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文化、道家文化發源地,三門峽市2所高校介紹

2020-12-07 徽燕南居

三門峽,河南省轄地級市,位於豫晉陝三省交界黃河南金三角地區。三門峽有「五山四嶺一分川」之稱,西接關中,北鄰三晉,東守中原,境內隴海鐵路、連霍高速公路。同時,仰韶文化、道家文化和虢國文化都發源於此。

01河南科技大學應用工程學院

河南科技大學應用工程學院是河南科技大學與三門峽市政府合作舉辦的河南科技大學二級學院,由河南科技大學與三門峽市政府共同管理,2015年,河南省教育廳批准成立(面向全國招生)。

河南科技大學應用工程學院是河南科技大學與三門峽市政府合作舉辦的河南科技大學二級學院,由河南科技大學與三門峽市政府共同管理。學院經省教育廳批准,於2015年4月17日成立,面向河南省招生,學校首屆開設土木工程、車輛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護理學4個專業,2016年增會計學、食品質量與安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3個招生專業,2017年又新增漢語言文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臨床醫學3個專業,截止2019年學校共開設10個本科專業,4個專升本專業。

河南科技大學應用工程學院教職工640 人,其中,有博士、碩士120 人,專任教師430 人,副教授以上職稱 100 餘人,講師職稱 244 人,具備「雙師」素質教師 235 人,專業帶頭人和青年骨幹教師 86 人;兼職教師人才資源庫一個,已遴選能夠勝任教學和指導學生實習實訓的「雙師型」兼職教師 300 多名,已經承擔教學和實習實訓指導任務的兼職教師 100 多名 , 入選省「百千萬人才工程」專家 2 人,市級拔尖人才和學術技術帶頭人 8 人,全國人大代表 1 人,省政協委員 1 人。

02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

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位於三門峽市,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公辦全日制高等專科院校,是河南省同類院校中辦學歷史最長、獲得高職教育資格最早的院校之一。

學校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946年河南省立陝縣師範學校;1999年三門峽工學院、三門峽廣播電視大學、豫西師範學校合併組建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 2017年,學院入選河南省國家級優質高等職業院校建設項目。2015年,三門峽市政府和河南科技大學合作,依託學校教育資源成立了河南科技大學應用工程學院。

據2020年8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佔地1400畝,校舍建築38萬㎡;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0323.92萬元;館藏圖書100萬餘冊;設有11個教學系(部)、56個專科專業(含方向);有教師900餘人、各類在校生25000餘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19000餘人,成人電大在校生6000餘人)。

相關焦點

  • 河南「仰韶文化展」亮相巴黎
    >  中新網6月20日電(段曉宇)日前,由巴黎中國文化中心、河南省三門峽市人民政府主辦的「仰韶文化巴黎展」在法國巴黎中國文化中心開幕。在法華人社團及法國政界、文化藝術界、商界等人士及等出席了此次展覽。  本次展覽分四個部分,共展出展板36塊、仰韶文化各類型彩陶複製品48件。展板內容及器物簡介均用中法兩種文字,圖文並茂地介紹了仰韶文化的發現、發掘、文化特徵、類型分布、科研成果及重大意義。觀眾通過展板上的圖片文字,對照展臺上的彩陶展品,能清楚地了解到彩陶原物的精美以及出土過程和文物價值。此次展覽將持續到6月28日。
  • 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的命名地-「廟底溝遺址」
    廟底溝遺址位於陝州古城南的三門峽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韓莊村,北依黃河支流青龍澗河,總面積約24萬平方米,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廟底溝遺址屬於仰韶文化,因首先在廟底溝發現,所以稱為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據碳-14測定,年代為公元前3910年,上下浮動125年。
  • 被人淡忘河南三門峽市,歷史悠久人文景點眾多,還有一項世界文化遺產
    說起河南三門峽市,年紀大一點的可能知道的比較多,因為建國初期的三門峽水庫很多人都知道,而對於年輕一些的讀者來說,可能對這座城市還有些陌生,一般也就知道是河南的一個普通地級市。其實,三門峽市不僅歷史悠久人文景點眾多,還有一項世界文化產—— 崤函古道。
  • 《彩陶幾何紋盆》仰韶文化(中國)-雕塑作品欣賞(十四)
    今天給大家介紹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半坡類型《彩陶幾何紋盆》,高16.4釐米,口徑37.4釐米,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仰韶村發現,故稱之為仰韶文化。
  • 「彩陶之路」——仰韶文化走進英國劍橋、牛津系列報導
    10月22日下午14時,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仰韶文化研究中心、河南大學中國陶瓷研究院、澠池縣仰韶文化博物館聯合舉辦的「彩陶之路」仰韶文化展在英國劍橋大學唐寧學院開幕。 英國劍橋大學考古系劍橋遺產研究中心主任瑪麗·路易絲·斯蒂格·索倫森教授、麥克唐納考古研究所科林·倫福儒勳勳爵、考古學家馬丁•瓊斯教授、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文化處公使銜參贊於芃先生、河南省委宣傳部外宣辦副主任張保進、河南大學中國陶瓷學院院長王洪偉、三門峽市宣傳部副部長任戰洲、澠池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石線偉等出席開幕式並剪彩。
  • 2020年全國旅遊簡介(河南省)之《 三門峽市》選推幾大景點
    、2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同時,仰韶文化、道家文化和虢國文化都發源於此。10公裡,為5000至7000年前中國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遺址 。遺址長約900米,寬約300米,面積近30萬平方米,文化層堆積厚達5米 。由於被發源於韶山的兩條自然衝溝不斷下切,在遺址兩邊形成了東西兩條深溝。這2條溝在遺址南部相交,匯成小寨溝向下直達南部的澗河,使遺址成半島狀。2條溝從兩側到溝底,形成了喬、灌、草結合的自然立體形生態植被地貌。在半島形狀的遺址地面,由於坡度較大,當地農民將耕地修成梯田耕種。在梯田的地堰斷面,留下了很多裸露在外的文化層斷面。
  • 仰韶文化:瑞典人發現的中國史前文化
    仰韶文化是黃河中遊地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它的持續時間大約在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它的分布在整個黃河中遊從今天的甘肅省到河南省之間。今天在中國已發現上千處仰韶文化的遺址,其中以陝西省為最多,是仰韶文化的中心。仰韶文化的名稱來源於其第一個發掘地—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仰韶村。
  • 仰韶文化知多少
    仰韶文化是黃河中遊地區一種重要的新石器時代彩陶文化,其持續時間大約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即距今約7000年至5000年,持續時長2000年左右),分布在整個黃河中遊從今天的甘肅省到河南省之間。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仰韶村發現,故按照考古慣例,將此文化稱之為仰韶文化。
  • 品仰韶文化 遊魅力山水:"百萬中原人遊澠池"活動啟動
    第三屆「魅力仰韶行」暨「百萬中原人遊澠池」啟動儀式5月26日,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第三屆「魅力仰韶行」暨「百萬中原人遊澠池」啟動儀式在澠池縣會盟廣場舉行。澠池位於河南省西部,是聞名遐邇的人類遠祖起源地和舉世聞名的仰韶文化發現地。風光秀麗,人傑景秀。
  • 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是黃河中遊地區重要的新石期時代文化。它的持續時間大約在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它的分布在整個黃河中遊從今天的甘肅省到河南省之間。今天在中國已發現上千處仰韶文化的遺址,其中以陝西省為最多,是仰韶文化的中心。
  • 仰韶文化:中國考古學文化的源頭
    隨後,他發表了在仰韶村等遺址調查、發掘的初步結果,提出「仰韶文化」是中華遠古文化。在研究初期,雖然安特生認為仰韶文化的彩陶與中亞、東歐等地的彩陶有相似之處,但他並未對此作出肯定解釋。1923—1924年,他到甘肅、青海等地進行調查後,認為甘肅齊家坪的彩陶較河南者更早,並提出仰韶文化是從新疆遷入黃河河谷,而新疆遠古文化又受中亞、西亞文化的影響,即「仰韶文化西來說」。對於這一觀點,我國考古學家梁思永先生明確指出,山西夏縣西陰村、河南澠池仰韶村的遺存都較甘肅的仰韶文化更早。夏鼐先生在甘肅陽窪灣發掘所獲的地層證據則證明了甘肅仰韶文化較齊家文化為早。
  • 河南仰韶文化考古又獲新發現
    距今7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以發達的彩陶聞名於世。早期的豎穴窯比較原始,到仰韶文化晚期有了較大改進,窯室逐漸後移,火道也由垂直道變為溝狀道。這樣的窯爐結構被龍山文化的陶窯所繼承,而橫穴則逐漸消失。靈寶城煙遺址位於川口鄉南朝村城煙自然村南部,為配合國家重點鐵路項目建設,於2019年4月至1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三門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靈寶市文物保護管理所對靈寶城煙遺址進行搶救性挖掘,發掘面積4600餘平方米,是近年來仰韶早期遺址最大規模的考古發掘。
  • 仰韶文化:母系社會,以對偶婚為主,墓葬多為同性合葬
    據說有這麼一所高校,其文博專業從2012年至今的每一年考研試題裡都有相關考古學文化的名詞解釋,比如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二里頭文化等等,其中仰韶文化考過三次
  • 仰韶文化,半坡類型文化,史家類型文化
    大家好,我是文英,現在帶大家來了解一下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是1921年首先發現於河南省繩池縣仰韶村,由此得名,它主要分布於今天的陝西、山西、河南、河北境內,並延及漢水以及內蒙的南部地區。仰韶文化遺址分布密集。目前調查發現的遺址達一二千處。
  • 仰韶文化的發現,對歷史學意味深遠,更展示我國史前發明的獨立性
    其他學說如印度說雖也被人關注,但在主流學界並未引起很大反響,直到1921年瑞典考古學家安特生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仰韶村發現新石器時代文化後,外來說又開始興起。挖一個洞口直徑為1.5米,底徑2米,深2米,頂蓋由木棍支撐的地穴式建築。不過由於通風條件差,穴內不易設爐,不能滿足人們日常炊事的需求。漸漸的地穴愈發變淺成為半地穴建築,根據最典型的半坡村遺址發現的半地穴建築,居住面的中部有四個對稱的大柱用於支撐屋頂。
  • 鎮原縣博物館館藏精品丨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繩紋紅陶瓶
    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繩紋紅陶瓶 鎮原縣廟渠鎮廟渠村出土。高32.7、口徑11.5 、底徑15.5 釐米。夾砂紅陶,敞口,短頸,深腹,平底。通體飾繩紋。造型樸素大方,紋飾層次分明,是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陶器中的精品。
  • 河南的一個縣,縣名源於小昆蟲,秦趙在此會盟,仰韶文化的發祥地
    澠池縣地圖澠(miǎn)池縣隸屬於河南省三門峽市,位於河南省西北部,總面積為1421平方公裡,總人口36萬。澠池縣是著名的仰韶文化發祥地和古秦趙會盟之地。澠池先後榮獲全國造林綠化先進縣、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全國文化工作先進縣等榮譽稱號。
  • 比仰韶油茶仰韶杏更誘人的,當然是三門峽的函谷關啦
    而三門峽的歷史文化當真是悠久,源遠流長。仰韶文化首先發現於澠池縣仰韶村而得名的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距今5000到7000年,分布在黃河中、下遊地區,表面繪製有圖案的彩陶是其重要特徵之一。黃帝文化黃帝鑄鼎原聚落遺址群位於靈寶市陽平鎮鐵嶺,方圓300平方千米內分布著50處仰韶時期文化遺址。虢[guó]國文化虢國是四周早期建立的姬姓諸侯國,對西周歷史與文化的影響廣泛而深刻。
  • 仰韶文化:生命力最強的中國史前文化
    仰韶文化之大河村彩陶  仰韶文化對於中國考古學意義非凡——這是中國考古第一個以遺址地命名的考古學文化,這種命名方法後來也成為中國考古學文化命名的通則。他以歐洲著名的丹麥遺址為例,「長為100至300公尺,其廣50至150公尺,厚1至3公尺」,而仰韶南北為960公尺,東西480公尺,灰土層厚1至5公尺不等。「則可知在石器古人時代其地當為一大村落無疑矣。」 1923年安特生的《中國遠古之文化》正式發表,把仰韶文化確立為中國史前文化,這不僅使中國無石器時代的論調不攻自破,而且讓仰韶文化走向了世界。
  • 品一品三門峽萬達廣場外立面設計,仰韶文化元素是亮點
    要想商業項目脫穎而出,成為城市名片,傳承地域文化,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外立面設計效果,無疑能夠僅僅抓住人們眼球!購物中心設計公司天霸設計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品一品三門峽萬達廣場外立面設計,看看其是如何將仰韶文化精髓與商業設計相結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