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艦隊航空兵某場站以部隊需求為牽引
練就兩線分散飛行保障能力
本報訊 李雪峰、函授學員周宇報導:直升機低空盤旋、戰鬥機凌厲出擊、預警機直撲遠海……10月中旬,一場多兵種聯合作戰演練在南海某空域拉開帷幕。隨著一聲令下,南海艦隊航空兵某場站多套指揮班子同時行動,多支保障分隊同時出動,在兩個機場保障上百架次戰機緊急升空演練。
該場站地處南海前哨,每年前來駐訓演習的部隊批次多、機型多,場站保障任務繁重。去年底,某飛行團改裝機型後整建制轉場,兩線飛行保障的局面對該場站的後勤綜合保障能力提出挑戰。站長陳勇華介紹說,為適應常態化駐訓保障需求,他們積極研究異地多機型高強度保障方法,突破制約保障力提升的諸多「瓶頸」,成功探索出一條兩線多機規模飛行保障的新路子。
實踐中,針對兩線保障機型多、人員裝備分散的實際,他們根據保障任務情況,將人員進行模塊化編組,對專業相同、區域相近的保障人員實行輪換倒班制度,使保障人員佔場時間縮短了一半,有效提高了保障力量的使用效益。同時,該場站實行「班長幫帶、基層幫教、機關幫扶」三級聯動育人措施,啟動「百名尖子人才工程」,重點開展多機型跨崗位訓練,培養出一批「一專多能、一兵多用」的帶頭人,使每個專業有2到3個能獨立擔負保障任務的班子,每套班子都具備多機型保障本領。據了解,目前全站98%以上的官兵都精通兩種以上的業務技能。
為適應兩線飛行保障需求,他們整合現有資源,科學調配裝備力量,制定特種設備、車輛、航材、油料等10餘套應急保障預案,建立裝備器材綜合供應網絡,大大提高了裝備的維修效率。他們還加大戰備演練難度,與飛行部隊聯合進行戰術背景下的課題演練,提高複雜環境下的實戰保障能力。今年7月份,一架轟炸機轉場駐訓時,突發火控系統故障。該場站接到保障命令後,迅速啟動應急預案,比預定時間提前20個小時籌措到零部件,使這架戰機按時投入演習。
《解放軍報》 2014年11月03日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