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冠中《香港三部曲》增訂版、也斯遺作《守望香港》等出版

2021-01-20 鳳凰網

牛津大學出版社將於今年書展推出年度作家陳冠中新著《香港三部曲》增訂版,以及也斯兩部遺作《守望香港》和《浮世巴哈》。

《香港三部曲》增訂版

於2007年推出的《香港三部曲》短篇小說集,寫的是唐番交雜的嬰兒潮世代,五十年代橫空出世,六十年代孵長,七十年代登場,擔大旗演義新香港大戲,三個主角都是徹徹底底的香港人。作者陳冠中以傳統的言情故事,老練的人情世故去寫某一角香港的深層心理。於今年書展推出的《香港三部曲》增訂版,新增了《夜宴驚歲記》及《被書掟中頭部的一天》兩篇小說,加上原來的兩短篇一中篇,前後至今三十多四十年,是作者的香港故事。

陳冠中說:「《香港三部曲》是有來由、有前身的。《夜宴驚歲記》原載於一九七四年四月香港大學的學生報,那是我大學畢業前最後的一個學期,大考在即,論文纏身,不知怎的還會想去寫屬於父母輩的南來寧波上海人的故事,準是多看了漂泊臺灣的華語作家離散文學。本沒有發心要撰寫奇幻寓言故事,沒想到二○○八年三月鬼使神差的寫了《被書掟中頭部的一天》,因為青文書屋羅志華的離奇死亡事件,因為香港的樓上書店永劫回歸輪迴於讀書人的中世紀,因為北上不歸而隱約有感舊時香港情懷終究或會花果飄零──在中國展示」盛世「新常態的那個元年。」

《守望香港》─往返於東京與香港之間的十二封信

也斯於2013 年1月辭世。也斯是一個很懷舊的人,有人說他是一位像本雅明(Walter Benjamin)一樣的批評家。本雅明苦思於歷史與懷舊之間,也斯也有著同樣的苦惱。也斯的行動如同一個講究美食及生活享受的人一般輕快明朗,但心底卻隱藏著沈重的愁緒。

也斯和日本著名學者四方田犬彥,2000 年在東京相識之後,多次談起能否對橫亙於彼此生活空間中的市井文化進行深入的比較研究。最終決定以往返書信的方式來實現這一構想。《守望香港》就是他們之間一共交換的十二封書信。這些書信,對於都會、對於食物和離散、對於小島所具有的獨特的地理政治、對於狂熱國族主義的愚昧,都有著洋洋灑灑、極為精準的論述。

他們希望通過比較東京和香港的庶民生活、飲食、以及大眾文化和影像,來思考西方現代化分別在亞洲這兩個大都會中如何被接受、被本地化,民族多元化和國族主義、殖民地歷史又分別在兩個城市中得以怎樣的體現等等問題。

《浮世巴哈》

這本厚三百五十頁的散文,是也斯(梁秉鈞)的遺著。是也斯病重、臨終前兩三年的香港書寫。

也斯說:「我完全無意美化我們生活其中的香港都巿。生活其中,尤其感到其中的欠缺傾側。地產商多年來經營起來的霸權,令大部份巿民無法安居。過份強調發展,令原來漁農萎縮、生態失衡、自然環境大受破壞。無限制地偏向商業發展,不僅漠視人文精神、文化修養,實際上更造成惡性兢爭、環境汙染、價值混淆、生活素質的趨下。本來可以發揮言論自由、監察權勢的傳媒,亦有部份會因集團利益而不辨黑白、混淆視聽,令人惋惜。生活在城巿中,有時感到它的自由文明,但有時也感到文明帶來的拘謹、自由帶來的放任自私。還是得自己不斷調整。」

「在文學創作方面,在香港長大,逐步摸索去認識城巿,尋找不同的方法去書寫城巿。在創作之餘,也零星寫下有關的文字,向自己和別人弄清楚都巿文學的特色。有接近學術的討論、有對談、有訪問、有書評、有隨想,從不同角度思考都市與文學的關係,文學如何可以從不同深度探測城市的精神呢?」

【書籍信息】

《香港三部曲》增訂版

國際書號:9780193999183  HKD 80.00

《守望香港》

國際書號:9780193998896 HKD 98.00

《浮世巴哈》

國際書號:9780193986206      HKD 88.00
 

相關焦點

  • 香港回歸10周年系列訪談-陳冠中-搜狐新聞
    先後就讀於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系及波士頓大學傳播學院。曾出版《馬克思主義與文學批評》、《半唐番城市筆記》、《香港未完成的實驗》、《波西密亞中國》、《香港三部曲》等。[詳細]    精彩語錄:英國人也不承認我們。這個時候我們只能說我們是香港人,而且我們唯一認同的,甚至有感情的地方就是香港。
  • 陳冠中簡介
    陳冠中陳冠中,現居於北京的著名文化人。原籍寧波,1952年出生於上海,在香港長大,曾住臺北六年。先後就讀於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系及波士頓大學傳播學院。1976年創辦香港《號外》雜誌並任總編輯及出版人至1998年,曾監製及策劃多部香港及美國電影的製作;從1990年代起,穿梭於內地、臺灣及香港之間,從事媒體、文化和娛樂產業經營曾在90年代中任《讀書》海外出版人。居住在北京。陳氏是香港「城市生活文化評論」的先行者。
  • 《我這一代香港人》:陳冠中以港人身份解讀香港
    本文選自《我這一代香港人》,作者:陳冠中,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時間:2013年6月香港豈是「文化沙漠」
  • 陳冠中:香港人是被建構出來的
    核心提示:陳冠中說自己是第一代認同香港的香港人,回歸之後,環顧四周,依然沒有國民文化,只有市民文化。從過去到未來,香港都是被建構出的。以下為對話實錄:我們是第一代認同香港的香港人鳳凰網文化:能概括您這一代香港人,比如說50年代出生的香港人,經歷過的顛沛的一些時間段嗎?陳冠中:一般來說,我這代是很清楚的一代。主要是1949年之後,在香港出生或長大的一代。
  • 梁文道:70年代的香港託派到今天還存在
    這本書就是《事後——本土文化志》,作者是現在旅居北京的香港作家陳冠中。陳冠中是個全面參與了香港在七十年代開始的一個新潮城市文化運動的元老級人物。當然他創辦了香港非常有名的《號外》雜誌,是兩岸三地裡邊第一份城市中產階級的文化雜誌。同時他甚至有份鼓吹了,創造了今天我們所知道的蘭桂坊這個地方,他參與過電視、電影、音樂、出版,各種各樣的文化事業、產業,是個很奇特的一個作者。
  • 香港人愛讀什麼書
    當然,並不是每家內地展商都注重通過書的種類和價位來博取香港消費者關注。對比起那些熱賣的綜合性圖書,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和北京大學出版社等出版內容專業性較強的展商並沒有太注重銷售上的得失,展位也就冷清了許多。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參展人員陳卓坦言,他們的書籍以古籍影印版為主,價格較貴。關注這類書的人很少,一次書展只能賣出兩三萬港元。
  • 《世界電影地圖》光影路三部曲近日出版
    由鷺江出版社出版的《世界電影地圖》光影路三部曲已於近日上市。這是一部全新的世界電影史,一場關於光影時空的世界地圖,也是一部關於電影文化的旅行指南,包含《城市之光:世界電影地圖美洲卷》、《榮耀之影:世界電影地圖歐洲卷》、《未盡之路:世界電影地圖亞洲和大洋洲卷》等三冊。
  • 香港作家陳冠中:今天香港的問題,都和1997年前自己設的套有關
    」我這一代香港人的成功與失誤文 | 陳冠中文中小標題為編者所加陳冠中,1952年出生於上海,在香港長大,曾在臺北居住六年,現居北京。 1974年於香港大學社會學系畢業,之後往美國波士頓大學進修新聞學。 綠色力量、綠田園有機農場、香港電影導演會等發起人,現任綠色和平國際董事。
  • 香港著名文化評論家林沛理著作《反語》出版
    (圖片來源:鳳凰網讀書)書名:反語ISBN:9787300138534著者:林沛理出版時間:2011年8月定價:36.00元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作者簡介林沛理,香港資深文化評論人,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副總編輯。
  • 溫馨冬日三部曲,獻映香港繽紛冬日節
    今年的香港繽紛冬日節,滿城華麗亮眼的聖誕祝福,絢麗夢幻的跨年煙火,還有各種溫暖特色節日主題活動、餐廳的冬日美食、商場慶祝活動,為你獻映濃情「冬日三部曲」,讓你與摯愛親朋共度聖誕,守望新年,留下獨一無二的難忘回憶!
  • 2018香港書展:「愛情文學」主題引爭議
    一年一度的香港書展已經於7月24日落幕,但相關的話題還未止歇。2018香港書展現場筆者曾兩次進入今年香港書展的現場,兩次的入場人流都將香港會展中心外的天橋擠得水洩不通。今年書展共分三個展區,會展中心一樓的大廳是主展區,進入大廳後,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商務印書館、三聯書店和中華書局三家大型出版商,這三家出版商在香港擁有47家分店,由中聯辦控制,可以說是香港書業的龍頭。往展區內部走,幾家大學出版社的展位也格外顯眼。牛津出版社的書籍以包裝精美別致著稱,而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則出版了眾多在中國研究學界享有盛譽的學術書籍。
  • 阿來作品《瞻對》全新增訂版發布
    人民網成都10月16日電(王波)10月16日晚,阿來非虛構作品《瞻對:一個兩百年的康巴傳奇》的全新增訂版首發儀式在成都舉行,本次活動是天府書展開幕當天系列活動,由新華文軒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主辦、四川文藝出版社承辦。隨後,阿來分享了他創作、修訂這部作品的背景、心得,以及他現在的思索。
  • 香港出版社出版的書籍能賣嗎
    香港出版社出版的書籍與大陸出版社出版的書籍是有區別的,主要區別是書號不同,導致香港書號的出版書籍,在大陸公開出版銷售有了一定的局限性。那麼,香港出版社出版的書籍能賣嗎?一本出版的書籍只要是正規出版就能賣,只不過這賣的前提條件有所不同。
  • 無知的人才說香港是文化沙漠
    《我這一代香港人》  作者:陳冠中  版本:中信出版社  2013年5月陳冠中有著香港、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遠徵  生於上海、長於香港、曾居臺灣、現居北京的文化人陳冠中,是香港1949年後「嬰兒潮」的一代。在他眼裡,這一代香港人因為教育所帶來的天然缺陷,造就了後來掙快錢的中環價值觀的形成,為今日香港貧富懸殊的二元經濟,缺乏知識經濟產業和成長的火車頭,埋下了禍根。這些觀點,在他的新書《我這一代香港人》中,有詳細的闡述。
  • 任達華出版攝影集《香港.別的風景》望美景長存
    任達華攝影集《香港.別的風景》   「我愛香港」,這句話肉麻到爆,但由影帝任達華講出來,卻毫不矯揉造作,百分百發自內心。生於斯、長於斯,從影四十年,他的電影魂跟攝影魂一樣入骨入血,不分晝夜陰晴。他最近自資出版第三本攝影集《香港.別的風景》,半年拍了四部電影,在百忙中也抽空完成了攝影集,皆因香港美景早已印入腦中。   他最想提醒大家生活忙碌,也不忘要擔天望地,發掘香港之美。
  • 藝術電影| 香港影展電影票馬上售罄!還有周末的魁拔三部曲!
    首先要預告百老匯電影中心的「風華絕代港片年華」第六屆香港主題電影展,雖然下周一才開幕,但由於已開放預購,現在很多場座位都已被搶光。    本屆影展所選影片均出自1983年以來的金像獎歷年獲獎片單,帶觀眾重溫香港最輝煌年代裡最好的香港電影。其中有生活氣息濃厚的金像獎最佳影片《半邊人》,也有爾冬陞初執導筒,展示80年代香港社會遺棄群體生存境遇的《癲佬正傳》,都是不容錯過的精品。
  • 香港詩人也斯病逝 臨別遺言關注香港文學
    精通英文鍾情香港文化  由於在年輕時候得到了老一輩作家前輩,如劉以鬯等人的愛護和提攜,也斯年輕時便開始進行創作。上世紀70年代末期,也斯結合中國神話及拉美魔幻現實主義手法書寫香港現實的短篇集《養龍人師門》及中篇《剪紙》出版,得到了眾多好評,直至現在仍是也斯的代表作。
  • 香港書展已成八方雲集的「文化嘉年華」——專訪香港聯合出版集團...
    原標題:香港書展已成八方雲集的「文化嘉年華」——專訪香港聯合出版集團董事長文宏武   新華社香港7月25日電(閔捷 張晶 丁梓懿)時值正午,坐落在香港鬧市區灣仔的三聯書店裡,前來看書、買書的人明顯多了起來。三樓的咖啡廳鬧中取靜,與香港聯合出版集團董事長文宏武約的專訪就是在這裡進行的。
  • 曾執導"風雲"系列三部曲 香港著名導演林嶺東去世
    曾執導"風雲"系列三部曲 香港著名導演林嶺東去世 時間:2018-12-30 08:54:55 來源:3DM整理
  • 關於香港,你想知道的那些事
    說起香港,除了逛和吃,不得不提的就是港片和港劇。雖然香港電影不再有過去的輝煌,TVB也已今非昔比。但無論是《英雄本色》、《 重慶 森林》還是《花樣年華》、《春光乍洩》;無論是《談判專家》、《鑑證實錄》還是《妙手仁心》、《珠光寶氣》……踏上香港的土地,來到曾經的電影電視劇取景地,曾經的那些情節、影像甚至臺詞都會在腦海中不斷的閃回,這是曾經的記憶和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