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原縣博物館館藏精品丨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繩紋紅陶瓶

2020-12-12 慶陽文旅

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繩紋紅陶瓶 鎮原縣廟渠鎮廟渠村出土。高32.7、口徑11.5 、底徑15.5 釐米。夾砂紅陶,敞口,短頸,深腹,平底。通體飾繩紋。造型樸素大方,紋飾層次分明,是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陶器中的精品。仰韶文化是1921年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仰韶村被發現,它距今約在10000年至6000年。它的分布在整個黃河中遊從今天的甘肅省到河南省之間。

西峰南湖候鳥成群,勾畫冬日別樣景致

保護利用好慶陽紅色文化資源

相關焦點

  • 鎮原縣博物館館藏精品|漢代龍首柄銅鐎鬥
    鎮原縣博物館館藏精品|漢代龍首柄銅鐎鬥 2021-01-16 15: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何謂仰韻文化、龍山文化?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文化形式是怎樣的?
    出土的陶器以細泥紅陶和夾砂紅褐陶為主,在細泥紅陶上常有彩繪的幾何形或動物形花紋。這一時期社會經濟生活以農業為主,漁獵為輔,並飼養了豬、狗等家畜。由於出土的陶器大都有彩繪圖案,故也稱彩陶文化。仰部文化屬於母系氏族公社的繁榮時期。仰韶文化前後延續了2000多年時間,學術界將其分為早期、中期、晚期三個階段。
  • 六千多年前如何制陶?河南仰韶文化考古又獲新發現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館員、靈寶城煙遺址發掘隊相關負責人張小虎對大河網說:「仰韶文化距今約5000年至7000年,(城煙)遺址的主體便為仰韶早期遺存。目前清理出房址、墓葬、陶窯等,出土的器物包括了尖底瓶、缽、盆、罐等,都是仰韶時期典型的器物,但彩陶少一些。」
  • 新石器時代原始文化藝術:陶器上的彩繪,仰韶文化彩紛花紋
    大家好,我是石林芳,現在帶大家來了解一下新石器時代的文化藝術。新石器時代考石,不僅發掘出有豐富的、反映原始經濟生產生活方面的實物資料,也發掘出有許多反映原始文化藝術方面的資料,其中以彩繪、雕刻、舞樂、刻符方面的資料尤為豐富。新石器時代的彩繪遺存十分豐富。
  • 甘肅省慶陽市博物館,館藏珍品石器!見證慶陽市的悠久歷史!
    漢白玉麒麟駝瓶,唐代。通高15釐米、長13.6釐米。慶陽市博物館藏。慶陽市位於甘肅省最東部,陝甘寧三省區的交匯處,系黃河中下遊黃土高原溝壑區。習稱「隴東」,素有「隴東糧倉」之稱。雙孔石刀,新石器時代齊家文化。鎮原縣屯字鎮景家窪徵集。慶陽市博物館藏。
  • 文化遺址:仰韶文化 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典型文化遺址
    中國古代遺址多的數不清,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是代表我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典型文化遺址。1921年,這一遺址在河南繩池縣仰韶村被首次發現,根據考古學上的慣例—以最先發現的地點來命名同一系統的文化,所以,黃河流域許多性質相同的遺址都被稱做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是距今7000-5000年前,處在母系氏族社會繁榮時期的人們的生活遺蹟。主要分布在黃河中上遊一帶,包括關中、。山西南部和河南大部分地區。
  • 典範陶香,生態洞藏:彩陶坊地利洞藏酒——長在仰韶文化聖地
    作為彩陶坊地利的裂變升級產品——彩陶坊地利洞藏,除了「九糧四陶工藝」下的陶融香、瓶型源自7000年前彩陶魚紋葫蘆瓶等特點外,其還有擁有四大獨特性:生在世界美酒特色產區、長在仰韶文化聖地、養在音樂陶壇庫裡、藏在地下恆溫酒窖。接下來的時間,我們將為您一一解讀,一同來品味「典範陶香,生態洞藏」的彩陶坊地利洞藏美酒。
  • 仰韶文化:瑞典人發現的中國史前文化
    仰韶文化是黃河中遊地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它的持續時間大約在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它的分布在整個黃河中遊從今天的甘肅省到河南省之間。今天在中國已發現上千處仰韶文化的遺址,其中以陝西省為最多,是仰韶文化的中心。仰韶文化的名稱來源於其第一個發掘地—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仰韶村。
  • 仰韶文化,半坡類型文化,史家類型文化
    河南有仰韶,陝西廟底溝,洛陽王灣。鄭州大河村,浙川下王崗,安陽後崗、大司空村。河北有磁縣下潘汪、界段營等遺址。仰韶文化所包含的文化內容相當豐富。文化堆積層很厚。遺址包含有較多房屋、窖穴、灰坑、陶窯遺蹟.遺物有大量的石器、骨器、陶器以及家畜遺骨等。墓地的規模也比較大,大的墓地有幾百座墓。屬於發達的新石器文化。仰韶文化的基本特徵是,石器以磨製為主,加工比較精細,多通體磨光。
  • 山西運城夏縣師村遺址發現仰韶時代早期聚落
    對於研究晉南地區新石器時代仰韶早期東莊類型遺存向西陰文化的演化過程及其與周邊文化區的關係具有重要意義 運城盆地位於「以關中(陝西)、晉南、豫西為中心的中原」的中部。
  • 舞陽縣阿崗寺遺址:是新石器時代遺址,遺址總面積21萬平方米
    今日中原古文化傳播介紹的阿崗寺遺址,是個個古文化的重合體,在1963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阿崗寺遺址位於河南省漯河市舞陽縣馬村鄉崗寺村,是新石器時代遺址。
  • 仰韶文化知多少
    仰韶文化是黃河中遊地區一種重要的新石器時代彩陶文化,其持續時間大約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即距今約7000年至5000年,持續時長2000年左右),分布在整個黃河中遊從今天的甘肅省到河南省之間。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仰韶村發現,故按照考古慣例,將此文化稱之為仰韶文化。
  • 陝西周至發現兩處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遺址
    新華網西安9月5日電(都紅剛 廉曉君)西安市文物工作者日前在周至縣發現兩處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遺址。  東陽化村西遺址平面呈一斜向長方形,南北約120米,東西長約100米,面積近12000平方米。從取土斷面上觀察,文化層堆積在2米左右,暴露有袋狀灰坑等遺蹟,遺物主要為陶片。
  • 馬家窯文化陶器的「原始美」
    (詳見我的新浪博客《問這裡123》)   中國古代陶瓷為上海博物館的收藏特色之一,在1300平米的展館之中陳列了陶瓷精品500餘件,展品從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和灰陶開始至清代各個時期的陶瓷器,全面、生動地再現了中國陶瓷的發展史,從中我們可以深刻感受到中國瓷器的博大精深,這些展品中有很多國寶級的文物.
  • 一周一館——甘肅省博物館
    省內史前遺蹟分布之密集,文化內涵之豐富,出土器物數量之眾、品位之高,在世界彩陶文化中佔有無與倫比的地位。甘肅秦安大地灣遺址保存有完整的仰韶文化早、中、晚期堆積,內容同豫、陝二省仰韶文化遺存相吻合,為解決仰韶文化起源問題提供了重要線索。是我國新石器時期彩陶文化持續時間最長、類型最為眾多、器型最為豐富、製作最為精緻、圖案最為絢麗、藝術價值極高的地區。
  • 仰韶文化:生命力最強的中國史前文化
    他想起了西方的安諾文化中的彩陶,產生了兩相比較的興趣。1921年10月27日到12月1日,他和中國的地質學家袁復禮、奧地利的古生物學家師丹斯基等一道再次來到仰韶遺址進行發掘,發現了大量精美的彩陶,而且還在一塊陶片上發現了水稻粒的印痕。  在20世紀初,西方學者認為中國沒有石器時代。這也是安特生發現仰韶遺址時感慨萬端的原因。
  • 尋根仰韶,會盟澠池 「士說仰韶」學術研討會圓滿舉行!
    澠池縣 縣委常委、副縣長戴建廣,澠池縣副縣長趙睿、縣文旅局局長侯建星、縣史志辦主任上官叢蓉、縣作協主席馬河靜、縣美協主席馬平,中國白酒工藝大師、國家級白酒評委、仰韶酒業黨委書記、董事長侯建光,仰韶酒業黨委副書記、酒業公司總經理郭富祥,仰韶營銷公司總經理助理、仰韶酒業宣傳部部長尤全學等領導出席會議,與河南省社科聯原黨組書記、副主席張放濤,河南省中華文化促進會副主席孫大智,河南省文史館館員衛紹生
  • 「每日文物鑑賞」上海博物館的館藏精品——陶瓷、玉器
    其中有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和灰陶、商周及春秋戰國時代的原始青瓷、東漢時代的的青瓷,還有唐朝的唐三彩。宋、金、遼時代,各地窯場林立。元、明、清三代,景德鎮成為中國瓷業的中心,所燒制的釉下彩、釉上彩和顏色釉瓷器皆有展出。中國素有「玉石之國」的美譽,製作玉器已有七千多年的歷史。古代社會,玉不僅被用於裝飾,而且是財富、權力的標誌,又是統治者祭天祀地、溝通神靈的法物。
  • 中國古代故事:新石器時代陶器的分期和分布
    例如:仰韶(河南混池仰韶村)文化』或「龍山(山東章丘龍山鎮)文化.之類.然而,隨同考古工作的不斷發展,對於原來所定的某一種「文化』的認識也在不斷加深,因而這種『文化』的具體含義也就隨之發生變化二例如『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