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佛教對因緣的看法

2020-12-20 手機鳳凰網

我們怎麼樣能確定因緣的存在,如實地去發現它、把握它呢?這就好像工廠的機器正在運轉的時候,忽然停止不動,壞了,沒有辦法發動,技師拆開來一檢查,原來是一根小小的螺絲釘斷了,這根小螺絲釘就是因,因緣不具備,機器就動不起來。蓋房子要灌水泥,如果少了一根承梁,支撐的力量不夠,整個的混凝土屋頂都會塌下來。因緣少一點,境遇的順遂就會有很大的差異。

用佛教的說法來說,我們人是地、水、火、風四大因緣聚合而成的,四大是因;人如果生病了,覺得不舒服,就是四大不調造成的血氣不順。花為什麼開不出美麗芬芳的花朵呢?果樹為什麼長不出碩大甜冽的水果呢?一定是少了水份,少了肥料這些助緣。美國發射太空梭作太空探測,有時會因為某種故障而延遲升空,是因為電腦出了毛病,因而停擺。因緣差一點,事物的境相都會層層衍變。

無論做什麼事情,如果不順利,有困難,我們要好好反省檢討,看看是什麼地方缺少了因緣,千萬不要怨天尤人,自取其咎。這就好像現在很多青年男女相親相愛,明明門當戶對,可是父母就是反對他們結婚,什麼人品不好、家境太清寒……缺了這些因緣的輔助,婚姻就不順遂,這是無緣;還有的青年男女一見鍾情,閃電式的結婚了,連他們自己都不知所以然,男的說是「情人眼裡出西施」,女的說是「有緣千裡來相會」,這就是緣分。

相關焦點

  • 星雲大師:佛教對素食問題的看法
    文/星雲大師佛教對「素食問題」的看法1佛教對素食問題的看法肉食普遍被認為是富裕生活的食物,因此,生活貧困的地區,往往逢年過節時才能吃到肉。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應美國洛杉磯西來大學邀請,自二零零五年十月五日起為期五天,主持「當代社會問題探討」座談會。順應素食風的興起,大師於十月八日,特別以「佛教對『素食問題』的看法」作為主題探討。
  • 藏經編修,續佛慧命,今日走進星雲大師的編藏因緣
    我的編藏因緣 文/星雲大師 我童年出家的棲霞寺裡面前排左起:林松年居士,大師、龍泉法師、南亭長老、煮雲法師、廣慈法師。1955.10.13(摘自《百年佛緣 文教篇》) 宣傳影印大藏經後幾年,我一直在思索,佛法三藏十二部浩瀚無邊,而歷朝刊行的佛經原典譯著,都沒有加以分段標點,而且古文艱澀,名相術語繁多,實在令有心學習之士,望而怯步,苦無入道之門。
  • 佛陀紀念館與星雲大師
    佛陀紀念館的建成頗有因緣。那是1998年,星雲大師到印度菩提伽耶傳授國際三壇大戒,在那裡他遇見了西藏喇嘛貢噶多傑仁波切,這位喇嘛將她珍藏了三十多年的釋迦牟尼真身佛牙舍利送給星雲大師。她畢生心願就是要供奉這枚舍利,可是她年事已高,加上不被認可的女性出家人身份,難以實現這個宿願,她希望星雲大師能建一座佛塔來供奉舍利。星雲大師欣喜不已,他承諾建塔供奉。
  • 大覺寺舉行短期出家修道會 星雲大師解說戒語引掌聲如雷
    得戒和尚星雲大師為新戒釋疑解惑,讓戒子豁然開朗。(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周雲)得戒和尚星雲大師與新戒們接心(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周雲)在家居士如何護持佛教?軍人保衛國家殺人,罪很重怎麼辦?如何實踐人間淨土?等問題,得戒和尚精彩的解說,讓戒子們心開意解,豁然開朗,掌聲如雷,持續不斷。此外,教授和尚慧得法師在過堂時勉勵新戒:要學習得戒和尚星雲大師的精神,分分秒秒想著眾生,想著度眾,想著弘法。把身心安住好,呼吸調好,心念照顧好,跟著大師的人間佛教理念,開創人間的淨土。
  • 覺悟·奉獻--讀星雲大師之〈論佛教民主自由平等的真義〉
    自太虛大師提出「人間佛教」以來,經由許多高僧大德的弘揚,今日「人間佛教」在臺灣已經碩果纍纍。星雲大師與其佛光山事業,「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為宗旨,先後在世界各地創建百餘所寺院道場,並十六所佛教學院,四所大學,其學僧來自世界各地,飽學東西文化。
  • 星雲大師:「福報」只取不存終會透支
    核心提示:星雲大師:記得我們過去齋堂吃飯,旁邊寫的對聯,「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它不容易啊,你要感恩圖報啊,你要愛惜你的福德因緣,惜福現在可以救地球。
  • 國手齊聚佛陀紀念館 與星雲大師暢談籃球經
    因三好杯男籃賽的因緣,資深籃球國手劉俊卿、黃國揚、陳祖烈等人,2012年9月26至27日齊聚在佛光山,與星雲大師暢談籃球經。資深國手黃國揚伉儷從美遠道來臺觀賞「三好杯亞洲職業男籃挑戰賽」,2012年9月26日由世界籃球協會永遠榮譽會長程萬琦博士及三好杯亞洲職業男籃挑戰賽執行長劉俊卿陪同至佛陀紀念館參觀,並與星雲大師歡喜談籃球經。
  • 臺灣佛光山夜聆星雲大師幽默話「人間佛教」(圖)
    2015兩岸筆會的70多位中國大陸、臺灣、香港、澳門的作家、書法家、畫家、攝影家在臺灣佛教名山佛光山會面座談,交流佛教與文化及星雲大師所倡導的人間佛教。星雲大師表示,兩岸佛教界要為中華文化的復興助力。 楊旭 攝    5月7日晚,星雲大師與參加2015兩岸筆會的70多位中國大陸、臺灣、香港、澳門的作家、書法家、畫家、攝影家在臺灣佛教名山佛光山會面座談,交流佛教與文化及星雲大師所倡導的人間佛教。
  • 學誠大和尚:星雲大師是部無盡藏
    星雲大師與法師們歡送學誠大和尚。(圖片來源:人間福報 攝影:楊祖宏)中國佛教協會代表團訪臺交流,首站拜訪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9月13日上午準備前往第二站南華大學,由於正逢佛光山舉辦海內外僧眾講習會,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學誠大和尚受邀向僧眾開示,星雲大師隨後率全山法師、佛學生於烈陽下歡送,學誠大和尚與代表團都由衷的向佛光山道謝。
  • 臺灣星雲大師來安徽博物院做演講並參訪九華山
    10月25日,臺灣星雲大師來皖參訪,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曹徵海在合肥看望了星雲大師參訪團一行。曹徵海首先對星雲大師一行來皖參訪表示歡迎。他說,安徽與臺灣有著源遠流長、割捨不斷的血脈情緣,真誠希望更多臺灣朋友到安徽走一走、看一看,加強合作、增進友誼,不斷加深臺灣民眾對安徽的關注和了解,持續推進皖臺文化深入交流和合作。
  • 星雲大師廈門演講 稱現代社會需要誠信、勤勞
    星雲大師(釋星雲1927-),俗名李國深,原籍江蘇揚州(江都),為臨濟正宗第48代傳人。  ■開山宗長  國際著名佛學大師,1967年創建佛光山,以弘揚「人間佛教」為宗風,佛光山寺第一、二、三任住持。
  • 臺灣佛教高僧星雲大師太原詮釋「幸福與安樂」
    臺灣佛教高僧星雲大師太原詮釋「幸福與安樂」     7月5日下午,由山西太原美術館承辦的星雲大師張雲 攝    7月5日下午,由山西太原美術館承辦的星雲大師「幸福與安樂——幸福生活與中華文化的復興」主題演講在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舉行。張雲 攝    7月5日下午,由山西太原美術館承辦的星雲大師「幸福與安樂——幸福生活與中華文化的復興」主題演講在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舉行。
  • 恭迎佛頂骨舍利委員會一行到佛光山迎請星雲大師
    佛教在線臺灣訊「福田永種·和諧澳門─恭迎佛陀頂骨舍利瞻禮祈福大會」2012年4月底將在澳門隆重舉行,此次大會組織委員會一行12人,4月5日特別至佛光山參訪並拜會開山宗長星雲大師,恭請星雲大師至澳門共同祈福與開示。
  • 佛光山開宗長老星雲大師慶賀佛教在線二十周年
    星雲大師接受佛教在線專訪佛教在線安虎生總幹事向星雲大師贈《中華佛教文化年鑑》佛光山開宗長老星雲大師叮囑北京光中文教會館慧寬法師贈送2016年春聯及星雲大師口述回憶錄《百年佛緣》一套,祝賀佛教在線成立二十周年。11月3日,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在北京光中文教館接受了佛教在線新聞部副主任安迪的專訪。星雲大師向眾人娓娓道來其對中國佛教及中華文化的理解與弘揚,並對佛教在線以網際網路傳播佛教做出的貢獻表示了讚許和鼓勵。
  • 星雲大師的傳奇人生
    從棲霞律學院到寶華山學戒堂;從焦山佛學院到金山天寧寺的禪堂,經歷律門、教門、宗門的洗禮,體悟行解並重的大乘佛教精神。之後又帶著青年人的一腔熱血,踏進中國社會,開始了社會的歷練。完成焦山佛學院學業之後,弱冠之年的星雲至大覺寺任監院,不久出任白塔國民小學校長,進入社會的他,這時對於大時代的脈動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
  • 雅霖美術館講解星雲大師一筆字緣起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星雲大師,江蘇江都人,1927年生,1938年於南京棲霞山禮宜興大覺寺志開上人出家。2000年《人間福報》創刊,2001年成立「法藏文庫」,收錄海峽兩岸有關佛學碩、博士論文輯成《中國佛教學術論典》110冊。2013年,歷時12年編纂《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20大冊出版。大師著作等身,撰《釋迦牟尼佛傳》、《佛教叢書》、《佛光教科書》等,計近二千萬言,譯成英、德、日、韓、西、葡等十餘種語言,流通世界各地。
  • 星雲大師生平
    大師著作等身,撰有《釋迦牟尼佛傳》、《星雲大師講演集》、《佛教叢書》、《佛光教科書》、《往事百語》、《佛光祈願文》、《迷悟之間》、《當代人心思潮》、《人間佛教系列》、《人間佛教語錄》等,並翻譯成英、日、德、法、西、韓、泰、葡等十餘種語言,流通世界各地。
  • 星雲大師與宜興大覺寺
    上午九點,一位慈祥的老人坐著輪椅,由旁邊幾位法師相伴著緩緩步出山門。此時,一位眼尖的客人認出了輪椅上身著黃色僧服的老人,他驚喜地跟同伴說:「這不是星雲大師嗎?」同伴細細打量了一番點頭又搖頭,「看模樣是像電視上出來的星雲大師,但大師這樣有名,不是一般人,怎麼會在這裡讓我們撞見?」 坐在輪椅上的老人確實是星雲大師。
  • 星雲大師:他12歲出家,創辦佛光山最大道場,弘法足跡遍布全球
    星雲大師,中國臺灣一代佛教高僧,臺灣佛光山道場的開創者,「人間佛教」的踐行者,1927年,他出生在江蘇揚州,自幼家境貧寒,12歲便在棲霞寺出家,一生宣揚佛法,弘法利生,在全球各地都留下弘法足跡,座下弟子一千餘人,全球信眾超過百萬,佛光山也是臺灣最大的佛教道場,正如星雲大師所說,這一切都是因緣和合
  • 星雲法師簡介|鳳凰佛教|星雲法師_鳳凰佛教
    星雲法師(圖片來源:資料圖)星雲法師,俗名李國深,江蘇江都人,1927年生,十二歲於宜興大覺寺禮志開上人出家。」,將佛教帶往現代化的新裡程碑。 大師著作等身,撰有《釋迦牟尼佛傳》、《星雲大師講演集》、《佛教叢書》、《佛光教科書》、《往事百語》、《佛光祈願文》、《迷悟之間》、《人間萬事》、《當代人心思潮》、《人間佛教系列》、《人間佛教語錄》、《人間佛教論文集》、《僧事百講》、《百年佛緣》等,總計兩千萬餘言,並被翻譯成英、日、西、葡等十餘種文字,流通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