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牧師喊話宗教領袖「挺身而出」重開教堂:無論州長是否批准

2020-12-12 瀟湘晨報

【海外網5月18日|戰疫全時區】當地時間17日,美國一牧師無視州長頒布的居家禁令,喊話美國各地的宗教領袖「挺身而出,大聲疾呼」,爭取在新冠疫情期間重開教堂的權利。

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報導,當地時間17日,美國牧師布萊恩·吉布森和其他50個教堂人員一起,喊話美國各地的宗教領袖,希望他們「挺身而出,大聲疾呼」,爭取在新冠疫情封鎖期間重開教堂和做禮拜的權利,無論州長是否批准,「我們需要人們站起來吶喊,教堂每關閉一天,民眾就會失去一點自由。」

在17日接受採訪時,吉布森表示,一些企業可以重新開業,而教堂卻被迫關閉的行為是不合理的,「我們在這個國家擁有宗教自由,現在是時候站出來捍衛我們的權利了。」

據美媒報導,近日,吉布森一直在敦促美國各地的宗教領袖籤署一個網上請願書,要求在負責任和安全的前提下重新開放教堂大門,並稱讚那些已經加入倡議的牧師。吉布森表示,勢頭已經開始,加州和伊利諾州的「牧師網絡」已經明確表示,將在5月31日重新開放,不管有沒有得到州長的批准。(海外網 張莎莎)

【來源:海外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美國多家教堂堅持復活節做禮拜,牧師稱魔鬼和病毒都不能阻止他們
    今年4月12日是美國傳統的復活節,往年這個時候很多美國民眾都要到教堂裡參加禮拜。受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影響,美國各地政府都採取了限制民眾聚集的防疫措施。但還是有多家教堂堅持要在復活節當天舉行禮拜,並聲稱民眾的信仰比什麼都重要。
  • 彭斯正式訪問愛荷華州教堂:我將努力捍衛每一位美國人的宗教自由
    在訪問愛荷華州期間,副總統邁克·彭斯承諾捍衛美國宗教自由,宗教領袖告訴彭斯,隨著愛荷華州解除對保持社交疏離的限制,他們計劃安全恢復宗教活動。彭斯最近幾周增加了行程,強調最佳做法,並鼓勵更多州郡開始放鬆防疫措施。
  • 川普為何去教堂拍照?因為僅1/4的美國人認為川普有宗教信仰
    在對應對美國疫情危機以及由白人警察殺死黑人喬治·弗洛伊德造成的抗議的廣泛批評中,川普的支持率逐漸下降。上周,在接受白宮前新聞秘書肖恩·斯派塞的採訪時,被提升為長老會成員但很少參加教堂活動的川普,被問到自從擔任總統以來是否「在宗教信仰變得更虔誠」。川普回答道:「所以,我想也許我已經做到了,從我的觀點來看,我能做很多事情。我為宗教做了大量工作。」
  • 美國一教堂重開:禮拜權是基本權利!
    【編譯/觀察者網 李煥宇】新冠肺炎疫情並不能讓全體美國人宅在家中。4月以來,難以維持的生計和壓抑的生活讓越來越多的美國人走上街頭,抗議「居家令」。一座教堂也在此時以維護「宗教自由」和「禮拜這一基本權利」的名義重新開放。
  • 苗族牧師解釋:王志明牧師為何被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紀念
    左圖:王志明牧師被威斯敏斯特教堂列入20世紀10大殉道者之中;右圖: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在英國泰晤士河畔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西大門上方,安置有十尊20世紀期間的十大基督教殉道者的塑像,其中一座緊挨著著名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的塑像,所紀念的是苗族王志明牧師。這是那裡唯一紀念的中國人。
  • 美國爆發與新冠病毒相關的宗教自由之戰:上帝召喚我們去現場禱告
    與新冠病毒相關的宗教自由之戰是新教的主要問題,沒有一家天主教教堂對美國地方政府提起訴訟,美國除了新墨西哥州的拉斯克魯塞斯一個教區外,其他所有天主教教區都對公眾關閉。不過,該教區的主教彼得·巴爾達奇諾在這周致牧師的一封信中,與天主教領導層分道揚鑣,公開反對美國政府關閉教堂。
  • 全球首例:紐西蘭政府批准「飛面神教」教堂主持婚禮
    頒發許可的出生、死亡和婚姻登記處負責人Jeff Montgomery告訴紐西蘭自治領郵報(Stuff.co.nz),他的決定純粹是基於該教是否信奉、宣傳其宗教信仰,或哲學及人道主義信念。「並沒有判斷這些信仰或信念是否合格。」
  • 美國希爾松大教堂牧師卡爾·倫茨承認對妻子不忠而被解僱
    卡爾·倫茨(Carl Lentz)被解僱,他是一位牧師的名人,一位來自大教堂希爾松(Hillsong)的牧師,他把希爾森從澳大利亞帶到了美國,他在Instagram上承認自己欺騙了自己的妻子
  • 牧師祈禱:宗教儀式的暗示
    參議員的致辭之後,裡克-沃倫牧師祈禱。 解說: 受宗教的影響,總統的就職典禮也安排了牧師的祈禱。 雖然美國實行政教分離,但它長期以來被看作是西方國家中最宗教化的國家。很少有國家能像美國一樣在公共和政治生活中有那麼多的宗教儀式:美國最重要的國家節日——7月4日的獨立日和5月26日的陣亡烈士紀念日——都通過宗教儀式來紀念;國會會期中的工作日都從牧師的祈禱開始;美國的各種儀式——婚禮、葬禮或總統的就職典禮——都採用宗教儀式。 美國人把宗教禮儀作為民族認同的黏合劑。
  • 水晶大教堂事工創辦人羅伯特•舒樂牧師逝世
    羅伯特·舒樂2010年受邀參加首屆尼山論壇(圖:尼山論壇) 美國知名的水晶大教堂事工創始人、基督教領袖、布道家羅伯特•舒樂牧師(Rev.當地時間4月2日上午11時59分,羅伯特•舒樂的孫子博比•舒樂(Bobby Schuller)發布了關於舒樂牧師辭世的完整聲明。因為創辦美加州最大基督教事工之一「水晶大教堂」及主持電視節目「權能時間」,羅伯特•舒樂及舒樂家庭在美國基督教界曾頗受歡迎及關注。美東時間2日上午10時23分,美聯社經過社交媒體推特(twitter)報導了舒樂牧師離世的消息。
  • 紐約河濱教堂,跨種族、跨宗教的包容之地
    紐約河濱教堂,跨種族、跨宗教的包容之地 澎湃訊 2018-09-29 17:18 來源:澎湃新聞
  • 美國牧師:從六個方面認識邪教
    【核心提示】美國基督教專業網站(crosswalk.com)8月15日刊登知名基督教牧師羅傑·巴裡爾博士的文章,從基督教角度,剖析了假冒宗教名義邪教的幾個特徵,並就如何防範邪教、脫離邪教提出了的若干建議。
  • 美國加州一患者參加宗教儀式後被確診感染新冠,致180人隔離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 17日報導,美國加州衛生官員表示,後來被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的一名病人在母親節當天參加了加州的一場宗教儀式,導致另外180人成為新冠病毒密切接觸者。這起事件凸顯了一些宗教組織和努力減緩病毒蔓延的美國政府官員之間正在進行的「拉鋸戰」。儘管有全美範圍內的「待在家中」的命令,有些州已經取消了宗教集會,但全美各地有些地方仍在繼續舉行。
  • 仍想獲得上帝祝福的信徒驅車進入教堂禱告,美國興起免下車做禮拜
    因為美國各地執行防控新冠病毒的措施關閉了宗教禮拜場所,漢森牧師和美國全國各地的其他牧師們,正在利用汽車這一與社會保持距離的終極工具,安全地拉近他們與信徒之間的心理距離,這也是牧師和信徒前所未有過的親密渴望。60歲的漢森是美國中西部的第三代牧師,他已經主持這個教堂28年了。
  • 川普在白宮宴請100位福音派領袖
    上周一(8月27日)晚,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宴請了100名福音派領袖及他們的妻子。
  • 美國佛州迪士尼等主題公園有望重開
    【新華社微特稿】美國佛羅裡達州奧蘭多市政府已經同意迪士尼樂園、海洋世界主題公園和環球影城重新開放,正在等待州長批准。華特迪士尼公司27日宣布,奧蘭多迪士尼樂園計劃7月11日開始開放其中的神奇王國和動物王國,7月15日開放艾波卡特樂園和好萊塢夢工廠。
  • 疫情籠罩聖城耶路撒冷繁華不再,宗教活動移師網絡
    即使4月齊集三大宗教的重要節期,即猶太教逾越節、基督教復活節和伊斯蘭教齋戒月,聖城耶路撒冷也因為疫情變得水盡鵝飛。每年的耶穌受難節,聖城耶路撒冷的苦路(Via Dolorosa)都會重演耶穌背起十字架,前往被釘的場景,往往吸引信徒圍觀。不過今年只有四名修士獲準繼續舉行儀式。現場有以色列警察駐守,有記者因為未有遵守保持2米社交距離的規則而被罰款。
  • 主教批完川普,教堂牧師也來批:把教堂變拍照場所,是對聖地的褻瀆!
    喬治敦聖約翰聖公會教堂牧師吉尼格巴西(Rev. Gini Gerbasi)如此批評川普在聖約翰教堂前持《聖經》拍照的行為。CNN報導截圖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當地時間6月2日報導,牧師格巴西看到川普在聖約翰教堂前手持《聖經》拍照後非常生氣。她表示,當時警察用橡皮子彈驅散人群時,自己就在現場。
  • 人工智慧進教堂,德國的「機器人牧師」開始送祝福了
    作者:一位虔誠的信徒跪在牧師面前:「機器人,饒恕我的罪過吧。」這個看起來有點滑稽的場景現在已變成了現實。五百年前,印刷術的發明引發信息革命,推動了宗教改革的迅猛發展。如今,科技再次挑戰宗教傳統了。在德國小鎮 Wittenberg,一個名叫 BlessU-2 的機器人牧師出現在宗教改革(Reformation)五百周年紀念活動的展覽會上。BlessU-2 會用 5 種語言表達祝福,它能舉起手臂,手心還會發光。這臺機器人頭部最大的特徵是有一對會動的眉毛和一張電子嘴。嘴的部位是一個 LED 屏,可以做出一些表情:嚴肅地抿嘴,或是善意地微笑。
  • 1000多位美國福音派領袖誓言成為大選後的和平締造者
    ,美國福音派領袖們鼓勵社區超越政治黨派和社會分歧,通過追求和平來活出福音。約1000名福音派領袖在名為《2020年呼籲建立聖經和平:福音派領袖關於暴力和分裂的聲明》(A 2020 Call for Biblical Peacemaking: Evangelical Leaders』 Statementon Violence and Division)上署名,敦促信徒成為和平締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