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車新業態,主機廠和Tier 1「卷」起來了

2022-01-29 鈦媒體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或許Tier 1企業不再擁有絕對的話語權,但車企也不可能樣樣都做,「卷」起來的企業共同推動中國智能汽車技術快速迭代進步,才是一個良性業態的最終形態。


近日,華為智駕和智己汽車的自動駕駛路測視頻先後在網際網路上「刷屏」,鬧市區無需接管的自動駕駛技術已經趨於成熟,作為汽車「智能」的核心,智能駕駛已經進入了相對成熟的階段。根據IHS Markit的報告顯示,中國乘用車市場L2級及以上自動駕駛系統滲透率已從2018年的3.0%快速增長至2020年的13.0%,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近34.2%。而隨著智能汽車的高速發展,傳統汽車產業中「主機廠」和「Tier 1」之間的關係也發生了變化——過去以博世為代表的「大包大攬」式Tier1受到了造車新勢力的衝擊,智己這樣的智能汽車品牌從誕生開始,就對自動駕駛相關的軟硬體技術有著強烈的垂直一體化預期。那麼,智能汽車時代會讓主機廠和Tier 1之間「卷」起來嗎?為什麼它們都要把智能駕駛的核心技術搶到自己手上?這場主機廠和Tier 1之間的「互卷」,讓我們先從兩條視頻的主角——智己和華為的「battle」中一窺端倪。

01

智能駕駛只有唯一解嗎?

在手機業務遭遇美國「狙擊」之後,華為便將主要精力轉移到智能汽車領域,轉型智能汽車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今年四月份,華為放出的一段自動駕駛視頻在社交網絡上刷了屏——視頻顯示,在行人、電動車及汽車穿行的擁擠馬路上,車輛的自動駕駛狀態表現得十分智能。在這樣的「刷屏」傳播下,大部分並不熟悉行業發展的「路人」網友就理所當然地認為,華為自動駕駛技術就是智能汽車的未來。一個多月之後,汽車之家po出了一段實測智己汽車IM AD智能駕駛系統的視頻,智己汽車以鬧市區40分鐘零接管表現,交出了一份來自主機廠「代表隊」的答卷。對比兩條視頻我們能夠發現,智己IM AD的實測體驗,並不弱於華為。

我們日常用車場景中,路況複雜的狹窄道路最讓駕駛者「頭疼」——此類道路中行人、車輛插入車道甚至橫穿道路都讓人防不勝防。在智己汽車實測中,當匯入狹窄道路後,車輛首先會像「老司機」一樣降低車速,進入「防禦性駕駛」狀態,當感知到有外賣小哥從右側駛入機動車道橫穿馬路時,車輛就會從容不迫地進行減速和避讓,整個過程平順絲滑。

而華為的測試視頻中,車輛遇到外賣小哥橫穿道路,並沒有明顯的減速,當遭遇其他車輛突然插入車道時,華為智駕能夠做到及時打方向避讓,但因為幅度較大而超出了車道線。能夠看出在車輛轉彎、避讓違章車輛等場景中,智己汽車與華為智駕都能夠做到零接管,在平順度方面,智己甚至要更勝一籌。即便如此,還是有不少網友在觀看視頻的時候覺得「提心弔膽」。這種感覺來自於對於陌生事物的本能懷疑——「這種路況我自己開都害怕,別說交給它了」「這東西不會突然失控吧?」「這要是不看著點兒它突然給我來句自動駕駛已退出……」

這是車輛和使用者之間缺乏溝通的結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智己的這套系統還首創了「信任增強體驗」,簡單來說就是用類似「wifi信號強度」的形式,對當前的路況給出智能駕駛「信心強度」。人車的順暢溝通可以增強用戶的安全感,同時也大大提升了智能駕駛系統的實用性。可以說,智能駕駛技術經歷了多年飛速發展,各家企業紛紛交出了漂亮的答卷,目前智己和華為都達到了「學霸」水準,智能駕駛方案並不只有「唯一解」。02為什麼智能時代必須「卷」?在燃油車時代分工默契的主機廠和Tier 1,在智能汽車時代的發端便卯上了勁——為什麼智能駕駛技術會成為這塊「兵家必爭之地」呢?我們知道,基於自動駕駛技術的智能汽車,都會涉及到兩個關鍵問題——數據問題和用戶隱私問題。自動駕駛涉及龐大車外感知數據和行駛數據,關係到交通狀況、行駛安全、駕駛習慣等敏感數據,這些數據的歸屬,將關係到智能駕駛技術的迭代,也涉及到智能汽車企業合法合規,更關乎國家數據和信息安全邊界。此外,將自動駕駛技術把握在自己手中,還有助於產品形成差異化的競爭優勢——在燃油車時代,由於Tier 1企業的強勢,諸多規模較小的主機廠不得不使用高度標準的「供應商總成」,導致產品同質化嚴重,只能陷入價格戰的困局。

智能時代,企業掌握自己的智能駕駛算法,則能夠通過用戶數據和反饋對產品進行個性化迭代,從而形成獨特的產品特性,實現更大的品牌價值。
顯然,用自己的系統,將核心技術和數據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把握住自己的「靈魂」。03「卷」得好不好,姿勢很重要當充滿暮色的機械時代已經西沉,「軟體定義汽車」成為行業共識,新的賽道上湧入大批新選手——科技公司、軟體企業、網際網路巨頭競相入場,這樣的賽場上,要把握自己的靈魂僅靠單打獨鬥是不可能的,智能時代,主機廠和Tier 1,必須找到內卷的「新姿勢」。仍以智己為例,IM AD正是採用自研與合作「兩條腿走路」的「新姿勢」,打造的高階智能駕駛系統。一方面,智己汽車把握系統層面的設計,關鍵核心技術部分規控,以及與用戶體驗息息相關的功能軟體等方面自研。這樣的好處是,在晶片、傳感器等核心部件上,智己汽車擁有完全的自主選擇權,從而擁有大包大攬式的Tier 1整體方案無法提供的差異優勢。IM AD在硬體上的豪華配置堪稱「業界矚目」——搭載英偉達Xavier晶片、12顆高精度攝像頭、5顆毫米波雷達、12顆定製化超聲波傳感器,同時還支持英偉達Orin X(500+TOPS)晶片和兩顆第二代半固態雷射雷達的升級能力,保障了系統在硬體層面的「成長性」。作為對比,特斯拉市售車輛的HW 3.0為144TOPS(兩顆72TOPS晶片互為備份),Mobileye計劃在2023年上市的EyeQ6隻有67TOPS。另一方面,智己也開放與頭部供應商的合作,與中國自動駕駛領域的前沿企業Momenta深度打造「全流程數據驅動算法」。

這套算法的優勢在於,車輛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海量數據將經過回流、標註、訓練,最終更新系統模型,能夠解決智能駕駛過程中的一些低概率長尾問題。通俗來講,就是讓車輛真正具有了「思考」能力,而用戶日常用車就是一種「練習」,在不斷練習和思考的輪轉中,車輛會像一個真正智能的大腦一樣,自動成長和進化。
基於此,智己最新發布的首款車型智己L7,才能做到不遜色於任何競爭對手的智能駕駛體驗,又能在產品個性化、智能軟體迭代、用戶數據隱私等方面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卷得好不好,姿勢很重要。汽車行業正在從「機械工業的皇冠」蛻變成「智能科技的皇冠」,傳統產業鏈必將被打破,按照新的規則重建。「合縱」還是「連橫」,主機廠下探,Tier 1上探,誰能率先拿出好的產品定義新的產業鏈規則,誰就是這場內卷的最大贏家。智己汽車已經跑在了前列,但這場主機廠和Tier 1之間的「相愛相殺」還遠遠沒有結束。或許Tier 1企業不再擁有絕對的話語權,但車企也不可能樣樣都做,「卷」起來的企業共同推動中國智能汽車技術快速迭代進步,上下遊都能夠從中受益,實現優勢互補,才是一個良性業態的最終形態。到那時,我們也便可以期待更多像智己L7這樣的,中國自己的高端智能汽車出現,引領中國汽車行業走向國際市場的排頭。新業態下,產業鏈正在尋找新的平衡,套用說唱圈兒的說法,這場「靈魂」之爭不是主機廠與Tier 1的「beef」,而是大家各自拿出作品證明實力,用良性競爭的方式向對方致以真正的「respect」。


-華麗的分割線--


下載鈦媒體App,領先一步,更深一度。

下載【鈦媒體App】,精彩內容,最新資訊,一手掌握。

相關焦點

  • 軟體定義汽車 Tier1/Tier 2/Tier 3的概念還適用嗎
    現在萬物互聯了,離不開智能的東西,車只不過是承載這個智能的東西,在這裡面車的量級比較大,涉及到安全功能,有大的投入和前沿性的研究。對客戶來講如果不用軟體定義汽車,車會被淘汰,某種程度上是被動的,是逼著走,對客戶來講更多的是新需求和其他需求的增長。這時候軟體能提供很多的價值。無論是雲端車路協同、人機互動還是整個生態,是在這個階段提供價值的時候,也正是這些價值提供一些增量。
  • 變革時刻正式到來,主機廠、Tier 1、5G、車路協同將如何重塑汽車...
    在這場轉型活動當中,利益最為攸關的主機廠和一級供應商的反應最為積極和迅速,通用旗下自動駕駛汽車部門Cruise,在2018年一年,就拿到了總計72.5億美元的投資承諾,在今年5月再獲11.5億美元融資,目前估值為190億美元;入華110周年的博世,在剛剛召開的年度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博世非常注重自動駕駛技術,目前博世全球的自動駕駛工程師加起來已經有5000多名,幾乎達到兩年前規模的兩倍
  • 軟體定義汽車丨產業重新分工和洗牌期將加速到來?
    董淵文:對於產業鏈來說,BlackBerry QNX最直觀的感覺就是,因為我們處於tier2的角色,我們原來直接的客戶是tier1,現在隨著軟體定義汽車到來,我們的客戶直接變成了主機廠。相對來說,tier1的作用越來越弱化,有些tier1甚至變成硬體代工廠。
  • 知行科技:本土Tier 1正邁向量產新階段
    這在傳統汽車時代尚能被主機廠客戶接受,但隨著汽車產業逐漸智能網聯化,ADAS國產化成為必然趨勢,新技術為本土新型供應商提供了彎道超車的機會。「與跨國公司不同,國內企業產品會更加適合本土場景,如在城市交通擁堵時車輛的自動跟隨功能。」知行科技CEO宋陽如是表示。
  • 汽車產業鏈變革加速:主機廠、供應商和科技公司捲入轉型浪潮 |...
    從燃油車到電動車,從簡單的駕駛功能到更豐富的網聯化功能,從人類駕駛到機器自主操作,整車廠扮演的提供交通車輛的角色因技術革新亟需轉型。更進一步看,主機廠的技術革命需求還助推了上遊供應商的升級和科技公司的大舉進入。他們提供的包括電氣化解決方案、自動駕駛平臺、高新零部件等服務,不僅讓產業鏈上下遊的競合關係愈加緊密,更強化了主機廠的轉型決心。
  • 源自清華,要做Tier1.5,打通產學研,超星未來全面賦能自動駕駛
    定位Tier1.5,資本市場的新寵兒在智能網聯時代,整個價值鏈需要改變,需要一種新的產業形態去支撐,業界稱之為1.5級供應商。超星未來的定位就是Tier1.5,從商業鏈條上承接或者彌補Tier 1與Tier 2之間的鴻溝,並通過其軟硬體優化,服務他們和主機廠。
  • 汽車產業鏈大變局下,缺芯讓Tier 1 何去何從?
    為期10天的2021上海車展正式落下了帷幕,「造車熱」卻越燒越旺。
  • 車載攝像頭國產鏡頭突圍,入局前裝主機廠供應鏈
    據蓋世汽車統計,基於攝像頭信號的360環視、LDW(車道保持輔助)和DDW(駕駛員狀態監測)等ADAS功能滲透率均排名靠前。在智能駕駛技術的推動下,車載攝像頭需求將明顯提升。據高工智能汽車統計,2015 年中國車載攝像頭市場規模約為 14 億元,預計到 2020 年有望達到 57 億元,5
  • 對話東軟睿馳曹斌:軟體定義汽車時代,未來最賺錢的還是主機廠
    未來最賺錢的還是主機廠根據國信證券的一份關於汽車軟體的報告顯示,軟體平均單車價值量由傳統車200美元,提升至2025年新能源汽車的0.23萬美元,且進一步至2025年新能源汽車的1.8萬美元。未來十年軟體市場複合增速為9%,2030年將會有500億美元市場空間,而57%的增量來自於ADAS及AD軟體。
  • 主機廠的工程師告訴你如何去除汽車異味
    從主機廠工程師的角度給大家推薦一種不花錢、效果好的方法: 在太陽下暴曬! 暴曬完之後,打開車門通風半個小時以上,比你買各種吸附材料的效果好的多!
  • 2020年汽車智能座艙設計趨勢
    相比傳統座艙,智能座艙更智能、更舒適,是電子產品不斷向車內轉移而產生的新一代汽車座艙,更能夠貼近用戶的需求。智能座艙正隨著智能化新技術、新材料等不斷發展而持續進化。 汽車座艙作為人車交互的接口,一切設計均基於安全的基礎上,使應用更加簡單和便利。未來,織物交互、車窗交互、智能大燈交互、虹膜識別、唇語識別等多通道融合式交互方式有望出現在智能汽車上,使用戶在用車時更加方便和舒適。
  • 阿爾特:合資公司將聚焦在對主機廠軟體外包的技術服務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8月18日訊,有投資者向阿爾特(300825)提問, 現在軟體定義汽車是汽車行業的大趨勢,公司與宇信成立的合資公司是否是公司在這個領域的重大戰略布局?
  • 新能源汽車時代,學術界、tier 1、車廠如何看待供應鏈重塑?
    在這個過程中,汽車產業鏈面臨著重大挑戰:新興技術不斷湧現、新車迭代周期加快、產品工藝技術愈發複雜。這要求汽車的產業鏈具備快速反應的能力。因此傳統整車廠的產業鏈也在逐步向新能源領域轉型,整車廠與零部件企業的關係也有待重塑。9月17日、18日,由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辦的「全球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創新大會」在南京國際博覽會中心舉行。
  • 華為的汽車Tier1野心,明年500萬輛車搭載HiCar
    今年9月,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透露,目前華為在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已經投入了5億美金,人員已經多達2000多人,短期內沒有考慮汽車業務的盈利問題。華為的汽車Tier1野心華為不造車,但正在急速加碼汽車Tier 1野心。
  • 百度欲合資主機廠造車?吉利不置評、一汽「沒聽說」
    該消息進一步稱,百度已與包括吉利集團、廣汽集團以及一汽集團旗下的紅旗在內的主機廠就可能的合資項目進行了初步談判,但尚未達成任何決定。對此,百度、吉利方面在第一時間回應,「對市場傳聞不做評論」;而一汽方面對財聯社記者表示,「沒聽說這一消息。」
  • i-VISTA智能汽車指數規程(2020版)發布:汽車行業該如何應對新變化?
    國際在線汽車頻道消息:1886年1月29日,卡爾·本茨和戈特利布·戴姆勒獲得世界上第一輛汽車的專利權,這標誌著世界上第一輛汽車誕生。時光流轉。
  • 存量時代主機廠二手車向陽而生
    隨著汽車行業進入存量時代,二手車市場也進入存量博弈時代,越來越多的主機廠也加入了二手車的隊列。面對上述這些行業現狀,作為主機廠二手車企的一員,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二手車業務部總監金威認為,二手車未來的發展會對傳統主機廠形成更明顯的競爭態勢,而企業良好的適應或改造升級的「自環境」正是上述問題的解決之道。金威表示,疫情加速了行業的洗牌,每個廠家都有很大的新車銷售壓力。
  • 「箭在弦上的產業變革」效應顯現:群雄爭做Tier1
    汽車複雜的運作需要軟硬體的結合與高度嵌套,如果缺乏標準化硬體的大規模使用,主機廠在軟體方面很難執行大規模、深層次的更新,升級或定製化開發工作。第二,硬體和算力的預埋。在軟體實現定義汽車發展的過程中,除了有高算力作為基礎設施,硬體也定義了軟體發展的邊界。
  • 汽車之家陸敏:開拓五大業務支柱 全面發力智能營銷
    3.0車生態戰略是以ABC為核心,賦能用戶和商家,形成閉環生態。在該智能汽車生態圈的用戶端,汽車之家提供學車、看車、買車、用車、出行等入口,覆蓋用戶全生命周期。其在世界首創AR網上車展可實現100倍於線下參展人數。明年8月18日汽車之家將舉辦純線上大型車展,預期1億用戶參與。
  • 定位Tier 1.5,智駕科技MAXIEYE獲瑞立集團戰略投資
    針對本次投資,瑞立集團執行總經理餘錦瑞表示,他們與智駕科技此前一直有密切的業務往來和產品供貨關係。2020年,隨著中國商用重卡ADAS法規的落地實施,重卡智能駕駛市場將迎來規模化爆發。智駕科技稱,他們在國內商用客車前裝ADAS市場佔有率達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