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商務廳:聯村包戶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2020-12-24 海外網

走進安康市嵐皋縣城關鎮萬家村,一排排新建的樓房拔地而起,一袋袋菌棒整齊排列,一朵朵菇香撲鼻而來……一幅幅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映入眼帘。

「十三五」期間,陝西省商務廳積極響應國家脫貧攻堅政策部署,作為省級駐嵐皋縣「兩聯一包」牽頭單位,協調18家省級單位幫扶嵐皋縣脫貧攻堅工作,把發展產業作為嵐皋縣脫貧致富的根本出路。

以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縣創建為統攬,助推聯村幫扶。

情真意切 讓困難群眾燃起生活的希望

今年38歲的張遷真,2011年因血管破裂,導致身體殘疾,無法行走。不堪忍受生活重負的丈夫最終還是撇下張遷真走了,父母年老體弱且多病,撫養女兒讀書的重擔落在了她身上。

2014年,張遷真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陝西省商務廳駐村第一書記王君駐村期間時常走訪安康市嵐皋縣城關鎮萬家村貧困戶張遷真。

在陝西省商務廳電子商務處結對幹部的幫扶下,她身殘志堅做微商銷售當地農副土特產。

張遷真做微商錢不多,但通過自己的手藝,讓她既有了生活下去的信心和決心,也能孝敬父母和供養女兒。

張遷真現在靠自己微商幹的風生水起,在家自力更生,增收致富, 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過上幸福的生活。

注重「造血」 幫助貧困戶變脫貧帶頭人

萬家村村民鍾光軍雖然殘疾限制了他的身體,但卻擋不住他的夢想。

2016年,一次偶然的機會,鍾光軍通過電視上一檔養殖節目,發現養豬行業前景不錯,隨即萌生了養豬創業的想法。

有了目標,說幹就幹。2016年初,鍾光軍在陝西省商務廳和當地政府的支持下,投資11萬元建立一個豬棚養了幾十頭豬搞試驗,當年銷售豬仔40餘只,出欄商品豬10頭,毛收入7萬多。

嵐皋魔芋是中國魔芋之鄉、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國家商標局註冊商標……鍾光軍就積極帶頭響應,把屋對面山坡上的十餘畝地全部種上了商務廳為萬家村無償提供種子的魔芋。鍾光軍現在靠養小豬仔和生豬、種魔芋年收入至少可以突破10萬元,他靠自己的雙手,奔出一個好生活。

鍾光軍在脫貧攻堅中不等不靠,從2016年開始發展養豬產業,2018年又帶頭種植了十幾畝的魔芋,他種植魔芋通過電子商務已經走出國門,2017年獲市縣脫貧致富標兵、自強不息標兵,已成為萬家村家喻戶曉的脫貧勵志典型。

小香菇大產業 撐起脫貧「致富傘」

伍玉言一家曾是該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在種香菇前,他們一家靠打零工、種地,入不敷出,生活拮据。

2018年,在陝西省商務廳幫助下,伍玉言通過產業扶貧,發展香菇、魔芋種植,順利解決發展難題,現在萬家村貧困戶伍玉言家的食用菌大棚裡,伍玉言正忙碌地採摘香菇。靠種植香菇致富的伍玉言臉上樂開了花。

33歲的萬家村村民伍先松,今年8月在陝西省商務廳的幫助下,通過林下香菇種植,成了萬家村的「種菇能手」,他計劃明年擴大種植規模到2萬袋菌棒,帶領鄉親們種植香菇致富。

張遷真、鍾光軍、伍玉言、伍先松家的變化是陝西省商務廳真情幫扶萬家村的一個縮影。省商務廳的幫扶幹部每天風雨無阻、不畏嚴寒,主動上門看望慰問,也不喝群眾一口水,不吃群眾一口飯,傾心傾力幫助,使得越來越多的貧困戶走出困境。

用真情溫暖民心 用實幹踐行初心

近年來,無論陝西省商務廳人員怎麼變動,用真情幫扶嵐皋縣和萬家村的行動始終沒有變。

現任廳長趙璟今年上任不久,就驅車前往嵐皋縣調研電商扶貧工作,來到萬家村走村入戶,和村民拉家常了解村集體產業發展情況。

僅「十三五」時期,陝西省商務廳共牽頭組織召開省級「兩聯一包」扶貧聯席會議25次,每月向省級幫扶單位印發《嵐@皋扶貧信息(手機報)》,夯實各單位幫扶責任,督導工作落實,促進幫扶成效。

「十三五」期間,陝西省商務廳累計支持嵐皋縣和萬家村項目資金4500餘萬元,並助力嵐皋縣大力發展電商產業,建立縣、鎮、村三級電商網絡,以統一物流、共享配送為突破口,走出了一條電商扶貧的新路子,全面打響「巴山畫廊 硒有嵐皋」品牌,推動縣域經濟快速發展。

2019年3月,陝西省商務廳幹部王君、商承勇主動請纓來到嵐皋縣萬家村擔任第一書記和駐村隊員。村民的期盼就是扶貧工作的方向。今年,陝西省商務廳從有限的經費中列支60萬元,為萬家村200戶村民每戶修建了一個小水池;對村口到村委會長約1.8公裡油返沙路予以修繕及入戶路進行硬化,以方便村民出行。如今,萬家村的基礎設施逐步完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基礎設施得到改觀,陝西省商務廳還拿出30萬元對村裡的香菇產業進行支持,解決了村民不出門就能就業的問題。目前,萬家村已發展200畝獼猴桃產業園區、9萬袋袋料香菇、20畝中藥材、60畝烤菸、100畝漆苗、260畝魔芋等特色產業;發展養豬500頭、2500隻雞、100頭山羊,來增加村民收入,激發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周曉榮 張英傑 雷東霖)


責編:張青津、王瑞景

31943678,.陝西省商務廳:聯村包戶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2020-12-21 16:42:36,.204428,.張青津、王瑞景

相關焦點

  • 德令哈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德令哈市將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作為提高黨建工作質量的有力抓手,著力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範化、信息化建設,全面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力、凝聚力和創造力,不斷促進黨建工作與鄉村振興融合共進,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組織領導力。
  • 樂昌「三精」農業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樂昌 「三精」農業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按照「一區一片兩帶」美麗鄉村建設思路,該市全力推進省際廊道美麗鄉村示範帶、沿城市周邊美麗鄉村示範帶、省定貧困村創建新農村示範村、全域美麗鄉村示範村項目及北鄉鎮美麗鄉村示範鎮區建設。目前,省際廊道內的110個自然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完成80%,廊道建設初見成效。省定貧困村新農村建設項目共640個,已竣工520個,竣工率81%。
  • 潮州鄉村美產業興百姓樂,鄉村振興繪就新畫卷
    近年來,潮州市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堅持黨建引領、規劃先行,以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為抓手,奮力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逐步實現農村產業提質增效、村容村貌翻新變樣、鄉村文化繁榮發展、基層組織堅強有力、貧困農民脫貧增收。
  • 鄉村振興繪新卷
    這裡的美景美食留住了遊客的腳步,他們慢悠悠地徜徉在山野之間,聆聽微風從耳畔掠過的迴響……如今,像鮑子溝村這樣,一個個美麗鄉村正在秦皇島逐步湧現,一幅幅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畫卷,盡情鋪展在希望的田野上。近年來,我市各地積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立足現有發展基礎,發揮區位優勢,大力發展特色效益農業,整治環境衛生,樹立文明風尚,書寫了美麗鄉村建設新篇章。
  • 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本報訊(記者 朱穎婕)1月4日,市政協主席潘家瑋赴餘杭區徑山鎮開展「走親連心三服務」活動,走村入戶訪民生,深入企業看發展,為基層群眾和企業加油鼓勁、服務助力。張振豐參加。 近年來,前溪村兩委班子和網格支部黨員通過「走百步,入百戶」,收集村民意見,協商解決問題,「百步答疑」在村莊整治、垃圾分類等工作中發揮了很好作用。
  • 賀斯格烏拉牧場:圍繞「五大振興」做文章 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近年來,賀斯格烏拉牧場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統籌推進「五大振興」,努力實現牧業強、牧區美、牧民富,走出了一條具有地區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 布局「兩核三區」,泗水鄉村振興示範片區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2019年8月2日,泗水縣龍灣湖示範區獲批創建省級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範區。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泗水縣鄉村振興暨龍灣湖示範片區建設指揮部,由縣委書記、縣長任指揮長,並抽調10名精兵強將成立龍灣湖鄉村振興示範區工作專班,聘請浙江大學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鄉村與歷史空間規劃中心,精心製作了《泗水縣龍灣湖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省級示範區規劃》 。
  • 泉州德化縣水口鎮繪就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產業旺了 鄉村美了...
    海西晨報 · ZAKER 廈門 特派 泉州記者 萬代輝水口鎮 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湖坂村 鎮幹部深入丘坂黃金蜜柚基地了解產銷情況。近年來,藉助當地豐富的旅遊資源,水口鎮全面落實黨中央和省市縣黨委政府的指示精神,因地制宜推進鄉村振興,科學規劃," 一村一特色 " 謀篇布局。其中的昆坂村,是中共福建省委舊址和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今年來,鎮黨委政府點線結合,重點打造紅色文化和綠色旅遊線路;加大人才培養,發展林下經濟,讓綠水青山真正造福當地百姓。
  • 平海鎮:鋪展鄉村振興新畫卷
    建立黨員幹部掛鈎幫扶工作機制,嚴格落實每月一走訪制度和相關幫扶政策,並完善涵蓋每戶貧困戶致貧原因和脫貧途徑的扶貧項目清單,按照致貧原因進行分類,為貧困戶「量體裁衣」、因戶施策,建立健全返貧監測預警和動態幫扶機制。 記者了解到,該鎮還依託一批上級下派駐村第一書記,強化先鋒示範帶動作用。
  • 【鄉村振興】「農」墨重彩繪就固安富美鄉村新畫卷
    組團發展 全域推進「農」墨重彩繪就固安富美鄉村新畫卷在發展過程中,固安逐步明確將現代都市型農業作為主攻方向,緊緊抓住產業振興這個「牛鼻子」,堅持在戰略上定位、在投入上傾斜、在路徑上創新,形成了以城鄉對接、要素融合、村企共建、組團發展為主要內容的產業發展路徑,推動鄉村振興框架不斷完善、內容內涵不斷豐富。鄉村振興要真刀真槍地幹,就離不開真金白銀地投。
  • 康店鎮黑石關北村 鄉村振興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隨著鞏義市「摘星奪旗創三宜」和「亮賽比」活動的深入開展,康店鎮廣大幹群緊隨鄉村振興發展步伐,緊扣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突出黨建引領,堅持富民增收,著力改善環境,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村環境大大改善,一切都是生機勃勃的樣子。記者 李曉霞 鞏義時報 孫淑霞 文/圖歷史悠久 文化底蘊深厚黑石關北村(以下簡稱黑北村)西依邙嶺,隴海鐵路、伊洛河繞村前通過。
  • 河南民權:鋪開鄉村振興新畫卷
    初冬時節,乍寒還暖,漫步於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綠洲街道亓堂村,一排排白牆黛瓦、別具風格的兩層農家小院錯落有致,一條條新修的水泥公路縱橫交錯,房前屋後秋菊怒放、花香襲人……只見村容村貌整潔,到處一派恬靜悠閒的美麗景象,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令人陶醉。張增峰 夏龍江 攝亓堂村位於民權縣城西部,原是一個經濟落後、村貌髒亂的小村。
  • 助力鄉村振興,雙江描繪鄉村旅遊新畫卷
    為銜接高質量脫貧成果,打造雲南省鄉村振興示範縣,近年雙江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描繪出一幅遊客如潮村民增收的新畫卷。雙江描繪鄉村旅遊新畫卷  發掘旅遊亮點 喜迎鄉村新變化  2020年的最後一天,雙江縣勐勐鎮大荒田村來冷自然村的黨建指導員袁忠良還在忙碌著,作為來冷的導遊推介員,他剛向今年最後一批遊客介紹完熱銷的紅龍果酒,迎接著越來越多的遊客他打心眼裡開心。「隨著鄉村旅遊的發展,村裡越來越乾淨了,來村裡玩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 小漁鄉大變樣 山東濟寧愛湖村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為了讓規劃設計建設更符合群眾的要求,昭陽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組織街道精幹工作人員和村「兩委」同志走街串巷,耐心傾聽群眾的聲音,動員群眾拆除自家亂搭亂建、收置群眾閒置房屋、宅基地、流轉部分魚塘等,為這個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提供空間。最終,近3000畝魚塘終於又回到了村集體,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28萬元。村裡還將其中一處坑塘改建成12畝荷花池,架木棧道供村民漫步賞荷。
  • 小河村:旅遊鋪底繪出鄉村振興新畫卷
    2003年小河村被命名為山西省首批歷史文化名村,2007年被國家有關部門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後來又獲得中國傳統村落、全國文明村、中國景觀村落、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山西省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山西省旅遊名村等榮譽稱號。2015年,小河村陸續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走遍中國》《遠方的家——長城內外》欄目亮相,小河村鄉村旅遊的品牌更加廣為人知。
  • 延安市洛川縣黃連河村:繪就鄉村振興「桃花源」
    一如《桃花源記》中對理想生活的嚮往,延安市洛川縣黃連河村正演繹著中國新農村老少幸福怡然的生活。          黃連河村是典型的洛河峽谷村,溝深林密,廣種薄收,全村145戶中有22戶貧困戶,另外的123戶非貧困戶,日子過得也很艱難。2016年前後,縣上修建了一批安置小區,準備將黃連河村整體搬遷,讓村民跳出窮山溝另謀出路。    「住了一輩子,想要留下來。」牛中源說。和很多村子一樣,黃連河村的年輕人紛紛「出走」,而老人們卻希望留下來守望鄉村。
  • 秋風塘村: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這是鐵山港區圍繞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各類基礎設施向鄉村延伸,將文明鄉風建設融入鄉村治理取得的良好成效。」鐵山港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區文明辦主任傅小萍說,下一步將以秋風塘村獲得全國文明村為契機,紮實推進鄉村治理工作,加強文明實踐建設,加快鄉村振興的步伐,為鐵山港區百姓營造更加良好的人居環境。
  • 東營區牛莊鎮:繪就鄉村振興「富美畫卷」
    今年以來,牛莊鎮綜合分析片區天然稟賦,確定了「建設一帶一線一園一鎮,打造省級鄉村振興典範」的總體工作思路。鄉村振興示範片區總面積33.3平方公裡,涵蓋3個新型農村社區20個村莊,總人口9千戶2.6萬人,耕地3.7萬畝。一帶,即四幹沿線溼地經濟產業帶。整合沿線蓮藕種植、水產養殖等產業資源,成立專業合作組織,開展專業化生產,提高規模效益。
  • 路淨、村美、巷潔! 湘東區白竺鄉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中國江西網萍鄉訊 江裕芳報導:「如今,村裡的房前屋後乾乾淨淨,水泥路整潔通暢,呈現出一幅「路淨、村美、巷潔」的美麗鄉村新畫卷。」近年來,湘東區白竺鄉以整治農村「髒、亂、差」為切入點,重點建立健全鄉鎮生活垃圾收集、轉運設施,帶動和輻射農村生活垃圾的處理,探索建立「村收集、鄉轉運、區處理」的處理模式,大力推進清潔工程深入開展,取得了良好成效。  加強領導完善制度。
  • 劉公廟鎮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劉公廟鎮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2020-07-22 1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