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瓷器美不美?美的不只是瓷器還有社會內涵和文化底蘊。

2020-12-21 醴陵釉下五彩新發現

現代瓷器美不美?美的不只是瓷器還有社會內涵和文化底蘊。

有位網友問我,現在的陶瓷為什麼沒有收藏價值也沒有古人做的漂亮,下面是網友的原話:

問: 你好我是專業玩瓷器的,現在生產的瓷器為什麼畫的花鳥紋,沒有清代古瓷漂亮,看上去始終不肥,我一眼會看出老瓷,新器,為什麼做的得不到古人的工藝,現代人太不行,做不出有收藏價值的東西。

答: 哈哈這位網友您好,這個問題要從多個方面考慮。假如三百年以後的人也有可能是您這樣的看法,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特徵。它隨著歲月的流失已經成了文物古董,有它的文物價值經濟價值在裡面,所以您覺得它很美很漂亮那是自然。清朝人的乾隆看明朝成化鬥彩時也是這樣感慨的,明成化皇帝看到宋代汝窯器時也是這樣感慨的。這可能就是為什麼皇家不惜成本追求完美的原因吧!努力做到最好,追求古瓷之美。

其實在過去,由於燒制溫度、礦物顏料、瓷泥淘洗、繪畫等,各個環節都有很大的局限性,色調單一,顏料發色不均勻等等問題。這些問題放到現在融入科學的手段,都已不是問題,項項都已解決,所以才能做出全釉下五彩斑斕的色彩,這就是承古創新,繼承傳統還不失傳統,工藝水平已超前古。

青花色顏料相對於其他色彩顏料便宜很多,可以大量燒制,所以青花瓷傳世非常多,這就是青花瓷為什麼能獨領風騷的原因。即使是明朝成化的鬥彩,嘉靖的五彩,還是清朝的琺瑯彩粉彩,色彩雖然鮮豔,古人還是沒有能力把所有的色彩做到釉下,只有單一色的青花瓷是全釉下的,當你看到嘉靖的五彩為什麼會掉色時,你就全明白了!釉下的青花永遠不會退色,現在的釉下五彩同樣也永遠不會退色。

現在的瓷器就是一副文人畫,過去的瓷器是匠人的技藝。歷史上有五次收藏熱,在這裡就不細說了,收藏圈裡有這樣一段話,玩拓片的瞧不起玩字畫的,玩字畫的瞧不起玩瓷器的,玩瓷器的瞧不起玩玉石的,玩玉石的瞧不起玩雜項的(竹木牙漆雕),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前兩者必須有文化基礎和底蘊,沒文化不認識字是玩不了的。後者都是匠人技藝,不認識字也可以玩。現在則不同,現在的陶瓷是文人字畫,瓷泥作紙大師創作,不管是從文化,書法、繪畫、陶瓷製作技藝都已經超越古人,再融入現代社會元素,具有時代特點,美的不只是瓷器還有社會內涵和文化底蘊。

瓷器,令人矜平躁釋,賞玩之餘,讓人體會無窮,請您不要錯過它。

以上僅供參考!望各位網友指正!

——碧巖奇珠

相關焦點

  • 中國文化之美系列 瓷器之美,釉色乾坤繪 華品春秋藏
    瓷器,是一種散發東方魅力之美所獨有光芒的華物,它更是中國文化特有一種充滿著美好象徵意義的文化符號。 我不是一個特別懂瓷器的人,但對於各種瓷器有著特別欣賞與喜愛。
  • 話說「China」:中國瓷器文化的美
    瓷器,是一種由瓷石、高嶺土、石英石、莫來石等組成,外表施有玻璃質釉或彩繪的物器。中國是瓷器的故鄉,瓷器是漢族勞動人民的一個重要的創造。瓷器我們不陌生,「China」我們也不陌生。但你可知,在英文中,「瓷器」與「中國」同為一詞,均寫為c-h-i-n-a。
  • 瓷器上的「美猴王」
    猴年來臨之際,賞玩瓷器上的「美猴王」,別有情趣在心頭。三不猴的造型有合體,也有單體,神情憨態可掬。一隻猴用手捂著耳朵,另一隻猴用手捂著嘴巴,還有一隻猴用手蒙著眼睛,寓意不看、不聽、不說,淋漓盡致地表現出謹慎善為、與世無爭的處世心態。
  • 瓷器中的白富美——甜白瓷,帶給你不一樣的美!
    古代白釉瓷,其實指的是在白色的瓷胎上,罩上不含金屬氧化物呈色元素的透明釉料,入窯燒成的。僅有元代樞府卵白釉,是真正失透的乳濁釉,符合現代對於白釉的定義。不過,這種釉質的定義差別,並不影響白釉瓷在制瓷歷史上大放光芒,尤其是一些數量少、製作精、風格獨樹一幟的白瓷品種,更是成為如今收藏界風頭難擋的「尖貨」。明代永樂甜白瓷,就是其中典型。
  • 美到極致是自然:帶甜味的白釉瓷器
    它的白和其他的白是不一樣的顏色。《明太宗實錄》中記載了永樂四年發生的一件事情:回回結牙思進玉碗,上不受,命禮部賜鈔遣還。謂尚書鄭賜曰 :朕朝夕所用中國瓷器,潔素瑩然,甚適於心,不必此也。況此物今府庫亦有之,但朕自不用。這裡所說潔素瑩然的瓷器應該就是永樂白瓷了。大概意思是:回回進貢給永樂皇帝一隻白玉碗,皇帝命人直接賜還金銀,意思是這碗不算你進貢的,算我買的。
  • 現代瓷器就一定沒有收藏價值嗎?馬未都:不一定
    對於現代瓷器,馬未都認為:「從工藝上說,難道現代瓷器就一定不如老物件嗎?不一定。」現代技術比過去要有所進步,所以現代瓷器未必比古代的差。大宋官窯《永泰瓶》古代瓷器之所以價格高昂,是由它的稀缺性決定的,還有文化背景和歷史沉澱,被眾多歷史名人把玩過的東西當然身價不菲。
  • 宋人追求極致釉色之美的瓷器-南宋粉青釉
    粉青釉色首創於南宋龍泉窯,粉青釉創燒之初就風行一時,風靡了1000多年,成為龍泉青釉瓷器的代表而經久不衰。龍泉窯是中國青瓷史上的瑰寶,自宋代一經興起,就憑藉其肥美的釉汁和優雅的形態稱絕於世。創燒出粉青、梅子青兩種釉色,代表著我國青釉瓷器燒制的最高水平。粉青釉工藝粉青釉以鐵為呈色劑並含有少量的錳、鈦,在生胎上掛石灰鹼釉經過1180℃—1230℃的高溫還原焰燒造而成。
  • 【日本日用瓷器】美濃燒——日本的「景德鎮」
    很多對日本瓷器了解的朋友一定知道「美濃燒」。日本的」美濃燒」,是日本著名的陶瓷產地品牌,就好比中國的「景德鎮」。
  • 唐代長沙窯瓷器,高古瓷器中難得一見的彩色瓷器
    國家級考古遺址公園,長沙窯遺址到唐朝,唐抄的科學技術進步,文化藝術繁盛,技術與文化消費的需求促生了(人們不再滿足於類似於著釉陶器這種材質的器皿,轉而要求有更高質量的器皿)這個時期的制瓷技術有了跨越式的進步
  • 中國瓷器好還是日本瓷器好
    然而大家不一定有機會看到。還有八百塊以上的建盞,都美極了。這還都不算是頂級的好東西。景德鎮的陶瓷就更是技術好,白瓷、青花、顏色釉、彩繪瓷……那些新的、高品質的東西,真是好。德化窯那些過八千的瓷雕,龍灣窯的那些彩瓷……連寶雞的耀州青瓷現在也都很好很好,2000塊以上的刻花青瓷器,漂亮極了。 沒看過、沒摸過這些,不足以批評中國瓷器。
  • 收藏之旅:瓷器上的「微妙之美」!
    瓷器鑑賞1:明代-青釉紅斑花口盤本品胎質細膩,胎體厚實,板沿口,弧壁,淺圈足,底心內凹,露灰白胎色。誠為鈞瓷之佳美者,其形制為金代典型的折沿盤,其色淡藍,靜穆湉謐,見有玫瑰紅斑附飾其上,妍麗雋美,猶如藍天中的彩霞,色彩豐富,相映成輝,自古,鈞窯見紅者即為上品恰如古人曾用「夕陽紫翠忽成嵐」等詩句來形容鈞瓷釉色靈活、變化微妙之美,與之相類者目前世界各大博物館均見收藏,唯窯變斑各異,無一相同。
  • 最具有收藏價值的現代瓷器非它莫屬
    玩收藏的朋友手裡少不了一兩件瓷器,瓷器不像字畫那樣容易受潮損壞等等,經過高溫燒制而成的瓷器,只要不摔它就可以保存很久,世代相傳,因此瓷器是收藏界的寵兒,拍賣價格也屢創新高。除了古代瓷器,現代瓷器也有收藏價值,選擇現代瓷器收藏的時候應該如何選擇呢?
  • 波蘭用騎兵換瓷器,荷蘭山寨青花瓷:中國瓷器如何在歐洲紮根生花
    一般來說,瓷器從長安出發,沿著絲綢之路經過中亞到達波斯,之後再經過波斯商人的手中運輸到地中海附近,進入歐洲。這樣遠距離的運輸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時還面臨著很高的報廢率。這一階段,瓷器的觀賞價值和象徵意義其實超過了它的實際使用價值。因為幾經轉手的中國瓷器已經身價倍增,當時瓷器幾乎與黃金擁有著同樣的身價。只有皇室巨賈等等擁有巨額財富的歐洲社會上層才能擁有一件中國瓷器。
  • 尋求瓷器、生活、藝術的統一,睿琦博藝館帶來不一樣的珍藏瓷器
    在這些瓷器上,都能夠看到其所表達出的美學,也是睿琦博藝館一直所追尋的美學。   Meissen梅森可以說,是最高德國品質的象徵,距今已有300年歷史,有著「白色黃金」的美稱,其的誕生,是由18世紀時任波蘭國王奧古斯都二世一手促成。Meissen梅森瓷器也一直代表著歐洲瓷器的最高水準,一定程度上是皇權和貴族特權者的象徵,受到了各種收藏者、上流人士的喜愛。
  • 龍泉鐵骨冰花瓷的清雅美和韻味美
    筆者燒制的鐵骨冰花瓷器也贏得了收藏者們的青睞。本文擬從鐵骨冰花瓷器的鑽石美及其審美意蘊進行初探。一、鐵骨冰花瓷器的創作試驗創作鐵骨冰花瓷器的最初考慮是,如何在忠實繼承龍泉青瓷的基礎上突破龍泉青瓷的傳統約束,如何將實用和藝術統一,將象和義,抽象和具體進行統一。
  • 日本瓷器緣何風靡歐美
    現在在有田瓷器博物館裡,還有大量同時代的中國瓷器,以及一筆一畫照樣臨摹的日本作品。    「有田燒」在歐洲各國銷售後受到相當的好評,僅在17世紀至18世紀,「有田燒」製品銷售至歐洲的數量就高達好幾百萬件。    在歷史上,日本文化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其制瓷業也不例外。
  • 大英博物館的中國瓷器,每一件都美到心痛!
    中國文物流失海外,美到心痛!中國文物流失海外,美到心痛!中國瓷器流失海外,美到心痛!中國文物流失海外,美到心痛!中國文物流失海外,美到心痛!中國文物流失海外,美到心痛!中國文物流失海外,美到心痛!中國文物流失海外,美到心痛!中國文物流失海外,美到心痛!
  • 連瓷器紋飾含義都不懂,還玩什麼收藏。讀懂瓷器,從紋飾開始
    隨著時代的發展,每一朝的瓷器上的瓷器紋飾也有不同的寓意,技法發色也可是判斷其對不對的標準之一,這些用來裝飾的紋飾既可以反應時人的審美,也可以反應出大家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嚮往。明清官窯瓷器的紋飾和民窯相比,是更加嚴謹工整的。
  • 長沙銅官窯古鎮——走向世界的瓷器文化
    是唐朝至五代時期的瓷器製造遺址,這裡的瓷器文化底蘊非常豐富。隨之高科技的文化在這裡也是得到了快速提升。讀了梁元帝蕭繹做的文章《玄覽賦》後,更欽佩梁元帝的文學才華,感覺到這座都城的瓷器裡隱藏著更深奧的中國文化。
  • 來「宸賞」,看看皇家用的瓷器
    尋找不同維度的中國美中國美是什麼?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因為「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真正的中國美不單只是外在美,更是在驀然回首中,那歷史的厚重感,只有去感悟和思考,才能「喚醒」和「照亮」。如今,隨著我們的民族的崛起,世界開始看到中國美和中國文化巨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