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提亞帝國

2021-02-13 一品波斯

點擊上方「一品波斯」關注我們,一起去伊朗旅遊

帕提亞帝國(安息王朝)

      亞歷山大在徵服伊朗後於公元前323年去世,他死後他的部下便為爭奪帝國的統治權展開了長期的鬥爭。由於沒有一位繼承者有能力把這個龐大帝國的統一維持下去,所以最終導致了帝國的分裂,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在歐洲、亞洲和非洲分別建立了安提柯王朝(統治馬其頓和部分希臘城邦)、託勒密王朝(統治埃及、賽普勒斯和巴勒斯坦)和塞琉古王朝(前波斯帝國在亞洲的大部分領土)。公元前311年塞琉古奪取了在伊朗地區的統治權,並建立了塞琉古王國。但是,這個王國沒有持續多長時間,不久之後,雅利安人的另一個分支帕提亞人在伊朗東北部起義,他們向西擴張後重新掌握了對伊朗的控制權。公元前247年,帕提亞人在阿爾薩西的領導下建立了帕提亞王國(公元前247~公元224年),此王國亦稱「阿爾薩西王朝」,也是統治伊朗時間最久的一個王朝,中國史書中的「安息王朝」就是對這一王朝的簡稱。

      公元前239年,阿爾薩西佔領了帕提亞全境和赫卡尼亞。阿爾薩西死後提爾達德(Tirdad或Tiridates)繼承了王位,並定都尼薩城。後來,他們把首都遷到了哈喀土穆•普裡斯(今天的塞姆南和古米斯附近)。提爾達德去世後阿爾德旺繼位,阿爾德旺去世後他的兩個兒子法爾哈德一世和馬赫爾達德一世(又譯為「米特裡達特斯」)相繼成為帕提亞王國國王。馬赫爾達德一世是帕提亞王國最偉大的國王之一,他在阿契美尼亞人垮臺之後,能夠再次把他的徵服範圍擴大到巴比倫和波斯灣,並將異性統治者趕出了伊朗,並建立了另外一個伊朗帝國。帕提亞王國的政權是建立在其它部落政權的基礎上的,所以宮廷中存在著由世家貴族和王室成員組成的貴族議事會和宮廷貴族和大傳教士們組成的馬赫斯坦議事會兩大勢力,他們在國家事務中有決定性發言權。瑪赫爾達德一世在塞琉西亞城附近修建了泰西封城後開始鑄造貨幣。在東邊,他收回了希臘人侵佔的赫拉特城,並把國土擴張到了印度。公元前141年他攻佔了兩河流域重鎮塞琉西亞城。公元前138年馬赫爾達德一世去世。在法爾哈德二世統治時期,公元前130年,塞琉古王朝的國王安提阿古斯七世(Antiochus)發動了一次強有力的反攻,收復了此前帕提亞人奪取的所有土地。但形勢很快發生逆轉,公元前129年,安提阿古斯七世和他的軍隊被帕提亞軍隊全殲,帕提亞又恢復了對上述地區的統治。法爾哈德二世和他的叔叔阿爾德旺在與薩伽部落的戰爭中身亡,但是薩伽人也沒有因這次戰役的勝利而進入到帕提亞王國的領地。馬赫爾達德二世繼承王位後攻佔了巴比倫、亞美尼亞、杜拉-烏魯普斯(Dura-Europos,羅馬古城)、赫拉特以及錫斯坦地區,並稱自己為「大帝」。在馬赫爾達德二世(公元前92年)繼位後,伊朗和羅馬第一次建立了外交關係。在法爾哈德三世統治時期(公元前70~公元前57年),帕提亞王朝與羅馬為了爭奪敘利亞、兩河流域和亞美尼亞展開了漫長的鬥爭和對峙。公元前53年和公元前36年,帕提亞軍隊大敗克拉蘇和安東尼率領的羅馬軍隊,遏制了羅馬進一步向東擴張的勢頭,奠定了以後雙方基本以幼發拉底河為國界的格局。

      在此之後,伊朗和羅馬再三相互爭鬥,在這些爭鬥中帕提亞王朝既有勝利也有失敗。公元前40年至公元47年,帕提亞王朝的國王依次為法爾哈德四世、法爾哈德克、阿爾德三世、沃洛、阿爾德旺二世、古德爾茲二世,在他們執政期間,帕提亞王朝日漸走向衰落。與此同時,帕提亞王朝內部也發生了激烈的內戰,各地的割據勢力已使帕提亞王朝的統一名存實亡。在布拉什五世統治美索不達尼亞期間,在公元213年帕提亞王室中的一位名叫阿爾德旺五世的王子成為了帕提亞王國的國王,他經過努力強化了國家的統治權。在他統治期間,羅馬帝國的國王卡爾卡拉發動了對伊朗的進攻(公元216年),但是這次進攻中羅馬無功而返。與此同時,阿爾德希爾•帕佩克在帕爾斯和波斯波利斯地區發動叛亂並佔領了克爾曼、艾赫瓦茲和米底後發動了對阿爾德旺五世的進攻,最終在公元224年打敗阿爾德旺五世,帕提亞王朝宣告滅亡。此戰之後,阿爾德希爾入主帕提亞都城泰西封,薩珊王朝開始。到阿爾德希爾去世時,幾乎整個帕提亞王朝的領土都歸入到了薩珊王朝的版圖。阿爾德希爾不但統一了伊朗,而且還奠定了新帝國的基礎。

      帕提亞王朝遺留下了許多古代遺蹟,如尼薩城、泰西封城、薩德門、胡爾瑪地區、哈傑山、達拉-烏拉普斯、哈特拉以及其它名勝古蹟。

品味波斯文化•共享中東風情

探索神秘波斯古國

一品•波斯 | 與你相約

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清真旅遊

一品波斯編輯組原創編輯和發布

其他媒介轉載,請先聯繫編輯和註明出處

投稿請發至郵箱:ruoxianrose@163.com

聯繫微信:ruoxianrose

識別二維碼,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一品▪波斯

相關焦點

  • 帕提亞帝國&(前247-224年),與漢朝、羅馬、貴霜帝國為四大強國
    帕提亞在亞洲西部伊朗高原的東北部,先後受到阿契美尼德王朝及塞琉古帝國的統治。埃及託勒密三世(前246年~前222年在位)從西面入侵塞琉古帝國,阿爾沙克一世乘機在帕提亞和希爾卡尼亞鞏固統治。託勒密王國與塞琉古帝國爆發的第三次敘利亞戰爭也使狄奧多特一世叛離塞琉古帝國,在中亞及索格狄亞那建立希臘~巴克特裡亞王國。
  • 論著選刊 | 「被遺忘的王朝」——帕提亞帝國及其歷史研究
    約公元前247年,居於裏海東南奧庫斯河流域斯基泰達依部落聯盟中的帕爾尼人,在其首領阿爾薩息斯的率領下入侵塞琉古王國東部行省帕提亞,阿爾薩息斯在帕提亞建國稱王,伊朗歷史上的帕提亞帝國(公元前247年—公元224年)由此而生。兩漢史籍稱其為「安息國」,系帕提亞國王「阿爾薩息斯」的轉音;張騫出使西域,安息之名由此傳入漢代中國。中古波斯語文獻則以其創建者家族為名,稱其為「阿什康尼王朝」。
  • |帕提亞|王朝|羅馬|帝國|...
    這其中包括了曾經居於希臘文明邊緣位置的羅馬人,曾經是兩河-波斯文明邊緣人的帕提亞人,曾經是多文明邊界交匯處的中亞東部印歐人,以及遠東的周天子麾下諸侯。他們不約而同的在公元1年開始,創建了後來大家所熟知的四個帝國:羅馬-帕提亞-貴霜-東漢。當然,各地區的歷史進程與自身屬性,都有很大的差別。
  • 帕提亞帝國:與古代中國友好的世界級強國,情誼之始全靠蠶與絲綢
    「安息」一詞的由來,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觀點認為這是帕提亞帝國城市梅爾夫的希臘語轉譯,另一種說法認為這可能是帝國創建者阿爾撒息的音譯。但不論如何,相比於希臘和羅馬,古代中國的歷史學家們對於帕提亞帝國的記載更加客觀中立,而且帕提亞也長期與古代中國保持著友好的關係。這一切,還要從中國出產的絲綢說起。
  • 擊殺克拉蘇父子,殲滅四萬羅馬軍團,張騫為何說帕提亞帝國兵弱?
    然而在中亞,幾個農耕國家卻被漢使評價為「兵弱」,其中就包括赫赫有名的帕提亞帝國。同樣是農耕民族為何差別那麼大呢?▲帕提亞帝國與漢朝、羅馬、貴霜合稱四大帝國《史記·大宛列傳》: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屬皆大國,多奇物,土著,頗與中國同業,而兵弱,貴漢財物;其北有大月氏、康居之屬,兵強。
  • 《西洋古代軍事戰略》古羅馬篇 第八講 東方帝國(上)本都 帕提亞
    西洋古代軍事戰略第二章 古羅馬第八講 東方帝國(上)主講人: 米特拉達梯綺羅生整理人:米特拉達梯綺羅生
  • 《古羅馬千年史》羅馬帝國之帕提亞戰爭2
    羅馬帝國之帕提亞戰爭2 55年,帕提亞帝國的瓦爾達內斯二世(55–58)動亂反抗他的父親沃洛吉斯一世(51–78),沃洛吉斯一世從羅馬的東方屬國亞美尼亞撤回軍隊,亞美尼亞發生政變,最後由帕提亞的王子提裡達特斯進入亞美尼亞,並成為新的國王
  • 羅馬帝國興衰史 圖拉真遠徵帕提亞 高盧戰記 帝國疆域擴張
    然而個人則對古羅馬的另一個時期充滿了興趣,那邊是羅馬帝國時期(更具體是說帝國建立到五賢帝時期),相比共和國時期而言,帝國時期的作品數量就直轉之下,少之又少(也可能是我了解不多,不是很知道),當然這也和帝國最強盛時羅馬在歐洲確立了絕對統治地位有關。
  • 【古印度列國志】印度-帕提亞王國
    印度-帕提亞王國 印度-帕提亞王國為公元1世紀前後的一個王國,由岡多法勒斯王朝及其他一些中亞君主統治,疆域約為今阿富汗部分、巴基斯坦以及印度西北部。大多數時期,岡多法勒斯王朝都居於塔克西拉(今巴基斯坦旁遮普省),但在王朝最後幾年裡,首都在喀布爾和白沙瓦之間變動。
  • 帝國遺民:馬其頓帝國的亞洲希臘殖民者後裔
    深知希臘人在商業文化和管理技術上很有一套的帕提亞國王,往往允許這些城市保有很大的自主權。希臘人的武器裝備、鑄造貨幣、官方文書,撐起了帕提亞帝國的幼年期。當地的希臘城市,也就在帕提亞人、斯基泰人和後來的貴霜帝國間,來回改換門庭。
  • 西亞騎兵強國、古羅馬最大之敵:帕提亞王國諸王秘史
    帕提亞,古代西亞強國,因其王族出自阿薩西斯家族,故古代中國史籍譯稱安息。約公元前 3世紀早期,遊牧民族達赫人的一支——帕爾尼部落從今錫爾河流域遷徙到塞琉古帝國的帕提亞行省。公元前247年,該部落首領阿薩西斯一世乘當地總督自立之機建國,以尼薩(今土庫曼斯坦阿什哈巴德)為都城,建立帕提亞王國的阿薩西斯王朝。
  • 《亞爾斯蘭戰記》的歷史原型:中亞霸主薩珊波斯帝國的崛起
    ▲卡萊戰役中的帕提亞騎射手公元前238年,中亞的遊牧部落帕尼人在阿爾沙克一世的帶領下,消滅了統治帕提亞的原塞琉古王朝總督安德拉戈拉斯,定居在帕提亞地區,帕提亞帝國(亦稱阿爾薩息王朝或安息帝國)就此建立。塞琉古王朝滅亡後,帕提亞同地中海世界(羅馬共和國及隨後的羅馬帝國)發生衝突,這場戰爭被認為是「羅馬波斯戰爭」的前半段。
  • 「遊牧王朝帕提亞,敢與羅馬爭高下!」淺談安息帝國的盛衰史
    前言安息帝國是古代中亞地區一個實力較強的王朝,其位置大概位於今天的伊朗高原大部分,帝國在範圍上其實並不十分廣大,但是由於其之前在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以及塞琉古王朝的統治下,相繼繼承了他們的軍事力量,因此在軍事擴張和軍隊作戰能力方面一直在中亞地區都是十分強悍的。
  • 【古印度列國志】貴霜帝國(下):迦膩色伽一世2
    首先與貴霜軍隊對壘的是西面的帕提亞人。雖然這時的帕提亞帝國,已經因為羅馬入侵和內部紛爭,成為了四分五裂的貴族領地聯邦。但任何帝國內七大家族的任何一家,都還保有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 帕提亞國王沃洛吉西斯四世,在公元148-151之間,發動了針對貴霜帝國的東徵。
  • 西亞最強的「萬王之王」:薩珊波斯帝國的軍隊有多強?
    位於西亞、中亞地帶,繼承了帕提亞王國衣缽的波斯薩珊帝國雖然也要應付來自東方的遊牧敵人,但壓力卻要小得多。公元226年,在阿爾達希爾一世吞併了帕提亞王國之後,也繼承並發展了原帕提亞王國的軍事力量。薩珊帝國認為自己是數百年前被亞歷山大大帝滅亡的古波斯帝國的正統繼承者。在這個帝國,人們被分出「種姓」,薩珊帝國依賴高種姓的貴族武士與拜火教祭司來統領這個國家,並認為他們的王是「萬王之王」。
  • 帝國崛起——看羅馬如何一統地中海
    與羅馬不同,迦太基從一開始便是一個海洋文明的國家,其崛起之時古希臘剛剛擊敗波斯帝國,稱霸地中海。於是,在羅馬崛起之前的地中海,爭霸的便是迦太基與古希臘,從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前4世紀,兩國在地中海紛爭不斷。
  • 波斯帝國大事紀年表
    帕提亞王朝不僅在亞歷山大的徵服之後重建了波斯,也為薩珊王朝奠定了基礎,而後者的文化遺產一直延續到了今天。帕提亞王朝和薩珊王朝在與羅馬帝國交戰時,贏得了一系列輝煌的勝利,證明了它們是與羅馬帝國相當的大帝國的繼承者。即使在7世紀,薩珊王朝被阿拉伯人滅亡之後,波斯的文化遺產依然滲透到了高加索、阿拉伯、歐洲、中國、日本、印度和遠東其他地方。
  • 盤點世界歷史上的超級帝國(3)——敘利亞王國
    馬其頓帝國瓦解之後,希臘和中東地區進入了漫長的繼業者戰爭時代和希臘化時代,最終分成了安提柯、託勒密和塞疏古三大繼業者王國,其中最強大的就是塞琉古帝國,極盛時期版圖達300萬平方公裡。,在安條克戰役中,塞琉古帝國被託勒密王朝擊敗,其核心領土巴比倫尼亞差點被託勒密王朝徵服,東方的帕提亞、巴克特裡亞總督徹底獨立,塞琉古帝國進入了中衰時期(不符1.3 西亞)。
  • 兩個帝國的遭遇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漢帝國和羅馬帝國,在東西方,遙遙相望,都在尋找對方。起初,漢受制於匈奴,羅馬被帕提亞人擋住。後來,漢擊破匈奴,一路往西,而羅馬依然被帕提亞人阻擋,難以向東。漢人稱帕提亞為安息(今伊朗),派了使者到此一遊,被安息人一忽悠就回頭了。
  • 安東尼在帕提亞戰爭中的失利以及違反習俗將羅馬屬土轉贈
    與小龐培談和之後,屋大維啟程前往高盧平定混亂,安東尼啟程去進行對帕提亞人的戰爭。小龐培很快便違背和約行事派海盜四處劫掠。屋大維向小龐培宣戰,結果慘敗,他的殘餘艦隊也都毀滅於暴風。屋大維向安東尼求援,安東尼帶著300條船艦來到他林敦。