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團開放日聚焦粵港澳大灣區,珠海市長向鐵總「要高鐵」

2020-12-15 觀察者網

據澎湃新聞3月7日報導,今年全國兩會啟幕前不久,《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對外發布,毫無疑問,圍繞大灣區建設的議題,成為今年全國兩會的焦點之一。

從廣東代表團開放日的媒體關注度上即可顯現。

3月6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廣東代表團舉行開放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現場觀察發現,上午8時30分,離全體會議開始還有半個小時,記者區域已座無虛席。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到場的中外媒體記者超過300名。

無論是在審議發言還是回答記者提問時,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委書記李希都緊緊圍繞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來談,直面國內外關切。李希坦言,創新是第一動力,粵港澳大灣區能否比肩國際一流灣區,關鍵要看創新。

此後,作為大灣區的中心城市和重要節點城市,廣州、深圳、珠海市長分別發言表態,介紹這三個城市與港澳合作發展的現狀和未來,珠海市長姚奕生更是直接在發言中向與會的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鐵路總公司董事長陸東福喊話「要高鐵」。

擺成績,亮規劃,同時也補短板,促發展,這是廣東代表團在今年全國兩會上一次全面、真誠的集體亮相。

三位市長針對大灣區建設表態

毫無疑問,3月5日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三次提到的粵港澳大灣區,是廣東代表團在6日這場全團開放審議過程中始終離不開的議題。

大灣區建設如何落地,幾座核心城市是最直接的行動者。

廣東代表團中,多位全國人大代表都是主政省市的「一把手」,其中就包括廣州市長溫國輝、深圳市長陳如桂、珠海市長姚奕生。而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規劃之中,廣州、深圳與香港和澳門一同都被確定為中心城市,被確定為9個重要節點城市之一的珠海,也因其具備較強的發展優勢而備受矚目。

全團審議的過程中,這三位市長都針對各自的城市如何實際參與大灣區建設進行了發言。

溫國輝的側重點之一,就是廣州和香港之間的教育合作,並在發言中透露了正在加快港科大廣州校區建設這一信號。他還表示,將支持港澳高校在廣州市立研究機構,加強與港澳職業教育合作,支持港澳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在廣州設置醫療機構,鼓勵港澳醫師在廣州執業註冊。

被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定位為創新創意之都的深圳,將如何在創新上做文章,是陳如桂的發言重點。他說,深圳已經與香港在深港邊界共同規劃建設了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在科研人員的出入境、科研物質的通關、科研資金的流動、新技術應用方面展開先行先試。而且,深圳正在積極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規劃建設100平方公裡,其中核心區21平方公裡的光明科學城和西麗湖國際科教城,瞄準世界科技最前沿和國家戰略的需求。

因港珠澳大橋的開通,和與澳門之間方方面面的密切關聯,以及橫琴粵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的規劃建設,珠海在大灣區當中承擔的角色也有很重的分量。姚奕生在發言時介紹,今年珠海將以慶祝澳門回歸20周年為契機,推出促進澳門經濟市場多元化的政策措施,爭取醫療健康先行先進政策落地,和中藥材大宗商品期貨交易所的落戶,研究橫琴與澳門GDP和稅收的共享和分成的政策安排。

珠海市長現場向鐵總「要高鐵」

在姚奕生說到珠海如何利用好「家門口」的港珠澳大橋,以及融入大灣區一小時交通圈時,發生了有趣的一幕。

他先是介紹了今年年底前,橫琴口岸離境大廳和新的第二新通道青茂口岸都將建成,澳門蓮花口岸將整體搬遷到橫琴口岸,實施一次查驗、一次放行的新模式。

隨後他談到了珠海的軌道交通建設,「爭取把廣珠澳高鐵、廣州地鐵18號線、珠澳延長段納入到灣區的相關規劃,儘快實施。」

說到這裡,他向現場在廣東代表團的陸東福「喊話」。姚奕生說,「今天鐵總董事長也在這裡,珠澳這一段沒有高鐵,也太遺憾了。」

澎湃新聞注意到,珠海在推進廣珠澳高鐵建設上一直態度積極。

據中新網報導,在今年廣東省兩會期間,珠海市委書記郭永航就曾表示,珠海市將推動珠澳合作邁向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平,包括擴大對港澳金融領域開放,探索設立珠澳合作發展基金,探索建設珠澳高鐵樞紐。

另據封面新聞報導,全國政協委員、民革廣東省委會副主委潘明剛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澳門截至目前仍未接入國家高鐵網,對外聯繫缺少高鐵的支撐,這影響澳門與內地主要城市之間的快速聯繫,影響澳門產業多元化發展,應加快優化高鐵網絡結構,規劃建設西岸和粵西高鐵線路,打造珠海-澳門高鐵樞紐。

不迴避短板:製造業面臨挑戰

儘管去年廣東省以實現生產總值97277.77億元的成績雄踞內地31省份之首,但在媒體雲集的開放日上,包括廣東省省長馬興瑞在內的全國人大代表,還談起了目前廣東省經濟發展中的短板。

全國人大代表、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李東生發言表示,從總體來看,近幾年廣東製造業持續用新舊動能轉換,企業經營效率和效益持續提升,工業產品和技術在國內外具有相當的競爭力。在信息、通訊、新材料、無人機、高性能計算機等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處於世界前列,但廣東的製造業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李東生主要提出四個短板:一是工業能力整體偏弱,自主掌握的關鍵核心技術較少;二是價值鏈層次偏低,高端供給能力明顯不足;三是產業鏈集聚度不高,大型龍頭骨幹企業數量偏少,汽車重大裝備配套等重大產業上下遊和關聯產業發展仍不匹配;四是企業盈利能力不強,綜合成本上升過快。

李東生說,「當前,全球正面臨以人工智慧、5G通訊、大數據、雲計算、工業網際網路為代表的新一輪工業革命浪潮,全球產業鏈將深度調整乃至重構。對廣東製造業來講,這既是嚴峻的挑戰,更是在技術上反超發展、結構上加快升級的重大發展機遇。為加快提升廣東製造業的核心競爭力,要在基礎性、關鍵性和戰略性領域形成強大的自主創新能力,要在全球產業分工體系中構建自主產業鏈,培育出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跨國企業和知名品牌。」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省長馬興瑞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李東生代表的觀點也是代表省委、省政府的觀點,必須以製造業為基礎建立現代化產業結構。

相關焦點

  • 珠海長隆:與改革開放、粵港澳大灣區「同行」
    動感的「海星」舞臺,夢幻的特技表演……2018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廣東珠海分會場上,炫酷的表演令人印象深刻,而這場表演,約80%的節目與舞臺布景都來自這裡。12月5日,由羊城晚報傳媒智庫發起,「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融媒行聯盟」聯合組織的「改革新動力---改革開放40周年全國大型主流融媒廣東行暨地市深調研活動」走進改革開放前沿陣地珠海市,採訪調研這個「炫酷」的珠海旅遊地標——珠海市長隆海洋國際度假區(簡稱「珠海長隆」),了解在當前改革開放40周年與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歷史新節點,珠海長隆是如何抓住機遇,不斷向前。
  • 述評:韓國瑜向粵港澳大灣區邁出重要一步
    中新社廈門3月28日電 題:韓國瑜向粵港澳大灣區邁出重要一步中新社記者 鄭巧高雄市長韓國瑜28日上午結束大陸參訪行程,搭機返臺。此行「賣東西、交朋友」的成效有目共睹,滿檔的行程也透露出他連接粵港澳大灣區、為南臺灣尋生機之路的用心。3月24日,高雄市市長韓國瑜到訪深圳。圖為韓國瑜與在深圳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廠工作的臺灣年輕人交流。中新社記者 陳驥旻 攝短短一周時間內,韓國瑜跑了四個城市。其中,香港、澳門、深圳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城市。
  • 做大澳珠一極 打造粵港澳深度合作新支點——大灣區城市畫像之珠海篇
    作為改革開放的「窗口」和「試驗田」,40年來,珠海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展現出了強大的生機與活力。40年後,南海之濱的熱土再度獲得歷史機遇的垂青。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快推進,港珠澳大橋已然通車,作為廣東副中心城市和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珠海擔負著為全國全省改革開放探路、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維護港澳長期繁榮穩定、服務珠江東西兩岸融合互動發展的使命。
  • 2020珠海金灣: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
    在珠海市金灣區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區長趙偉媛做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2020年,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
  • 《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的批覆,對珠海有什麼利好?
    △點擊藍字關注【樓三姐房產觀察】8月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官方網站掛出一則公告《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的批覆》,名字太長了,下面我們簡稱「《批覆》」。4741億,砸出13個城際鐵路和5個樞紐工程項目,有12個和廣州相關,5個和深圳相關,這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整體交通格局來說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不少線路延伸,沿線的幾大城市也都會跟著受益。老話說,路通,財通。跟大家分析一下這份文件中,對於珠海而言,交通格局有什麼切切實實的利好!
  • 廣東省大灣區辦及9市市長縱論大灣區建設
    1月16日上午,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舉行第二場記者會,省大灣區辦負責人,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等9市市長或分管副市長接受境內外媒體密集採訪,就圍繞推進大灣區發展等內容回答記者提問。   各市如何結合實際、發揮比較優勢、推進大灣區建設?
  • 「粵港澳大灣區媒體看玉林」 吸引更多大灣區遊客來玉觀光
    ▲大灣區媒體聚焦玉林文化風光,向大灣區及各地遊客宣傳推介玉林。玉林新聞網-玉林日報訊(記者 陳津遠)「歷時五天的廣西玉林之旅,既有大容山、都嶠山、六萬大山這樣的自然風光,也有雲天文化城、真武閣這樣的人文景點……」這是擁有120多萬粉絲關注的廣東旅行大V「@重慶渝帆」在微博上對玉林的介紹。從12月12日到12月14日,他連發5篇關於玉林的旅行推介,對玉林的喜愛之情洋溢在圖文之間。
  • 圖說|粵港澳大灣區的秘密——珠海
    &nbsp&nbsp&nbsp&nbsp大灣區重要門戶樞紐?&nbsp&nbsp&nbsp&nbsp珠海底氣在哪?&nbsp&nbsp&nbsp&nbsp戳長圖解開粵港澳大灣區中珠海的發展秘密!
  • 粵港澳大灣區網球團體賽在珠海開賽
    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香港賽馬會杯」網球團體賽在珠海開賽。主辦方供圖。  中新網廣東新聞1月11日電 (記者 鄧媛雯)11日,為期兩天的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香港賽馬會杯」網球團體賽暨廣東省業餘網球公開賽在珠海橫琴國際網球中心揭開戰幕。該賽事吸引了包括香港、澳門在內的共48支隊伍500餘名球員在此展開激烈角逐。
  • 珠海市委書記郭永航:探索建設珠澳高鐵樞紐
    中新網廣州1月28日電 (記者 程景偉)中共廣東珠海市委書記郭永航28日下午在廣東省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上稱,珠海市將推動珠澳合作邁向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平,包括擴大對港澳金融領域開放,探索設立珠澳合作發展基金;探索建設珠澳高鐵樞紐。
  • 廣西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規劃:推進建設南寧到深圳湛江高鐵
    廣西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規劃:推進建設南寧到深圳湛江高鐵 澎湃新聞記者 鍾煜豪 2019-07-01 14:40 來源:澎湃新聞
  • 聚焦粵港澳大灣區資歷框架建設,共謀三地教育交流合作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粵港澳大灣區(以下簡稱「大灣區」)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探討大灣區資歷框架建設,推動大灣區教育交流合作,6月25日至26日,廣東省教育廳在廣東珠海組織召開了粵港澳資歷框架建設三方研討活動。
  • 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媒體看玉林」活動圓滿成功
    玉林新聞網訊(記者 陳津遠)「歷時五天的廣西玉林之旅,既有大容山、都嶠山、六萬大山這樣的自然風光,也有雲天文化城、真武閣這樣的人文景點……」這是擁有123萬多粉絲關注的廣東旅行大V「@重慶渝帆」在微博上對玉林的介紹。從12月12日到12月14日,他連發5篇關於玉林的旅行推介,對玉林的喜愛之情洋溢在圖文之間。
  • 重慶金佛山面向粵港澳大灣區市民免票開放
    重慶金佛山面向粵港澳大灣區市民免票開放 2019年12月18日 16:03  來源: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 導讀:從16號開始,我市金佛山推出特惠政策,未來一年時間,景區將面向粵港澳大灣區11個城市的市民免票開放。
  • 【全城聚焦】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將於2.21公布,順德以區位、產業和...
    香港特區政府計劃聯同廣東省及澳門政府,於2月21日在香港舉行有關規劃綱要的宣講會,共同探討發展所帶來的機遇。  同在2月12日,大公報報導,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將在下周公布。規劃涉及的重大基礎設施、重點發展平臺、重要經貿合作等自然延伸、輻射到泛珠三角等其他區域。  規劃範圍包括廣東省的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9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
  • 粵港澳大灣區來了, 政策機遇搶先知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主要包括「二區九市」(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惠州、
  •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綱要發布 羅旭瑞:香港旅遊業將爆發增長
    應推進大灣區旅遊發展,豐富粵港澳旅遊精品路線,開發高鐵「一程多站」旅遊產品,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旅遊目的地。   攜程高鐵遊產品相關負責人就表示,高鐵旅遊在長期來看將佔國內旅遊的1/5,在價格市場化和配套措施完善的前提下,高鐵遊將帶動1萬億~2萬億規模的旅遊經濟,廣深港高鐵香港段的開通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目前,高鐵遊和大橋遊已經成為最受歡迎赴港旅遊方式,粵港澳也真正意義上成為「一小時生活/旅遊圈」。
  • 大灣區鐵路規劃獲批:近期投資4741億元,高鐵直通澳門
    記者 | 唐俊8月3日,國家發改委公布了《關於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的批覆》(下稱《規劃》),同意在粵港澳大灣區實施一批城際鐵路項目,為大灣區建設服務。大灣區將在近期開工建設18個鐵路項目,總裡程約775公裡,總投資約4741億元,大部分將在2022年前啟動,具體如下圖。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規劃示意圖粵港澳大灣區內各個車站有不同分工,主要客站的定位為區際(進出大灣區)和城際交通,輔助客站的定位是承擔城際交通。
  • 貴州農產品 「裝進」粵港澳大灣區
    12月3日中午12點,澳門半島新馬路上,開店已有50年歷史的芬記燒臘店門前已經排起了長隊,叉燒香味四溢。一名食客大聲說:「老闆,給我加點辣椒。」老闆迅速拿過一瓶「老乾媽」,舀出大勺辣椒,「叉燒配老乾媽,好多客人都鍾意」。  不僅是老乾媽,也不止於澳門,交通的便利、地理的優越,讓越來越多的貴州產品走進了粵港澳大灣區,又從大灣區走向世界。
  • 廣東珠海經江門至肇慶高鐵,發布招標公告 年底正式開工建設
    廣東是我國第一經濟、交通、製造業強省,經濟總量已連續31年位居全國第一位,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GDP)突破10萬億門檻,遙遙領先;交通建設也一路狂飆,年底高速公路總裡程將突破1萬公裡,連續6年居全國第一位,2019年底,高速鐵路(包括時速200km/h)運營總裡程2095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