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油畫造假緊跟美展節奏

2020-12-21 手機鳳凰網

《明月寄相思》 真

《明月寄相思》

《水塘邊的果樹林》 假

《水塘邊的果樹林》

《吊橋小屋》

《吊橋小屋》 真

特邀嘉賓  楊堯

(廣州美術學院教授、中國油畫學會理事,曾任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主任、廣東油畫學會副主席)

謝楚餘

(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副教授,廣東省高校油畫藝委會委員、評委)

葉光華

(東淶藝術中心藝術總監,資深藝術經紀人、策展人)

嘉賓主持  趙利平

(收藏家、資深藝術評論人)

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許悅

實習生 宋清

不久前,美國爆出近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樁假畫案:73歲的旅美華人畫家錢培琛,模仿了美國抽象表現主義大師波洛克、羅斯科、紐曼等大師的畫作,這些偽作技巧爐火純青,足以讓美國資深的收藏家和藝術館「打眼」,它們涉及的交易總額已經達到了8000萬美元。

在美國,偽造藝術品所面臨的罪行,比偽造鈔票後果還嚴重。對比國內,不但中國畫贗品橫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假油畫也開始大搖大擺地登上拍賣會。

雖然拍賣行不用對拍品的真假負責是國際慣例,但對國際拍賣行而言,聲譽受損是比刑罰嚴重一百倍的懲罰。這一條款被國內拍賣行拿在手裡,卻成了隨便上拍的免死金牌。

著名油畫家楊堯,為了阻止自己的兩幅贗品上拍,跟拍賣行費盡了口舌;著名油畫家謝楚餘,估計是畫作被盜版最多的畫家了,特別是他的作品《陶》,幾乎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對於贗品,他們已經麻木到不想糾纏,只想通過《羊城晚報》告訴廣大藏家:「喜歡我的畫,有意收藏的,我很樂意幫你鑑定真假。」

Ⅰ美術展之後假畫便上拍場

趙利平:對中國畫的造假問題大家關注度很高,但其實近年來假油畫的數量也越來越多。聽說楊堯老師最近也被假畫所困擾,請談一談事情的經過。

楊堯:今年8月16日,「楊堯抗戰遺址風景油畫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行。回來後沒多久,東淶藝術這邊就告訴我,發現有兩幅我的假畫,9月7日將在廣州上拍。為了這個事,我跟拍賣行溝通了很多次,要求拍賣行撤拍。

葉光華:東淶藝術是楊堯老師的作品代理機構,所以一有楊堯老師的作品上拍,馬上就有朋友告訴我了。但我找來拍賣圖錄一看,跟楊老師的作品水平差距太大了,明顯就是假畫。剛開始拍賣行還不怎麼搭理我,後來楊堯老師出具了委託書,多次溝通之後,他們才口頭上答應撤拍。

楊堯:這兩幅畫的去向我很清楚,一幅現在在臺灣,一幅在收藏家手裡。假畫把我的題目都改了,《水塘邊的果樹林》被改成了《山林一角》,《吊橋小屋》被改成了《農家》。你看假畫起名字的套路,完全就是中國式的風格,而我的油畫題目,一般沿用的還是西方的方式,不像中國畫起名那麼抽象,會具體一點,比如莫奈的畫,名字都叫在什麼咖啡館、在什麼酒吧,非常具體,我起的名字都是按照那個套路來的。

還有創作時間,《水塘邊的果樹林》是我2000年的作品,但拍賣圖錄上顯示,假畫《山林一角》是2012年作。

趙利平:看來假畫推出市場還真瞄準了時機,楊堯老師剛剛在中國美術館辦完展覽,短時期內社會關注度達到了一定的高度,這個時候拍賣會上如果出現楊堯老師的畫,肯定是會很好賣的。

葉光華:現在的拍賣法沒有規定拍賣行必須對拍品的真假負責,但這種拍假的現象,讓藝術家和機構都很苦惱。這兩幅假畫在技法上、藝術性上跟楊堯老師的真實水平完全不在一個檔次,而且不是普通的臨摹作品,他們署的是楊堯老師的名字,價格也很低。我們之所以會發現這兩幅假畫上拍,就是有朋友打電話問我:「為什麼楊教授的畫在外面賣得這麼便宜?跟你們代理的價位相差也太大了。」很多收藏家是不懂得真假鑑別的,他們奇怪的只是楊堯老師的畫怎麼沒有以前的好了,這對藝術家是一種很大的傷害。

如果我們沒有及時發現,假畫被拍賣成交了,收藏者總有一天會發現買到假東西,錢白花了,最嚴重的是打擊了他們以後收藏的積極性。

雖然這兩幅假畫最終沒有在拍賣會上成交,但圖錄一早已經分發到藏家手裡,假信息已經擴散,即使我們要求撤拍,但已經挽不回對藝術家的損害了。

楊堯:我這次在北京展出的作品,從畫面上看似乎都不複雜,貌似很容易被臨摹,但其實懂畫的人都知道,畫裡的氣勢和內在的關係,臨摹的人是把握不到的,包括作者本人,再畫都很難找回當時作畫時的狀態。

在這裡我想通過《羊城晚報》,希望那些造假者、送拍者、拍賣行,不要只是盯住眼前的利益,還是要講點道德。雖然拍賣法對拍假沒有限制,但我還是可以從版權的角度跟他們打官司的。我如果不反抗,豈不是沒有天理了?

我還不是老得走不動了,藏家如果要出手,完全可以找我來鑑定。每幅作品都傾注了我的心血,即使是網上郵票那麼大的一張拍品圖片,我一眼都可以看出真假。這也是收藏當代油畫的一個好處,絕大部分的畫家都還在世,可以找到本人鑑定。

趙利平:說到假畫,謝楚餘老師您估計是畫作被盜版最多的畫家了。特別是您的作品《陶》,我幾乎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咖啡館、高級餐廳甚至是街邊地攤、洗手間裡面都有。被侵權那麼多,除了早年您跟美媛春那個著名的官司外,近年好像您都沒怎麼出聲了。

謝楚餘:我都已經麻木了,有人做過統計,我的《陶》起碼被盜版了1000萬次,如果一個個打官司,我什麼事都不用幹了。我最無法接受的是,他們不但盜版,還篡改,《陶》我畫的是裸女,但經常可以看到她根據需要穿上各式各樣的衣服,手中的陶罐也被換成其他各種物品:電飯煲、口服液,甚至西瓜,我想可能很多人連真正的《陶》都沒看過。最搞笑的是,好幾年前熱播的《金粉世家》,戲講的是民國時期的故事,但牆上掛的卻是我1998年畫的這幅畫。

一個美國朋友知道了我的事情,把這稱之為「謝楚餘現象」。他說:「要是謝先生在美國,下半輩子就不用工作了,一大堆人都要給你付版稅。」我也希望這只是一個暫時性的「中國特色」,它只是一個過渡,總有一天我們的藝術品市場會完善起來,希望這一天越快到來越好。

趙利平:有沒有發現假畫上拍?

謝楚餘:2000年的時候,北京一家拍賣行準備了三幅署我名字的作品上拍,其中兩幅是臨摹我的作品,還有一幅跟我完全沒有關係。除了印在圖錄上,在雅昌藝術網上也做預展,我知道後就讓朋友去交涉,這家拍賣行的經理態度還算誠懇,最終撤拍了。

Ⅱ贗品通過出版物「漂白」

趙利平:拍賣行拍假,有的是自己的鑑定能力不足,有的是唯利是圖,有時卻是送拍者的故事太迷惑人了。有些收藏家不小心買到一幅假畫,但他不願意相信這幅畫是假的,於是就編造出很多故事。如果是畫得不好的,會說是藝術家早期的作品;畫作重複的,會說是該幅作品藝術家太喜歡了,所以同個題材畫了兩幅。

葉光華:你這麼一說我倒想起假冒楊堯老師的另一幅畫了。大概五年前,我在廣州一家拍賣行看到一幅署名楊堯的作品《走進西部》,籤名跟楊堯老師的一模一樣。但我知道,《走進西部》這幅畫早就被中國美術館收藏了,怎麼可能出現在拍賣會上,肯定是假畫。這幅畫雖然籤名仿得很像,但有一個地方露出了馬腳,尺寸比楊堯老師的原作小很多。

謝楚餘:這個例子對我們畫家也有警示作用,我們出版的畫冊到底要不要寫尺寸?現在比較正規的出版物,油畫作品除了題目,一般還有創作時間、作品尺幅以及材料規格。但如果寫得越清楚,造假的人豈不是可以仿得更準確?

葉光華:我們還是提倡藝術家在正規的出版物裡面要提供詳細的資料,有助於藏家對畫作有進一步的了解,這個是非常重要的。我最擔心的是那些沒有鑑別真偽能力的藏家,單靠喜歡就買了假畫,以後他可能就不敢碰收藏了,或者再也不敢買這位畫家的作品了。

趙利平:在出版物上做手腳的確是一種造假的手法,現在橫行國內美術界的造假行為層出不窮,一些人出書就是為了給假畫「漂白」,然後通過拍賣等渠道出售非法獲利。有的將假畫夾雜在真畫中,有的偽造刊號。一些沒經驗的藏家,看到拍品已經出版過,以為就是好東西,往往容易上當。

葉光華:所以藏家購買經過著錄的作品,還要看出版物是否權威。現在有參考價值的出版物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畫家的個人畫冊,收錄在內的作品肯定經過畫家本人的篩選,這種畫冊的序言、前言一般都會比較講究,邀請的通常是美術界的名家。

另一種出版物是畫展的紀念畫冊。現在舉辦展覽的同時,畫廊或藝術家自己一般都會出版畫冊,如果是畫廊機構出版的,畫冊裡肯定有展覽的詳細時間,還有作者或是名家寫的序言。經過著錄的作品,特別是參加過美術館或畫廊策劃的個展或是群展的作品,一般都是藝術家精心挑選,能夠代表自己藝術水平的作品,這樣的畫冊比較有參考價值,收藏著錄的精品肯定價值更高。所以我建議藏家要多看展覽,眼界高了,對真假的辨別能力也高了。

Ⅲ學生代筆算不算贗品?

謝楚餘:說到假畫,我一定要說一件很好笑的事情。有一個杭州的收藏家,他告訴我他準備在市場上購買一幅我的作品,定金已經給了。我問他是哪張畫,他說是您上世紀90年代畫的一條美人魚。我當時一聽就覺得不對勁,我說,把照片寄過來給我看看吧。拿到照片的時候,我真是哭笑不得,那是英國著名畫家沃特豪斯在1905年創作的一幅世界名畫,那是我們無數次臨摹的教材啊。造假的人不知去哪找了一張行畫,就加了我的籤名上去。

趙利平:但造假的人可以編故事說這是你早期的臨摹作品。

謝楚餘:臨摹沒有錯,臨摹有助於提升自己的藝術水平,但是臨摹的作品一旦進入市場,那就是非法的。臨摹的作品是不能籤上自己的名字的,如果學生想臨摹我的畫,沒問題,但如果籤上我的名字或是學生自己的名字,然後出售,那就是違法的。

按照著作權法的規定,不但畫家在世時擁有畫作的版權,即使是畫家去世後的50年,畫作的版權還是屬於家屬的,50年之後,版權就屬於全人類了。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我的假畫就多到數不清了,而我之所以很少提出交涉,實在是因為我看不起很多臨摹得很拙劣的作品,假如你臨摹我的畫能達到我百分之七八十的水準,那這個畫家已經具備有獨立創作的能力,完全可以打響自己的知名度,不會幹這種偷雞摸狗的事情。

所以我也跟楊堯老師一樣,通過《羊城晚報》跟廣大的藏家說一聲,喜歡我的畫,想要收藏的,完全可以找我來鑑定。

趙利平:還有一種情況,有的畫家會跟學生合作,或是委託學生代筆,然後籤上自己的名字,這種作品能否認為是畫家的畫作。

楊堯:只要是得到畫家的承認,還有他自己的籤名,我們一般也是認可的。代筆的情況早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就出現了,那時候一些畫家接了很多訂單,他自己畫不過來,就和學生合作,但這些畫都有畫家本人的籤名,意味著得到了畫家本人的認可。

謝楚餘:代筆的現象,應該是從荷蘭畫家倫布朗那個年代開始的。最著名的一個案例是英國女王收藏的一件繪畫珍品,上面標明「倫布朗,一位老嫗的半身像」,這幅畫在溫莎宮內懸掛了350多年之後,卻被認為是出於倫布朗的朋友簡·裡埃文斯的手筆。

還有凡戴克,他是魯本斯的學生,同時也是繼魯本斯之後歐洲最著名的肖像畫家。現在認為魯本斯一些繪畫就是凡戴克幫忙完成的。因為當時的歐洲沒有大學,年輕人要學畫,一般是到畫家工作室學習,學成之後,可以獨立開畫室。但像魯本斯這麼成功的大畫家,他的學生是很願意留在他的作坊中繼續工作的。

魯本斯的大畫很多,一幅就4米高,即使畫家怎麼勤奮,也畫不出那麼多大畫,所以很多人都認為,他的畫作很多都是跟學生合作完成的,當中就包括有凡戴克。學生要畫得跟老師很相像也是有可能的,只要得到老師的籤名承認就可以了。這種情況下,老師更多的是一個總設計師的角色,由他設計一個草圖,然後交由學生來完成。

Ⅳ油畫分辨真假比中國畫容易

趙利平:中國畫大家都知道很多假畫,但油畫的造假相對比較少,是不是假油畫比較容易辨別?

楊堯:這裡面的確有一些收藏必須知道的知識。第一可以看畫布,油畫的材料大都是有年代性的。現在經濟條件比較好的油畫家,畫布一般都會選擇麻布,一般是用黃麻,黃麻裡面的雨露麻是最好的。但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雨露麻基本上是看不到的,那個時候用帆布已經算是比較高級的了。所以如果一幅上世紀60年代的作品,用的畫布是雨露麻,那就肯定是假畫。

謝楚餘:我記得讀大學的時候,用的還是棉布呢,上世紀70年代的時候,最好的畫布就是黃麻了,大家用得比較多的還是棉布。

楊堯:此外還可以看油畫布的底子。改革開放以前的底子是膠,直到進入21世紀才逐漸專業;第三可以看油畫的顏料,以前只有馬利牌這麼一個牌子,品種比較少。

謝楚餘:我對顏料就非常講究,因為我一幅畫經常一畫就是兩個月,我願意用最好的材料,有時一幅畫光是顏料的成本就已經要幾萬塊了,所以別人假冒的難度也大。比如我的作品《春音》,人物的臉部足足罩了20遍的顏色,一層冷的、一層暖的,一層一層疊加,想要臨摹哪有那麼容易。我畫畫的速度比較慢,所以作品不是很多,每幅畫交給了誰我都很清楚。

趙利平:但我發現,油畫的籤名比較好假冒,寫得不像,大不了擦掉再寫,不像中國畫落筆了就改不了。

葉光華:這的確是一個問題, 但相比中國畫,油畫的真假分辨相對而言還是容易一些。行家看畫除了看材料、看籤名,還看筆觸和風格。畫家在創作的時候是帶著感情的,而臨摹的時候追求的是像不像,如果有真假兩幅畫對比,在那些很果斷、很瀟灑的細微之處就比較容易看出區別。

許悅、宋清

相關焦點

  • ...看「圖像時代」架上油畫中的人民——第十三屆全國美展油畫展縱覽
    關鍵詞:架上油畫 人民 圖像時代2019年9月22日,「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油畫作品展」在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作為本屆全國美展油畫、雕塑兩大畫種的展覽承辦地,重慶改寫了從未承辦過全國美展分展展區的歷史。第十三屆全國美展油畫展區收到1155件參選作品。
  • 河南省第十三屆美術作品展複評結束,數十件油畫選送全國美展
    經過評審團一天的評審,最終有300餘幅油畫作品入選,其中獲獎作品100餘件,數十件作品選送全國第十三屆美展油畫展區;此外,第十三屆河南美術作品展水彩畫最終確定入選90餘件,獲獎38件。  此次評選,採用了電子智能評選系統,更加高效、快捷、準確,監審組現場監督計票,計票過程向所有評委及現場媒體公開。
  • 先複印後填色:油畫造假又升級
    原標題:先複印後填色:油畫造假又升級 建議收藏者一是要謹慎收藏,二是要對油畫的造假情況有所了解,三是收藏某位畫家的作品前一定要認真了解學習,才可以下手。   「很多人認為書畫有假,油畫難仿,其實不然。」王雪勁收藏經營油畫多年,見過市場上形形色色的油畫贗品,也曾「吃過藥」受過教訓,深懂油畫市場的「潛規則」,「許多公認的贗品其實跟畫家本人往往有千絲萬縷的關係。」除此之外,油畫的造假還有「移花接木」和「依葫蘆畫瓢」兩種手段。
  • 全國美展廣東表現優異:入選總數居全國第四
    第十二屆全國美展中,北京入選總數達505件,遙遙領先於全國各省份,其中進京展覽數達76件,亦獨佔鰲頭。入選總數排在第二位的是浙江省,達378件;江蘇省排在第三位,共有298件作品。廣東緊跟江蘇之後,達294件。   廣東入選總數排在第四位,但進京展覽數排名則升至第三位,達46件,超過了江蘇。
  • 第十三屆全國美展油畫和雕塑展區將分別於9月22日和25日在重慶開幕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全國美展70年來第一次走進重慶,也是除北京外首次由同一省市同時承辦兩大畫種展區的展覽。從1949年至今,全國美展已舉辦12屆,共計展出作品3萬餘件,從中產生的名家名作不勝枚舉。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共設13個展區,其中油畫展區將於9月22日上午10點在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持續到10月22日結束;雕塑展區將於9月25日上午10點在重慶當代美術館開幕,持續到10月25日結束。據悉,這是全國美展70年來第一次走進重慶,觀眾可以免費觀展。
  • 全國美展金獎作品有什麼特質?
    全國美展,堪稱美術界的奧林匹克運動會。那麼,到底什麼樣的作品,才是我們心目中的獲獎作品呢?究竟應該具備哪些拔俗的「特質」才配得上「全國美展金獎作品」的殊榮呢?竊以為,欲於全國美展獲獎,首先,作品必須擁有超邁的立意。
  • 「第十二屆全國美展唐山市選送作品展」選登
    「第十二屆全國美展唐山市選送作品展」選登  6月25日-29日,158件風格迥異的美術作品亮相李明久藝術館。這是我市美術工作者為參加五年一屆的全國美術作品展覽而精心準備的。據悉,為備戰第十二屆全國美展,我市美術工作者同心協力,共創作出包括中國畫、油畫、版畫、水彩·粉畫、壁畫、綜合材料、連環畫、插圖、漫畫、藝術設計等多個門類的310餘件作品,此次展出的是從中遴選出來的精品力作。為期5天的展覽後,作品將送省參加複評。  在第十一屆全國美展中,我市獲得1金1銀,另有5件作品入選,在同級城市中名列前茅。
  • 假畫也分AB貨 姜國芳痛揭油畫造假黑幕(組圖)
    「他如果是我的學生,那不合格,實在不懂油畫,改動的痕跡還都沒抹掉。」姜國芳幽默地說。  「經過網絡上調查,我獲悉造假的是南方某美院的一位教授。於是我把相關資料、寄給了這兩家畫廊,並要求銷售假畫的畫廊停止其行為,後來獲悉該畫廊也不知情,他們馬上撤銷了和該畫家的合作。」姜國芳說。
  • 臺中大墩美展來杭文化交流
    7月7日上午,由浙江省文化廳、財團法人臺中市文教基金會、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共同主辦的「2013臺中市大墩美展文化交流展」在浙江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共展出歷屆大墩獎作品及第 17 屆大墩美展各類優選以上得獎作品 121 件,藝術形式多樣,包含工藝、雕塑、數字藝術、攝影、版畫、水彩、油畫、篆刻、書法及墨彩等11類藝術作品。
  • 全國美展的權威還在嗎?
    如:十三屆全國美展(中國畫)入選作品網絡照片十三屆全國美展(中國畫)入選作品網絡照片十三屆全國美展(中國畫)入選作品網絡照片有網友甚至調侃到——全國美展作品製作方法和步驟:第一步:找一張高清美圖照片!第二步:在電腦上按電腦設計模式美化!第三步:按美展標準尺寸放大噴繪原大圖片!第四步:逐步描形上色!
  • 臺中大墩美展在杭州開幕 文化局局長稱與杭州有緣
    臺中大墩美展在杭州開幕 文化局局長稱與杭州有緣 6日,臺灣臺中市文化局局長葉樹姍在浙江美術館舉行的「臺中市大墩美展文化交流展」開幕式上表示,此次展覽共展出121件得獎作品,包括書法、油畫、雕刻等11大類,旨在向公眾展示近年來臺灣美術發展的現狀。  臺中市古稱大墩,故展覽稱為「大墩美展」。
  • 第十三屆全國美展遼寧獲佳績
    進京作品、獲獎作品排名前十第十三屆全國美展遼寧獲佳績  據介紹,我省入選第十三屆全國美展的作品總數為190件,佔全國入選作品總數的4.5%。其中,進京作品16件、獲獎作品3件,排名全國第七位;3件獲獎作品是兩枚銀獎、1枚銅獎,佔全國37件獲獎作品總數的8.1%,排名全國第五位。油畫入選率為75%,全國排名第六位;中國畫入選率為74%,全國排名第八位。值得一提的是,雕塑類作品入選總數為29件,全國排名第一位。
  • 「南歸」——平江現象油畫藝術邀請展
    /北京)2009作品《戊子-2008》參加第十一屆全國美展(武漢美術館)2011作品《三角形》第四屆全國青年美展(中國美術館/北京)2011作品《37°》首屆「藝術鳳凰」當代青年油畫作品展獲金獎(北京)2011作品《失落的青蘋果》參加 798
  • 2019重慶文體年終盤點②|拿下中國美術最高獎,承辦全國美展,平均...
    兩個展區70年全國美展油畫和雕塑展區首次來渝全國美展今年首次來到重慶今年,五年一屆的全國美展也首次來到了山城重慶。第十三屆全國美展共設13個分展區,其中,油畫、雕塑兩個展區的展覽雙雙在重慶舉辦,是國展70年來第一次走進重慶,也是除北京外首次由同一省市同時承辦兩大畫種的展覽。
  • 全國美展金銀銅獲獎作品大展
    中國影響力美術人物專業平臺 本屆全國美展分兩個階段舉行,第一階段自2019年9月6日至10月10日,各畫種12個分展區在全國陸續亮相,第二階段的進京展將持續展出至2020年1月14日。
  • 第十二屆全國美展綜合材料繪畫展:"新"的呈現與思辨
    「新」不僅呈現的是美展評選工作中區別與國畫、油畫、版畫、雕塑需先經過省內評選而是以直送評選展區進行評選的「新」,更呈現的是在入選作品在樣式樣貌、技術手段與觀念表達上所展現出區別與「主旋律」藝術的「新」。全國美展舉辦60多年以來,尤其自第二屆全國美展開始,文化部開始參與主辦全國美展。
  • 全國美展報名擠破頭 藝術家帶來的都是「大塊頭」
    昨天是全國美展的送展日,還沒正式開館的浙江美術館,第一次遭遇了擁堵。  「一共有近兩千件作品送展,但要先淘汰約80%,精選出400件參加9月的省第十二屆美展,這其中,只有160件能角逐全國美展評選,也就是8%。」望著層層疊疊堆滿美術館中央大廳的作品,浙江省美術家協會秘書長駱獻躍又喜又憂,「落選的未必是差的,實在是數量有限,像有些題材重疊的就只能忍痛割愛了。」
  • 老教授繪畫遇到瓶頸,堅持25年畫一座山,結果6次入選全國美展
    他是中國著名的油畫家,現在是山東藝術學院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協會員,中國油畫學會會員,山東美協油畫藝委會副主任,主要從事油畫教學、油畫創作和油畫理論研究的工作。張洪忠早期的油畫作品色彩十分豐富,畫面構圖很生動,極其注重生活氣息,可以看出受印象派和俄羅斯巡迴展覽派的影響較深。後來張洪忠的油畫創作陷入瓶頸,但是他仍舊堅持繪畫,而且25年來只畫一座山。如果一個人25年來只專注一樣東西,那我們肯定不會懷疑這個人對這樣東西的喜愛,甚至可以說是痴迷,並且25年的專注下來他肯定是十分了解這樣東西,傾注了很多感情的。
  • 徐悲鴻7280萬天價油畫作品被指造假後續
    ⊙記者 曹原  如今,距9月15日10位中央美院油畫系首屆研修班學員在媒體上發公開信,質疑2010年6月在北京九歌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出7280萬的徐悲鴻《人體·蔣碧薇女士》油畫是假畫一事已過了一個月,藝術市場大大小小的事情仍在發生,似乎與以往一樣,事件發生後,重要的並不是結果。
  • 探訪第十三屆全國美展雕塑展 名家解讀雕塑之美
    1949年至今,全國美展已舉辦12屆,成為國內最具學術性和影響力的品牌展覽,以及為美術界輸送人才和作品的重要平臺。作為中國美術重鎮的重慶,作為同時承辦第十三屆全國美展油畫、雕塑兩大畫種的承辦城市,不僅改寫了重慶從未承辦全國美展任一展區的歷史,也創造了運行近七十年來全國美展從未有在除北京之外的任何一個省(區、市)同時承辦兩項大畫種展覽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