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嶺村的山鄉巨變

2020-12-19 金臺資訊

藍田縣小寨鎮董嶺村新貌。

沒有優質農地,缺乏集體產業,土地裡的營收僅夠果腹。在綿延山地裡的董嶺村,曾掩藏著許多村民世代貧困的宿命。

再次走進董嶺村,蒼翠的山林、寬闊的路面、精緻的農舍吸引了不少遊人,一派悠然宜人的田園風光。

是什麼,讓董嶺村發生了如此巨變?

迎轉機 小核桃裡做文章

董嶺村地處藍田縣小寨鎮,屬秦嶺北麓典型的淺山丘陵地貌。該村有3個村民小組,172戶630人。

20世紀90年代,對家鄉懷有深厚感情的李田利希望能改變村子的現狀,毅然從收入穩定的國企回到家鄉,挑起了村委會主任的擔子。他帶領鄉親們栽過蘋果樹,種過中藥材,養過豬。然而,由於沒找對符合村實際的發展路子,鄉親們沒有賺到錢。

毗鄰西安市區的地理位置,讓董嶺村90%以上的青壯年外出務工,村裡剩下的大多是老人、婦女和兒童,這也讓董嶺村成了「空心村」。

直到2010年,董嶺村迎來了轉機。原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教授對該村土壤檢測後,發現董嶺村是核桃優生區。這再一次點燃了李田利的希望。抱著嘗試的心態,李田利帶領大家開始種植核桃樹。從1畝、10畝、500畝到2100畝全覆蓋,董嶺村成為藍田縣第一個「無糧村」,2015年農戶人均純收入9800元。同年,董嶺核桃專業合作社、核桃加工廠成立,全村167戶農戶入股,年收益高達400餘萬元。隨著藍田縣核桃栽植面積迅速增加,核桃銷路不暢、豐產不豐收的現象慢慢顯現。

隨著白鹿原影視城落成開放及環山路修通,吸引了大量遊客。乘著影視城發展的東風,董嶺村決定實行產業結構轉型,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業。然而,「挨家挨戶去協商,一戶不同意,全村弄不成」的難題擺在董嶺村人面前。

勇創新 「三變」改革的試驗

「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可以採取不同的方式實現農民增收。一家一戶沒辦法發展壯大產業,需要進行改革的先試先行。」李田利說的這項改革是對「三變」改革的嘗試——土地經營權比例化股份制改革。

土地經營權比例化股份制改革,借鑑了國有企業劃分國有股、企業股和企業全員持股的經驗及城鎮住房公積金改革的做法,將農村土地產權按集體佔51%、村民佔49%的比例分配後再市場化流轉。李田利說,51%的股權作為本金以「滾雪球」的方式實現增值。這其中,31%以公積金的形式由集體存入第三方銀行,享有股權的村民可以以此抵押貸款,也可以自行脫離集體時取出;10%作為村級公益金,解決失地失業農民(臨時返貧)的生存、就業、養老、環衛、婦幼等保障項目;剩下的10%用作管理費,用於村級組織村務支出。

李田利坦言,這種分紅模式盤活了全村閒置資源,發展壯大了集體經濟。更為重要的是,保留了一部分資金用於民生保障,確保貧困戶生活有兜底保障。

為了推動土地股份合作,董嶺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成立。在李田利的帶動下,村幹部帶頭,一些核桃種植大戶紛紛加入,很快,所有農戶都以土地入股的形式把自己的核桃地交給股份經濟合作社管理經營,實現了「三變」改革的第一步——資源變資產。

接著,李田利帶領村委會一班人著手對集體經濟清產核資。隨後,董嶺村對戶籍在村上的村民進行「股東」資格界定,對符合成員資格的596個「股東」,以發放股權證的形式明確個人佔有股份份額,並予以公示。

強產業 從根源上解決貧困

村民王春燕在2016年便拿到了股權證,從2017年第一次分紅以來,她的本子上記錄著每一年的分紅。最近一次土地入股後的分紅,人均410元,全家四口人拿到1640元。更讓王春燕高興的是,原本缺乏勞動力的家庭,現在可以把土地放心地交給合作社管理經營。「以前俺們自己種核桃,人都綁在土地上。現在不用操心種地,到年底跟著拿分紅。騰下手,俺到附近白鹿原影視城打工,每個月都有固定收入。家裡還把一間房租給了影視城的工作人員,每個月租金還有300元錢。」

如今,董嶺村僅剩餘貧困戶7戶16人,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27.8%降低到2020年的1.13%。董嶺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資產由2016年成立時的1074.9萬元上升至2019年的3494.56萬元,人均佔有資產由18000元上升至58633元,集體資產得到了顯著的提升。

為適應發展需求,在董嶺村股份經濟合作社下,先後成立了5個子公司,同時開發了生態停車場、農家樂、民宿等鄉村旅遊特色產業,讓村民們放開手腳發展第三產業。

依託毗鄰白鹿原影視城的區位優勢,村民們有些到影視城打工,有些將自家房屋出租,有些發展起農家樂和民宿,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去年6月,影星張嘉譯與董嶺村達成初步協議,準備開發建設影視藝術小鎮。

2019年,董嶺村獲得了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等殊榮。昔日的「窮山溝」,如今變成綠水青山間人人樂享其居的美麗家園。

相關焦點

  • 堅定脫貧不停步 董嶺村的山鄉巨變
    藍田縣小寨鎮董嶺村新貌。沒有優質農地,缺乏集體產業,土地裡的營收僅夠果腹。在綿延山地裡的董嶺村,曾掩藏著許多村民世代貧困的宿命。再次走進董嶺村,蒼翠的山林、寬闊的路面、精緻的農舍吸引了不少遊人,一派悠然宜人的田園風光。是什麼,讓董嶺村發生了如此巨變?迎轉機 小核桃裡做文章董嶺村地處藍田縣小寨鎮,屬秦嶺北麓典型的淺山丘陵地貌。該村有3個村民小組,172戶630人。
  • 清溪村鄉村振興大型群雕《山鄉巨變》榮獲「最佳公共藝術」殊榮
    8月23日,以騰訊雲會議的形式舉行了2019年度「最佳公共藝術」成果發布會,清溪村鄉村振興大型群雕《山鄉巨變》榮獲殊榮。清溪村鄉村振興大型群雕《山鄉巨變》。《山鄉巨變》座落於全國聞名的山鄉巨變第一村——湖南益陽清溪村,它是我國著名鄉土文學巨匠周立波先生的故鄉,也是他深入生活十年與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勞動創作小說《山鄉巨變》的地方。
  • 獨山董嶺村:春風化雨潤山鄉
    早春二月,獨山縣麻尾鎮董嶺村的田間地頭,一片忙碌景象。 董嶺村第一書記韋宗龍帶著幹部們,正在為群眾丈量田土。新的一年,村裡計劃通過流轉土地,實施蜂蜜臍橙種植項目,進一步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產業發展體系,努力為當地群眾拓展增收渠道。
  • 這個周末來美侖美術館看看李樺眼中的山鄉巨變吧!
    7月18日至30日,在美侖美術館(湖南省長沙市東二環一段湖南美術出版社院內)山鄉巨變——美侖美術館珍藏李樺作品展開展。該活動由湖南美術出版社主辦,美侖美術館承辦。抗戰時期的中國,隨眼望去的是敗瓦頹垣、殘肢斷體的烽火戰場,流離失所的難民,窮兇極惡的敵人,亟待奮起的民眾。這些既是當時中國的現實狀況,也是這時期藝術家作品表現的主要內容。
  • 【直播回放】鄉鎮巡禮「飛越山鄉看巨變」——石門鄉:朝陽映石門...
    【直播回放】鄉鎮巡禮「飛越山鄉看巨變」——石門鄉:朝陽映石門 坎邊是故鄉 2020-12-12 14: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助力脫貧攻堅 書寫山鄉巨變——甘肅省扶貧書法作品展在蘭州開展(圖)
    助力脫貧攻堅 書寫山鄉巨變——甘肅省扶貧書法作品展在蘭州開展(圖) 20-12-08 13:59
  • 愜意原鄉淶源華中小鎮山鄉巨變書畫攝影展劇透來襲
    「山鄉巨變」書畫攝影展是華中小鎮國慶系列活動之一,是由華中集團與淶源縣文聯共同舉辦的一場淶源文化藝術盛宴。旨在展現淶源鄉村變化、美麗風貌與原鄉愜意的美好生活。
  • 貴陽網「走進百個美麗鄉村·見證山鄉巨變」第七站:烏當新堡馬頭村
    貴陽網「走進百個美麗鄉村·見證山鄉巨變」第七站將走進烏當區新堡馬頭村。新堡馬頭村距貴陽市中心34公裡,交通非常便利。森林覆蓋率達75%以上,夏季平均氣溫23度,田園屋脊、小橋流水,透著一種原生態的味道。
  • 安吉董嶺村,安置千餘被困遊客
    因暴雨阻斷下山道路,安吉縣上墅鄉董嶺村的1600餘名遊客滯留山頂。今天上午記者趕往董嶺村,在龍王村遇道路坍塌,路政人員告訴記者,上面還有20餘處山體滑坡和塌方,上山道路被衝毀,幾處橋梁淹沒在暴漲的河水中,無法通行。記者電話聯繫董嶺村支書王文賢。王文賢告訴記者,山上斷水斷電,固定電話無法接通,手機電池估計還能維持到今天晚上。
  • 西安藍田縣董嶺村入選
    原標題:西安藍田縣董嶺村入選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關於公布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第一批精選試點村、連片推進村和試點縣名單的通知》,全國共42個精選試點村、12個連片推進村和15個試點縣入選第一批名單。其中,我省4村2縣(區)榜上有名。
  • 魯家村的新時代「山鄉巨變」——浙江安吉縣魯家村黨委書記朱仁斌...
    新華社杭州3月22日電 題:魯家村的新時代「山鄉巨變」——浙江安吉縣魯家村黨委書記朱仁斌的回鄉故事新華社記者 王俊祿魯家村,卻沒有一戶姓魯——正像這個村最大的發展秘籍:「無中生有」
  • 葉偉志‖山鄉巨變,蘆陵今昔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筆者想從人民的衣食住行等方面敘述建國以來山鄉的巨大變化。首先從衣著方面,解放以後,國家實行計劃經濟政策,每人每年發布證三尺六寸,至1976年增到一丈三尺六,也就是說當初人們三年才可購置一身新衣服。當年有句順口溜:「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七十年代以前,華僑帶回一些舊衣服,親戚們能分到一件兩件是大有喜從天降的感覺。
  • 藍田縣董嶺村:集體產權改革明晰產權比例 激活土地資本
    自那時起,董嶺村的村民從農民變成了股民,他們手握股權書,一邊自主創業增收,一邊關心著集體經濟的發展狀況。6月27日,藍田賓館。著名演員張嘉譯攜手浙江儒意文化公司與董嶺村共同舉辦的「影視藝術文化小鎮」項目論證會正在舉行,預示著這個已走上集體化發展道路的小山村將迎來更大的機遇。而這一切,都來自於董嶺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紅利輻射。
  • 「漫畫」「蘑菇叔叔」的一千零一夜:百轉千回,山鄉巨變!
    極不平凡的2020,歷經百轉千回,感受山鄉巨變,見證決勝時刻。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
  • 安吉海拔800米的董嶺村開建儲氣中轉站助高山村留客
    來源:視覺中國  浙江在線3月1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徐坊 通訊員 蒲璇)3月15日一早,隨著兩臺挖機進場施工,湖州市安吉縣上墅鄉董嶺村儲氣中轉站開工建設。  董嶺村海拔800多米,四面環山。這裡風景優美,每年4月至11月遊客絡繹不絕。因此,村裡有農家樂90餘家,幾乎家家戶戶都從事與農家樂相關的工作。  「但是董嶺的冬天太冷了,最冷的時候氣溫零下13℃,往往還沒正式入冬,客人就提前跑了。」王文賢告訴記者,董嶺村的冬天非常美,由於氣溫低,霧凇、雪景等美景常有。「不少客人都想在村裡過年,無奈擋不住寒冷。」
  • 【「十三五」,我們這五年】山鄉巨變:出門水泥路 抬腳公交車
    【「十三五」,我們這五年】山鄉巨變:出門水泥路 抬腳公交車 2020年12月03日 21:40:00來源:央視網
  • 山鄉巨變,靠這樣一群「愚公」
    探尋貴州山鄉巨變的密碼,或許答案千條萬條,又或許只是一棒接著一棒傳下來的詞:使命、情懷、堅守。在全國脫貧攻堅戰收官之際,向扶貧路上的這群「老愚公」致敬!
  • 安吉董嶺村竟有家明秀農家樂,周圍雲霧繚繞,仿佛人間仙境!
    董嶺村位於浙江省安吉縣上墅鄉南端,與臨安縣相鄰。距上海4個小時路程距杭州1.5小時路程,景區內奇峰怪石林立,青松蒼勁挺拔,雲霧變幻無窮,碧潭飛瀑密布,竹海浩瀚無邊。每年6至10月份是董嶺村「消暑遊」旺季。
  • 救援隊進入受困的安吉董嶺村和大溪村 可撥諮詢電話聯繫
    【報導回顧】網友求助家人在臨安失聯 本網聯繫當地政府確認人員安全昨天,安吉上墅鄉的董嶺村有1千多人被困。今天下午,記者從安吉縣公安局獲悉,當地政府部門及天荒坪派出所連夜備戰,從今天凌晨4時開始,由鄉鎮幹部及公安民警等組成的救援隊伍多爬了4個多小時山路進入了董嶺村,將礦泉水、方便麵等物資送達,並開展安撫、解釋、勸離等工作。
  • 麻尾鎮董嶺村:種下蜂蜜橙 日子「甜如蜜」
    群眾種苗忙 近日,記者來到麻尾鎮董嶺村罵力組,看到一塊寬壩子上人頭攢動,十分熱鬧。路邊的大貨車旁,十幾名村民正用接力的方式將小苗從車上卸下;通往地裡的小路上,不時可見用籮筐搬運樹苗的婦女來回奔波;不遠處的寬闊田地裡,大批村民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小心翼翼的將一棵棵幼苗種到土裡,這是董嶺村村民搶抓時節種植蜂蜜橙的忙碌景象。 近年來,麻尾鎮積極推進壩區產業結構調整,引進龍頭企業發展蜂蜜橙種植,群眾通過土地流轉與就近務工實現增收,實實在在從產業發展中得到了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