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先複印後填色:油畫造假又升級
讀者提供的圖片
本期鑑定者:油畫鑑賞家、藝術品職業經紀人王雪勁
讀者:這是某畫廊向我推薦的職業油畫家楊永智先生的作品(見下圖),說是楊永智早期在中國臺灣辦個展時留下的作品,請專家鑑定。另外,油畫也有贗品嗎?該如何鑑別?
鑑定:根據圖片可作初步判斷,這件作品不是楊永智的真品。雖然該畫家的作品目前價格還不是很高,但近期市場上出現不少他的贗品。仿品中沒有靈魂,只是形似而已。
書畫市場贗品比較多,很多人對油畫市場的贗品不太了解,所以比較容易上當。造假者由以前的專仿名家作品轉向仿市場銷售好有投資潛力的名氣不是很大的藝術家作品。建議收藏者一是要謹慎收藏,二是要對油畫的造假情況有所了解,三是收藏某位畫家的作品前一定要認真了解學習,才可以下手。
「很多人認為書畫有假,油畫難仿,其實不然。」王雪勁收藏經營油畫多年,見過市場上形形色色的油畫贗品,也曾「吃過藥」受過教訓,深懂油畫市場的「潛規則」,「許多公認的贗品其實跟畫家本人往往有千絲萬縷的關係。」除此之外,油畫的造假還有「移花接木」和「依葫蘆畫瓢」兩種手段。也有業內人士透露,這些「純手工」的油畫贗品並不是最可怕的,近期市場上出現的仿真複製技術高超,收藏者尤其要對「海歸唯美畫風」的油畫打起三分精神。
有畫家「自製」油畫贗品
什麼是油畫的「移花接木法」?經營油畫多年的畫商吳先生告訴記者,他曾經接觸過一些學油畫出身的人,雖然有一定的功底,但是畫自己的東西不好賣,一直沒有「出頭天」,所以就挑市場上作品好賣的油畫家,自己照著臨摹,「有時候畫出來的東西至少有七八分像。」這些作品往往不籤名,讓買家自己評判。「當然價格肯定比真品低很多,行家一看就心照不宣,也有不懂行的會信以為真。」吳先生說。有的臨摹者功力了得,最後甚至能做到以這個藝術家的風格再去表達其他的題材。
「據我所知,這些油畫很少被送進拍賣行,還是私下銷售的多,但是我覺得也不能排除作者會籤藝術家的名賣更高的價格。」王雪勁透露,這種屬於職業的贗品製造者,在國內並不少見。也有行家透露,這些作者有可能被畫家「收編」合作,甚至成為他的槍手。
「有的畫販子為了取信於收藏者,還會編故事,比如畫家自己複製自己的成名作。」吳先生告訴記者,這些畫販子能夠圓謊,是因為市場中確實存在油畫家「自我複製」的現象。
這種自我複製是油畫圈中「公開的秘密」。「知名油畫家的作品獲大獎,或者被國家級的美術館收藏後,往往就會出現買家指定要收藏這幅作品的情況。而藝術家很可能就會『複製』出一幅甚至幾幅。」王雪勁認為,這屬於畫家自己製造的「贗品」,「在香港某場拍賣會上,就曾同時出現羅中立兩件幾乎一模一樣的作品。」不過,也有行家認為,這種作品應該不屬於贗品的範疇。
油畫造假出現新「路數」
也有媒體報導,以前市場上的假油畫大多是廣東和福建兩地的職業臨摹高手畫師帶徒弟作坊式出品,雖然是假的,但是「純手工出品」,而近期油畫造假也出現了新「路數」,其中高仿真複印技術就令人防不勝防。吳先生提醒收藏者:「最難防的是先複印後手工添畫的贗品,收藏者尤其要注意現代的高科技印刷後再加民間專業高手填色,由於其職業化專業化製作,某些作品跟原作相似度達到近九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