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舅摔傷動不了,其女兒去銀行幫辦高齡老人補貼存摺,銀行工作人員卻非要老人親自到銀行不可;居民跑到社區要求開具證明張三是李四,這讓社區老主任頭都痛了……社會專家稱,種種奇葩證明反映出一些部門缺乏服務意識,提議用「市民卡」搞定一切證明。
老舅摔傷癱瘓在床 銀行要求本人到場
說到奇葩證明,相信大家都知道證明「我媽是我媽」那個例子,也正因為這個例子才讓更多奇葩證明被網友給扒出來。近日,不少讀者和網友向記者講述了他們或是親友遇到的各種奇葩證明。
網友「歲月如花」說,舅舅早年因工作關係弄傷腰部,後來在家摔傷已癱瘓在床多年。有一次,舅舅委託「歲月如花」的表姐去銀行為他辦理一本高齡老人補貼存摺。
後來,「歲月如花」的表姐到了銀行後,工作人員卻要求老人必須親自去辦理,「當時我表姐很氣憤!」「歲月如花」說,幸好經過反覆協商,銀行要求其表姐回社區居委會開證明再來辦理。
證明張三就是李四 奇葩難倒社區主任
一名在社區裡工作了20年的社區主任稱,幾年前曾經做過統計,社區需要開具的各種證明有160多項,居委會公章磨損得極快。
這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社區主任介紹說,有居民竟要求社區開奇葩證明。近日,有位居民需要社區主任證明「張三是李四」。原來,這位居民的孩子出生後隨母姓起名張三(化名),出生證上寫的是「張××的毛毛」,也沒到派出所上名入戶,但是,他們以張三之名為孩子買了一份保險。若干年後,孩子隨父姓改名李四(化名),並且到派出所上戶口。
「現在要求我證明保險單上的張三即是李四。這真是為難我了,戶口本上李四沒有曾用名張三,出生證上也沒寫張三或李四,我怎麼證明張三是李四?」社區主任表示,他沒法證明,結果該居民就指責他故意為難群眾,自己雖然也很難受,但是沒有反駁該居民。
社會專家提出對策 市民卡應成一卡通
南寧市社科院社會所所長鄧學龍博士表示,歸納各種奇葩證明,有些是部門缺乏服務意識和宗旨意識,有些是部門「有權就任性」,其中也不排除一些部門故意設置程序收費。同時,還有可能是一些部門想推卸責任。
鄧學龍認為,針對各種奇葩證明,對策有三,首先要加強服務意識,培養服務意識。其次就是加強職能部門的監督,尤其是窗口部門的監督,紀檢、人大、群眾多方面監督。再次就是加大職能部門之間的資源共享,有些證明需要開的,有的不需要開的,如分散在各部門,可集體在一起,也就是建立一個信息平臺,加強各部門信息共享。
鄧學龍提出,現在很多市民都辦理了「市民卡」,建議把辦卡市民的所有信息都集中在「市民卡」中,「這樣做,既節約成本,也方便群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