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年的世界各地,都在發生什麼事情?|帕提亞|王朝|羅馬|帝國|...

2021-01-10 網易新聞

公元1年,也就是基督教歷史敘事中耶穌降生之年,恰好是古典時代的一個全球格局分水嶺。

在此之前,世界各地的文明依然是在自己原本所屬的地區內,建立小範圍的多邊體系。在此之後,世界各文明都進入了自己歷史上的帝國時代。

原來的文明格局是各自建立自己的小範圍體系

從文明最初起源到後來的大範圍擴散,世界各地其實都存在自己的多邊小格局體系。這個局面在古典時代的前半段,也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無論是波斯人的世界帝國,還是希臘人的城邦世界,又或是東亞的諸侯家天下,都只是早期蘇美爾城市群的不同翻版。這些在內部以小世界形勢存在的文明,不僅同外部世界有一定的區別。在他們的內部,同樣存在著不同的勢力和迥異的樣式。

儘管在古典時代的中間階段,先後出現了龐大的波斯帝國與多個希臘化帝國。但這些龐然大物並不能在境內消除這種小範圍的差異。

波斯人的世界性帝國 從未改變過各地相對孤立的局勢

一直到希臘化時代的中後期,新世代的文明勢力開始崛起。這其中包括了曾經居於希臘文明邊緣位置的羅馬人,曾經是兩河-波斯文明邊緣人的帕提亞人,曾經是多文明邊界交匯處的中亞東部印歐人,以及遠東的周天子麾下諸侯。他們不約而同的在公元1年開始,創建了後來大家所熟知的四個帝國:羅馬-帕提亞-貴霜-東漢。

當然,各地區的歷史進程與自身屬性,都有很大的差別。他們在開始或完成帝國化進程的時間,也不可能全都集中在公元1年這個節點。但就是在這個關鍵性的年份,他們的歷史路徑趨勢要麼已經非常明顯,要麼就是已經完成了必要的基礎鋪墊。

羅馬人開始建立的道路網絡 會成為帝國的血管

先以當時勢頭最猛烈的羅馬帝國來說。其經典的共和國制度在幾十年前已經被實際終結。然而,奧古斯都治下的羅馬,依然花了很長時間來確保這個初級帝國體系的轉化與成功運轉。

奧古斯都一方面通過羅馬內戰的勝利,基本上控制了各地方的軍頭,也壓制了羅馬民主時代的遺老遺少代表--元老院。在對外關係上,很多曾經散布在羅馬周圍的地區強權,紛紛被消滅。奧古斯都自己則是幹掉了最後的希臘化帝國--託勒密埃及。然後利用埃及等地提供的巨大資源,進一步穩定內部局勢。用軍制改革和全國性道路建設來強化義大利對整個地中海世界的控制。


奧古斯都是名副其實的第一位羅馬皇帝

公元1年的羅馬,就在奧古斯都的打理下,顯出了過去一度消失的強勢。他們在萊茵河邊境上屢屢擊敗日耳曼人,收編了大量願意為羅馬防禦邊境的日耳曼部落勢力。在東方,雖然表面上非常和平,卻已經控制了一個範圍巨大的國際體系。將眾多希臘、小亞細亞、猶太、阿拉伯和波斯系文明後裔,控制在自己手裡。

在羅馬的邊境之外,碩果僅存的本都王國、卡帕多西亞王國,成為羅馬戍邊的同盟者。仍然保持獨立的羅德島和呂西亞半島,已經是羅馬霸權的保護下的吉祥物。東方的猶太和亞美尼亞等國,都是羅馬戰略防禦體系的一部分。羅馬對這些地方勢力的殘餘,都有政治支配權和一邊倒的軍事優勢。


帕提亞人在公元前後維持著自己的帝國

緊挨著羅馬國際體系的是帕提亞帝國和他的帝國體系。帕提亞人在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是伊朗語系成員與波斯文明的分支。但在佔據整個伊朗高原和兩河流域之後,他就成為了兩河、波斯、阿拉伯、東方希臘和東方遊牧等小格局之上的總代理人。

雖然他們的軍隊曾經在卡萊擊敗過羅馬人的一支偏師,並反攻到了敘利亞等地。但很快就被重整旗鼓的羅馬軍隊又從這些地方打了出去。此後,雙方在表面上維持了很長時間的和平。但帕提亞人國力,不足以同控制地中海大部分地方的羅馬相比。所以在當時,甚至出現了羅馬代理人執掌帝國的事情。

穆薩王后曾經建立過帕提亞歷史上唯一的女主政治

由奧古斯都親自送給帕提亞王室的穆薩王后,將自己的兒子送到羅馬當人質,然後在帕提亞國內實行了多年的女主政治。她身邊的幕僚,無疑都是羅馬派的支持人。雖然帕提亞人還是在通過控制貿易路線,賺取羅馬貴族的黃金,卻不再會向過去那樣進行大規模滲透。這等於就是在國際體系的較量中,給羅馬讓步。

當然,穆薩王后的統治時間並不長。她那個由羅馬教育培養出來的兒子,在回國後也無法有效的進行長期統治。但公1元年前後的特殊時期,的確對於世界格局產生了很大影響。受不了羅馬化君主的帕提亞地方貴族,都在蠢蠢欲動。


帕提亞內部鬥爭催生了向東徵服的印度-帕提亞王國

其中就包括了由臣服塞人為主的蘇倫家族。他們在公元1年前後,一直遭到帕提亞中央權力的排擠,不得不向東尋找出路。結果是帕提亞人的帝國體系,開始向東進入今天的阿富汗與印度河流域。

位於帕提亞帝國以東的巴克特裡亞地區,在這一年失去了國王薩帕德比澤。他的病死實際上預示著月氏人在阿富汗北部的統治地位結束。由於他們本來就是利用局勢動蕩而鳩佔鵲巢的外族,實際上的根基非常不穩地。你從他們發行錢幣的純希臘風格就能看出,他們非常依賴過去希臘統治者帶來的技術與傳統。而在他們之前南下的塞種人,已經在印度河流域建立了更大的印度-斯基泰王國。

薩帕德比澤的錢幣風格 說明了月氏人極度依賴希臘人的技術

也是在這一年,赫拉歐斯繼位,他是貴霜帝國真正的奠基人。雖然他此時還僅僅是大月氏人安排在地方上的眾多副王之一,卻註定要將自己的勢力發展為中亞東部到印度北部的巨大帝國。

月氏人的勢力衰微,給了他最好的機會。他也積極向外尋求可以幫助自己成功的盟友。前文說到的帕提亞東進勢力,就是他的最佳助力。他們向東擊潰了大部分塞種王公和希臘城市統治者,建立了國運不足50年的印度-帕提亞王國。


赫拉歐斯 貴霜帝國的真正奠基人

赫拉歐斯就主動到新霸主的王庭拜會,成為了印度帕提亞人的附庸。後來也正式依靠這些帕提亞旁系的支持,他開始了對巴克特裡亞內部的兼併戰爭。被兼併的巴克特裡亞土著、希臘城市與月氏部落,將成為貴霜帝國的基本盤。公元1年的這次權力更替,可以說是悄無聲息卻意義深遠。後來的貴霜帝國,也將在國際體系中,幫助羅馬夾擊帕提亞的勢力。

大漢王朝在當時遇到了很大麻煩

最後是統治東亞的漢王朝。與之前所說的眾多勢力不同,這個王朝已經到了即將崩潰的邊緣。皇室的衰微、宮廷官僚與外戚集團的爭鬥,加上各種頻繁發生的天災人禍,都在預示著災難的降臨。西漢王朝也從過去那個一度控制了西域及草原南部的龐大強權,逐步走向癱瘓。

更可怕的是在帝國的上層內部,出現了野心勃勃的王莽。他在漢哀帝死後,扶持了年幼的漢平帝繼位,但後者年僅14歲就病發身亡。這就給了王莽篡權以一波又一波的政治紅利與時間窗口。只是漢王朝過去在各地方的經營成果,會超出王莽的預計。所以他後來的篡權在很短時間內就被農民起義與地方豪強所共同掀翻。


王莽的政治投機 給東亞世界帶來了浩劫

這些大規模的動亂,在實際上也形成了內部大清洗效果。在西漢與新朝廢墟上建立起來的東漢王朝,一直被人詬病為對地方豪強勢力失去了控制。但實際上,每個階層都已經因嚴重內耗而變得更加依賴彼此。這種依賴或者說聯合,將在後來立即轉化為對周邊地區的新一輪徵服行動。對象包括北方的匈奴、西北方向的西域城市、西面的羌人,以及長江以南的百越後裔。

著名的夜郎國,其實就是在公元1年後才被漢帝國給吞併的。至於更為偏遠的滇國,也是在之後才形成了粗糙的中央權力管制。從這個方面來看,公元1年後的東亞大陸,也是走上了進一步建設帝國體系的道路。

世界的動蕩 迫使商人更多走向海洋

最後,伴隨著世界四大帝國體系確立的,還有國際間更為頻繁的貿易。帕提亞的人弱勢與東方的持續動亂,迫使地中海地區的商人逐步增加海上貿易比重。他們也因此在阿拉伯半島南部、印度次大陸與東非海岸上,促成了大量貿易城市的誕生。每一個貿易城市本身,還會帶動周邊內陸的小範圍貿易發展。越來越多的商人,從海上帶著金銀去到越南南部,也讓中原帝國更有了要控制中南半島沿海的欲望。


公元1年的歷史發展 促成了後來的四大帝國

可以說,公元1年的世界,儘管各地皆有紛亂,總體是在步入了帝國時代。這種新的格局設定,將左右之後數百年的歷史發展。任何帝國的興衰,都能從這個方面尋找到一定比例的原因。一個新的世代從此開始,不得不說是命運的安排。


本文來源:冷炮歷史 作者:米南德 責任編輯: 安梁_NN2061

相關焦點

  • 帕提亞帝國
    但是,這個王國沒有持續多長時間,不久之後,雅利安人的另一個分支帕提亞人在伊朗東北部起義,他們向西擴張後重新掌握了對伊朗的控制權。公元前247年,帕提亞人在阿爾薩西的領導下建立了帕提亞王國(公元前247~公元224年),此王國亦稱「阿爾薩西王朝」,也是統治伊朗時間最久的一個王朝,中國史書中的「安息王朝」就是對這一王朝的簡稱。
  • 公元6世紀 世界各地都在發生什麼事情?
    公元6世紀的世界各地,正式踏入了中古時代。但無論是西方的羅馬、中心位置的波斯和東方的南北朝中國,都無一不繼續沉浸在古典時代的輝煌之中。受其鼓舞的波斯薩珊王朝,也定期以劫掠的形式入侵敘利亞。一邊蠶食羅馬的東部前沿,一邊向君士坦丁堡收取貢金。 就和東羅馬要復興帝國一樣,波斯人同樣宣稱要恢復往日的阿契美尼德帝國。但薩珊王朝的政治生態,同樣與自己的目標是大相逕庭。過去的波斯帝國以世界共主自居,對各徵服地區都沒有過多幹涉。
  • 論著選刊 | 「被遺忘的王朝」——帕提亞帝國及其歷史研究
    約公元前247年,居於裏海東南奧庫斯河流域斯基泰達依部落聯盟中的帕爾尼人,在其首領阿爾薩息斯的率領下入侵塞琉古王國東部行省帕提亞,阿爾薩息斯在帕提亞建國稱王,伊朗歷史上的帕提亞帝國(公元前247年—公元224年)由此而生。兩漢史籍稱其為「安息國」,系帕提亞國王「阿爾薩息斯」的轉音;張騫出使西域,安息之名由此傳入漢代中國。中古波斯語文獻則以其創建者家族為名,稱其為「阿什康尼王朝」。
  • 帕提亞帝國&(前247-224年),與漢朝、羅馬、貴霜帝國為四大強國
    帕提亞帝國(公元前247年-公元224年),又名阿薩息斯王朝或安息帝國,波斯第二帝國。 是亞洲西部伊朗地區古典時期的奴隸制帝國。 帕提亞帝國建於公元前247年,開國君主為阿爾撒息。帕提亞在亞洲西部伊朗高原的東北部,先後受到阿契美尼德王朝及塞琉古帝國的統治。埃及託勒密三世(前246年~前222年在位)從西面入侵塞琉古帝國,阿爾沙克一世乘機在帕提亞和希爾卡尼亞鞏固統治。託勒密王國與塞琉古帝國爆發的第三次敘利亞戰爭也使狄奧多特一世叛離塞琉古帝國,在中亞及索格狄亞那建立希臘~巴克特裡亞王國。
  • 「遊牧王朝帕提亞,敢與羅馬爭高下!」淺談安息帝國的盛衰史
    實際上安息帝國在國外的歷史記載中被稱為帕提亞,在名稱上雖有不同,但指的是同一個王朝。安息帝國的前身只不過是塞琉古王朝的一個屬地而已,他們長期遭受塞琉古王朝的高壓統治,尤其是在經濟方面的高強度剝削,使得當地人民長期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直到公元前3世紀的時候,從中亞北部地區,也就是伊朗高原的北部遷來了一支遊牧民族—帕奈人。
  • 擊殺克拉蘇父子,殲滅四萬羅馬軍團,張騫為何說帕提亞帝國兵弱?
    然而在中亞,幾個農耕國家卻被漢使評價為「兵弱」,其中就包括赫赫有名的帕提亞帝國。同樣是農耕民族為何差別那麼大呢?▲帕提亞帝國與漢朝、羅馬、貴霜合稱四大帝國《史記·大宛列傳》: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屬皆大國,多奇物,土著,頗與中國同業,而兵弱,貴漢財物;其北有大月氏、康居之屬,兵強。
  • 公元177年圖拉真皇帝去世時,帝國的覆蓋面積達到當今美國的一半
    所有羅馬世界的男人和女人都在尋找新的信仰,基督教得益於這些想要成為信徒的人們的強烈渴望。新的思想迅速擴張。到3世紀末,帝國人口的十分之一都已經成為基督徒,其中包括一個羅馬皇帝(至少是名義上的),另一個皇帝似乎將耶穌基督納入在他房中供奉的神明之中。在當時的很多地方,地方統治者與地方基督教領袖進行官方的交流,因為他們在社會中地位突出,而且主教起了很大作用。
  • 《古羅馬千年史》羅馬帝國之帕提亞戰爭2
    羅馬帝國之帕提亞戰爭2 55年,帕提亞帝國的瓦爾達內斯二世(55–58)動亂反抗他的父親沃洛吉斯一世(51–78),沃洛吉斯一世從羅馬的東方屬國亞美尼亞撤回軍隊,亞美尼亞發生政變,最後由帕提亞的王子提裡達特斯進入亞美尼亞,並成為新的國王
  • 萬裡千年:希臘羅馬世界與東亞帝國的互動(上)
    希臘羅馬世界與中國的聯繫,主要是分為海陸兩路。海路就是出波斯灣和紅海出發,從印度洋航線通往東方各地。而陸路就是今人經常提到的絲綢之路。但是在此之前,遊牧民族開闢的玉石之路、青金石之路和波斯帝國開闢的王家大道已經存在了很久。
  • 帕提亞帝國:與古代中國友好的世界級強國,情誼之始全靠蠶與絲綢
    引言對於喜歡世界古代史和軍事史的讀者而言,「帕提亞戰術」一詞想來並不陌生,這種戰術的本質,就是在自身弓馬嫻熟的前提下,利用騎射手引誘敵方重裝騎士出戰,通過速度上的優勢對敵方重裝騎士進行殺傷。正是憑藉著當者披靡的輕騎兵,帕提亞帝國與漢朝、羅馬、貴霜帝國並列為當時亞歐四大強國之一。
  • 《亞爾斯蘭戰記》的歷史原型:中亞霸主薩珊波斯帝國的崛起
    ▲卡萊戰役中的帕提亞騎射手公元前238年,中亞的遊牧部落帕尼人在阿爾沙克一世的帶領下,消滅了統治帕提亞的原塞琉古王朝總督安德拉戈拉斯,定居在帕提亞地區,帕提亞帝國(亦稱阿爾薩息王朝或安息帝國)就此建立。塞琉古王朝滅亡後,帕提亞同地中海世界(羅馬共和國及隨後的羅馬帝國)發生衝突,這場戰爭被認為是「羅馬波斯戰爭」的前半段。
  • 帝國崛起——看羅馬如何一統地中海
    整個希臘化世界分為四大部分:希臘本部馬其頓人的安提柯王朝、小亞細亞的本都王國、帕加馬王國和比提尼亞王國、兩河地區的塞琉古王朝、埃及地區的託勒密王朝。希臘人內部的伯羅奔尼撒戰爭,斯巴達戰勝雅典,卻使整個希臘世界開始走向衰落,當馬其頓人徵服整個希臘和波斯帝國之時,迦太基在地中海的對手從古希臘變成了剛剛崛起的羅馬。羅馬要想稱霸地中海,必須擊敗迦太基和希臘化世界。
  • 強大的羅馬也曾被這兩個國家打到邊境,其中一個鬥爭了將近四百年
    歷史原創作者:範疇謝講歷史當2世紀羅馬政權處於巔峰的時候,四個毗鄰的政治帝國控制了舊世界的大部分地區。除羅馬外,還有波斯的帕提亞帝國,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的貴霜帝國以及中國的東漢帝國。這四個帝國從北非和歐洲延伸到南亞以至遠東。
  • 西亞騎兵強國、古羅馬最大之敵:帕提亞王國諸王秘史
    帕提亞,古代西亞強國,因其王族出自阿薩西斯家族,故古代中國史籍譯稱安息。約公元前 3世紀早期,遊牧民族達赫人的一支——帕爾尼部落從今錫爾河流域遷徙到塞琉古帝國的帕提亞行省。公元前247年,該部落首領阿薩西斯一世乘當地總督自立之機建國,以尼薩(今土庫曼斯坦阿什哈巴德)為都城,建立帕提亞王國的阿薩西斯王朝。
  • 帝國遺民:馬其頓帝國的亞洲希臘殖民者後裔
    過去,每個城市都有著自己很大的獨立自主性,現在控制城市的總督又繼承者波斯帝國時就有的區域控制權。於是,每當中央王權出現衰退跡象,地方大員們的獨立野心便昭然若揭。塞琉古帝國統治的時代,與埃及的託勒密王朝及後來的羅馬人作戰,都是王權統治史上的插曲。真正的統治主旋律,是國王為了帝國的統一,不斷同各地的總督們作戰。
  • 【古印度列國志】印度-帕提亞王國
    印度-帕提亞王國 印度-帕提亞王國為公元1世紀前後的一個王國,由岡多法勒斯王朝及其他一些中亞君主統治,疆域約為今阿富汗部分、巴基斯坦以及印度西北部。大多數時期,岡多法勒斯王朝都居於塔克西拉(今巴基斯坦旁遮普省),但在王朝最後幾年裡,首都在喀布爾和白沙瓦之間變動。
  • 東部帝國在公元500年時,實際上只統治了半個基督教世界
    也沒有哪個基督徒(關於這一問題,也不會有其他任何人)會想到要取代羅馬帝國曾庇護過的世界。他們甚至不會想到要取代帝國政府:它是純粹的帝國,甚至不能用「羅馬」對其進行修飾,因為沒有誰可以與之匹敵。甚至那些夢想世界末日很快就會到來的人也認為這是一個塵世間的政權將會消失或衰落的世界,而不是一個由別的人類秩序和規範來代替之前的秩序和規範的世界。
  • 伊朗5000年史:從埃蘭文明到伊斯蘭文明,波斯帝國時期最強盛
    與塞琉西王國並存過一段時間的安息王朝,又稱「帕提亞帝國」(公元前247年—公元224年),建於公元前247年,開國君主為阿爾撒息。 前247年是塞琉古帝國帕提亞總督安德拉戈拉斯叛變使塞琉古帝國失去帕提亞的時候,因此阿爾沙克一世「將他的年號追溯到」塞琉古帝國失去對帕提亞的控制權的時候。
  • 盤點世界歷史上的超級帝國(3)——敘利亞王國
    1 、帝國的建立前320年,特裡帕拉迪蘇斯分封協議,結束了3年的第一次繼業者戰爭,塞琉古一世獲得了巴比倫總督的地位;然而,隨著亞歷山大大帝之後最偉大的名將安提柯一世的崛起,前315年,塞琉古一世被迫逃亡埃及的託勒密王朝,而安提柯一世則控制帝國東部土地,成為希臘化世界的霸主
  • 為什麼薩珊王朝對中亞控制力遠不如波斯帝國?
    古波斯帝國的阿鍥美尼德王朝,疆土從西邊的埃及到東邊的印度河。但是作為第二波斯帝國的薩珊王朝,除了在西邊和羅馬反覆拉鋸只外,中亞和印度河地區的領土控制力也不如第一波斯。阿富汗地區先紅匈奴所有,後來被白兇奴重創。最後還有西突厥和唐朝的亂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