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起王子與公主的愛情故事,大家都會想到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而一旦談到充滿詭譎神幻、貫穿智慧哲理的冒險故事,則會不約而同地想到《一千零一夜》的故事。這本書很多故事來源於中世紀阿拉伯的民間傳說,它不僅形象地再現了中世紀阿拉伯國家以及周邊地區的社會風貌和風土人情,激發了東西方無數詩人、作家、學者、畫家和音樂家的藝術靈感,同時涵蓋了中世紀阿拉伯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是一部了解阿拉伯宗教、歷史、文化、語言、藝術和民俗等內容的寶典。那麼,《一千零一夜》的故鄉究竟在哪兒呢?不少專家學者認為,《一千零一夜》的誕生地就在摩洛哥王國的千年古都菲斯。
菲斯是現今阿拉伯世界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中世紀古城,站在高處俯瞰,整座古城猶如憑空從歷史的隧道穿越而至,鱗次櫛比、綿延數百公頃的土黃色民居、數百座清真寺散布在一個平坦的高地上,20公裡的一道厚厚土城牆將其包圍,遠處是白雪皚皚的阿特拉斯山,激越的誦經聲中,一群鴿子振翅高飛……深呼吸吧!你已經回到《一千零一夜》中的阿拉伯古城。
摩洛哥是非洲最早建立的阿拉伯王國,而菲斯則是摩洛哥伊德裡斯王朝建立的第一座皇城,也是摩洛哥一千多年來的宗教、文化與藝術中心和阿拉伯民族的精神所在地。遠處坡地上的兩扇城門遺址是薩阿迪王朝的蘇丹、摩洛哥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黃金大帝曼蘇爾在16世紀末修築的軍事要塞。
驅車來到北崗,這裡是俯瞰菲斯麥地那全貌的絕佳位置,這是一座迷宮般的古城,你很難相信,那九千六百多條街巷是如何在佔地僅僅250公頃的古城中縱橫交錯的,還有那一千二百多年來依然堅守並保持著中世紀生活傳統的人們,這些無疑更加讓人感到歷史的厚重、歲月的滄桑和無比的好奇、衝動!
菲斯是摩洛哥四大皇城,這裡的國王行宮壁壘森嚴,設有警戒線,不對遊客開放。個別外國遊客不顧警告跨越紅線抵近拍照(任何國家都有素質低的人,所以國人大可不必妄自菲薄),守衛的軍警態度還算友好,只是勸其離場,並無過激言行。
國王行宮的大門金碧輝煌,全是手工打造出的凹凸花紋,工藝繁複精細,牆體上鑲嵌著藍色基調的馬賽克,外廓則用象徵伊斯蘭的綠色馬賽克裝飾。王宮共有七道馬蹄形半圓拱門,據說每道門寓意不一,從左到右分別是周二到周七。中間大門是修建這座王宮國王的出生日,如果你查到自己出生日是周幾,就可再找到屬於自己的門(試試能不能中大獎哈)。
菲斯古城共有十四座城門,沿著王宮右側前行,你會看到最著名的布日盧藍門,鑲嵌著幾十萬塊馬賽克瓷片的藍門美輪美奐,精美的阿拉伯拱門、巧奪天工的拼花圖案和菲斯藍,而一旦穿過這扇門,就意味著你回到中世紀,所見的一切,將如同走進阿里巴巴「芝麻開門吧!」的天方夜譚裡。
菲斯古城分為187個區,每個區都有自己的清真寺,9600多條街道如蜘蛛網一般毫無規則和規律隨意延展。即便方向感超強的人,拐幾道彎後也會迷失在墜入移動迷宮的抓狂中!所以,初次遊菲斯的人,切不可莽撞獨行,因為若無資深的當地導遊帶領,GPS和手機也幫不了你(無法定位你在何方)!
這是我們聘請的具有25年到有經驗的當地人瓦弗(他是大家的移動信號,所以大夥都親切地稱他為WiFi),這位先生長得高大威猛酷似當年港劇《霍元甲》中的貝加爾先生,為了標誌明顯,他身穿一件傳統的黑色吉拉巴長袍不緊不慢在前頭帶路,時不時蹦幾句中文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這恐怕是世界上最為錯綜複雜、最讓人意亂神迷的古城吧!緊緊跟在瓦弗身後,頭頂是窄窄的一線天,小巷兩旁是幾百年的古舊建築,巷道之間用大量木條橫著支撐以防坍塌。有些巷子僅容一人側身而過,連瓦弗都開玩笑說:中國女人好,苗條,在菲斯容易進家門,不像摩洛哥女人太肥了,這種小巷進不去只好不娶了!
來自全球各地的遊客面帶微笑徜徉在充滿著未知與新奇的各個小巷,無論是老人、青年、孩童,大夥往往會被促狹無比的側身擦肩之趣逗樂,並對巷道迷情所困惑的尷尬深深著迷,所以菲斯還曾被美國著名雜誌Traveler評為全球最浪漫的10大城市之一。
每條街道都如一個「盲盒」,拐個彎便又是一道不同的風景,不過嚮導一般還是將遊客帶入販賣各種手工藝品、充滿中世紀阿拉伯風情的巷道。某些無法形容的怪味和香料的混合味一直在空氣中彌散,還有工匠們此起彼伏槌打銅鐵的敲擊聲,讓人完全置身市井氛圍之中。
沿街的店鋪琳琅滿目,各種做工極其精巧的手工藝銅器、銀器、燈具、陶器,展示了菲斯人一絲不苟的工匠精神和阿拉伯傳統工藝的高水準,富麗堂皇,豪奢大方!
這家店主穆罕穆德.傑納尼在菲斯可算得上聲名赫赫,傑納尼製作的工藝品被眾多的各國政要、名流以及阿拉伯國家王室貴胄訂購併收藏,店中牆壁上掛滿了柴契爾夫人、柯林頓總統、卡米拉及摩洛哥國王等與其合影的照片。
到菲斯,不要忘了瞻仰一下這座古城真正的奠基人——摩洛哥阿拉伯王國的創始人穆勒.伊德裡斯的兒子伊德裡斯二世。傳說伊德裡斯在朝向麥加的一塊高地挖到一把金斧,於是就把這個地方取名「斧子」(FEZ也有譯作福茲)。伊德裡斯二世陵寢位於古城正中,是一座神聖的清真寺,非穆斯林不得進入。
在父親被暗殺後,作為遺腹子的伊德裡斯二世在柏柏爾部落酋長的輔佐下繼位,他勵精圖治,為了大力發展農商,他將都城遷至開闊的菲斯河左岸,使其發展成為一座宏偉繁容的阿拉伯中心城市,同時制定行政法規,實行宗教寬容政策,使社會逐步安定,國家走向富強,此後數百年間,菲斯對傳播伊斯蘭學術文化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伊德裡斯二世陵寢裝修豪華、裝飾精美,遊客只能在門外隔欄遠眺。
菲斯古城在伊斯蘭世界有著突出而崇高的地位,它在中世紀擁有700多座清真寺,今天古城依然保存著360多座古清真寺。而始建於公元859年的卡拉維因清真寺是摩洛哥乃至北非最古老、最重要的清真寺。它同時又是世界上第一所大學,比英國牛津大學早390年,比法國巴黎大學早291年。大學開設課程有教義學、教法學、古蘭經注學以及數學、醫學等,為伊斯蘭世界輸送培養了大量人才。其所屬圖書館早在中世紀即已負盛名,收藏有帶彩色畫面的古蘭經以及大量手抄本和其他古籍,被譽為"阿拉伯宗教和學術之都"。
距卡拉維因大學不遠便是梅裡尼德王朝修建的塞弗林經學院Place Sffarine,它始建於13世紀的蘇丹阿布.優素福.雅庫布時代,目前不對外開放。門口坐著曬太陽的老人,手端著小工藝品的小孩則用渴求的目光望著遊客,希望購買他的商品。
繞過曲折破舊的小巷,踩著高低不平的石街,每次繞過轉角,一股淡淡的薄荷香混著濃烈的臭雞蛋味以及馱著毛皮和你擦身而過的毛驢騷味,我們來到摩洛哥唯一還保持傳統制皮染色的蜂巢手工大染坊。菲斯的皮革製品質量一流,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譽,諸如香奈兒、路易斯威登等奢侈品牌的皮具原材料都採購於此。
這個規模龐大的皮革染坊早在十八世紀就存在了,工人們不僅在驕陽似火的露天作坊辛苦勞作,還要忍受刺鼻的臭味以及糞便和石灰水產生的酸鹼腐蝕,環境惡劣、條件極差,而他們使用的這種傳統手工天然加工方式已傳承千年,現在乃至以後仍將繼續保持使用。
12世紀中葉,中非、西班牙甚至土耳其持續遷徙來的移民,包括大量的手工藝者、商人和知識分子。使菲斯一躍成為當時全世界最大的城市,擁有十多萬間房屋,數千個作坊。不僅是充滿智慧和藝術的宗教文化中心,還成為著名的手工藝品製作中心,號稱「非洲的雅典」。菲斯的陶瓷、馬賽克、銅銀器製作水平也因東西方技藝交融而躋身世界前列。
摩洛哥有世界第一的馬賽克工藝,而菲斯的馬賽克製作更是行業翹楚,在菲斯的馬賽克工藝製作中心,我們見到用火山泥灰燒制的塔吉克陶器以及精美的馬賽克貼片,工匠們憑著精湛的記憶和難以理解的執著,一絲不苟地打磨、描繪、鑲嵌,據說菲斯人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能用手完成的事,就絕不依賴機器!怪不得跟摩洛哥不建交的鄰國阿爾及利亞,修建國內最大清真寺時,還是不得不請菲斯工匠前去指導!
菲斯老城Medina of Fez,宗教、哲學和傳統文化底蘊深厚,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早在1981年就指定其為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地區和世界重點文物緊急搶救項目。行走在菲斯古城,仿佛時光倒流了千年或者停滯在中世紀,這裡的一切從建城那天起就仿佛從未改變過,街巷曲迴,跌宕起伏,趣味無窮讓人目不暇接,扣人心弦令人賞心悅目。對於從小就看過聽過《一千零一夜》故事的人們來說,菲斯,就是阿拉丁神燈、辛巴達航海、就是阿里巴巴呼喚打開的,通往阿拉伯神話的那扇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