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於安樂

2021-03-01 聖學講堂

死於安樂

  涇溪石險流湍之處,操舟人如履薄冰,百倍警惕,故年復一年幾乎沒有人在這裡翻船,然而水靜無險之處,卻因為麻痺大意,心不在焉,時時有船隻傾覆的事故發生。悠悠萬世,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生與死的關鍵始終是人的態度。

  唐朝早期的政治家房玄齡,家境殷實,身處承平之時,但他卻能夠居安思危,看出隋朝滅亡的徵兆,投靠李世民,為李唐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貢獻。每平定一地,別人爭著求取珍玩,他卻忙著為秦王幕府收羅人才。他終生保持謙虛的作風,被譽為「一代良相」,位列「十八學士」之首。然而,他的兒子在極其優越的家庭條件下卻不學無術,違背祖訓,不知進退,位高權重卻還得隴望蜀,陰謀發動宮廷政變,結果東窗事發,身死人手。

  同為一家,同仕一朝,父親在優越的家世中自我砥礪,始終勤勉,做出了一番光耀後世的勳業,可歌可頌;然而子孫在優越的生活環境中,卻不知謹慎,數典忘祖,因罪被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此言不虛。

      正如孟子所說「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憂生樂死的道理不僅是說給眾生的,也是說給國家的,因為治世之道和修身之道在根本上是一回事,都易在憂患中有所警惕而存活,又易在安樂中有所麻痺而終結。

  無論是風平浪靜,還是風高浪急,修身路、治世路時刻都應該以審慎的心態走著,這樣,不僅是「終歲」,就是萬世也能不聞傾覆人了。

相關焦點

  • 國學 |《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切風暴終將歸於平靜
    兩千多年前的孟子為我們詳細詮釋: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孟子》告子章句下·十五孟子曰:「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裡奚舉於市。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 華為真正的給大家上了一課,什麼叫做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向華為致敬,這才是真正的解釋了什麼叫做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不要聽信寧做雞頭不做鳳尾,你要知道雞永遠是雞,鳳凰永遠是鳳凰。燒不死的不是所謂的雞和鳥,而是鳳凰,叫做涅槃重生。正如《孟子·告子下》一書所著一樣「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樣,要擁有憂患意識,也不要一味選擇安樂。
  • 死於安樂:香港「八達通式」危機
    古語有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在全球化的時代,一切優勢都有可能在短時間內被衝淡,即便是十八年前全球領先的八達通,若一直原地踏步,也會漸漸被更先進的支付方式超越。香港只有持續保持憂患意識,奮起直追,社會各界攜手努力,以創新及科技局為支點,撬動香港創新科技的起飛,才能夠在世界和未來立足。
  • 學者: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臺灣應警醒
    原標題:學者: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臺灣應警醒  臺灣《聯合報》23日發表東吳大學教授白文章的評論說,在日本同志社大學裡的大學院,裡面30多位碩士學生,除了有3個是日本學生,其他都是大陸來的學生。日本教授告訴我,不只是同志社,其他日本的大學,也大多是大陸的學生,還有少數的越南學生,都很用功;現在已經很少見到臺灣的留學生了。
  • 藝術║賞漢磚,學詞語,《安樂》
    漢磚「安樂」,出土於浙江長興一帶,磚的窄端有銘文「安樂」二字,長端面有銘文「長壽貴」三字,字體均為精美篆書。漢磚《安樂》拓片具體來說,「安樂」一詞主要有以下三種解釋。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這段話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大意是:一個國家,在內如果沒有堅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君王的賢士,在外沒有與之匹敵的鄰國和來自外國的禍患,就常常會有覆滅的危險。這樣,就知道憂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樂足以使人滅亡的道理了。
  • 美國黃石公園灰熊吃人 被執行安樂死
    調查人員稱,由於它對人攻擊持續時間長並且嚴重,如被尋獲,很可能被處以安樂死。這句話並不是危言聳聽,昨天,美國黃石國家公園已經將一隻熊安樂死,它在上周殺死一名63歲徒步旅行者,並吃掉了身體的一部分。從屍體的汙垢和傷口可以看出,死者被攻擊時曾試圖過反擊,周邊殘留的熊毛則DNA鑑定為該熊所為。
  •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CBA複賽一階段盤點(一)
    筆者用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作為標題,沒有誇大事實。更加注重年輕球員培養、本土球員實力更強、輪換更加充分的球隊,取得了更好的成績。複賽之後的賽制改革,成了「試金石」——誰在致力於本土球員培養?那些一直默默致力於本土年輕球員培養的球隊,他們「生於憂患」、未雨綢繆,走在了其他球隊的前面,也終於得到了成績的回報;那些只注重眼前利益、過多依靠外援、忽視本土球員培養的球隊,他們「死於安樂」,被現實當頭一棒。期待我們的某些俱樂部,早日覺醒、立足根本,一切都還來得及。
  • 從陸客團火燒車看臺灣人的死於安樂丨冷眼觀察
    除了業者以成本為主要考量以外,臺灣遊客的需求也很另類,對死神來說根本就是大聲的召喚:想要豪華座椅可以做得舒服但是材質很易燃卻不在乎、想要可以在車上唱卡拉OK但是這些聲音對需要專注的司機來說其實是噪音、想要看無版權的影片然後都不知道經過了什麼美景。大概是有了這些享受,就算死也是死於安樂吧?
  • 荷蘭安樂死合法化的開端
    基於新的倫理準則,範德貝格呼籲自願的安樂死。  範德貝格的書出版後,生命終結的話題開始納入到病人權利爭議的範圍。大眾的情感發生急劇的變化,開始更多地容忍幫助自殺和安樂死,法律也開始緩慢發生變化。自1886年荷蘭自己的刑法典取代了法國刑法典之後,法律都一直禁止安樂死和幫助自殺。但是,到1973年,安樂死開始變得普遍了。荷蘭的法院認為,醫生與其讓病人痛苦,還不如讓他解脫。
  •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劉禪用親身經歷完美詮釋此話
    為了打發時間,他平時就沉溺於玩樂,從此就向著「安樂公」的方向發展了。我們從劉備的託孤內容中可看出,他的託孤實際上是先託國再託人。結語孟子曰「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可惜,聖人言猶在前,劉備卻犯錯了,本應是仔大仔世界,他卻在臨終前為劉禪安排好一切,最終造成劉禪安逸至死。在白帝城託孤時,劉備親自規劃了後劉備時代的蜀漢政體結構,以遺言的方式決定了劉禪的人生。
  • 什麼是安樂死?安樂死涉嫌犯罪嗎?
    安樂死是當今社會的熱點問題,也是一個極為敏感的問題。因為安樂死不及涉及法律問題,更是涉及道德和人性的問題。法律問題容易解決,畢竟可以依據法院的生效裁判來確定該行為是合法的還是違法的、是有罪的還是無罪的。但是道德和人性的問題不是一句兩句能說清的,因為相比於法律,道德是更高層次的社會規範。
  •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相比這些時髦的話,其實我更喜歡是我們的古代諺語: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當某些風險來臨之後,你會發現很多悲觀的人他們還活著,很多樂觀的人他們已經死了。好,今天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 臺灣主持人安樂死!為何有安樂死過山車,誰發明的?
    臺灣主持人安樂死!為何有安樂死過山車,誰發明的?前段時間一條臺灣主持人安樂死的新聞上了熱搜,視頻中臺灣著名節目主持人傅達仁因患有胰腺癌,花費300多萬治療仍然沒有好轉,忍受不了疼痛的這折磨,在家人的陪伴下去瑞士選擇了安樂死他先和醫生進行了溝通,之後分四口喝藥,倒在了兒子懷裡,不得不說,看到了這個視頻心情是沉重的,要忍受多大的疼痛,勇氣才會選擇安樂死,因為疼痛的折磨,因為治療不好,在家人面前慢慢倒下。
  • 劉禪第六子劉恂繼任安樂公後,死於「永嘉之亂」?並非如此
    魏蜀吳三國鼎立時局勢圖劉恂死於「永嘉之亂」?不過,當劉禪在成都待了一段時間後,司馬昭怕他有異心,便將他和兒子們都送到了洛陽,封劉禪為安樂公,並讓他們住在一個豪華的府邸之中,每日縱情享樂,日子過得極其滋潤。劉禪臨死前,將安樂公之位傳給了兒子劉恂。據《蜀世譜》記載,劉恂後來死於「永嘉之亂」中。
  • 安樂死,真的能讓人「安樂」嗎?-福音時報--基督教資訊門戶網站
    去年6月份,他終於不堪病痛,選擇去瑞士執行安樂死。2月24日,其家人公開了傅達仁服藥安樂死的最後畫面,令人心碎,他還和醫生進行了溝通,分四口喝藥,隨後倒入兒子懷裡。許多網友面對「安樂死」,表示贊同,也有部分人表示反對。我們基督徒該如何正確的看待「安樂死」呢?「安樂死」一詞源於希臘文,本意指「無痛苦的幸福死亡」。
  • 「安樂死」號特快列車
    他們之中,有些人希望能買到一張「安樂死」號特快列車的單程票,以搭上這列特快,通往永夜。最近,將這一敏感話題推入公眾視野的,是因罹患晚期胰腺癌,於2018年6月7日在瑞士接受「協助自殺」的臺灣著名體育主播傅達仁先生。生前他曾積極推動「安樂死」合法化,呼籲給絕症患者選擇死亡的自由。「安樂死」的英文為Euthanasia。
  • 日本流浪狗安樂死並不安樂,所謂的「安樂死」是觸目驚心的15分鐘
    日本每年,會有近30000隻流浪狗、70000隻貓被政府依法「安樂死」有一位議員曾拍下收容所裡流浪狗狗安樂死的全過程...... 這觸目驚心痛苦窒息的15分鐘.....所謂的「安樂死」,其實並不安樂.........這是日本眾多收容所中的一個,很多被捕捉的流浪貓狗都會送到這裡來!
  • 選擇安樂死的人是什麼樣的經歷?中國第一個絕症患者赴瑞士安樂死
    臺灣的著名體育主播博達仁,晚年飽受胰臟癌所苦,在2018年6月的時候,他順利地到瑞士去完成了安樂死。所以在去年十一月的時候他們舉家陪他到瑞士,去接受尊嚴(安樂死機構)的兩次醫生面談,當時醫生的判斷是希望可以多回去休息一下,但是到了2018年六月短短半年的時間,他整個人消瘦下來,一百八十幾公分打籃球的,只剩下四十九公斤。他之前在過年的時候就非常焦躁地要逼著家人帶他去瑞士,安樂死之前,傅達仁與臺北親友電話告別:「走得很坦然,平安,無憾,I love you」。
  • 荷蘭推出安樂死上門服務
    反對安樂死的人們在凱沃爾基安去世時舉著標語遊行。CFP供圖日前,「荷蘭的死亡權」組織(NVVE)在海牙開設了世界上第一家安樂死診所,被稱為「終結生命診所」。當時,安樂死在荷蘭仍然是非法的,因此她做的一切沒有告訴任何人。如今20年後,德容在「醫生協助自殺」領域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10年前,荷蘭實現了安樂死合法化,這也是「荷蘭的死亡權」組織的勝利。該組織現在由德容領導,自稱是世界上最大的提倡自願安樂死協會,其成員均推崇自主死亡權。
  • 獵人買子彈時貪便宜 大量美國國鳥白頭海雕死於鉛中毒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6日報導,大量美國國鳥白頭海雕正在死於鉛中毒。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最大的老鷹康復中心執行主任約尼·辛普博士(Joni Shimp)表示,在過去的一個月裡,該中心已經收治了7隻鉛中毒的老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