統穆罕默德·穆爾西將於8月28日至30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中國外交部網站23日稱,穆爾西就任後首次訪華,中方對此高度重視,兩方將就雙邊關係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地區問題交換意見,並籤署一系列雙邊合作協議。
  • 恐襲陰霾籠罩,埃及經濟支柱遭重創
    埃及的安全形勢再次吸引了國際社會關注的目光。該國內政部日前發布聲明表示,當地時間4日深夜在開羅發生的多輛汽車相撞導致爆炸事件中,其中一輛汽車載有爆炸物。埃及官方已經將此認定為恐怖襲擊。聲明說,該汽車隸屬的組織被埃及政府認定為恐怖組織。據外交部網站消息,國家主席習近平就埃及開羅發生恐怖襲擊向埃及總統塞西致慰問電。
  • 美媒:埃及浴血戰亂中 民眾充斥著震驚和憤怒
    周五,開羅、乃至整個埃及的街頭都充斥著衝突與對抗。這個夏天的開羅,夜晚才是生活的開始。當夜幕垂下,白天的炎熱逐漸消散,一年前當選埃及總統的穆罕默德·穆爾西的支持者們衝上擁擠的街頭,強烈抗議埃及軍方將其扳倒下臺。
  • 埃及上院批准軍隊上街維護治安
    埃及協商會議(議會上院)28日批准了由內閣提交的一項草案
  • 埃及局勢暫時恢復平靜 軍隊在全國加強戒備
    4日開羅街頭有議論說,一些軍官對解除穆爾西總統職務表示憤怒,一些士兵仍在參與支持穆爾西的示威遊行。對此,軍方強調,「關於軍隊出現分裂的說法純粹是謠言」。第二軍區司令艾哈邁德·瓦薩菲少將說,為了保衛埃及人民,軍隊團結一致。
  • 埃及總統穆爾西任命新央行行長 2月3日上任
    埃及總統發言人阿里10日晚宣布,埃及總統穆爾西決定接受現任央行行長法魯克·奧克達遞交的辭呈,任命前央行副行長希沙姆·拉米茲為新的央行行長。阿里當天在與新舊行長聯合舉行的記者會上說,奧克達將在2月2日正式卸任,拉米茲將在2月3日上任。奧克達在記者會上說,他早在去年底就已決定辭職。
  • 穆爾西 :一個兩極分化的遺產,代表阿拉伯之春的頂峰和它的失敗
    隨後,埃及內政部宣布進入國家最高緊急狀態。穆斯林兄弟會稱,穆爾西之死「完全是謀殺」。他們呼籲在埃及舉行集體葬禮,並號召人們在世界各地的埃及大使館外聚集。穆爾西代表了阿拉伯之春的頂峰和它幾乎普遍的失敗。2012年,他成為埃及首位民主選舉產生的總統,但在持續一年的動亂之後,時任國防部長塞西領導的政變迫使他下臺。這再次印證了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的理論正確。
  • 埃及宣布全國進入為期一月的緊急狀態
    中新網8月14日電 據法新社報導,埃及總統府14日宣布全國進入為期一個月的緊急狀態。埃及總統府發布聲明稱,全國範圍的緊急狀態從當地時間14日下午4點(北京時間晚10點)開始。聲明在電視臺進行了宣讀。埃及安全部隊14日對被罷黜總體穆爾西支持者在開羅的兩個靜坐陣地發起清場行動,法新社報導稱,已造成至少124人死亡。而據美聯社報導,一位埃及衛生部門官員說,安全部隊與被罷黜總統穆爾西的支持者14日在全國多地爆發衝突,已造成56人死亡,526人受傷。
  • 埃及軍方宣布總統下臺 歐巴馬表示「不站隊」
    7月3日晚,支持穆爾西的民眾舉著穆爾西的大幅畫像在埃及開羅參加示威活動。新華社發    埃及軍方3日深夜(北京時間4日凌晨) 宣布總統穆罕默德·穆爾西下臺。    埃及軍方1日向穆爾西發出48小時通牒,稱如兩派示威者不能在通牒到期時達成妥協,軍方將宣布一份未來「路線圖」以及監督「路線圖」實施的措施。    遭軟禁    被軍方宣布下臺後,穆爾西堅稱自己是埃及民選總統。可是,不久他和親信遭到軍方軟禁。
  • 釋新聞|埃及西奈半島何以恐襲頻發?
    今年9月11日,埃及一支安全巡邏隊在西奈半島遭汽車炸彈襲擊和伏擊,事件造成18名警察和平民死亡。7月,西奈半島兩處軍方檢查站遭到自殺式汽車炸彈襲擊,至少23名士兵身亡。2015年4月2日,西奈半島發生多起恐怖襲擊事件,造成30多人死亡。
  • 埃及:穆兄會為何被貼上「恐怖」標籤
    穆兄會領導人之一穆罕默德·託松憤怒不已地說:「政府的決定扼殺了穆兄會參與民族和解的希望,為軍方和警察繼續鎮壓穆兄會成員提供了新的藉口。」    一些觀察家也感到始料未及——不久前,臨時政府還表示考慮與穆兄會和解,對強硬派取締該組織的要求並不積極。
  • 埃及局勢發展三大疑問
    新華網開羅7月2日電(記者李姝莛 田棟棟)數百萬名支持和反對埃及總統穆爾西的民眾6月30日起在首都開羅等城市舉行遊行示威,示威引發的衝突已造成至少16人死亡、近800人受傷。軍方1日為對立陣營解決當前危機設置48小時期限,若危機仍未解決,軍方將進行幹預。此次埃及國內危機的起因、矛盾焦點以及局勢發展等問題引人關注。
  • 埃及局勢進入關鍵節點
    穆爾西2日夜發表電話講話,表示將堅決捍衛憲法賦予的職權,要求軍方撤銷決定。中東媒體評論說,與幾天前長達2小時、充滿自信的講話相比,穆爾西這次講話時長僅45分鐘,語氣中明顯少了自信。阿拉伯電視臺評論說:「這很可能是穆爾西以埃及總統的身份最後一次發表講話了」。 穆爾西的講話再次引發反對者強烈憤慨。
  • 埃及政變近一月 前總統去哪了?
    原標題:埃及政變近一月 前總統去哪了? ■ 被軍事政變首腦命運 智利 總統阿連德 1973年9月11日,智利陸軍總司令皮諾切特發動政變,推翻了民選總統阿連德。政變後,在與政變部隊戰鬥中以身殉職。 ■ 分析 「穆爾西露面對軍方很不利」 對於埃及前總統穆爾西的命運,新京報記者採訪了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中東研究室主任李國富和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賀文萍。 1 軍方為何不讓穆爾西露面? 李國富認為,埃及軍方希望埃及民眾一致認為穆爾西已成過去。如讓穆爾西露面,對其支持者將是一種鼓舞,因此軍方不會讓他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