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下午14時,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仰韶文化研究中心、河南大學中國陶瓷研究院、澠池縣仰韶文化博物館聯合舉辦的「彩陶之路」仰韶文化展在英國劍橋大學唐寧學院開幕。
英國劍橋大學考古系劍橋遺產研究中心主任瑪麗·路易絲·斯蒂格·索倫森教授、麥克唐納考古研究所科林·倫福儒勳勳爵、考古學家馬丁•瓊斯教授、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文化處公使銜參贊於芃先生、河南省委宣傳部外宣辦副主任張保進、河南大學中國陶瓷學院院長王洪偉、三門峽市宣傳部副部長任戰洲、澠池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石線偉等出席開幕式並剪彩。
仰韶遺址的發掘和仰韶文化的確立是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的標誌,也是以考古學的方法科學探索中華文明起源的開始。以瑰麗彩陶聞名的仰韶文化是中華文明的直根系,也是推動最初的中國形成的核心力量。仰韶遺址發掘以來近百年的考古發現和多學科研究充分證明,中國史前文明的繁盛印證中華文明五千年並非虛言。古史傳說也不是後人的虛構,而是有「真實的素地」。仰韶時代各地區的領導者們管理古國、建造大型公共建築、創造藝術,溝通天地、交流遠方的英雄業績,就是五帝傳說的真實背景。
位於黑海岸邊的特裡波利-庫庫特尼文化和仰韶文化是歐亞大陸兩端幾乎同時興起的農業文明,同樣有燦爛的彩陶文化。她們在幾乎相同的時間衰落,都引發大規模人口移動。仰韶文化人群西進,特裡波利-庫庫特尼人群東進。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兩大文化的彩陶表現出驚人的相似性,強烈提示我們在這樣的人群移動過程中,可能發生了早期的中西交流。這一交流大約發展在距今5300年前後,涉及羅馬尼亞和烏克蘭的特裡波耶-庫庫特尼文化,土庫曼斯坦的納馬茲加文化,中國黃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和馬家窯文化,這些歐亞大陸上的史前文明百花齊放,但在彩色陶器的工藝、器型、紋飾、符號有驚人的相似性。歐亞大陸的後續文化繼承了這樣的交流,很可能形成了「絲綢之路」以前的「彩陶之路」,成為早期中西文化交流的首要通道,對中西方文明的形成和發展都產生過重要影響。
本次展覽通過實物和圖片全面展示了仰韶文化彩陶的特徵和仰韶社會的發展狀況,並對東西方彩陶藝術的相似性進行了充分展示與研究,意在探尋兩地文化交往的路徑。
英國劍橋大學考古系劍橋遺產研究中心主任瑪麗·路易斯·斯蒂格·索倫森教授在致辭中說,仰韶文化是科學探索中華文明起源的起點,劍橋大學率先將仰韶文化列入重大研究課題,在大學研究項目部X5系統註冊,成立了《百年仰韶文化研究史和遺產影響》項目。項目由考古學家科林·倫福儒勳爵和中國史前考古學研究先行者馬丁·瓊斯教授等組成該研究項目的學術顧問委員會,考古學系、麥克唐納考古研究所和劍橋遺產研究中心具體執行實施,我們將用5年或更長的時間,對這一世界級文化遺產的內涵進行梳理和研究,目的將喚醒人們對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加快保護步伐,使之儘快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成員。「彩陶之路」仰韶文化展,為我系深入研究仰韶文化提供了鮮活的史料依據,使我們用新的視角,對仰韶在世界彩陶中的影響和作用進行深入探討。
於芃參贊說,仰韶村遺址是中國考古學的誕生地,意義重大,影響深遠。這次在世界頂尖學府——英國劍橋舉辦仰韶文化展覽,開啟了中英文化交流新篇章,為中華文化走出去樹立了典範。仰韶文化能成功進入世界一流高校的一級研究項目之列,可喜可賀!這是華夏文化的魅力,是我們文化自信的深厚根基!這個平臺是連接中華文化融入世界大舞臺的紐帶,我們要精心呵護,讓我們攜手為中英兩國人民的友誼做出貢獻。
展覽開幕式後,在劍橋麥克唐納考古研究所會議室舉行了「仰韶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中英兩國的考古學家就彩陶之路各大遺址的保護利用以及仰韶文化的最新考古科研成果進行交流,並圍繞仰韶考古遺址公園的規劃與建設、仰韶彩陶工藝的復燒與創新等課題,各抒己見,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為,仰韶文化引領中國史前時代進入最為燦爛的轉折期,開啟了中國文明形成的波瀾壯闊的宏大進程。特裡波利-庫庫特尼文化對歐洲文明的形成和歐亞大陸中部的社會發展也發生了深遠影響。期望英中乃至世界各國專家學者攜手努力,推動「彩陶之路」的研究,並致力於推動仰韶文化遺址的跨學科研究以及聯合申遺步伐。下一步劍橋大學世界遺產研究中心將聯合中國社會科學院仰韶文化研究中心,河南大學中國陶瓷研究院,澠池仰韶文化博物館共同開展世界「彩陶之路」的專題研究,探索建構世界彩陶研究的學術新體系。
23日下午14 時,仰韶文化走近英國的另一所知名世界高校——牛津大學,在這裡舉行了一場隆重而熱烈的仰韶文化專題學術研討會,中英兩國高校及博物館的考古學者就仰韶文化遺址的保護和利用,仰韶文化博物的展陳提升方案,彩陶之路的研究項目進深入探討並交換意見,會議認為,仰韶文化作為世界史前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充分利用其優勢資源,擴大對外的交流宣傳,與世界考古、科研、教育等領域開展廣泛的、有效的合作,使之這一人類瑰寶在世界舞臺上發揮應有的作用。
據悉,這次「彩陶之路」對外文化交流活動,將走進英國、烏克蘭、羅馬尼亞等三國,活動將依託沿線國家的史前文化資源,舉辦仰韶文化交流展覽活動,開展相關學科的研究。活動將以「彩陶之路」為載體,充分發揮三門峽澠池作為「彩陶之路」起點的優勢,進一步深化與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與合作,推動「一帶一路」文化先行的融合與共贏,為中華文化走出去做出貢獻。(楊拴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