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中越口岸,領略南憑鐵路的前世今生

2020-10-15 通行線Toursline

南憑鐵路始於南寧,經崇左、憑祥到達友誼關,作為湘桂線的一部分,與越南鐵路相接。南憑鐵路為一級單線,內燃牽引,是我國面向東協國家最便捷的門戶通道。2020年9月21日至9月25日,通通跟隨「發現最美鐵路」活動探訪團走進了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有限公司,沿著南憑鐵路走進中越口岸,領略了八桂大地鐵路發展的華麗進程。

歷經風雨飄搖的築路豐碑

1937年,國民政府為打通國際鐵路通道,修建湘桂鐵路南寧—鎮南關段,1939年線路開始鋪軌,並在現憑祥站以北2千米設立憑祥站。1940年日軍佔領,車站和線路軌道被拆除。

1950年,鐵道部衡陽鐵路管理局重修來賓—鎮南關鐵路,1952年1月正式投入運營,對援助越南戰略物資的運輸發揮了巨大作用。

1954年起,從憑祥站修建米軌鐵路延伸至睦南關。1955年3月1日,與越南河同鐵路接軌。1955年8月1日,中越間正式開始國際聯運業務。

1955年11月,在憑祥站原站址南側2千米新建憑祥站工程開工,憑祥新站於1956年底基本完成,新站投用後舊站設備隨即全部拆除。

1965年,憑祥-同登區間建成套軌,中越間的聯運貨車不再需要在本站換裝。

1978年12月24日,越南駐憑祥站的交接所撤離,車站的國際聯運隨即終止,不久站內的米軌客、貨運輸設備即予封存,直至1996年2月12日中越恢復鐵路國際聯運。

歷經風雨飄搖的南憑鐵路,一邊變得越來越強壯,一邊醞釀著引人入勝的故事。

世界罕見的三軌鐵路與四軌鐵路

越南的軌距與中國不同,大部分路段軌距為1000毫米,人們稱這種窄軌鐵路為「米軌」,而中國使用的是世界標準1435毫米的準軌軌距。

19世紀受法國殖民影響,中越邊境修建了大量軌距1000毫米的米軌鐵路。新中國成立後,因國內米軌與越南1435毫米標準軌距鐵軌運行條件不同,貨物需要在口岸站頻繁換裝耗費大量時間,無法滿足日益密切的進出口貿易交流,因此「三軌式」鐵軌應運而生。當國際列車出入境時須更換車輪,否則就要換裝貨物,或使乘客換乘另一種軌距的列車。為了提高國際聯運交接換裝效率,1965年,憑祥站至國境12.9公裡的米軌改為四軌鐵路,把米軌和準軌套在一起,一段路基上鋪設四根鐵軌,組成寬窄不同的兩組,使中越兩國的列車都可以在這段線路上運行。

三軌鐵路和四軌鐵路都屬於「套軌鐵路」。兩種不同軌距的鐵路鋪設在同一條路基上,共用軌枕及路基,不同軌距的車輛分別在兩組鐵路上行駛,大大減少了工程量,節省了工程投資,也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一代又一代鐵路人的初心堅守

南憑鐵路沿線多為四等小站,沒有水、不通電,小站的物資也極度匱乏,每月僅開行兩趟零擔貨物列車為小站職工運送油、鹽、柴、米等物資。

據一位退休了二十年的老運轉車長說,在南憑線跑車三十餘年,看到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期間沿線職工的日子是真的苦……支撐他們的唯有「人民鐵路為人民」的服務宗旨。

南寧至憑祥段這條鐵路線上一代又一代鐵路職工以極大的奉獻熱情,克服交通不便、生活艱苦等困難,將最寶貴的青春年華獻給了這片土地,為了確保鐵路安全暢通,他們無怨無悔,在荒涼寂寞的小站和偏遠的線路上默默地堅守著,為鐵路揮灑了一生的辛苦和汗水。

公益慢火車開行的六十餘載

在南憑鐵路線上67年來一直開行著這樣一趟「小慢車」,在首府南寧和「祖國南大門」憑祥之間來回穿梭,因票價親民、方便快捷深受沿線百姓喜愛,成為一個時代的記憶。

這趟車就是由南寧開往憑祥的5511/2次列車。1953年,南憑鐵路開通運營,跟隨著第一個五年計劃的腳步,火車通到了中越邊關。

5511/2次列車是中越邊關唯一的一趟「小慢車」,經崇左、憑祥抵達中越友誼關,並與越南鐵路相接,通往東南亞各國。8節硬座車廂,220公裡的路程,運行5個多小時的全程,僅29.5元的全程票價,讓沿線交通不便的村落多了一種對外溝通的方式,這趟車也因此成為沿線居民的致富車、探親車,求學車,帶動了鐵路沿線經濟社會的發展,讓鐵路沿線的百姓充分享受到了改革紅利。

5511/2次列車歷經時代變遷,不僅速度變快了,還更換了空調車底。「小慢車」帶著歲月給予它的滄桑感,一路前行在八桂大地上。它給沿線百姓帶來了致富的希望,深深融入了邊遠地區人民的生活。

進入發展快車道的苦盡甘來

近年來,南寧局集團公司加快構建「北通、南達、東進、西聯」現代社會鐵路路網格局,務實推進陸海新通道建設等一系列戰略部署,聚焦高質量發展,高位布局,著力推動補短板、強弱項,切實擔負「交通強國、鐵路先行」歷史使命,為建成現代化鐵路強國提供有力支撐。

在南寧局集團公司、中鐵貨櫃公司、廣西商務廳等單位的支持下,南寧至河內中越跨境貨櫃班列於2017年11月28日成功首發,引起了中越兩國政府和社會的廣泛關注,開行效果明顯,成為中越間貿易的重要國際物流聯運平臺。

如今,南憑線沿線即將步入高鐵時代。在建的南寧至崇左客運專線(簡稱南崇高鐵),是廣西境內第一條廣西自主投資建設的城際高速鐵路,計劃於2022年底開通並投入使用。目前,南崇鐵路正規劃延伸至憑祥,成為中國與東協國家互聯互通的重要通道。

廣西鐵路,在實現從「路網末梢」到「區域樞紐」華麗轉身的徵途中,一路向前。


文章作者

LIUWENTAO

LIUWENTAO | 配圖

進擊的學渣 | 編輯

怪獸愛吃人 | 編輯

本文部分素材由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提供,在此表示感謝。

相關焦點

  • 「發現最美鐵路」走進中越口岸 訴說中國鐵路最美擔當
    廣西地處中國南疆,與越南接壤,陸地邊界線有1335公裡,是中越貿易往來、實現國家外交戰略、國防安全的重要前沿陣地,而橫穿中越兩國的湘桂鐵路南憑段也成為了連結兩國的重要紐帶。若能沿著這條鐵路走一遭,定能感受其獨特的地理佔位,細細觀賞還能窺見時間的沉澱與情懷。
  • 發現最美鐵路·走進中越口岸 | 中國通往越南的鐵路,有何魅力?
    ·走進中越口岸」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在過去的兩天裡行走於八桂鐵路的最美發現團都打卡了哪些鐵路風景彭啟霖說:「在這裡,水路、鐵路、公路周轉都比較便利,也很符合我們公司的戰略定位。我們的貨物經火車發到這裡換貨櫃,再經鐵路發到港口裝船,主要發往澳大利亞、巴西、印度三個國家。」第三站:充滿情懷的5511次「慢火車」1953年,南憑線開通運營。
  • 發現最美鐵路.走進中越口岸2:南寧國際鐵路港
    發現團成員們尋找鐵路之美,感受廣西鐵路發展變化。隨著前行的步伐」發現最美鐵路.走進中越口岸」 活動,步入南寧國際鐵路港。 南寧國際鐵路港位於廣西首府南寧江南區,是西部陸海新通道重點培育的鐵路物流基地,中國國家鐵路集團規劃建設的一級鐵路物流基地。
  • 「發現最美鐵路·走進中越國際鐵路通道」之旅,我們今天啟程了!
    在雲南鐵路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發現最美鐵路·走進中越國際鐵路通道 今天我們啟程了 11月26日至28日(3天) 帶你穿梭百年時光 體驗雲南鐵路之美 領略百年鐵路文化之厚重
  • 【發現最美鐵路】尋美走進鐵口岸,邊疆新顏刮目看
    近日,「發現最美鐵路·走進中越口岸」網宣活動在廣西邊境鐵路沿線如期舉辦。隨著發現團成員陸續走訪南寧國際鐵路港、國鐵憑祥口岸物流中心和中越跨境班列等西部陸海新通道重點建設項目,欣欣向榮的西南邊陲、全面開放的亮眼業績令人有刮目相看之感。「邊境不遙遠」。
  • 中越口岸的鐵路,到底有多美?
    ·走進中越口岸」活動陸海新通道已經實現電氣化鐵路區段的牽引供電、鐵路運輸信號供電、鐵路地區的電力供應、電力設備的檢修與保養等工作。具備物流配套服務和洗箱、修箱條件和進出口報關、報驗等口岸綜合功能,實現海運、鐵路、公路貨櫃運輸無縫銜接。
  • 坐著高鐵看中國:一小時,領略京張高鐵的前世今生
    坐著高鐵看中國:一小時,領略京張高鐵的前世今生 2020-10-08 19:21:17 參與互動   坐著高鐵看中國:一小時,領略京張高鐵的前世今生
  • 滇越鐵路百年躍遷:昆明至中越邊境口岸河口開通動車
    中新社昆明9月28日電 (杜瀟瀟)28日早上8點,首列昆明至中越邊境口岸河口的CR200J「復興號」動車組列車緩緩駛出昆明站,標誌著中國國門河口在進入「自貿時代」的同時,也正式進入「動車時代」。今年以來,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完成了對昆(明)玉(溪)河(口)線的全面提速改造,部分區段運行速度由原來每小時120千米提高到160千米,使得昆明南至河口北最快運行時間縮短為3小時10分,均較普速列車壓縮2至3小時。中越邊境口岸河口,參與並見證了中國鐵路百年發展巨變。
  • 來看天津火車站的前世今生
    它們的前世、今生,你都知道嗎? 天津西站 天津西站位於天津市紅橋區子牙河與南運河之間。
  • 《瀋陽北大營》 梳理北大營的前世今生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標誌性建築殘歷碑上刻著一段文字:「夜十時許,內日軍自爆南滿鐵路柳條湖路段,反誣中國軍隊所為,遂進攻北大營,東北軍將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國難降臨,人民奮起抗爭。」很多前來參觀的人心中存有疑問,瀋陽北大營在哪裡?為什麼建成?「九·一八」之夜,日軍和東北軍在此如何戰鬥的?
  • 臺灣鐵路地下化的前世今生
    縱觀國內,中國臺灣地區的鐵路地下化起步最早,規模最大,本文以中國臺灣為例,帶您了解臺灣鐵路地下化的前世今生。臺灣鐵路始建於 1887 年,截至目前,臺灣鐵路由以西部幹線、東部幹線、南迴線構成的環島鐵路網絡,為臺鐵核心的運營線路,其他線路則為運量較小的支線鐵路。至 2016 年底為止,臺鐵的運營裡程總數為 1,065 公裡,車站總數為 241 座,軌道總長度則為 2,480 公裡。
  • 中國通往越南的鐵路,有何魅力?
    \此時此刻「發現最美鐵路·走進中越口岸彭啟霖說:「在這裡,水路、鐵路、公路周轉都比較便利,也很符合我們公司的戰略定位。我們的貨物經火車發到這裡換貨櫃,再經鐵路發到港口裝船,主要發往澳大利亞、巴西、印度三個國家。」第三站:充滿情懷的5511次「慢火車」1953年,南憑線開通運營。
  • 環行中國9萬裡見聞—邊民豐收菠蘿香 中越口岸商貿旺
    滇越鐵路、昆河公路、紅河航道在此形成樞紐與越南對接,是雲南省乃至西南地區通向東南亞、南太平洋最便捷的陸路通道。也正因為此,河口縣不僅有公路口岸還有鐵路口岸和人行口岸。河口人行口岸中國河口口岸是中越邊境雲南段最大的口岸,又是滇越鐵路昆河段終點站,屬國家一類口岸,與越南老街市隔河相望。
  • 「發現最美鐵路」尋美走進鐵口岸,邊疆新顏刮目看
    近日,「發現最美鐵路·走進中越口岸」網宣活動在廣西邊境鐵路沿線如期舉辦。隨著發現團成員陸續走訪南寧國際鐵路港、國鐵憑祥口岸物流中心和中越跨境班列等西部陸海新通道重點建設項目,欣欣向榮的西南邊陲、全面開放的亮眼業績令人有刮目相看之感。「邊境不遙遠」。
  • 河口口岸:今年以來中越國際鐵路進出口貨物超55萬噸
    記者日前從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今年以來,河口口岸中越兩國間共開行米軌聯運列車779對,其中進口完成30.6萬噸,出口完成24.7萬噸,累計運輸貨物達到55.3萬噸。滇越米軌鐵路是中國西南地區最早的跨境鐵路大通道,至今仍發揮著巨大作用。今年2月4日,為防止新冠疫情擴散蔓延,開行了20餘年的國際貨物列車一度停運,聯運工作被迫「降速」,經過中越鐵路雙方協調優化,採取了雙機推挽降低列車開行頻次、提升單趟列車運力的方式彌補整體運量損失。河口口岸貨運列車。
  • 感受高雅文化,張軍帶您領略崑曲的前世今生
    感受高雅文化,張軍帶您領略崑曲的前世今生 2020-10-28 20: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上川鐵路到磁懸浮 珍貴影像訴說滬軌交20餘年前世今生
    圖為「浦東軌道交通的前世今生」展覽現場。  東方網記者王佳妮6月22日報導:「有了軌交,『一小時內通勤』的夢想實現了,在哪裡買房、哪裡工作,選擇餘地更多、自由度更大了!」圖為上南鐵路小火車。  東方網記者了解到,「浦東軌道交通的前世今生」影像徵集評選活動由浦東新區檔案館、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聯合舉辦,活動面向社會徵集反映浦東軌道交通發展變遷的影像資料,包括民國時期上川鐵路、上南鐵路、目前各條軌交線路及磁懸浮的影像資料和文字史料。
  • 越南進境西瓜配發「身份證」 可掃碼溯源「前世今生」
    (新春走基層)越南進境西瓜配發「身份證」 可掃碼溯源「前世今生」  中新網憑祥1月29日電 題:越南進境西瓜配發「身份證」 可掃碼溯源「前世今生」  作者 楊陳 韋萬春 姚芸  春節將近,眼下正是中國民眾準備年貨的黃金時期。
  • 帶你走進陝西「南大門」的前世今生!
    漫川關古鎮古鎮位置「秦嶺南麓,靳家河畔……」一曲漫川大調雜糅著南腔北調,唱出了這個千年古鎮的前世今生。南與湖北省鄖西縣上津鎮接壤,北與法官鄉相鄰,東連石佛寺鄉,西鄰南寬坪鎮和蓮花鄉。是山陽歷史悠久的邊陲古鎮之一,素有陝西「南大門」之稱。
  • 【體驗鎳都別樣風採】走進金昌花文化博覽館 聆聽百花的前世今生
    每日甘肅網金昌7月22日訊(記者韋德佔實習生王靜琪)今天上午,「相約花海探秘驪靬,體驗鎳都別樣風採——2017全國網絡媒體、網絡大V金昌行」一行走進金昌花文化博覽館,聆聽花的前世今生。金昌花文化博覽館,建築面積1.52萬平方米,分為花之序曲、千古流芳、花意棲居、花滿人間、花事清賞5個板塊共13個展區,以多種展陳方式和先進科技手段為載體,充分展示花的歷史、花與城市、花與生活以及花與藝術等方面的內容,同時融入茶道、插花、文玩、香道等藝趣展演,讓遊人盡情領略花的姿態之奇美、文化之風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