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求瓷器、生活、藝術的統一,睿琦博藝館帶來不一樣的珍藏瓷器

2020-12-08 天極網資訊

  【天極網IT新聞頻道】「瓷器,是工具,也是藏品;藝術,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但不能脫離於生活。睿琦博藝館,一直尋求的,就是把握瓷器、生活、藝術三個維度間的平衡。」在一次採訪過程中,武漢睿琦博藝商貿有限公司負責人,提出了其對瓷器的看法。

  在睿琦博藝館內,珍藏著眾多名貴的瓷器,既有國內有著「三大官窯」之稱的春風祥玉、九段、小雅,也有來自歐洲第一名瓷Meissen梅森。造型或肅穆,或活潑;色彩或冷豔,或明亮……散發著藝術的氣息。

  走進睿琦博藝館,用眼觀看這些瓷器,用手去撫摸它們的輪廓,用心聆聽這些瓷器背後的故事,不難發現,這些瓷器,既有高於生活的藝術,又有回歸瓷器本身的實用。

  不管是春風祥玉、九段、小雅,還是來自德國的Meissen梅森。在這些瓷器上,都能夠看到其所表達出的美學,也是睿琦博藝館一直所追尋的美學。

  Meissen梅森可以說,是最高德國品質的象徵,距今已有300年歷史,有著「白色黃金」的美稱,其的誕生,是由18世紀時任波蘭國王奧古斯都二世一手促成。Meissen梅森瓷器也一直代表著歐洲瓷器的最高水準,一定程度上是皇權和貴族特權者的象徵,受到了各種收藏者、上流人士的喜愛。奧匈帝國皇后茜茜公主就是Meissen梅森死忠粉 ,收藏了數千件梅森瓷器。

  在Meissen梅森瓷器上,能夠感受到不同於中式美學的藝術。Meissen梅森起源於中國瓷器,卻又有歐洲特有的再創造。這表現在色彩、花樣、創作手法上。花樣上,在已有的基礎上進行延展、變形與融合,比如融合中國紋飾和西方油畫上色手法;色彩上,Meissen梅森擁有上萬瓷器顏料配方專利,能在忠於古老製作方式的同時提升上色效果;風格上,Meissen梅森形成了更硬朗、花哨,帶著滿屏華麗的歐洲宮廷風。這種藝術,陽春白雪,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在睿琦博藝館,仿佛跨越時空的距離,置身於歐洲宮廷,品味不一樣的藝術美學。

  在瓷器、藝術、生活中,睿琦博藝館尋求著一種平衡。瓷器為人類服務,藝術為生活服務,既有陽春白雪的高貴,又有舉足輕重的實用。

  春風祥玉的藝術性以及民族美學,無需過多贅述,對瓷器有所了解的國人,想必都驚豔於春風祥玉的美與韻味。其纏枝龍鳳、青花釉裡紅,無不代表著其藝術美學。

  在追尋藝術美學的同時,春風祥玉也將瓷器與生活相融,讓瓷器回歸器皿的實用。

  茶文化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文化,人們不斷從各方面來提升喝茶的體驗,茶具是其中的一種手段。在1992年,春風祥玉開啟了製作陶瓷茶具的大門,至今已有近30年間。這些年,春風祥玉在茶具器皿的製作上,對於每一根線條、胎體厚度、整體韻味都有著近乎完美的追求,一直努力把「禪」「茶」文化的文化精髓溶於瓷器中。以器載道,使人用春風祥玉的茶具品茶時,能夠感悟到「清、靜、寂」的禪意生活。值得一提的是,春風祥玉茶具的杯口向外多撇出一點,有效隔絕杯中熱水的溫度,防止燙手,這也是其發揮瓷器實用的一大體現,呈現了春風祥玉讓藝術溶於生活,讓瓷器回歸實用。在睿琦博藝館,仿佛能夠嗅到一茶香,置身於清茶淡話之中,感受瓷器的魅力。

  透過瓷器,睿琦博藝館想做的,是藝術與生活的平衡、統一,既有鑑賞研究之趣,又有清平無拘之樂。

類型:廣告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相關焦點

  • 走近武漢睿琦博藝館,追尋瓷器的厚重與溫度
    睿琦博藝館,隸屬於武漢睿琦博藝商貿有限公司,位於武昌福星國際城,是一個以歷史與藝術並重,集收藏、展覽、研究、公共教育、文化交流於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在館內,陳列著許多春風祥玉、九段、小雅、梅森的珍貴瓷器擺件,栩栩如生,既內涵如歷史的厚重,又靈氣如少女的活潑,挖掘每一件藏品,都仿佛能夠透過時光,重現昔日之事。
  • 清代瓷器茶葉罐,從藝術到生活化的真正內涵
    在收藏清代瓷器茶葉罐中有的人一味追尋金 錢的回報,有的人一心扎進歷史的海洋,去探索研究鮮為人知的故事,有的人搞清代瓷器茶葉罐收藏則是為了打發無聊的時間,所以往往收藏清代瓷器茶葉罐給我們帶來的無窮無盡的精神財富,它可以使我們開心快樂,可以使我們鬱郁不振,總之收藏清代瓷器茶葉罐要有一顆平淡的心
  • 成化瓷器究竟有多美,看了臺北故宮的珍藏真是長眼了
    成化瓷器是指明朝成化年間的瓷器,以鬥彩最富盛名,也不乏青花瓷器,各類單色中華釉瓷等,都各具千秋。成化瓷繼承了歷代傳承的精華,也開創了自己的獨特風格。成化瓷追求中小作品,特別講究線條和造型,賞心悅目。成化瓷器追求賞心悅目,特別講究線條美,使後人對成化一朝瓷器有著極高的評價。收藏界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的說法。成化時期瓷器造型莊重圓潤、玲瓏俊秀、具有藝術上的線條美,多見小件器,成化瓷器的精美程度達到了瓷器燒造的一個高峰,尤其是成化鬥彩,更是難以超越的一個高度。代表作如雞缸杯、成化鬥彩三秋紋碗、高士杯等,均為絕代精品。
  • 大雅齋瓷器:融合了皇家藝術與女性審美的慈禧御用官窯
    此時的滿清政府又追求起了窮奢極欲的生活,下令讓景德鎮的官窯大量生產瓷器,從而形成了晚清時期的瓷器發展的一個小高潮。這批光緒官窯瓷器以仿製康熙和乾隆時的青花、粉彩、五彩、鬥彩及藍釉為主,具有清新明快的風格。大雅齋魚缸光緒官窯瓷器是在當時滿清政府的實際統治者慈禧的個人意志下發展起來的。
  • 康熙瓷器與宮廷藝術珍品特展吸引業內關注(圖)
    「延薰秀色」康熙瓷器與宮廷藝術珍品特展由保利藝術博物館主辦、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與正觀堂協辦的「延薰秀色——康熙瓷器與宮廷藝術珍品特展」,將於2011年4月30 日在保利藝術博物館隆重舉行為期20天的展覽將展出超過100件珍罕康熙瓷器、宮廷藝術珍品與宮廷佛造像等,全面展示康熙盛世的宮廷藝術真貌。展品分別來自重要海內外私人收藏,可謂琳琅滿目,難得一見,是國內首次最大規模的康熙主題特展。年僅8歲就繼承皇位的康熙皇帝, 是中國封建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 淺絳彩瓷器藝術及收藏價值簡析
    從這些介紹裡,啥也看不出來,要想弄懂何為淺絳彩,得懂點科學和歷史,聽小編給您講故事。話說十九世紀中葉,清末的舊中國積貧積弱,文化名流們生活拮据,在瓷器和瓷板上作畫這樣之前不屑一顧的事,漸漸也成為謀生的手段,於是很多山水畫家、書法家紛紛加入到瓷畫行列。
  • 鳳凰藝術 | 藝術家王俠軍如何賦予傳統瓷器當代美感?
    以下是「鳳凰藝術」為您帶來的現場報導。「千秋·吉象:王俠軍瓷器展」由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主辦、上海文化聯誼會協辦、臺灣八方新氣策劃,免費對外開放,展覽為期一個月,是藝術家透過61件白瓷作品,將自己白瓷作品背後的故事,以雙主題——生活美學的關照、傳統/創新的美學進化——完整呈現,其中前者我們看到中國瓷器前衛而時尚的意象。
  • 南北兩院日本瓷器精品亮相偽滿皇宮博物院
    日本黃地彩鳳凰七寶燒壺(華僑博物院收藏)  據悉,由偽滿皇宮博物院和廈門華僑博物院聯袂舉辦的《南北兩院珍藏日本瓷器精品特展此次展覽薈萃了南北兩院珍藏的110餘件日本瓷器精品。這些日本瓷器上啟江戶時代末期,下至昭和初年,其中不乏七寶燒、九穀燒、古九穀燒、薩摩燒、伊萬裡燒等日本陶瓷的上乘之作。  「七寶燒」是日語中對金屬琺瑯器的稱謂。因其燒制工藝源於中國的景泰藍,故又有「日本的景泰藍」之稱。
  • 中國瓷器好還是日本瓷器好
    新燒的龍泉,那種一千塊錢以上的碗,看著就如玉一樣,真看到你就知道那是好東西。然而大家不一定有機會看到。還有八百塊以上的建盞,都美極了。這還都不算是頂級的好東西。景德鎮的陶瓷就更是技術好,白瓷、青花、顏色釉、彩繪瓷……那些新的、高品質的東西,真是好。
  • 唐英與國寶瓷器
    年希堯因為做事兢兢業業,不降反升。而因為年希堯長年在淮安關管理關務,很難直接管理陶務。所以由唐英佐理。雖然我們現在看來,這是唐英人生的一個轉折點,但對於他本人而言,或許思緒更加複雜。一個北方大漢,或許並不適應南國潮溼清冷的秋天,回想北國秋日風和日麗,皇城金碧輝煌,待到開春大雁尚能南飛,而自己的留守卻遙遙無期,而更讓他不適的,除了南方的水土,更有對陶務不熟悉所帶來的惴惴不安。
  • 德國首都的「中國瓷器屋」究竟什麼樣?有來自幾百年前清代瓷器
    近日,有藏家在微信朋友圈、古玩圈曬出了夏洛騰堡宮有名的「中國瓷器屋」。在德國旅遊勝地、名勝古蹟中看到一屋子的「中國瓷器」無不讓中國遊客、藝術愛好者們感到意外和驚喜。而這些瓷器多是來自於幾百年前的清代外銷瓷。
  • 連瓷器紋飾含義都不懂,還玩什麼收藏。讀懂瓷器,從紋飾開始
    隨著時代的發展,每一朝的瓷器上的瓷器紋飾也有不同的寓意,技法發色也可是判斷其對不對的標準之一,這些用來裝飾的紋飾既可以反應時人的審美,也可以反應出大家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嚮往。明清官窯瓷器的紋飾和民窯相比,是更加嚴謹工整的。
  • 那些美國頂級藏家收藏的明清瓷器,一起來開眼界
    摩根、小約翰·洛克菲勒珍藏1960年入藏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高50.9釐米此瓶飾有祥獸麒麟與白澤。麒麟性情溫和,不傷人畜,傳世有聖人時才會出現,因此象徵富足、和平與安定。瓶頸末端飾有纏枝蓮紋及石榴、壽桃圖案,寓意吉祥、長壽。
  • 為何大英博物館喜歡收藏中國瓷器,看看古代歐洲把瓷器叫什麼
    瓷器不是很普通和很日常的東西,為何不收藏那些更珍貴的黃金珠寶等等珍貴玩意。其實,大家可能不清楚,中國古代的瓷器在歐洲還有另外一個名字,這個名字叫在現在都很好聽,很吸引人,當時瓷器在歐洲叫做「白金」,不是現在女孩子買戒指那種白金,這裡指的白金是瓷器的顏色。
  • 一件「大明康熙年制」瓷器,卻被博物館珍藏,專家:這是國寶!
    當然上圖裡的瓷器肯定是假的,這款明顯是P出來的列印體。不過違背常理的是,「大明康熙年制」六字款在歷史上確實存在,且有實物證明。 如今珍藏在南京博物院的一隻小小酒杯,叫青花貫套紋酒盅。
  • 日本瓷器緣何風靡歐美
    在歷史上,日本文化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其制瓷業也不例外。日本外銷瓷的造型與中國瓷相近,但又明顯帶有日本風味,與中國瓷器相差最大的特點是日本瓷圖案和畫面的色彩非常靚麗明快,往往是大紅大綠、黑白相間,或有金線勾勒,它的茶杯、酒杯、碗、碟子等日用瓷器的邊沿也多用金色釉,十分精緻。
  • 他,無疑是「天價」中國瓷器的幕後推手!
    仇國仕於1999年畢業於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國藝術與考古研究所,隨後便加盟蘇富比。此後的兩三年裡,仇國仕得到了蘇富比前亞洲區主席朱湯生和時任蘇富比中國瓷器工藝品部主管謝啟亮的大力栽培。自2003年起,仇國仕開始致力於開拓蘇富比亞太地區的中國藝術品市場,與全球重要收藏家及古董商保持緊密聯繫。
  • 來「宸賞」,看看皇家用的瓷器
    ▲「馮瑋瑜生活藝術展——宸賞」展示的黃釉瓷器莊子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瓷色之美,純粹而自由。釉色的質感,是一種含蓄。色彩的無盡,是一種留白。在各色的釉彩瓷中,黃釉瓷器因在皇權威嚴中刻下的印記而成為奢華、尊貴的象徵。
  • 瓷器收藏:大美至簡的單色釉瓷器!
    #中國瓷器的釉彩始於單色釉。沒有青花的藍白相映,沒有彩瓷的繁複繽紛,縱然僅純淨一色,卻不輸「濃抹淡妝」,這就是單色釉。單色釉,又被稱為「一色釉」、「純色釉」或「一道釉」。由於瓷釉內所含化學成分的不同,不同種類的單色釉瓷器燒成後會呈現出不同的單一色澤。單色釉瓷器以其質地迥異的胎體和美不勝收的釉色,曾經在中國陶瓷藝術史上締造了一個又一個的輝煌。
  • 唐代長沙窯瓷器,高古瓷器中難得一見的彩色瓷器
    從原始巖畫、地畫的記錄萌芽,到彩陶紋飾的宗教信仰,人們從平時的生活中學會記錄和期望。瓷器上的彩繪,是對既有的突破與創造,是對藝術與技藝的遊刃有餘,也留住了生活中最真實的美好,而這種美好的記錄方式則被個人一直傳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