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空某基地保障預警機等多機型多兵種對抗演練

2020-12-12 騰訊網

資料圖:南空戰機對地攻擊

資料圖:中國空軍列裝的新型空警-2000大型預警機

南空後勤部針對未來作戰特點架構的新型後勤保障平臺,日前在一次規模較大的信息化條件下的體系對抗作戰演練中彰顯威力:預警機、殲擊機、強擊機、轟炸機、直升機等多機種多型戰機同場升空,地空飛彈、雷達、高炮、電子對抗等兵種多支地面部隊協同動作,而遂行這些兵機種部隊保障任務的只有一個場站。

據南空後勤部領導介紹,以往由於受專業能力和保障條件限制,一個航空兵場站日常的保障能力,難以滿足現代戰爭的需求。世界發達國家空軍基地化保障模式已實行多年,並且在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中經受了實戰檢驗,成為支持聯合作戰的關鍵依託。

為此,南空瞄準全要素、全系統保障功能,組織新建指揮場所和各類專業用房,制定完善了多兵機種保障基地建設實施計劃,培訓了一批各類後勤保障人員,官兵跨兵種、跨機種、跨專業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如今,南空一批航空兵場站已率先成為我軍多兵機種保障基地,可同時容納和保障二三代多個機種10餘個機型和多支地面兵種部隊遂行作戰任務。

(解放軍報 王勝、閆國有)

[責任編輯:ariesliu]

相關焦點

  • 南海艦隊航空兵某師同場保障多機型已輕車熟路
    ■陳偉明 李雪峰 本報特約記者 邵龍飛新年伊始,一場多兵種聯合演練在某機場拉開帷幕,一架架滿載彈藥、油料的殲擊機、轟炸機交替升空,呼嘯著飛向海天……同場保障多種機型,對南海艦隊航空兵某師來說已是輕車熟路。
  • 第78集團軍某旅:多兵種多火器協同作戰演練
    第78集團軍某旅組織多兵種多火器協同作戰演練——鐵拳猛火破「敵陣」■馮 程第78集團軍某旅一場實彈戰術演練在某陌生地域打響,紅藍雙方展開鏖戰。「××高地發現『敵』裝甲目標和火力點,請求火力打擊。」霎時,紅方通過地面雷達、空中無人機等設備,對這一高地展開偵察。藍方裝甲群位置、兵力部署以及地貌等要素,隨即以電子圖文形式,呈現在紅方某新型指揮車的屏幕上。
  • 南海艦隊航空兵某場站練就兩線分散飛行保障能力
    >本報訊 李雪峰、函授學員周宇報導:直升機低空盤旋、戰鬥機凌厲出擊、預警機直撲遠海……10月中旬,一場多兵種聯合作戰演練在南海某空域拉開帷幕。隨著一聲令下,南海艦隊航空兵某場站多套指揮班子同時行動,多支保障分隊同時出動,在兩個機場保障上百架次戰機緊急升空演練。該場站地處南海前哨,每年前來駐訓演習的部隊批次多、機型多,場站保障任務繁重。去年底,某飛行團改裝機型後整建制轉場,兩線飛行保障的局面對該場站的後勤綜合保障能力提出挑戰。
  • 視頻丨東海海域陸軍多兵種聯合立體渡海登陸演練
    視頻丨東海海域陸軍多兵種聯合立體渡海登陸演練 央視新聞客戶端10月10日消息,近日,一場多兵種聯合立體渡海登陸演練在福建、廣東兩省多處海域同步展開。
  • 我們在戰位報告丨空軍某基地:體系磨礪鑄空中精銳
    陳慶順攝一條妙計的兩種「寫法」,讓空軍某基地一場體系對抗演練漸入佳境。負責「起筆」的,是一名身著空軍迷彩作訓服的中校;出手「改寫」的,卻是一名身著火箭軍迷彩作訓服的少校。所屬兵種、機型悉數上陣,即使疫情防控期間也未中斷。每一場「戰鬥」,都能看到不同軍種官兵的身影。陸軍防空兵、航空兵,火箭軍甚至國防動員系統的參謀們相繼走上該基地「中軍帳」戰位,貢獻他們的妙計與良策。視角轉換、觀念交鋒、目標融合,猶如熔爐中迸射的鋼花。這個熔爐,就是體系!
  • 我軍演突現英語對話 還沒聽懂預警機就被擊落
    「Target on a radial 180.60」「Roger」1月上旬,南空航空兵某師組織新年度首場空中攻防對抗中,紅方在預警機、電子對抗部隊支援下步步緊逼,藍方開始不斷收縮兵力,節節抗擊當紅方飛行員們弄明白對方意思是「目標,180度,60」「明白」時,他們處在那一坐標的空中預警機已被擊落。失去空中指揮所的信息支持,紅方空中機群頓時亂了陣腳。戰場態勢迅速逆轉。「這是我們臨時增加的『第三方』兵力!」
  • 央視昨天發布「東南海域多兵種聯合登島演練」視頻,島內媒體迅速...
    【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友平】央視昨天(10日)發布消息稱一場多兵種聯合立體渡海登陸演練近日在福建、廣東多處海域同步展開,並採訪了多名第73集團軍官兵。消息傳到島內被多家臺媒關注。東南海域多兵種聯合登島演練」的視頻,稱日前一場多兵種聯合立體渡海登陸演練在福建、廣東多處海域同步展開。凌晨時分,夜間登島演練悄然打響,偵察隊員抵近「敵」岸灘,引導火力打擊群發起突擊;多架武裝直升機對「據守火力」精確拔點;兩棲裝甲突擊群衝上岸灘,成功奪要!
  • 南空航空兵某團試穿新一代飛行裝具(圖)
    圖①:身著新一代飛行裝具的南空航空兵某團飛行員  南空航空兵某團試穿新一代飛行裝具  飛行員開什麼飛機穿什麼衣  本報特約記者 張 力 遲玉光  6月上旬,南空航空兵某團組織跨晝夜飛行訓練。記者在飛行現場看到,駕駛殲10戰機的飛行員們穿上了新一代飛行裝具。
  • 第73集團軍某旅大漠戈壁進行紅藍對抗演練
    戈壁深處烽煙起——第73集團軍某旅紅藍對抗演練影像深秋時節,賀蘭山下黃沙瀰漫,第73集團軍某旅一場紅藍對抗演練在大漠戈壁火熱進行。炮火封鎖、空中偵察……「敵」情接踵而至,紅方裝甲兵、炮兵、工兵等多兵種密切協同,迅速佔領有利打擊陣位。「全連射擊,101號目標火力點……」紅方指揮員一聲令下,某自行火箭炮炮手快速校對標尺、高低和方向,精準鎖定「敵」目標。炮聲響起,一枚枚火箭彈射向目標,一時間,戈壁深處烽煙四起。
  • 南部戰區空軍演習模擬擊落預警機
    【觀察者網綜合】近年來解放軍空軍對抗性演習的模擬實戰程度不斷提高,在今天的《解放軍報》文章中提到,南部戰區空軍某航空兵師對抗演練中,模擬了圍繞預警機的攻防作戰行動。從文章內容分析,報導中提到的可能是駐雲南航空兵某師。據今年稍早《解放軍報》所刊發的其他公開報導,該師除了全軍首批裝備殲-10A戰鬥機的某團,最近又有一個團換裝了殲-10B或C型戰鬥機。
  • 南空建3代機保障新模式 放飛線不再人如潮湧
    首批列裝三代戰機的南空航空兵某師,以解放思想為先導,勇闖三代戰機保障新路,在空軍航空兵部隊率先探索出「放飛保障通用化、故障排除專業化、維修管理精細化」新模式。他們的經歷充分證明:改革創新,是我軍加速作戰保障能力生成的不竭動力。
  • 沈空航空兵某師山谷、遠海超低空對抗演練紀實
    中新網瀋陽6月16日電 題:沈空航空兵某師組織山谷、遠海低空超低空對抗演練紀實  作者 王軍 田旭輝 嶽德沉  遼東某山區,航空兵、地空飛彈兵、高炮兵、雷達兵等精兵強將在此齊聚。一場由沈空航空兵某師牽頭組織的山谷、遠海低空超低空飛行骨幹集訓和對抗演練拉開了帷幕。
  • 【東南海域多兵種聯合登島演練】日前,一場多兵種聯合立體渡海登陸...
    【東南海域多兵種聯合登島演練】日前,一場多兵種聯合立體渡海登陸演練在福建、廣東多處海域同步展開。凌晨時分,夜間登島演練悄然打響,偵察隊員抵近「敵」岸灘,引導火力打擊群發起突擊;多架武裝直升機對「據守火力」精確拔點;兩棲裝甲突擊群衝上岸灘,成功奪要!
  • 空軍「基地-旅」新體制改革,新組建的空軍基地職能明確
    據《解放軍報》11月26日報導,南部戰區空軍某基地所屬多機兵種部隊在本月中旬西北大漠展開作戰編組訓練,多型戰機從機場起飛後,在空中迅速集結。隨後,幹擾機迅速開機為擔負突擊和掩護任務的戰機開闢電磁走廊。擔負突擊任務的戰機則在空中預警機指揮下,按照戰術隊形,與掩護機密切協同,沿著電磁走廊迅速前進,向「敵」地導陣地進發。
  • 中國空軍進行破襲空防演習 預警機凌空指揮(圖)
    空警2000預警機(資料圖)  2012年6月18日下午,年均降雨量只有40毫米的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喜降甘霖,讓空軍某試驗訓練基地這座戈壁深處的人造綠洲顯出少有的清新滋潤,更加鬱鬱蔥蔥。  在某型預警機旁,曾擔任過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的姜景山院士,小心翼翼地走下高高的梯架,難掩一臉的興奮:「很棒!比我原來想像的還要棒!這次活動讓我對人民軍隊的信心大大增加。特別是空軍提出的『空天一體、攻防兼備』的戰略思想,我非常贊成。」  如果說看靜態展示讓院士們看到的是物、是裝備,那麼觀摩空軍某實兵對抗演習,看到的就是人、是戰鬥力。
  • 用戰鷹航跡丈量祖國大好河山——在空軍駐福建某基地作戰指揮中心...
    4月26日,人民空軍多型多架戰機繞飛祖國寶島。記者走進空軍駐福建某空防基地作戰指揮中心見證這次繞島飛行,切身體驗空軍「前哨尖刀」部隊作戰指揮能力的新躍升。指揮大廳內,作戰值班人員正按照指揮流程緊張有序處理著各類信息,不時還有空中飛機的回傳口令。大屏幕上,各種顏色、或粗或細的航線,從北、西、南多個方向向目標海域匯聚。
  • 空軍預警機部隊成長寫真 諸多任務發揮重大作用
    回憶起數年前自己在執行重大任務途中,接到團長任命擎起預警機部隊大旗的情景,如今已經是副師長的張廣建仍然對當年的情景記憶猶新。  張廣建是中國首飛預警機的部隊飛行員,曾參與國產預警機的定型試飛,並在裝備列裝後執行過多項重大任務和訓練演練。
  • 臺軍揭秘3|屏東空軍基地:反潛機、預警機、運輸機的「機窩」
    第六混合聯隊的駐紮基地就是屏東空軍基地,基地多為固定翼機,下轄第十空運大隊(配備19架C-130H運輸機)、第二十電戰大隊(配備6架E-2T/K和1架C-130HE)、空軍反潛作戰大隊(配備12架P-3C反潛機)、第六修護補給大隊、第六基地勤務大隊、「憲兵」第六中隊。
  • 新疆軍區某基地實戰訓練 清除紙糊三角錐泥塑碉堡
    作為基地化訓練的基本依託,訓練基地發揮著「戰場磨刀石」的作用。  秋冬之交,全軍多支精銳部隊挺進大漠深處的新疆軍區某訓練基地,接受近似實戰的全面摔打。隨著一場場體系作戰的激烈搏殺,各級指戰員的「拳頭」越練越硬,作戰本領得到顯著提高。  班師之際,回望大漠深處的這座訓練基地,參訓官兵感慨良多:在這裡學會打仗,從這裡走向戰場。
  • 對抗北方2020正式拉開戰幕 美日澳湊100多架軍機在關島玩武力震懾
    2020年2月12日,由美國、日本、澳大利亞三國空中部隊聯合舉行的代號「對抗北方2020」聯合空演正式在關島的安德森空軍基地舉行。「對抗北方2020」聯合空演時間較長,將會一直持續到2月28日。期間來自三個國家一共超過100多架軍用飛機將會在演習中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