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尿,是每個人,每天都會發生的動作。
是指,尿在腎臟生成後,經輸尿管而暫貯於膀胱中;
儲存到一定量後,一次地通過尿道排出體外的過程。排尿,是受中樞神經系統控制的複雜反射活動。
正常人每晝夜排出的尿量在1000-2000ml之間,一般為1500ml左右。
正常的尿液一般呈現淡黃色或無色,新鮮尿液具有特殊微弱氣味。
放置過久被細菌汙染後,呈氨味。
通過觀察排尿情況,是可以判斷出一些身體問題存在的。
排尿氣味大,顏色深黃,可能是身體出現了2個問題,別不當回事
一、泌尿道感染
如果出現尿液比較黃,尿液有一定的臭味,可能是發生了一些疾病導致的,比如臨床比較常見的泌尿道感染就可以發生尿液黃、尿液出現臭味。
針對這樣的病人,首先建議到醫院進行檢查,比如進行尿液常規檢查。
可能會發現尿裡面白細胞明顯升高,就需要給予積極的抗生素來治療,很多病人這種症狀就會得到逐漸的緩解。
哪些人,易患尿路感染?
1、糖尿病人
糖尿病人會出現內分泌紊亂的現象,從而增加了尿路感染的風險。
而且,很多糖尿病患者由於神經受損,對感染的敏感性不強,難以發現。
2、孕婦
妊娠期尿路感染發生率高達7%,認為與雌激素分泌增多有關;
妊娠後期宮體膨大壓迫輸尿管及膀胱,需積極抗菌治療。
3、老年人
隨年齡而增多,大於70歲人群發生尿路感染的機率明顯增長。
男性佔多數,而且易發生炎症,導致排尿不暢而感染。
二、肝臟問題
在肝臟出現疾病之後,就會影響到一種物質的代謝與合成,它就是「膽紅素」。
肝臟無法正常代謝膽紅素,該成分就可隨著尿液排出,從而讓尿液呈現出異常的黃色,就如同深色茶水一般。
同時,在肝功能受損嚴重的情況下,蛋氨酸經過細菌分解後,不僅會釋放出氨成分,同時還可產生二甲基硫化物和甲基硫醇。
這兩種物質會隨著尿液排出,從而讓尿液散發出異常的臭味。
肝不好的人,早起有哪些表現?
1、晨起食欲不振
經過一晚上的消化和吸收之後,胃部已經處於放空狀態,所以當腸胃甦醒並活躍時,人就會產生強烈的飢餓感。
但在出現肝病後則不相同,肝病本身會破壞肝臟分泌膽汁、營養合成與儲存功能,同時肝病還可合併靜脈高壓,致使腸胃黏膜大量充血。
因此肝病患者,不僅出現食欲不振,平時還可出現腹脹噁心、厭油嘔吐、腹瀉等多個症狀,越是發展到肝功能嚴重損傷的程度,消化道症狀也就會越明顯。
2、早起尿黃
正常人,清晨起床後的尿液,應該是淡黃色或者無色的。
但是如果肝火大的人,黃色就會加深,黃得像濃茶一樣。
這是因為,肝臟出現了病變,影響膽紅素的代謝,使膽紅素進入血液增多,經尿液排出體外較平時增加。故尿色加深。
尿的顏色越黃,說明肝細胞破壞得越嚴重。
如果持續性尿液深黃,又很濃稠,說明肝臟已經出現問題,需要就醫問診。
3、早起口臭
早起後,如果經常感到口乾、口臭、口苦等,那是因為肝氣不通暢、瘀滯引起的。
惡臭的毒素在體內積累過多,會讓呼吸中都帶有黴味和臭味!此時說明肝臟藏毒太深,需要及時排毒了。
做好3件事,肝臟慢慢變健康
1、每日散步
每日在晚飯一小時後,堅持散步,有助於肝臟健康。
一方面,運動強健肝臟,可以促進肝臟排毒,有助於肝臟健康;
另一方面,散步也意味著「散心」,有助於疏解壓力,排解煩悶;
減少負面情緒,進而減輕肝臟的負擔,呵護肝臟的健康。
2、優質睡眠
以睡眠養肝,是最為簡單,且有效的方式了。
人臥血歸於肝,一份優質的睡眠,對於肝臟的自我恢復,有著重要的作用。
好的睡眠,可以增強肝細胞功能,提高肝臟解毒排毒的能力,促進其進行自我修復。
肝臟在夜裡11點,最為活躍,因此,儘量保證在此段時間之前,進入睡眠狀態。
3、心情舒暢
肝,主疏洩。因此,情緒的好壞,對於肝臟健康,影響巨大。
經常生氣、發怒,脾氣差的人,會導致肝火旺盛;肝火一直旺盛,人的心情會變得更加煩躁。
長此以往,便會出現「惡性循環」。
因此,想要降肝火,呵護肝臟健康,日常一定要少生氣,保持心情的舒暢,樂觀向上才好。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