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好後爹——錯綜複雜的羅馬朱裡亞克勞狄王朝

2020-12-15 精羅流淚

羅馬帝國(公元前27年-公元1453年,西羅馬帝國於476年滅亡,東羅馬帝國於1453年滅亡,千年帝國毀於一旦,精羅聞之落淚),是以地中海為中心,跨越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

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第一個世襲王朝即為朱裡亞·克勞狄王朝,而他的創立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屋大維。屋大維乃是凱撒妹妹的外孫,凱撒收其為養子,因而改名,成為了尤裡烏斯家族的一員。一代雄主凱撒南徵北戰,戰功赫赫,出任終生獨裁官,距離稱帝只差一步,但卻在與元老院的政治鬥爭中遇刺身亡。凱撒雖然身死,但其養子,屋大維卻繼承了凱撒的意志,蕩平刺殺凱撒的元老院共和派,打敗安東尼和埃及豔后,屋大維聲望一時無兩,於是,公元前27年,屋大維正式加冕為奧古斯都,成為了朱裡亞·克勞狄王朝(又稱尤裡烏斯·克勞狄烏斯王朝)的第一任皇帝這標誌著羅馬由共和國時代進入帝國時代。

屋大維被稱為羅馬帝國最偉大的皇帝之一,但就是這麼一個羅馬第一任皇帝,偏偏要娶一個嫁了人,有一個孩子,而且還懷了孕的女人為妻。這個女人就是莉薇婭,她與屋大維的婚姻維持了五十二年,直到屋大維去世。在中國古代,娶嫁過人的女子為妻的帝王不是沒有,比如秦莊襄王娶趙姬(即秦始皇的生母),娶嫁過人的,還有孩子的女子為妻的帝王也不是沒有,比如漢景帝娶王娡(即漢武帝生母),但是娶一個嫁了人,有一個孩子,而且還懷了孕的女人為妻的確實沒有。然而更誇張的是,屋大維不僅娶了這個女人為妻,最終還將這個與自己毫無血緣關係的孩子立為了繼承人,這也就是朱裡亞·克勞狄王朝的第二任皇帝提比略。

羅馬帝國時期,盛行養子繼承制,但是即便是養子,絕大多數依舊是由一定的血緣關係,任命非血親的養子為繼承人的非常少。雖然屋大維(尤裡烏斯家族)指定了養子提比略(勞狄烏斯家族)為繼承人,但是畢竟沒有血緣關係,所以,作為交換條件,提比略指定必須指定尤裡烏斯家族的養子為繼承人。這就造成尤裡烏斯家族和克勞狄烏斯家族日後的複雜的聯姻。整個朱裡亞·克勞狄王朝被這兩個家族所把控。

相關焦點

  • 羅馬帝國克勞狄王朝及弗拉維王朝時期,政治與文化的整體情況
    ▲奧古斯都青銅雕像其次是帝國初期,包括朱理亞·克勞狄王朝、弗拉維王朝和安敦尼王朝,從公元14年至192年,這是帝國文化的繁榮時期;最後則是帝國的危機與衰亡時期繼其後的安敦尼王朝則有了較多的正反兩面的統治經驗,在將近百年之間陸續出現好幾個較賢明的皇帝,從而帶來帝國初期的極盛時代。統觀帝國初期三個王朝的統治,有專制加強的趨勢,也有撥亂反正的調整,大體而言帝國全境尚能保持和平穩定,各個行省尤有較大發展。
  • 《古羅馬千年史》羅馬帝國之朱裡亞 克勞狄王朝1
    羅馬帝國之朱裡亞 克勞狄王朝1 (1)羅馬皇帝提比略 屋大維(?-公元14年)沒有子嗣,死後由他的繼子提比略 克勞狄烏斯 尼祿(公元14-37年,又譯提庇留,提貝留,提比流斯,提貝裡烏斯,臺伯留)繼位,從此開創了王位繼承制和王朝的統治(朱裡亞 克勞狄王朝,朱裡亞.克勞狄王朝)。王朝以皇帝為中心,王位由其親屬或部下繼承,同一王朝中的歷代皇帝,除血統聯繫外,還屬於同一政治集團。
  • 第一羅馬、第二羅馬、第三羅馬,分別是哪三個國家的別稱?
    實際上,羅馬帝國的真正國號就是羅馬,而首都也是今天義大利首都羅馬,稱呼帝國是因為有強大的國力、遼闊的領土。正因為羅馬帝國在歐洲歷史上有著不可動搖的文明地位,所以後續的歐洲國家都想把自己跟羅馬帝國掛鈎,這是自己繼承羅馬帝國的標誌,所以有「第一羅馬」、「第二羅馬」、「第三羅馬」的別稱。
  • 「遊牧王朝帕提亞,敢與羅馬爭高下!」淺談安息帝國的盛衰史
    塞琉古在羅馬的強勢入侵之下,王朝統治日趨衰弱,統治集團內部已經毫無作為,王朝所能控制的大部分地區分崩離析,紛紛表示獨立。此時的安息王朝正好也趁此機會徹底脫離了塞琉古王朝的控制,實現獨立,並且開始了對外擴張的道路。
  • |帕提亞|王朝|羅馬|帝國|...
    然而,奧古斯都治下的羅馬,依然花了很長時間來確保這個初級帝國體系的轉化與成功運轉。奧古斯都一方面通過羅馬內戰的勝利,基本上控制了各地方的軍頭,也壓制了羅馬民主時代的遺老遺少代表--元老院。在對外關係上,很多曾經散布在羅馬周圍的地區強權,紛紛被消滅。奧古斯都自己則是幹掉了最後的希臘化帝國--託勒密埃及。然後利用埃及等地提供的巨大資源,進一步穩定內部局勢。
  • 中世紀的阿拉伯帝國 阿拔斯王朝
    倭馬亞家族,於公元661年統治了阿拉伯帝國。一個身著白色長袍頭裹白色頭巾的男子騎著白馬飛奔過底格裡斯河與幼發拉底河,最終逃到尼羅河的西岸。他是倭馬亞王朝的最後一位哈裡發,儘管他生前擁有「美索不達米亞之驢」的美稱,但是也阻止不了黑色飄逸長袍的阿拔斯家族用長矛結束他的生命。(這裡不是笑話,「野驢」在阿拉伯諺語中是好戰成性的美稱。)上述場景發生在公元750年。
  • 「城邦分化,重蹈覆轍」,塞琉古王朝對帝國的構想,終歸是一場空
    古希臘人對塞琉古王朝的疏遠從塞琉古王朝的建立以及發展來看,由於其曾經屬於亞歷山大帝國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亞歷山大帝國又是馬其頓人在地中海以及歐洲地區進行全面擴張之後建立的,這使得塞琉古王潮自始至終都未曾擺脫希臘化的諸多風格和特點。
  • 拜佔庭帝國的誕生:狄奧多西王朝
    拜佔庭帝國高度的文明程度,發達的經濟,和文化、科技、藝術的繁榮,與因蠻族入侵導致文明一度中斷而進入黑暗時代的西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因此有人稱其為歐洲中世紀之光。弗拉維烏斯·狄奧多西,是羅馬帝國狄奧多西王朝第一位皇帝,史稱狄奧多西一世,他同時也是羅馬帝國分裂前最後一位皇帝。
  • 為什麼薩珊王朝對中亞控制力遠不如波斯帝國?
    古波斯帝國的阿鍥美尼德王朝,疆土從西邊的埃及到東邊的印度河。但是作為第二波斯帝國的薩珊王朝,除了在西邊和羅馬反覆拉鋸只外,中亞和印度河地區的領土控制力也不如第一波斯。阿富汗地區先紅匈奴所有,後來被白兇奴重創。最後還有西突厥和唐朝的亂入。
  • 帝國崛起——看羅馬如何一統地中海
    與我們想像的不同,羅馬一統地中海並非在帝國時代,而是在共和國時期完成的。羅馬進入共和時期後,便走上了對外擴張的道路,至公元前272年前後,羅馬逐步從一個小國統一了整個義大利半島,成為地中海上的一個重要的地緣力量。
  • 帕提亞帝國&(前247-224年),與漢朝、羅馬、貴霜帝國為四大強國
    帕提亞帝國(公元前247年-公元224年),又名阿薩息斯王朝或安息帝國,波斯第二帝國。 是亞洲西部伊朗地區古典時期的奴隸制帝國。 帕提亞帝國建於公元前247年,開國君主為阿爾撒息。帕提亞在亞洲西部伊朗高原的東北部,先後受到阿契美尼德王朝及塞琉古帝國的統治。埃及託勒密三世(前246年~前222年在位)從西面入侵塞琉古帝國,阿爾沙克一世乘機在帕提亞和希爾卡尼亞鞏固統治。託勒密王國與塞琉古帝國爆發的第三次敘利亞戰爭也使狄奧多特一世叛離塞琉古帝國,在中亞及索格狄亞那建立希臘~巴克特裡亞王國。
  • 中國古代對北方少數民族的稱呼,為啥從「狄」變成了「胡」?
    先秦和漢朝的時候,北方少數民族經常騷擾中原王朝。先秦的時候,中原王朝稱北方少數民族為「狄」,為啥漢朝開始後,稱北方少數民族為「胡」呢?這是《春秋》中第一次出現狄的記載。這時晉獻公在位,與狄人的關係錯綜複雜,但戎與狄常常混稱。那麼,「狄」是什麼意思呢?王國維在《鬼方昆夷獫狁考》中斷定,是由「遠」與「剔除」的含義,「後乃引申之為驅除之於遠方之義」。關於狄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商朝。當時,在商朝西北方有一個與軒轅黃帝聯姻的氏族大隗氏,統治階級稱那裡是鬼方。
  • 近代西歐格局的出現:墨洛溫王朝被替代,加洛林帝國的形成、瓦解
    接著,法蘭克王國變成了加洛林帝國。之後,隨著加洛林帝國的發展變化,近代西歐諸國就逐漸萌芽、出現了。 一、隨著與羅馬人的合作,薩利克法蘭克人克洛維創建了墨洛溫王朝。 從公元一世紀起,法蘭克人就散居在萊茵河下遊地區,緊靠在羅馬邊境防線的外側。
  • 拜佔庭帝國最「和氣」的皇帝,查士丁尼王朝的開創者查士丁一世
    由於西方近現代對世界的影響力,西歐的歷史和名人更被世人所熟知,同樣由古羅馬帝國分裂出來的東羅馬區域,雖然一直存在一個延續千年的拜佔庭帝國,相比於被日耳曼各族分區佔領的西歐地區更加羅馬化,也更加正統。但由於其近現代的沒落,人們對它的王朝知之甚少,可能大部分人都知道西歐的查理曼帝國,但其只是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法蘭克人建立起來的相對於其他日耳曼國王國要大一些的歐洲大陸國家而已。而更加強大也更加統一的拜佔庭帝國查士丁尼王朝,知名度反而弱了些。今天我們主要聊聊查士丁尼王朝的開創者——查士丁。
  • 世界十大最長壽的帝國王朝,排第一的有待考證
    在人類幾千年的封建時期,王朝帝國不斷的更替,有的帝國比較暴虐,存在幾十年就滅亡的,有的則比較偉大,存在幾百甚至上千年。而世界上存在時間最長的10大國家是那些?中國3大王朝上榜,第一卻是韓國,存在3300年!第十,夏王朝,存在471年。
  • 拜佔庭帝國的全盛時代——巴西爾二世和馬其頓王朝
    拜佔庭帝國,與東羅馬帝國並不完全等同。東羅馬帝國的起始時間很明確,當公元395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去世前將次子封於西羅馬、長子封於東羅馬之時,東羅馬帝國便誕生了。但拜佔庭帝國起於何時,在史學界其實是有分歧的。
  • 哈布斯堡王朝最偉大的君主,建立第一個日不落帝國,活到58歲去世
    ——西班牙帝國。查理五世生於公元1500年,父親是神聖羅馬帝國哈布斯堡王朝的成員腓力,祖父是神聖羅馬帝國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後來神聖羅馬與西班牙達成政治聯姻,腓力迎娶了西班牙特拉斯塔馬拉王朝的女王胡安娜一世,兩人生下了查理五世。
  • 羅馬皇帝尤利安!
    君士坦丁一世親自接受洗禮皈依基督教以後,歷任羅馬帝國皇帝也大都信奉基督教,拋棄了過去的希臘-羅馬多神信仰。但在羅馬帝國基督教化的過程中,曾出現一位對舊信仰與文化更加青睞的皇帝。而他的許多言行與寫作,也都體現出與其他皇帝截然不同的氣質。這位皇帝,便是羅馬帝國君士坦丁王朝末代皇帝尤利安。
  • 為什麼伏爾泰要說神聖羅馬帝國是 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非帝國?
    原句如下:這個國家過去稱為神聖羅馬帝國,現在還是這樣稱呼,但它既不是神聖的,也不是羅馬的,更不是什麼帝國。伏爾泰雖然在這裡否定了神聖羅馬帝國的「帝國」屬性,但他在《風俗論》第70章之後的章節中仍然使用「德意志帝國」這一稱呼。如第120章標題為「15世紀和16世紀的德國和德意志帝國」。在敘述神聖羅馬帝國的早期歷史時,伏爾泰也將其稱為帝國,也多次提及它與羅馬教廷和羅馬帝國的聯繫。總之,伏爾泰在書中並未否定神聖羅馬帝國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